把自己安放妥当
最好是你根本不知道谁是本杰明·富兰克林,没有去查百科,先直接买一本《富兰克林自传》。然后最好你买的时候没有任何心理压力,这本书是公共版权,价格大概几块到十几块,我当初在Kindle上看的时候,直接就是免费书当做买书的添头。最后最好是你跳过封面、腰封、前言,直接就开始读正文,一口气读完,然后再从头细细读几遍。
我觉得人们都在看别人的人生,比较着过活。但是自己周围的人生往往没有什么殊胜的地方,或者我这么说:尽管在形式上有很多区分,甚至还有高下,但在实质上都是同一种人生哲学,同一种价值观指导下的人生。所以你很难从中汲取什么力量,获得什么借鉴。大家都定了,人生这道题用二元一次方程来解,接下来就是每个人的运算速度比拼。那你就得不出什么积极乐观的结论,因为可能你手慢。
《富兰克林自传》里提供了另外一种康健、朴实、平凡的人生可能,和我们日常所见不一样。没有强调更高更快更强,倒是强调了许多个人品格,告诉人们应该奉行怎样的人生原则去过活。那我觉得对于今天的人而言,这本书可以平复心情,振作精神,把人引导向积极充实平和的人生。它不是表现可能能力,也不是表现思想深刻,而是给出了个人如何与世界相处,如何把自己在这个世界里安放妥当的建议。
我非常不喜欢这些年的流行看法,所有人都在玩一个叫“牛×或傻×”的游戏。一件事发生,要么牛×,要么傻×;一个人出来,要么牛×,要么傻×。人们在最短时间里就要做出一个判定,非牛既傻,都是相当极化的判断。牛×是好的,是有价值的,是值得追寻的;傻×就是坏的,是失败的,是必须嘲讽和避免的。于是,经常看到人形二极管在骂别人是人形二极管。
既不牛×,也不傻×,这样的人有什么人生参照?有什么人生参考?或者说,有什么可以观摩借鉴的他人人生?我认为是这本《富兰克林自传》。牛×或傻×的游戏玩多了,人的心态就会变得很奇怪。别人成功了,那是因为别人家世好,别人学历高,别人有钱,别人有颜,总之是具备了许多自己不具备的先天条件;别人失败了,那是因为别人脑子糟糕,别人不努力,别人品格有问题,总之是活该。本杰明·富兰克林一开始是个普通人,他的这本《自传》讲述了他的个人成长,而且颇为欢快流畅。那我当然觉得,普通人适合去看这样的书,最好距离一颗精子用3分钟时间成为上市公司CEO这样的故事远一点,免得焦虑绝望。
这也是我在一开始希望你不去先了解本杰明·富兰克林是谁的原因。因为一旦看了,牛×傻×的习气就会产生,要先行跪下,然后觉得自己要从里面得到点什么秘密传授,或者又觉得自吹自擂什么呢,无非就是运气好,脏事儿全藏着不说。你不知道他是谁,那么《富兰克林自传》读下来就像是老友聊天,一位你的忘年交。你不期待成功学秘方,也不升起批判性思维,那就可以很平和地聊天。
我十多年前读过,是真当传记故事来看的,当时只是觉得这个人经历丰富,为人坦诚,文字又朴实无华。至于说他对品格的描述,我是一个字都听不进去。因为当时我不需要解决自身和世间之间的关系,我也不认为自己需要什么自我约束,那时候一切皆有可能。如今再来看这些朴实无华,甚至有些土气老派的文字,觉得自己当初当故事看错过了其中最珍贵的部分。
人需要解决三重关系才能安然过活,自己和自己的关系,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其中最困难的是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因为太复杂太幽深也太危险。而自己和世界的关系算是最简单的,无论怀着怎样的心态和想法,一个人都能在这个世界上跑起来。《富兰克林自传》里讲了另外一种可能,超越牛×与傻×,对自己的内心有更多照顾,和世界的关系更加友善,而且可以相互成就。
所以,我特意地推荐这本旧书。最近的网络世界非常喧嚣,喧嚣到没法讲道理,也没法进行讨论的程度。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感觉,那我希望你能阅读或者重读一遍《富兰克林自传》。知道有人曾经那么活过,身为普通人一步步进入更为广阔深远的世界,度过了充实而有意义的一生,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宽慰。有镇心理气,止咳平喘,安神养胃的效果。最起码,和世界之间的关系可能变得不那么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