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自然里的故事 洞穴里的狼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大自然里的故事 洞穴里的狼的读后感大全

2021-10-28 00:54: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自然里的故事 洞穴里的狼的读后感大全

  《自然里的故事 洞穴里的狼》是一本由[俄]爱·希姆/著 / [俄]伊·茨冈诺夫 /绘著作,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页数:12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自然里的故事 洞穴里的狼》读后感(一):大自然除了弱肉强食,还有温柔与善良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世界自然文学大师作品·美绘本”系列,我在读完《草尖上的老鼠》后的心得中说:正如俄罗斯著名作家爱·希姆所说:“他是通过种种绕弯子式的聪明来写飞禽走兽的。其实,他这样做,依然是在教育孩子们怎样在长大以后做一个真正的人。”同样作为俄罗斯自然文学大师之一的爱·希姆从小生活在孤儿院,做过木匠、园丁、车工、货车司机和军人,《大自然里的故事》之《洞穴里的狼》便是出自他的手。

  爱·西姆的这本《洞穴里的狼》,由22则独立的故事组成,每一个故事的篇幅都不会很长,每一个故事几乎都是用对话的形式来讲述这发生于自然界的一个又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森林里的各种小动物们,兔子、刺猬、獾、熊、狼,还有翠鸟等,每一种动物对我们来说都不陌生,而它们之间的对话,充满了乐趣和反转,平凡而又不平凡。

  《兔子的家庭》,这是全书第一则故事。故事是围绕在梅花鹿、野猪、刺猬、仓鼠等几位妈妈之间的谈话,相信全世界的妈妈都有个共同的特点:自家的娃娃才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是的,这几位妈妈就是在争论自己娃的不平凡,从身材到能力。直到它们遇到了兔妈妈,这位本无疑加入讨论的妈妈。在梅花鹿妈妈关于兔妈妈有几只兔宝宝的提问中,兔妈妈讲述了兔子家族照料宝宝的与众不同——兔宝宝生下来吃完第一顿母乳后,便会被妈妈遗留在灌木丛中自力更生,它们灵敏的听力、机灵的躲藏能力,可以帮它们躲过危险。也不用担心会饿死掉,因为每一只兔子宝宝都是这样成长的,它们会被无数路过的兔妈妈喂养母乳,兔妈妈也会随处哺育遇见的兔宝宝。所以,兔妈妈实际生育的宝宝是有限的,但是她喂养过的兔宝宝可是不计其数了,从这个角度而言,兔妈妈当之无愧是拥有孩子最多的妈妈。这是多么神奇的兔子家族呀!我一直以为兔子就是一窝窝地生、一窝窝照顾到兔宝宝能够独立觅食。原来有误会的那个是我……

  爱·西姆的故事里,很少有血腥的自然争斗,他的故事里总是充满了神奇与可爱。《抓鱼的熊》讲述了熊在河边捕鱼,接连两次落空,被翠鸟与水獭嘲笑,并被它们上了一节捕鱼课,小鱼在翠鸟和水獭高超的捕鱼技能下无处遁逃,但是遇上大鱼时,翠鸟和水獭都怕不小心反成了大鱼的腹中物,远远躲开。这时候的熊,反而展示出了它非凡的捕鱼技能,成功抓到了翠鸟和水獭敬而远之的大鱼。熊在享受完美食后,还将剩余的部分分享了其余小动物。这一切,惊呆了翠鸟和水獭,同样惊呆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大自然是公平的,谁都是捕食好手,不过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罢了。

  爱·西姆的笔下,没有惊险与刺激,只有平等、善良与尊重,少见大自然弱肉强食的争斗,更多的是在对话它们,了解它们的习性,似乎这些对话就是发生在我们与它们之间。同样被称赞的依然是插画,温柔细腻的笔触下,那一个个生灵仿佛被拍照定格一般,闪烁的眼神里还带有一分沉默诉说的欲望……

  《大自然里的故事 洞穴里的狼》读后感(二):充满童心的对话,小动物们都是你友好的朋友

  文/豌豆

  这是一套关于大自然里的故事,他的每一幅画都非常精美,你甚至可以把它当做绘本来读,因为画上的小动物们活灵活现,我在阅读的时候时常产生错觉,感觉自己真的像置身于森林之中,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就在我的身边或呲牙咧嘴或嬉戏玩耍着。

  这套书一共有五本,他们都是关于大自然的故事,每一本都各具特色,无一不是叙述孩子们和动物之间的故事。但这一本,我想你读后一定会印象深刻,它就是爱•希姆的《洞穴里的狼》。

  大自然里的故事 洞穴里的狼

  10.0

  [俄]爱·希姆/著 [俄]伊·茨冈诺夫 /绘 / 2020 /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爱•希姆从小在孤儿院长大,但他对大自然充满热爱,他一生为孩子们写了很多大自然的故事。他是“人民友谊勋章”的获得者,被俄罗斯人民称为“伟大的作家”。

  读着《洞穴里的狼》,你会惊讶于爱•希姆对小动物们的了解。他身处于大自然是如此的友好自然,他就像这些小动物结交多年的好友,他对他们的习惯,对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了如指掌。他用第一人称写出的这些森林小动物们的故事,让你读起来就像是在和他们零距离对话,你会觉得跟你讲述自己一次死里逃生经历的小兔子是如此的可爱又幸运,你会觉得在云杉树上“敲、敲、敲”的红帽子啄木鸟在被同伴们训斥“是谁在笃笃笃地敲个不停?”时像极了自己某次打扰了别人睡眠的场景;还有在积雪中四处寻找松果的两只小松鼠的曲折又好笑的经历……

  这套书真的太适合孩子来阅读了,它充满童心的对话趣味无穷,让你感觉自己在阅读中就像置身于动物们的童话王国:小兔子、小松鼠、小野狼围在你身边,狗獾、大熊静静地听着你讲故事,你们的故事一个接一个,因为小兔子的故事讲完了,小松鼠就开始啦,小松鼠的故事讲完了,大熊又开始唱歌了,等最后大家都轮流讲了一个故事,就有小老鼠开始起哄要你也给分享一个故事……

  有人说,“谁能将野兽的语言和鸟儿的语言翻译给人类听?爱•希姆是这样的翻译家。”他不仅善于翻译大自然的语言,还善于把小动物们的故事分享给孩子们。如果你喜欢上爱•希姆笔下的大自然里的故事,我想当你走在上学路上时,也一定会像他一样,注意到头顶树枝上叽叽喳喳叫着的小鸟,一定是在向你分享他早上的故事。当你在公园里看见小昆虫们在地上交头接耳,你一定会想他们是在开家族会议吗?当你不知不觉进入大自然的世界,你眼里看到的,万事万物就会变得奇妙起来。不信你就去听一听他们的故事,看看是不是你所没有见过的神奇世界?

  《大自然里的故事 洞穴里的狼》读后感(三):绘本里的大道理: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变动自己的底线!

  提到狼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是动画片里的灰太狼?还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仰天长叫的狼?一千个读者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信每一个读者都有不同的答案。 在《这本大自然的顾故事.洞穴里的狼》中我们不仅认识了狼的本来面目,还借由狼的这个大背景,结识了一些和狼能够产生一些关联的动物们,梅花鹿,熊,兔子,天鹅,虾等各种各样的动物构成了这本令人心旷神怡的美丽绘本,每一个动物身上都有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每一篇都独立成形,不仅贴合孩子们阅读的习惯还更加方便家长们给孩子讲睡前故事。

  从整体的阅读感受来说,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洞穴里的狼》这一篇。小狼虽然还没有成长为成年的狼但是它的牙齿也已经十分的尖锐,而树枝上的小鸟们却不以为意,一个劲儿的耻笑小狼。 当小鸟们放松警惕时,小狼便适时的露出了自己的獠牙以此来震慑小鸟们。而小鸟们受到惊讶也因此落荒而逃。 短短的一则故事却揭示出了很多深刻的道理。大自然本就是遵循“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而小鸟们却自以为是的忽视了小狼的存在,认为小狼还小不会对自己构成丝毫的威胁却不知危险一触即发。

  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我们不难看出其实小狼本身也没有被小鸟们的闲言碎语所打扰到,但是因为小鸟们持续性的叨扰而让小狼失去了耐心因此进行了反击。 从小狼和小鸟的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收获两点经验,首先就是说我们无论在任何情节下都不要随意的去评判一个人的好坏。无论是当面还是背面,这样的评价行为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损人不利已的行为。 其次,就是在面对外力的干扰的时候我们要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反击。就像小狼一样它知道小鸟们在树枝上它是没有办法攻击的,所以等小鸟们放松警惕来到自己身边的时候它会一击致命,也从根源上起到了震慑作用。

  大自然里的故事 洞穴里的狼

  评价人数不足

  [俄]爱·希姆/著 [俄]伊·茨冈诺夫 /绘 / 2020 /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所以,总的来说这本绘本带给我们的启发就是无论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做篡改自己底线的事情,这样的行为会带来诸多的负面效果。

  《大自然里的故事 洞穴里的狼》读后感(四):《大自然里的故事:洞穴里的狼》——用细腻的语言演绎林中鸟兽的内心世界

  大自然最打动人心的就是纯粹的山林和山林中那无言无语却总是动人的一派真情。

  如果这一切用孩子们能懂的事物来譬喻的话,那么我觉得,与山林间的鸟兽精灵们最相配的莫过于孩子们看的那种无字绘本。

  因为无字,才能包含一切本真,所有的思想都在眼前流转,看得到的真情比语言文字更容易打动人。

  真羡慕俄罗斯那片广袤到无边无际的山林,寂静无言的沉默后面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真情真意,更让人羡慕的是,俄罗斯有一位对大自然充满着无比热爱的爱·希姆,他用自己的一生在森林里行走,他用自己的观察和经验来为眼前的生灵们“翻译”,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林间精灵们的所思所想,发现它们的可爱纯真,尤其是小朋友们,大人们也许会对这些无动于衷,但是,孩子们内心的纯真会让他们更能明白林间鸟兽们的点点碎语,也会对它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有着更多的期待。

  正是因为爱·希姆对此付出一生的热爱,才有了现如今俄罗斯自然文学更多璀璨夺目、让人动容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爱·希姆给了我们触摸得到的林木嶙峋的树皮,听得到的踏着厚厚的树叶簌簌足音,闻得到的弥漫的腐烂树墩上的菌菇气味,看得到的银装素裹世界里氤氲的热气……

  我们看到的每一个故事,都离不开爱·希姆孜孜不倦的寻找、不分黑夜白昼的观察、目不转瞬的凝视,也许其中一个故事的灵感来自于整个白天观察的一个动物,一只经历第一个冬天的小松鼠还不清楚需要储备什么食物,只是从这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机不可失》);也许只是林间空地上对一朵马蹄多孔菌感兴趣的小兔子与偶然过路的几只小野兽多看了几眼(《是谁丢失了蹄子》);也许是对在漫漫冬日里挨饿的两只小松树的长久跟踪观察,发现它们只是为了搜寻藏在去年积雪下的云杉球果(《去年的积雪》),以及在积雪消融的春汛里为了躲避湿哒哒的心情而吃上美味的草根和晒着暖洋洋的太阳,心满意足地嚎叫的熊(《森林里的歌声》)……

  这些故事既有长久待在一个固定地方的定点观察,也有跟着某一种动物经历了不同环境的跟踪观察,对于用长长的一生来观察的爱·希姆来说,时间的付出换来的是对动物们如至亲般的熟悉,只有接触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用心去熟悉感知它们,将自己对动物们的无限喜爱化作一个个充满深情的故事,才是对造物者所孕育的山林世界的真正回馈。

  不是山林世界成全了爱·希姆,而是爱·希姆在对森林美景和林中鸟兽的观察中获得了无限的包容和感动,山林是在孤儿院长大的爱·希姆心目中无限热爱的家园,所以他才会用孜孜不倦的努力去爱山林间的一切生物,并把这份热爱通过故事传递给更多的读者。

  在爱·希姆的故事里,没有索取者和接受者,有的是无尽的爱在冰雪底下、在草丛深处、在林间枝头、在啾啾鸟鸣中传递,直到天荒地老。

  《大自然里的故事 洞穴里的狼》读后感(五):爱·希姆把动物的语言翻译给你听

  爱·希姆相信,只要一个人还珍视美,那么他的灵魂就是鲜活的。 ——俄罗斯俄文教师 叶·扎哈琳娜爱·希姆的神奇之处在于:他可以将动物的对话,翻译成人类的语言。拟人的修辞手法,已经无法准确评价爱·希姆创作的自然文学。在他的作品《大自然里的故事:洞穴里的狼》中,所有动物都张开了口,说着地道的丛林语言。

  读他的文字,有种奇异的感觉:似乎自己就在森林的某个角落,或许是草木,或许是微风,偶然看到某一处的动物世界,可以从它们的表情、动作、语言中,明白它们在干什么,融入其中,乐在其中。

  最让人惊叹的是,爱·希姆并未让动物,成为“喜羊羊、灰太狼”似的人类替代品,而是遵循着森林法则,展现动物原生态的故事。在《大自然里的故事:洞穴里的狼》中,它们用自己的方式,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偶然在森林一角发生的故事,合乎动物之情理,却又寓意深长。

  洞穴里的小狼,趴在洞口晒着太阳。林中小鸟你一言我一句,对小狼的大头挖苦嘲笑:“要那么大的头做什么?”小狼不以为然,而它们越说越起劲,一步步走到小狼旁边,直到小狼张开满是利齿的大嘴,一张一合间,群鸟四处逃窜。中国有句古话,叫“好奇害死猫”,对一个强者的嘲讽看似没有危险,但等你接近时,它会露出饥饿的獠牙!

  小野猪与小麋鹿在丛林相遇,它们争论着自己的躲避技艺,试图为各自的花纹代言,一时间难分高下。直到熊妈妈带着两只小熊出现,它们刹那间藏的没影儿了。“白猫黑猫,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本事的大小,不在于其外观是否美丽,而是在危险降临时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大自然里的故事:洞穴里的狼》中,森林里的其他动物也在忙碌着自己的生活,小麻雀在搬家,小兔子在越狱,小松鼠找果子,小老鼠抓夏天,大棕熊在抓鱼,老渡鸦在骂鹿,四季更替,万物生长,快乐、悲伤、愚蠢、精明的动物故事,在每个角落上演着。

  爱·希姆擅长捕捉动物的行为艺术,在不知不觉中将人拉进森林。而俄罗斯知名插画师伊·茨冈诺夫,以其鬼斧神工般的写实绘画,让这种不知不觉,有了“润物细无声”的升华。充满魔力的文字,配上细节满满的插画,不在森林,胜似森林。

  作为森林中最常见的动物,小兔子才是本书的主角,它似乎有无尽的好奇心,无穷的活动力。它的朋友众多,敌人也多,却无法阻止它对整个森林世界的探索与喜爱,所以在森林里,有关它的传说是最多的。

  小兔子带着满满一大堆故事,正在朝你招手呢!放心,它可不会带来危险!

  《大自然里的故事 洞穴里的狼》读后感(六):大自然里的故事 洞穴里的狼:让大自然的翻译家讲故事给你听

  封面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作为人类的我们想要知道,大自然中的动物是怎样生活的,它们怎样沟通交流,没有翻译可做不到。而这本大自然里的故事 洞穴里的狼 就充当了翻译的角色,将动物们交流的对话翻译给你听,让你更了解大自然,更了解大自然中的奇妙生灵的生活状态。

  爱希姆

  本书的作者就是被人们誉为“最懂野兽和鸟儿语言”的爱.希姆,他的一生都在森林里行走,无论黑夜白昼,各类动植物的一举一动,都躲不过他极其敏锐的眼睛。书中的每一个小故事都生动形象的将生活的哲理通过动物的口进行叙述。

  插图

  《兔子的家庭》里一群动物妈妈围在一起讨论自己的孩子,轻松诙谐的对话中,就将动物们的习性小知识告诉我们了。鹿妈妈只有一个孩子,狗獾则能生三个,刺猬生五个,野猪妈妈能生十个,但是它们都比不过兔子妈妈,兔子妈妈的孩子少则一百,多则上千,听起来是不是很不可思议,这也跟兔子家庭的与众不同的习性有关,兔子不会分孩子是不是自己生的,所有的小兔子都会被照顾,因此兔子妈妈才会说森林中所有的小兔子都是自己的孩子。

  插图

  《条纹花纹和梅花斑点》通过梅花鹿和野猪争论谁的花纹更好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长处,没有优劣之分,对于自己来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同时让我们知道,我们的优点只有在合适的场合下才能发挥出效果,我们要懂得随机应变。就好像梅花鹿身上的梅花斑点,在灌木丛中,梅花斑点与阳光穿过枝叶的小斑点类似,可以很好的隐蔽身形,但是换到了稠密的草丛,一根根,一条条的草与梅花斑点并不协调,梅花鹿就无所遁形了。

  插图

  《万物各守时令》则将自然法则用兔子妈妈对小兔子的一段对话表现出来,告诉我们四季轮转,日夜交替,都有它自己的时钟,急不来,也缓不得,万物都要遵循自然的法则。

  插画

  全套丛书

  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变得那么新奇,让人迫不及待想要去探索自然的奥秘,蚂蚁如何搬家,下雨之前燕子为何低飞,蜜蜂如何采蜜,这些过去从不在意的自然现象变得充满吸引力。孩子对自然探索产生兴趣,拉近与自然间的关系,和大自然中的小动物们交朋友,从小动物身上学习到善良、真诚、勇敢、坚强的品质。

  《大自然里的故事 洞穴里的狼》读后感(七):《洞穴里的狼》,与自然对话

  他在孤儿院里长大,做过木匠、园丁、车工、货车司机和军人,不过,他最棒的还是他能将野兽的语言和鸟儿的语言翻译给人类听。

  他相信善良,了解孩子们,迷恋孩子们。

  从黑黝黝的洞穴里爬出来了一只小狼,他眯着眼睛坐在林中空地上。

  这时,鸟儿们叽叽喳喳的来了。

  “好大的脑袋!”

  “这样子既可笑又难看!”

  “扛着它重吗?”

  “他在想问题呢!”

  “长这么一个脑袋一定是为了帅!”

  “也许脑袋里装着一个大嗓门。”

  鸟儿们挤来挤去,狼张开了嘴巴,足足有半个脑袋那么大!

  原来这是一头饥饿的狼!

  夜深啦!满天星斗,凛冽的寒气在森林里肆意行走,冻得植物们发出“吱吱咯咯”的声音。

  初雪纷纷扬扬的落满大地。

  ‘年长的野兽和鸟儿当然知道只这是寒冷的开始,可是呢啊你请的小动物们不知道呀!

  “白色的苍蝇漫天飞舞,……,既不嗡嗡响,还不叮咬我们!”

  “亲爱的,这是我们的保暖被飞起来了。”

  “蒲公英早就凋谢了,……,现在一整团云一样的蒲公英花絮居然在飞舞!”

  “小傻瓜,这是我们的隐身衣啊!”

  “哎呀呀~好像是天鹅飞上天去了,它身上的绒毛和羽毛却往下撒落!”

  “孙子啊,这是我们的提示牌在飞舞!”

  年轻的鸟儿和野兽才刚刚认识初雪。

  温暖的春风吹来了,于是,保暖被、隐身衣、提示牌都融化了。

  介绍了爱·希姆创作的这本《大自然里的故事:洞穴里的狼》,你有发现什么吗?

  真不愧是他,一个能将野兽的语言和鸟儿的语言翻译给人类听的人。无论白昼、黄昏;黑暗、黎明,他走在大自然,聆听着动物们的窃窃私语,他不是只走在大自然,他还能听懂小兽和鸟儿们的语言。

  你瞧,在《洞穴里的狼》里面,其他的描写很少很少,就几乎一直在写鸟儿们的“叽叽喳喳”,鸟儿们当着一头刚刚从洞穴里钻出来的饥肠辘辘的小狼讨论它们对于它的大脑袋的好奇,是吖,这么大一个脑袋怎么能不引起它们的好奇呢!如果是我,我也肯定会想很多,这个大脑袋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鸟儿们将我所想的说了出来。

  在《保暖被、隐身衣、提示牌》里面,这段故事让我想起了小学学的《世说新语》里面的《咏雪》里面的谢道韫,他们也是将初雪进行了比喻。不过,他们的比喻可真的是非常的文雅。在小黑鸦、小兔子、小狼心里也是这样的,但是。对于老一辈来说,可不仅仅是这样,这之间的故事,也是通过小动物们的对话来实现的哟!

  你发现没有,这些语言虽然是小动物们说出来的,但是也好像就是我们自己说出来的似的。因为我们心里想的和小兽和鸟儿们想的几乎是一样的呀。所以,爱·希姆就是一位能翻译动物语言的人类,真棒!

  里面的插画真的是绝美!(赠送的小周边明信片也真的是绝好看!)

  只要一个人还珍视美,那么他的灵魂就是鲜活的!

  《大自然里的故事 洞穴里的狼》读后感(八):自然文学里有科普更有人文情怀

  不知不觉中,《大自然里的故事》这套书已经看到了最后一本,总是期待着看到更多有灵性的动物故事,借此多了解一下大自然的奇妙也好,任自己徜徉其中,就像是可以唤醒身体里最最原始的记忆。

  这本《洞穴里的狼》,作者是俄罗斯自然文学作家爱·希姆,是“人民友谊勋章”的获得者,也被俄罗斯人民称为“伟大的作家”。和其他同类型作家一样,他对大自然也是充满着无比的热爱,所以他笔下那些为孩子写的关于大自然的故事才会如此打动人心。

  •他将自然界中动物的独特性巧妙的融进有趣的故事中,让读者很轻松自然的get到自然科学常识。

  比如在《兔子的家庭》这个故事里,各种动物妈妈之间在进行一场拼娃大赛,比什么?比比看谁的娃多。虽然故事的名字已经剧透了答案,不过看故事推进的路上,妈妈们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架势还挺过瘾的。最后兔子妈妈的出场是那样不动声色,她无心参与这场比拼,只是低调地告诉大家:她的孩子可能有一百或是一千,或者更多!这种数量级是其他动物望尘莫及的。以前在《疯狂动物城》里就见识了兔子强大的繁殖能力。除了这点更让人惊叹的是,兔妈妈说母兔生下小兔后喂一次奶就不管了,以我们人类的观点来看实在是冷酷无情啊。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兔子妈妈解释其实是因为小兔子离开妈妈单独行动不容易暴露自己反而更安全,侧面反映了兔子这个物种的强大。最让人动容的是,当被问到那被问到谁来喂小兔子们的时候,兔子妈妈骄傲的说,在兔子的世界里,妈妈们不分是谁家的孩子,她们把所有的小兔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喂养。养过兔子的人都知道,把别窝的兔子放到母兔窝里,过不了多久,她就会当成把小兔当成自己的孩子给它喂奶,不是兔妈妈糊涂,而是动物生存智慧的体现啊,让人不禁赞叹大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神奇。通过阅读这样的故事,孩子们对于兔子这种非常熟悉的物种又增加不少了解,同时让他们意识到,真正的强者不会攀比吹嘘,他们都是默默地低头做事,用事实证明自己的强大。

  《条形花纹和梅花斑点》是小野猪和小梅花鹿之间美的PK,究竟条形花纹好看还是梅花斑点更出众呢?故事告诉我们,动物们长成这样不是为了比美比独特,而是为了更好的隐藏自己来躲避天敌和成功捕食猎物,一切都是为了生存。追求美无可厚非,但是如果美而无用、华而不实向来都是要遭到大自然无情的淘汰的,生而为人是不是也能得到些有价值的启示呢?

  与此类似的,在《抓鱼的熊》这个故事里,一头熊因为抓不到小鱼被翠鸟和水獭嘲笑,而最后嘲笑者看熊轻松捕获一条庞大到它们都不敢下手的大鱼后,却都不禁为熊拍手称快。原来熊抓不到小鱼是因为小鱼不适合它这种大块头,估计抓几条都不够塞牙缝的,食物链中的每一环都不是随随便便的安排,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正如俄罗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对于作者的评价那样,他说,“爱·希姆不仅展示了大自然以及森林居民的独特之处,而且让读者们确信:人类必须保护大自然并珍惜那些隐藏在大自然中的财富。”这个评价恰恰揭示了自然文学与自然科普的差异所在,前者除了在生动的故事中进行潜移默化的自然科普,更能够引发我们更多的人文思考:如何看待大自然和其中生灵,如何更好地与它们和谐共处。

  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兔子历险记》,一只刚成年的兔子只因为不小心踩到了猎人设下的捕兽夹,而不得不带着夹子经历了九死一生的遭遇。看它从母狼、鱼鹰、貂、森林火灾的威胁中侥幸活下来,忍受着饥饿、孤独、恐惧的折磨,一直都为它捏把汗,不希望它就此死于非命。仔细想想,它这一切厄运竟然是人类留下的捕兽夹所带来的,无论是人类的刻意为之还是不慎留下,都会有无辜的动物们因此遭受磨难,我们真的应该反思人类的所作所为了,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个故事的结尾还是让人充满希望的,兔子最终被人类解救成功,有种解铃还须系铃人的庆幸。

  依然是灵魂画手伊·茨冈诺夫绝美的插画,为这美丽而稀有的俄罗斯自然文学锦上添花,那细致逼真的刻画与文字相辅相成,让读者得到更好的阅读体验,这一套被称为世界自然文学大师的大美绘本绝非言过其实,每每翻起它们都会留恋于它的美好。

  如果你也向往大自然,喜欢动物,《大自然里的故事》这一系列作品绝对不要错过,是值得收藏和传承的存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