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少有人养了?农民不勤快了吗?
以前的农民养鸡鸭鹅猪,为什么现在少有人养了?农民不勤快了吗?本人是一位70后农民,题主说的情况我深有体会,我所处的农村情况正如此题。为什么现在农民不养鸡鸭鹅猪了,不是农民不勤快,是环境变了,其中原因,我来分析给大家。
一、以前,我可以定为2000年之前,我们当地,在2000年以前,每个农户都要养些鸡鸭鹅,养猪的也不少,但没有八九十年代家家户户养猪,不过,每到冬季,还是能听到农村杀年猪的声音。
二、以前农村养鸡鸭鹅猪,是因为农村人居家的比较多,种着自己的责任田,温饱不愁。其时,工业远没有现在发达,农村人想找个工厂打工是很难的,只有少量的农村人会去北上广深等工业发达地区打工。但大部分农村人在家守着自己的田地。种庄稼其实分农忙农闲,那么农民就会搞一些副业,养鸡鸭鹅猪,少量的养,至少可以保证自家蛋肉需求。养多一点,也能换成钱。保证自家人有蛋肉吃,是绝大部分农户的主要目的。农村有荒滩埂坝,这些地方可以种杂粮,红薯南瓜等。这些杂粮就可以喂家禽,家禽吃食不愁,再加有人手,家家户户自然养些鸡鸭鹅猪。
三、农村的宅基地都比较大,有地建鸡鸭鹅猪圈,家禽小的时候,可以在自家宅基地上溜弯,长大后,也可在庄子周围打野,养少量的家禽,真的不是很费事。
四、以前种庄稼,农民喜欢用农家肥,农家肥包括鸡鸭鹅粪,尤其是猪的屎尿,量大,是农家肥的主要来源。好多的农户,自己还住着土墙茅草屋,猪圈可能会先用砖瓦结构,可见对养猪的重视。确实,有一个好的猪圈,一年能卖出两头大肥猪,抵得上十数亩田地收入。关键是养猪成本低,猪吃的是农民在野外打的猪草,碾米的糠,少量泔水。总之,农民只要勤快点,一年养出两三头大肥猪是正常的。
五、随着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城市基建的兴起,再加上社会的消费水平提高,农村人居家种地,养些家禽牲畜,收入有限,也跟不上社会消费需求。这时出外打工有地方要,年龄稍大一点的农民,建筑工地一线有需求,农民工也就诞生了。农民工的收入远比在家种庄稼高。由此,农村逐渐的形成空心村,所能看到的,大都是老弱病残,所以,农村的鸡鸭鹅猪也就无人养了,所能养的,也就三五只。
六、再到近几年,环保要求也涉及到农村,有的地方甚至杜绝私人农户养猪,加上各种疫情的出现,鸡鸭鹅有时也禁止饲养了。
以上笼统的总结六条,肯定不够到位。说到底,介于社会发展的现况,城市扩建,农村城镇化,农村青年进城趋势,农民工的需求大,农村人会越来越少。能在农村建房的,基本上是楼房,什么鸡鸭鹅猪圈,也淘汰了。所以,以后的农村,鸡鸭鹅猪看不见,都是正常,
总结,现在的农民不养鸡鸭鹅猪,不是农民不勤快了,而是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农民不得不放弃鸡鸭鹅猪的饲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