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生的高度,不是看清多少事,而是看轻多少事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人生的高度,不是看清多少事,而是看轻多少事

2022-04-12 10:24:43 作者:鸣心网 来源:鸣心网 阅读:载入中…

人生的高度,不是看清多少事,而是看轻多少事

  人生若是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书上有这么一句话:人生的高度,不是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轻了多少事。

  心灵的宽度,不是认识了多少人,而是包容了多少人。

  先看清,再看轻。是与自己和解,是与他人淡交,是与世界拥抱。

  一、看清,不如看轻

  世事如棋局,很多时候,我们身陷其中,当局者迷,所以才看不清。拨开云雾,豁然开朗,一念放下,不再执着,在看清的过程中,看轻。

  很久以前,一位国王想找一句话,这句话要让高兴的人听了难过,难过的人听了高兴。

  但他花了很多时间问了很多人,都没有找到。直到有一天夜里,在梦中一位智者对他说:“一切都会过去的!”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无论是好的坏的,还是正面的负面的,没有什么事是永恒持久的,没有什么人、事、物是亘古不变的,只有“变”本身是不变的。

  我们这一生,注定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碰到很多计划之外的事,甚至见到稀奇古怪的玩意儿,若件件都要清澈见底,只会让人疲累不堪。

  人心隔肚皮,你看得清吗?事事无绝对,你看得清吗?万物皆无常,你看得清吗?

  世事从心起,看淡一身轻。

  二、看透,不如看淡

  人生不过数十载,说短不短,说长不长,现在所在意的、计较的、失去的、已得的,其实在整个生命长河里,不过转瞬即逝。

  待到山花烂漫时,回头,才发现,一切的过眼云烟,都那么不值一提,没必要耿耿于怀。

  苏轼早年与章惇交好,后因立场不同,导致两人渐行渐远。或是出于嫉妒,章惇三番两次撺掇圣意,致使苏轼接连被贬。

  苏轼早已看清章惇的意图,但是并没有揭穿,随后他选择寄情山水,诗意生活。

  在黄州,他如一个乡野村夫般下地、烹酒,还发明了传世至今的东坡肉。

  可以大胆地说,在被贬的日子,他不但没有被章惇的陷害所折磨纠结,反而活得更自由洒脱。

  正如他诗中所叹: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往后余生,告诉自己,得也好,失也罢,成也好,败也罢。泰然处之,安之若素,生命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看淡便是。

  三、看轻是心态,看淡是境界

  一个人再聪明,也不能事事都看清;一个人再智慧,也不能人人都看透。但是,看轻是一种心态,看淡是一种境界。

  真正成熟的人,一定能在这车水马龙的世界,找到心中的那一隅茅草屋,安放自己的心灵。

  真正有修为的人,不会特意避开车马喧嚣,对世界逃之夭夭,而是淡定地在心中修篱种菊。

  当然,人吃五谷杂粮,也有七情六欲,哪里是能说淡就淡的呢?谁能从红尘中全身而退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