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火红年华》观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火红年华》观后感100字

2021-11-06 08:30:5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火红年华》观后感100字

  《火红年华》是一部由王文杰执导,林江国 / 孙宁 / 朱宏嘉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火红年华》观后感(一):戚芳薇牛批

  就因为长辈反对结婚,戚芳薇突然就变得强悍起来。敢大声说养了她这么久的夏方舟和秦晓丹不是她爸妈。还立马就能断绝关系,下定决心不往来。编剧真敢编。这样就能多演几集。厉害。

  然后夏方舟和秦晓丹也就不管不顾放下了。也再也没有沟通和讨论。秦晓丹来到江汉,也真的就不见不来往了。这真的是有十多年养育,十多年当家人一样的感情基础吗?

  《火红年华》观后感(二):男女主快死开吧,国家建设不需要你们这样的!

  女主是个有自我感动型人格的人,她根本不知道男主角想要的是什么,不,应该说她知道男主想要的,她明明知道男主喜欢自己,但为了女配(ps:我是陪家人看的,具体什么原因没注意,反正不过是那几种老套的理由罢了),也不管男主的诉求是什么,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方式一股劲的去做。就好比男主喜欢吃饭,你却非告诉他其实土好次,土真的好次,你尝尝,可好吃了^ω^。我:#@*~&#%。就这女主还觉得自己对他特好,后续剧情都能猜到,无外乎是她爱你,你不爱她,你爱我,我不能爱你,哦,还有个男配,那就我爱你你却爱他?草,一种植物。国产电视剧能不能放过我的家人?顺带也放过我!

  《火红年华》观后感(三):都什么年代了还整白月光和朱砂痣

  男主的感情线,一个白月光,一个朱砂痣,心里念念不忘白月光,朱砂痣在后面紧跟不舍,是他养女口中的“佳丽妈妈”。 当他与白月光女主携手在事业取得成就,白月光是“x总”,男主是“大帅”,白月光鞠躬尽瘁献身事业,死了,男主转头就和“二十年等候他,终身不嫁”的朱砂痣在一起了,当然是在朱砂痣远渡重洋,紧紧跟随下“勉为其难”的在一起了,而且朱砂痣还朗诵了一首《诗经》里的紫薇经常朗诵的那句诗,“山无棱天地合”场景秒变琼瑶。 讲真这真的不是“升官发财死老婆吗”???

  按照这个思路,以后霸道总裁剧可以多拍一点吗,女主不要在男一男二中选择男一就结束了,而是应该像我们方舟一样,女主领养一个孩子,然后男二天天来给孩子做饭,孩子喊男二爸爸,女主历经磨难和男主在一起了,铸就辉煌事业,然后男主死了,女主在男二的苦苦追求下“勉为其难”的和男二在一起了,然后看了一起住在大别野里颐养天年

  《威尼斯恋人》说的就是你,续集请按照这样开拍谢谢!男二的春天来了! 断断续续跟我妈看完了,男主的事业不做评价,大概就是“别人害他,他帮人家”的圣父形象。 编剧后面大跳跃,一会5年后,10年后,20年后,看似演了主角的一生,实际后面就是狗尾续貂,恶心成功女性 17日更新 10.6日原评论 编剧编一个这么蠢的女主,就是反派的提线木偶

  《火红年华》观后感(四):剧里上纲上线的脑残能把人气得高血压

  最近几天陪爸妈看电视,这电视只是听几句台词都能把人气得血压上升。

  首先女主就是个思维混乱,没有脑子还上纲上线给人扣大帽子的傻逼,目前感觉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对着男主反复横跳:“夏方舟我看错了你。”“夏方舟我错怪你了。”

  这神经病大小姐喜欢把自己知道的那点口号挂在嘴边,时时刻刻准备给人扣。

  工人加班加点工作得到奖金,在她嘴里就是“为了金钱出卖了灵魂。”

  男主夏方舟指出设计图有问题,在她嘴里是“秘密筹划毁了大三线建设会战。”

  男主自己在办公室加班加点看图纸,在她嘴里是“装模作样,不愿意参与大会战的小资做派。”

  和男配一起包括但不限于做了偷偷举报、逼男主公开辩论让他接受批判公开自我批评还要美其名曰对男主进行改造。

  这种打着无产阶级旗号做尽没脑子、让人不齿之事的还不止她一个,这里面很多人都能熟练运用各种马哲术语恶心人。

  整部剧也是狗屁倒灶,阶级感那是赤裸裸的强,技校生、学徒工、工人、大学生、工程师、领导之间那都是有壁的。

  以女主秦晓丹为例,因为是院长的女儿,所以被领导处处照顾,明言希望安排她坐办公室比较舒心……(只不过为了彰显女主的高觉悟,被女主拒绝了。)

  剧里不管是谁,男女主朋友还是领导,都是时时刻刻关心他们的恋爱进度,男女主到外地请男主老师霍总看图纸,一个大领导不顾紧急的施工方案问题,也要细细八卦他俩的情感生活。他俩掰了,队长和更上面的领导也要仔细讨论,反正都是围着这俩狗屁倒灶的感情来。

  很多地方逻辑也显得很迷。

  男主神通广大,那么多人没看出来,他一看就说重大工程有问题。

  知道工程可能有问题,领导第一反应不是请专家研讨,而是立刻否定,并且生怕男主把问题捅到上一级指挥部。

  作秀举报说大话的被领导树立典型。

  工程队为了激励工人加班加点完成任务,发奖金。领导知道让写检讨并且想把奖金收回去。但是又怕影响施工队队长的典型形象,顺水推舟让男主顶锅。(这里面女主男配好多人还觉得工人拿奖金不对,侮辱工人阶级和对大三线的奉献精神,我真是……我无语了)

  《火红年华》观后感(五):以大三线背景来垫背的言情剧终于谢幕了

  本来大三线这个剧情背景有潜力可以拍出又一部《大江大河》似的高水平年代大剧。结果创作群体拍出了一部低成本宫斗言情剧。

  整部电视剧基本上靠人物感情线来推动。而不是搞大三线建设的具体史实来推进。以《大江大河》为例,虽然也是有人物感情纠葛,但是每一次剧情推进,都是以问题的发生,问题的解决来推动。比如说开砖厂,分田到组,开电线厂,等等。然后金州化工也是以项目的推进,引出了人物线。

  就像虽然《大江大河》里面也虚构出了宋运辉、梁思申这些天才神人。但是也是像其他爽文一样,描写他们逐步成长,通过各种经历,解决各种问题,打怪升级,慢慢变强,并且身边都有一群很强的人作为团队。而在《火红年华》里面,夏方舟就成了那个神。一己之力解决川南钢铁、109冶的各种问题。虽然也有陈国民施工队打下手,完成从图纸到实体工程,但是设计几乎好像就是靠他一个人来解决。而且还要去给各种弱智配角造成的弱智问题擦屁股。不停地拨云见日,拨乱反正。只有他开了天眼,有上帝视角。

  全剧里面各种女性都对他一见钟情,为他守身如玉。而他又磨而不磷,涅而不缁,孑然一身,踽踽独行。没有让神一样的基因繁衍下去。像夏方舟这种亘古奇才,没有每周去捐精,简直是共和国的巨大损失。

  估计因为上帝造出了夏方舟这种神人,打破了大自然的能量守恒,所以他身边的好友爱人们纷纷受到了天谴。纷纷英年早逝或者中年早逝或是老年不婚。

  并且虽然这是一部讲述新中国工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创业史,还有攀枝花一众政企的大力支持,但是剧中没有讲过任何一个具体的建设问题。即使《大江大河》的作者在没有得到国企和顾问相助的情况下,也能在剧中搞出FRC、电解铜、电线生产、养猪养鱼这些具体的问题来推动剧情发展。

  电视剧虽然不断提到金江,但也似乎没有怎么描写金江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怎么跟川南钢铁、109冶等三线企业一起成长。反而是《大江大河》把小雷家村、晋陵县这些地方的发展刻画得有声有色。

  剧情都是几个月后,一年后,两年后,三年后,二十年后这样跳跃。这个不是问题,问题是每次都是跳跃后,似乎各种发展问题都解决了。怎样研发,怎样开拓市场,社会发展,历史进程怎么样,都是用文字旁白一读就搞定,而没有一些必要的演绎。

  而且这部以主角大神夏方舟的情感线推动的言情剧,居然没有重点演他和秦晓丹的婚礼这种大事,也没有演怎么就跟乔佳丽在一起的事情。就是直接跳跃过去。搞得我一度还以为看漏了一集。

  不得不说,开始几集还是拍得挺好的,还有些建设的剧情。但是到了后面就变了。季成钢不断犯错,还不断能够升迁。夏大神一犯错,就立马被一撸到底。而且枉顾事实,出现重大建设事故,都还能轻松解套。让观众很出戏。

  希望创作者们未来还是走点心吧。多拍点干货出来。拍什么就得像那么一回事才行。

  《火红年华》观后感(六):剧本打磨6年,季成钢成功恶心观众,但有必要设计“绿帽”情节吗?

  国第一部冶建题材的电视剧《火红年华》,以上世纪60年代国家“三线建设”为大背景,以十九治、攀钢、攀煤等著名三线工业企业为故事原型,展现老一辈三线建设者的青春奋斗岁月,铭记、歌颂他们的荣光与骄傲。

  这个故事背景很有潜力拍出《大江大河》似的高水平年代剧。

  编剧革非说,剧本打磨了6年,自己查阅了2000万字左右的相关资料,面对面采访了600多人,采访笔记累计120万字……

  致敬撑起中国工业的老一辈建设者们,“走过高山大川,苦累也是浪漫。风起云涌的岁月啊,我记住了你只有信仰的容颜。”

  果不其然,电视剧播出几集后,收视率持续走高,收获了不少观众真情实感的好评。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大三线”建设撑起了三颗星。

  但是,编剧的思想境界停留在了勾心斗角,狗血爱情剧里。

  这就是一部以“大三线”建设为垫背的无脑言情剧,以青年们的恋爱为切入点推动剧情发展,偏偏有关于爱情的戏份极其令人作呕。

  女性群像的塑造,更是让我严重质疑,这个编剧是不是和女性有仇?

  相比之下,两面三刀的反派角色——季成钢,竟然成了比较真实的、出彩的角色。

  作为本剧前期的反派,季成钢在白月光秦晓丹,情敌与同事夏方舟、武本奇,上司与师父等人面前表现出两面三刀的真小人嘴脸,成功吸引到了观众的注意,也成功恶心坏了观众。

  在支援“大三线”的卡车上,大专生武本奇聊起了自己来这里的前因。

  学校搞错了花名册,无意中加上了他的名字。为了不让妹妹下农村,武本奇就出现在了这辆车上。

  正常人的想法是:武本奇,一个性格老实的、直爽的、脾气冲的好青年,好哥哥。

  而季成钢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不是为了让妹妹不去农村,武本奇就不去大三线了。

  他认为做出这种带有个人私心的选择的人“根本不配来大三线。”

  季成钢本来也不应该出现在这辆车上,他是特意向学校领导写了一封血书才争取到了名额。

  他慷慨激昂地说:“大三线需要我们,我们更需要大三线。”

  在现在的我们看来,这台词很中二,很假大空,听得我尴尬癌都要犯了。

  但在60年代的大背景之下,像季成钢这样宣扬无私奉献精神的青年人,恰恰是最好的典范,最容易获得领导的赏识,也成功吸引到了女主秦晓丹的注意力。

  两个人,两种选择,无关对错。

  季成钢的利他主义是美德,而武本奇的利己主义也是美德,它让每个人为自己努力的同时也为世界的繁荣进步贡献了一份力。

  在车上,季成钢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判武本奇的行为令人有些不喜。

  但他的脸上洋溢着青年能改变世界的自信与抱负,仿佛给他一个支点,能翘起整个地球。

  看着他意气风发的样子,并不让人讨厌。

  抵达金江,现实与宣传中说的“三百万吨级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中国未来的西部钢都”大相庭径。

  这里完全不是满怀激情的青年们想象中的模样,压根就是一野岭荒坡。

  面对如此艰苦的环境,季成钢却说:“我希望这里是荒无人烟的,由我们来开天辟地,伟大的历史,从来都是属于开拓者的。”

  冰河般的冷水洒下来,他怡然自得地说:“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对于分配有什么想法,革命口号更是张嘴就来:“坚决服从分配,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儿安家。”

  伟光正的男主夏方舟成了季成钢嘴里的反面案例,说他拒不服从分配,是大三线的逃兵。

  说实话,电视剧里的季成钢给我一种很强烈的分裂感。

  他屡屡提起夏方舟拒不服从分配的事,好像在故意拉踩男主,凸显自己,嘴里的话也一套一套的,这就怪不得武本奇评价他是“假革命,装积极”。

  但评价一个人,不光要听他怎么说,更要看他怎么做。

  季成钢既是60年代的大学生,又成了第二信箱特种公司第一施工队、全国王牌施工队、工业学大庆的标杆单位的施工技术员。

  由此可以表明他工作、学习能力都挺优秀的。

  季成钢主动向陈队长提了个想法,这是刚到金江时心里就隐约冒出来的想法。

  他要到一线去当一名工人,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在艰苦的条件下锻炼自己,在精神上改造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大三线建设者。

  这并不只是挂在嘴边说的一句空话,季成钢把他说过的话落实到了实际行动里。

  工地上,用力砸下的每一个锤头都浸满了他的汗水,高悬的明月见证了他努力奋斗的身影。

  此时的季成钢,言行合一,有理想,觉悟高,展现了大三线建设者的风采。

  但在编剧的操刀下,季成钢的激情澎湃,积极努力,都是伪装的,他说的每一句豪言壮语都是为了投秦晓丹所好,专门说给女主听的。

  他主动要求到工地上锻炼,每一天晚上加的班,被汗水浸湿的工作服……

  仅仅是为了追求秦晓丹吗?

  在职场上,季成钢这样的同事是很讨人厌的,就像武本奇说的“他积极为什么拉上我们当垫背”。

  季成钢过于“奋斗”,卷得武本奇等人工作不够努力,凡事都怕有个对比。

  剧中,他和夏方舟、武本奇比试过山跳。

  一辆装满二百多斤石子的独轮车,要推着它颤颤巍巍地从架在两座山崖间的宽约50厘米的木板上走一个来回。

  对夏方舟和武本奇来说,这是一个胆量与平衡性的较量。

  但对具有重度生理性恐高的季成钢来说,眩晕会使他的身体失去平衡,手脚会控制不住地发软、发抖。

  他需要逐渐地、长时间的脱敏治疗,才能摆脱恐高症。

  季成钢是骄傲的。

  他狠狠地扇了自己三巴掌,痛骂自己“懦弱”,痛哭流涕地说“你的字典里,没有障碍这个词”,凶狠地咬住自己的左手臂。

  踉踉跄跄地,泪流满面地,不要命般地向自己的恐高症发起决战。

  这样子的季成钢,在戚光复眼中依旧是在装,因为秦晓丹就站在一旁注视着。

  为了“追求秦晓丹”,连命都可以不要,季成钢是古早偶像剧里宣扬唯爱至上的男主角吗?

  谁还记得这是一部燃烧激情岁月的大三线建设年代剧吗?

  如果只是为了演给秦晓丹看,季成钢应该会特意让她站在一旁,这样才能展现他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英姿。

  但是他没有。

  当他一口气泄掉,毫无形象地瘫坐在地上,用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汗时,眼角余光才注意到站立在一旁的秦晓丹,他惊讶地动作停顿了一下。

  显然,深夜里的这场战斗,季成钢是为了过自己心里的坎。

  正如他所说,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大三线建设者,这才应该是季成钢的信仰。

  但编剧为了推动剧情的发展,让秦晓丹成为季成钢的白月光,让爱情成为他的信仰,但又让他求而不得。

  让他因为嫉妒,因为自卑自傲自负而变得面目全非,在恶心观众的反派道路上,越走越远……

  编剧为了让这部剧全员无恶人,在季成钢第二次犯了大错时,设计他考上了研究生,毕业后还回到了109冶。

  紧接着又为他设计了一位狠人做妻子——展蔚玉。

  为了报复季成钢,展蔚玉先是和初恋上床,后补膜,再后来教育季小刚仇恨父亲,逼季成钢自愿离婚……

  展蔚玉将贞洁和爱情献给了初恋,将城府、仇恨给了季成钢。

  初看这个角色觉得很有魅力,虐季成钢的桥段看着也很爽,但这种“绿帽”情节,三观炸裂的剧情适合出现在一部红色主旋律歌颂工人伟大的电视剧里吗?

  与其说这是为了虐季成钢,不如说是为了洗白他。

  之后又设计季成钢和武本奇的前妻勾搭在一起,在梁朝丽的感化下,他幡然悔悟。

  就个人而言,这是一部主旋律片儿,凡是看这剧的都是冲着主旋律和工人精神来的,不是来看宫斗、混乱男女关系的。

  如果有爱情,更希望是纯洁的,高尚的爱情。

  如果说季成钢必须是大反派,他必须因爱生恨,成为夏方舟最大的敌人。

  那么就让他犯很大的错误,被众人唾骂,撤销职位待遇,进局子蹲着……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火红年华》观后感(七):季成钢成功恶心观众,但有必要设计“绿帽”情节吗

  中国第一部冶建题材的电视剧《火红年华》,以上世纪60年代国家“三线建设”为大背景,以十九治、攀钢、攀煤等著名三线工业企业为故事原型,展现老一辈三线建设者的青春奋斗岁月,铭记、歌颂他们的荣光与骄傲。

  这个故事背景很有潜力拍出《大江大河》似的高水平年代剧。

  编剧革非说,剧本打磨了6年,自己查阅了2000万字左右的相关资料,面对面采访了600多人,采访笔记累计120万字……

  致敬撑起中国工业的老一辈建设者们,“走过高山大川,苦累也是浪漫。风起云涌的岁月啊,我记住了你只有信仰的容颜。”

  果不其然,电视剧播出几集后,收视率持续走高,收获了不少观众真情实感的好评。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大三线”建设撑起了三颗星。

  但是,编剧的思想境界停留在了勾心斗角,狗血爱情剧里。

  这就是一部以“大三线”建设为垫背的无脑言情剧,以青年们的恋爱为切入点推动剧情发展,偏偏有关于爱情的戏份极其令人作呕。

  女性群像的塑造,更是让我严重质疑,这个编剧是不是和女性有仇?

  相比之下,两面三刀的反派角色——季成钢,竟然成了比较真实的、出彩的角色。

  作为本剧前期的反派,季成钢在白月光秦晓丹,情敌与同事夏方舟、武本奇,上司与师父等人面前表现出两面三刀的真小人嘴脸,成功吸引到了观众的注意,也成功恶心坏了观众。

  在支援“大三线”的卡车上,大专生武本奇聊起了自己来这里的前因。

  学校搞错了花名册,无意中加上了他的名字。为了不让妹妹下农村,武本奇就出现在了这辆车上。

  正常人的想法是:武本奇,一个性格老实的、直爽的、脾气冲的好青年,好哥哥。

  而季成钢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不是为了让妹妹不去农村,武本奇就不去大三线了。

  他认为做出这种带有个人私心的选择的人“根本不配来大三线。”

  季成钢本来也不应该出现在这辆车上,他是特意向学校领导写了一封血书才争取到了名额。

  他慷慨激昂地说:“大三线需要我们,我们更需要大三线。”

  在现在的我们看来,这台词很中二,很假大空,听得我尴尬癌都要犯了。

  但在60年代的大背景之下,像季成钢这样宣扬无私奉献精神的青年人,恰恰是最好的典范,最容易获得领导的赏识,也成功吸引到了女主秦晓丹的注意力。

  两个人,两种选择,无关对错。

  季成钢的利他主义是美德,而武本奇的利己主义也是美德,它让每个人为自己努力的同时也为世界的繁荣进步贡献了一份力。

  在车上,季成钢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判武本奇的行为令人有些不喜。

  但他的脸上洋溢着青年能改变世界的自信与抱负,仿佛给他一个支点,能翘起整个地球。

  看着他意气风发的样子,并不让人讨厌。

  抵达金江,现实与宣传中说的“三百万吨级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中国未来的西部钢都”大相庭径。

  这里完全不是满怀激情的青年们想象中的模样,压根就是一野岭荒坡。

  面对如此艰苦的环境,季成钢却说:“我希望这里是荒无人烟的,由我们来开天辟地,伟大的历史,从来都是属于开拓者的。”

  冰河般的冷水洒下来,他怡然自得地说:“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对于分配有什么想法,革命口号更是张嘴就来:“坚决服从分配,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儿安家。”

  伟光正的男主夏方舟成了季成钢嘴里的反面案例,说他拒不服从分配,是大三线的逃兵。

  说实话,电视剧里的季成钢给我一种很强烈的分裂感。

  他屡屡提起夏方舟拒不服从分配的事,好像在故意拉踩男主,凸显自己,嘴里的话也一套一套的,这就怪不得武本奇评价他是“假革命,装积极”。

  但评价一个人,不光要听他怎么说,更要看他怎么做。

  季成钢既是60年代的大学生,又成了第二信箱特种公司第一施工队、全国王牌施工队、工业学大庆的标杆单位的施工技术员。

  由此可以表明他工作、学习能力都挺优秀的。

  季成钢主动向陈队长提了个想法,这是刚到金江时心里就隐约冒出来的想法。

  他要到一线去当一名工人,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在艰苦的条件下锻炼自己,在精神上改造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大三线建设者。

  这并不只是挂在嘴边说的一句空话,季成钢把他说过的话落实到了实际行动里。

  工地上,用力砸下的每一个锤头都浸满了他的汗水,高悬的明月见证了他努力奋斗的身影。

  此时的季成钢,言行合一,有理想,觉悟高,展现了大三线建设者的风采。

  但在编剧的操刀下,季成钢的激情澎湃,积极努力,都是伪装的,他说的每一句豪言壮语都是为了投秦晓丹所好,专门说给女主听的。

  他主动要求到工地上锻炼,每一天晚上加的班,被汗水浸湿的工作服……

  仅仅是为了追求秦晓丹吗?

  在职场上,季成钢这样的同事是很讨人厌的,就像武本奇说的“他积极为什么拉上我们当垫背”。

  季成钢过于“奋斗”,卷得武本奇等人工作不够努力,凡事都怕有个对比。

  剧中,他和夏方舟、武本奇比试过山跳。

  一辆装满二百多斤石子的独轮车,要推着它颤颤巍巍地从架在两座山崖间的宽约50厘米的木板上走一个来回。

  对夏方舟和武本奇来说,这是一个胆量与平衡性的较量。

  但对具有重度生理性恐高的季成钢来说,眩晕会使他的身体失去平衡,手脚会控制不住地发软、发抖。

  他需要逐渐地、长时间的脱敏治疗,才能摆脱恐高症。

  季成钢是骄傲的。

  他狠狠地扇了自己三巴掌,痛骂自己“懦弱”,痛哭流涕地说“你的字典里,没有障碍这个词”,凶狠地咬住自己的左手臂。

  踉踉跄跄地,泪流满面地,不要命般地向自己的恐高症发起决战。

  这样子的季成钢,在戚光复眼中依旧是在装,因为秦晓丹就站在一旁注视着。

  为了“追求秦晓丹”,连命都可以不要,季成钢是古早偶像剧里宣扬唯爱至上的男主角吗?

  谁还记得这是一部燃烧激情岁月的大三线建设年代剧吗?

  如果只是为了演给秦晓丹看,季成钢应该会特意让她站在一旁,这样才能展现他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英姿。

  但是他没有。

  当他一口气泄掉,毫无形象地瘫坐在地上,用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汗时,眼角余光才注意到站立在一旁的秦晓丹,他惊讶地动作停顿了一下。

  显然,深夜里的这场战斗,季成钢是为了过自己心里的坎。

  正如他所说,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大三线建设者,这才应该是季成钢的信仰。

  但编剧为了推动剧情的发展,让秦晓丹成为季成钢的白月光,让爱情成为他的信仰,但又让他求而不得。

  让他因为嫉妒,因为自卑自傲自负而变得面目全非,在恶心观众的反派道路上,越走越远……

  编剧为了让这部剧全员无恶人,在季成钢第二次犯了大错时,设计他考上了研究生,毕业后还回到了109冶。

  紧接着又为他设计了一位狠人做妻子——展蔚玉。

  为了报复季成钢,展蔚玉先是和初恋上床,后补膜,再后来教育季小刚仇恨父亲,逼季成钢自愿离婚……

  展蔚玉将贞洁和爱情献给了初恋,将城府、仇恨给了季成钢。

  初看这个角色觉得很有魅力,虐季成钢的桥段看着也很爽,但这种“绿帽”情节,三观炸裂的剧情适合出现在一部红色主旋律歌颂工人伟大的电视剧里吗?

  与其说这是为了虐季成钢,不如说是为了洗白他。

  之后又设计季成钢和武本奇的前妻勾搭在一起,在梁朝丽的感化下,他幡然悔悟。

  就个人而言,这是一部主旋律片儿,凡是看这剧的都是冲着主旋律和工人精神来的,不是来看宫斗、混乱男女关系的。

  如果有爱情,更希望是纯洁的,高尚的爱情。

  如果说季成钢必须是大反派,他必须因爱生恨,成为夏方舟最大的敌人。

  那么就让他犯很大的错误,被众人唾骂,撤销职位待遇,进局子蹲着……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