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用心去凝视他们的崇高
总有人认为只有那些伟大人物才称得上崇高:以死明志的屈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拿着笔杆子救国的鲁迅。对,他们都具有崇高的精神,但又有多少人关注着自己身边的平凡人,去发现他们的崇高精神呢?
在这个国福民安的社会中,人们都似乎乐意把眼光放在国家领导人、“官二代”、“富二代”的身上,似乎忘记了还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就是再也普通不过的农民工,一批从农村来到城市的民工,因为没有知识,没有学历,他们只能从最低层做起,他们有着黝黑的皮肤,带着一口地道的家乡话,时不时身上还会飘来一阵阵灰尘夹裹着的泥土和汗水的异味。没有多少人愿意正眼去看他们,有的人甚至捂着鼻子从他们旁边走过,他们会假装不在意,心里却是满载的痛苦。
从小到大我就是一个留守生,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做事,我会毫不客气地享用他们给我创造的物质生活,却从来没在意他们在外面做什么,住什么,吃什么。
一个暑假,因抑不住独自在家的无聊,我没经爸妈的同意就买了张火车票,带着无比憧憬和激动的心情去了爸妈做事的地方。几经打听,我来到了一个满住着人的工棚。里面有说不出的乱,狭小的空间塞满了数不尽的人,我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不断搜索爸妈的身影。这时,一个略微背驼的熟悉身影出现在我面前,他完全没有注意到我的到来,狼吞虎咽吃着饭,不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让我不愿继续看,我害怕地后退了几步。妈妈一下子叫住我的名字,他们对我的突如其来都感到很难堪,什么都没有说,把我领到了他们暂住的一个“小窝”,看到这一切我什么都明白了——
十几年的不愁吃不愁喝,就是他们用如此辛苦的工作,用血和汗换来的。每天他们很早就和一群工人去了建筑工地,中午随便吃点什么填饱肚子,每天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在永无止境地不停地干着,他们不是不知道累,而是为了整个家庭,为了自己的儿女,没几天爸妈就“赶”我走,说:“这里不是你呆的地方——”我拖着沉重的脚步离开了。
谁说这些去外地打工的人们他们就不崇高?没有了他们,哪里有城市里的高楼大厦?没有了他们,哪里有干净整洁的大马路?没有了他们,哪里有农村里的莘莘学子?
崇高不在于伟大,而在于最朴实最平凡的爱,而他们就是在外打工的农民工,他们就是我们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