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玩越专注》读后感1000字
《越玩越专注》是一本由杨舒雯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越玩越专注》读后感(一):真的能让孩子在玩中成长、在玩中培养自我专注力吗?答案就在这本书中!
每周六是我们几个闺蜜的“单身日”,每到了这天,我们都会把孩子放在家里由老公陪伴,然后我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逛街之旅”。 这次我们聚在一起,吃下午茶的时候,闺蜜婷婷接到老公的电话,对方说话很急,电话里有孩子的哭闹声,闺蜜说:“你自己想办法解决,我要下午才回去。”挂了电话后,闺蜜一脸疲倦地说:“家里双胞胎儿子又打架了,男孩子好动,玩的游戏也是角色扮演打架,打着打着就恼怒了,然后场面不可控制。”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一些安静又有意义的游戏呢?闺蜜们好奇地问:“什么游戏?”我说:“正念游戏!”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同时更好的认识自己。 杨舒雯写的这本《越玩越专注》中,有45个培养孩子自我察觉能力的正念游戏,可以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让孩子在玩中成长,在玩中培养自我专注力。
作者杨舒雯,幼儿教育学硕士,在美任教于蒙台梭利学校二十余年,她将多年一线教学经验,总结分享在这本书中。 书中总共有45个正念游戏,一个个简单又容易操作的游戏,让您惊喜地看到孩子专注力的提升。而且在和孩子一起玩游戏的过程中还能增加亲子关系,以前我们说教多次孩子都不听的事情,很多难以言喻的道理,用正念游戏就能很简单地让孩子明白! 书中的45个正念游戏是循序渐进的进行深入的,所以我们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练习、一起成长。 01 刚开始我们会做一些静心察觉小练习,让孩子养成静心察觉的习惯。我们都想和自己和平共处,因为只有和自己和解,我们才有能力和世界和平共处。
“现在”的脸这个游戏主题是“认识静心察觉”,静心察觉是对于正在发生的事情保持一种专注和觉知的态度。 这个练习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身体当下的五官感受里,所以父母和孩子单做一次练习,就可以做好几个不同身体部位的觉知练习,很适合刚开始接触静心察觉教育的孩子。 02 如果孩子总是对别人有偏见,或者有想法不敢表达,请陪孩子一起练习“想法电影院”的正念游戏。
老师告诉孩子:“现在要说一个小故事,请想象自己就在那个故事里”,并请孩子们边听故事,边把当下听到的故事画出来。 我们会发现虽然故事的内容一样,但是每个人画出来的画都不一样。就是因为每个人心中的想法不一样,所以“想法电影院”播出来的电影都不一样。有时我们的想法决定了我们心中看出去的世界,因此许多事情没有绝对的对错,也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是想法不同而已。 这个练习可以让我们学会尊重自己的想法也尊重别人不同的想法。 在做这个练习的时候,老师引导孩子去思考:“为什么同一个故事,发展出来的电影画面情节却都不一样。”让孩子明白每个人诠释事情的方式都不一样,所以我们要尊重他人和自己的想法。 03 如果孩子零食吃不停,不妨一起做“食物分类红绿灯”的正念游戏。
先让孩子分享对一般红绿信号灯的了解,然后告知孩子,在“食物分类红绿灯”练习里,我们也可以这么做。 老师或者父母提前准备一些食物,如果坚持做这个练习的话,会发现孩子的变化,他们开始主动放弃一些不健康的食物,主动去选择健康的食物。 如果我们可以以身作则地在饮食里注入更多的觉知,无形中也会开始吸收更多健康饮食方面的知识,这将会是一个美好健康人生的开始。
这本书中的45个正念游戏教学设计,都是作者和孩子在无数次的实施中总结完善出来的,家长朋友们可以直接拿来和孩子一起练习。 《越玩越专注》是送给所有人的一本书,父母、老师都可以陪孩子练习,也可以自己练习,觉察自己。毕竟我们大人好了,孩子会更好。
《越玩越专注》读后感(二):《越玩越关注》:用45个正念游戏拼凑你和孩子想要的未来蓝图
关于教育,第一次听说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既关乎人的生存与生活,也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人的本性与价值。
虽然这个世界上的老师很多,但是从事生命教育的老师却少之又少,杨舒雯老师就是这样一名从事生命教育的老师。她在美国加州担任蒙特梭利老师二十余年,还在加州马林正念教学机构取得合格正念教师执照并担任客座老师。
作为美国加州正念教育机构Mindful Cricles的创始人,她是一个能够让孩子认识最佳并且看见生命的价值和美好的生命教育老师。为了研究生命教育,她在教学中积累了许多自己和孩子精心教育练习时的想法、教案与心得,也就是有了这本《越玩越关注》的诞生。
教养孩子是一门艺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网络年代,孩子所面临的知识过度造成的压力膨胀、高度循环的恶性竞争,包括网络霸凌等问题,是早年我们小时候并没有遇到过的,所以我们甚至都很难告诉孩子合适的建议。新时代的教育就是让我们和孩子一同摸索,一同前进。
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我们大家都很忙,可是孩子的教育却是影响终身的,所以放下所有负累,和孩子一起玩一玩《越玩越关注》中45个正念游戏,无论是孩子还是我们自己都能够在忙碌中远离焦虑,变得专注,孩子专注他的学习,我们专注我们的家庭、工作、生活。
《越玩越关注》从帮助孩子了解“什么是自己”开始,在练习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学会定位自己的价值,不只是从外表,而是让孩子从心理层面上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当我们静下心来和孩子做游戏时,我们就会发现,教育不断强调地是让孩子靠自己的力量去经历生命,而不是依赖我们要他们接受我们给他们的定义。往往我们直接告诉孩子的,孩子并不会听,要自己撞了南墙才会回来。
然后作者又用四个圆圈:①绿色圆圈的身体察觉、②蓝色圆圈的想法察觉③红色圆圈的情绪察觉④黄色圆圈的爱与慈悲察觉,借由具体的教具分享讨论。最后让孩子学习用五感经历当下,真正从孩子自己内心的感受去理解对“现在”的定义。
书中第一个游戏主题是“父母是我的根”,适合5岁以上的小朋友。教材用到音钵,一株剪掉根快要枯萎的植物,一株种在土壤的、有根的健康植物,还有画纸、绘画材料。
方法是和孩子一起坐在一个安静舒服的环境里,告诉孩子,我们今天做的游戏主题,是一个关于认识自己的练习。
轻敲音钵,游戏开始。拿出我们准备的两种植物,让孩子仔细观察,并问孩子:“这两株植物最大的不同在哪里?”让孩子说出许多不同之处,最后提醒他们,最大的不同在于,一株快要枯萎,一株则长得很健康。然后问孩子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在哪里?
如果孩子知道最好,不知道就提醒下孩子,是“根”。接着就可以问孩子:“为什么根对植物这么重要呢?”孩子会有自己的回答。我们作为家长快要借此告诉孩子,植物的健康生长,需要根在土里吸收土里的应用,需要雨水,还需要阳光、空气等。由此引导孩子,父母就像我们的根,当我们在妈妈的肚子里也是从一颗种子开始发芽,并被妈妈安全生下来。
生下来后,爸爸妈妈又给我们提供了能够生活下去的一切养分。让孩子学会感恩父母,也知道去关心那些没有父母照顾的孩子。
讲完这些就给孩子画纸,让他们做一张开发,在卡片里画下植物,并在植物的果实里写下对父母感恩的话或者父母照顾孩子的例子。
最后,轻敲音钵,联系结束。
这就是书中其中一个正念游戏,书中共有45个正念游戏,通过每一个正念游戏,我们可以高质量陪伴孩子,陪孩子画画,讲一些平常不知道怎么讲的道理,最特别之处,提及了生命,让孩子发自内心知道懂得感恩父母等。
所以《越玩越关注》这本书是写给所有父母的书,所谓的生命教育更不只是把我们懂的教条原则说给孩子听,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先提高自己的觉知,内化我们所要传达的概念原则,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到我们的孩子!
也正如书中所写,如果书中每一个正念游戏就是一个拼图,那么我们将共同和孩子拼凑我们想要的未来蓝图。
《越玩越专注》读后感(三):《越玩越专注》:45个正念游戏,教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并爱上自己
最近听到一件非常痛心的事,附近学校的一个孩子离开了,走得那么决绝,让我难受了好几天。这个孩子是学校重点班的,成绩非常优异,一直是大家眼中的乖孩子,但一次模考后他选择离开这个世界。
据悉这个孩子不是第一次有这个念头,他在地上放了一把竖起的刀,用他擅长的数学经过无数次测算,在他摔倒那一刻刀子完全扎入心脏,不留任何施救的机会。到底是什么原因会让一个花季少年对生命完全丧失信心,坚决要离开。
这件事情一直压在我心里久久难以释怀,我一直在想现在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孩子会变得如此厌世?
这件事不是个例,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过类似的事件,社会也越来越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除了学有所成,我们更希望孩子可以健康成长,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最近看了很多关于教育的书,对教育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但对生命教育却是刚开始接触。什么是生命教育呢?它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样的帮助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
生命教育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全人教育,涉及人的一生,涵盖教育发展,个人成长与价值,根本目的是帮助人们认识自我,实现“我之为我”的生命价值,把生命中的爱和亮点都绽放出来。
世界上老师很多,但从事生命教育的老师却非常稀缺,今天和大家聊的杨舒雯老师就是其中一名。
杨舒雯老师现居住于美国,从事蒙台梭利教育20多年,研究东方禅学多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创办了“静心圆圆”,专门推广静心察觉生命教学的课程,旨在帮助更多的孩子发现生命的价值和美好。
2014年, 在杨舒雯老师的家乡发生了一起袭击事件,策划这件事的是一个22岁的年轻人。这件事就像一个刺一样扎在她的心理,她一直在思考家庭教育的错位,如何帮助更多的家庭,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孩子生下来就像是一张白纸,很多东西都是外界赋予他的,后天的教育对他的成长尤为重要。想要帮助更多的孩子健康成长,那就要从孩子的幼儿时期入手,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杨舒雯老师结合了自己十多年的一线教育经验,写了这本《越玩越专注》,目的是希望通过45个正念的游戏,帮助家长引领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学会快乐地做自己。
这本《越玩越专注》是杨舒雯老师多年教育经验的结晶,很多家庭都因为这本书有了巨大的改变。内心的浮躁,都在音钵声中慢慢平静,紧皱的眉头也在慢慢舒展。
这本书不仅是写给孩子的,更是写给父母的,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内心的宁静。本书一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是静心察觉入门篇,通过四个游戏教孩子认识自己,并成为自己的好朋友,再通过四个觉知圆圈来讲解什么是静心察觉。第二部分则是身体五感的静心察觉,这是静心察觉的进阶版,通过29个游戏,教孩子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来感受静心察觉。
全书通过一个个游戏,教会孩子认识生命,认识自我,并从中找到快乐。全书一共有45个游戏,每个游戏都配合了道具,还附上游戏后的总结,让家长可以轻松上手,孩子也会愿意全程参与。
在一个一个游戏中,在孩子和父母的互动中,发现生命的美。书中第一个游戏是“父母是我的根”,使用的道具是音钵、一株被剪掉根,快要枯萎的植物、一株种在土壤里有根的健康植物,通过让孩子观察两株植物,找到两者的不同,引到根对植物的重要性,再延伸到父母对于孩子的意义。
把父母比喻成孩子的根,讲述生命的诞生的故事,最后再让孩子在纸上写下对父母感恩的话。这个游戏的目的是为了孩子感受的父母的辛苦,知道自己从那里来,对父母心怀感恩。
书中的每一个游戏都非常有意义,循序渐进,指引孩子一步步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并和自己做朋友。
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我觉得是发现生命的美好,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这个世界。为什么很多家长会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出现很大的困惑,原本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在鸡飞狗跳的生活中变得剑拔弩张。
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源于我们自身,我们没有提高自己的觉知,总是把我们懂得教条强加在孩子身上,却忘了内化我们想传达的概念原则。
相信这本《越玩越专注》会是你很好的帮手,可以帮你化解内心的困惑,改善亲子关系,打造更有觉知、更幸福的亲子关系。
《越玩越专注》读后感(四):你想让孩子懂的事情,都可以变成好玩又有趣的游戏
国庆期间,约了很多本书,原本想趁此假期,孩子爸爸能够帮我带孩子,而我就可以静心读书写稿了。谁能料到,孩子爸爸国庆期间不休息,一直处于加班的状态,早出晚归。
我又给她准备了自认为能吸引她注意力的玩具,这样我就能好好看书了。只怪我想得过于简单,高估了玩具的吸引力,也低估了她的好动性。
于是,七天国庆假天天上演“孙悟空大闹天宫”戏码。而我只能熬夜来完成任务,以至于白天频频偏头痛,精神状态不佳,进而情绪烦躁,对孩子也逐渐失去耐心,她闹我吼,最后俩人都不开心。
在育儿的路上,我常常以成年人的视角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纠错,以成人的思维告诉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个应该怎么做,那个应该怎么做。
但是,孩子的认知有限,虽然你说的话他们能复述一遍,但不代表他们就能理解,这一直是我苦恼的问题。究竟怎样才能让孩子懂得我们想让他们懂的那些事呢?
对此,在蒙台梭利有二十余年教学经验的杨舒雯在《越玩越专注》一书指出:为人父母、为人师长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把自己和孩子放在一种平等互爱、相互学习的成长环境里。
杨舒雯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静心察觉生命教育机构“静心圆圆”的创始人,曾多次受邀在上海、青岛、沈阳等各城市参与蒙台梭利教师培训和落实学校生命教育工作坊。
她在静心察觉教育过程中反复强调,过度强调竞争的教育模式,会在无形中压制孩子的“觉知”和“爱与慈悲”,让他们失去本该有的活力。而本书的静心察觉教养以这两大宗旨为依据,通过游戏来加深孩子的觉知,通过觉知让孩子懂得爱自己,并对自己及身边的世界万物升起爱与慈悲的大爱胸怀。
01.为儿童、家长还有老师,量身定做的教养书
荀子有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教师、家长的我们,也时常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何会有教育,为何会有老师?
蔡元培用言行告诉我们,教育者,养成人性之事业也。好的教育能浸润求知若渴的心灵,拂去年少的莽撞,拨开前路的迷茫。
教育者,也不应狭隘地理解为“教师”,我认为,教育者是一切为下一代做出正确示范的“人”,包括老者、少者、教师,还有父母。
因为,一人之操守,能表率世家风气,辈辈相传,代代相承。所以,一个要教育别人的人,最有效的办法是首先教育好自己。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能让其心服的原因。
我们中的大多数家长,在孩子的行为出现偏差时,往往会采取硬碰硬的方式沟通。孩子就像一面镜子,你在教育他时,他做出的反应就是你最真实而样子。这种硬核模式的结果就是父母和孩子两败俱伤。
就像作者所言:“生命教育不该只是把我们懂的教条原则说给孩子听,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先提高自己的觉知,内化我们想传达的概念原则,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到孩子!”
本书会为你和孩子提供方法,一起和孩子制作内化的学习教材工具,并通过书中的游戏练习,让你和孩子在生命的各种不同情境中相互学习,打造出一个更有觉知、更幸福的亲子关系。
因为作者是一名蒙台梭利的教师,所以书中的游戏单元练习就是为老师设计的,每个单元清楚标明了练习时需要的教具,还有详细的执行步骤。
教育不单单是学校的责任,而应该是老师和家长倾力协作,共同帮助孩子成长,如果两者能积极合作,最大的受益者始终都是我们的后代,未来的希望。
02.觉知自己,才能胸怀大爱
“觉知”一词来自佛教用语,意为察觉并了解自己。
无论在哪个时代,在人群的喧闹中能自持、清醒,从来都非易事。在这个信息发达的社会,我们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向外看,花心思应付、处理纠缠我们的那些外在事件,而忽略了向内看可以得到的宁静与全知,从来没有探求过自己的想法,以至于让自己过得不开心,生活得很累。
久而久之,自己的承受达到了极限,情绪变得不稳定,生活的闷闷不乐。原本我们不想因为自己的不开心影响他人的心情,选择压抑自己,但这样的做法会适得其反。
就像作者说的,只有通过觉知,认识自己,觉知自己,才能进而懂得爱自己,并对自己及身边的世界万物升起爱与慈悲的大爱胸怀。
作者从四个觉知层面分别深入探讨,同时用四种不同的颜色来区分这四个领域即,身体——绿色,想法——蓝色,情绪——红色,爱与慈悲——黄色。
而在本书中,作者把重点放在这四个觉知的入门介绍和代表身体察觉的绿色区域。
03.你想让孩子懂的事情,都可以变成好玩又有趣的游戏
从觉知入门到身体无感静心察觉,作者都设计身体五感即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的互动游戏,这些游戏都要借助实体教具来推动,因此,书中还提供了亲子一起制作教具的方法。
可能还没开始,有些家长就觉得做教具肯定很难吧!事实上,根本不用担心这一点,这些教具的设计都是可以轻易准备的。而且,和孩子一起动手做教具,还能让孩子对教具产生情感联结,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
这些游戏练习,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作者在一次次实践经验里,不断修改的成果。如果你想让孩子改掉某些不好的行为习惯,或者培养好的行为习惯,这些游戏都可以做到。
比如“食物分类红绿灯”这个游戏,先让孩子对红绿灯有个一般的了解,红灯停、黄灯想、绿灯行。
然后告诉孩子,红灯类食物属于不健康的,比如,油炸食品、加工过的甜食等,这些食物可以少吃,甚至不吃;绿灯类食物属于健康食物,比如绿色水果和蔬菜等可以多吃;黄灯类食物介于健康和不健康的食物,比如人工压缩的海苔、谷类饼干等,这些食物不能过度食用。
最后让孩子自己将这些食物做出红绿灯分类。之后让孩子分享哪一种灯的食物是他们的最爱,原因是什么?哪些绿灯食物是他们爱吃的,为什么红灯食物要少吃?
比起教条的说教,让孩子参与进来更容易理解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书中还有45个这样的亲子互动的正念游戏,通过这些简单易操作的整年游戏,能让孩子学会看得仔细、听得认真、吃得开心、做事专注、独立思考。
所以,教养孩子没我们想象的那么难,你想让孩子懂的事情,都可以变成好玩又有趣的游戏。我们之所以觉得难,是因为,家长自己都不懂如何照顾自己内心的需求,以至于把自己的压力和过激的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
而这本书正是为广大家长解决这一难题的。通过四个生命觉知领域的入门探索,45个亲子互动的正念游戏,重建亲子沟通语言模式,让孩子更好地成长,让家长不再焦虑,让孩子和家长共同进步,共创幸福和谐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