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读后感100字
《大叔》是一本由马家辉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叔》读后感(一):一本和马叔穿越时间空间把酒闲聊的书 实现暂时的“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
上周六上午收到,当晚回来翻看了半本,随即下单几本强行送人,并扬言“这本 按头也要给我看”。 最开始看马叔的介绍,以为会是一本时光机式的书,能看到马叔这几年的“朋友圈”,用另一种形式参与并弥补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的“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但翻开后却大喜。 这哪里是“朋友圈” 这是在和不同年纪、遭遇不同生活细碎下的马叔把酒闲聊。大概喝的是香槟吧,不腻、各种层次的香气和味道,起泡的叮咛、舒舒服服的清爽之中,遇到简单事件(八卦)里,最难道出来的精粹话语,微醺。 这本无需按照顺序阅读,随手翻看,内容和心情像四季变换,遇到冬雪里的孩童、遇到春露滋润过的花、遇到秋夜里的月,遇到夏天烧烤摊旁边的风。 其实一开始还有点儿担心,很怕那些所谓道理,最后是以mansplaining呈现出来,但真的是想多了。 马叔还是马叔,文字里老老实实展现自己,不自恋,也不轻看读者。既是“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也是让我想到放浪形骸是出自《兰亭集序》的内种不羁。 看完了,又下单了两本,留着未来送人用。 做不到悟性自足,不假外求。那就带本《大叔》在身边吧 至少阅读的片刻是可以实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
《大叔》读后感(二):大叔2.0——升级版的大叔,升级版的马家辉用年纪的智慧看这个世界
我很久之前,就在想,散文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不能像小说一样,能获得过山车一般的剧情体验,不能像杂文一样,针砭时弊,让作者的观点势如破竹版冲破读者的心房,特别厉害的大家甚至可以借此开启民智。
那散文呢,如它的名字,很散,很细碎,所以它的意义是什么呢。
我一直很喜欢散文,真正思考这个问题,是在读《大叔:终于可以和你聊聊走过的路》这本书的时候。
初识马家辉,还是在锵锵三人行,但是那个时候,最欣赏的是主持人决绝的控场能力,大家在猛烈输出观点的时候,“咔”一声,主持人说停,然后嘉宾意犹未尽,另外一位嘉宾立即上场,即使这么久了,我想起那个场面还是有些震惊。
在我的想法里面,不可以这样打断别人的,但是,有了这样的打断,节目却变得更好看了。
后来再识马家辉老师,又是在圆桌派,圆桌派的节目风格不会那样激烈,所以大家可以侃侃而谈,马家辉老师在里面分享了好多他的经历,带着他自己特有的观点,这个时候,对马老师的印象深刻了很多。
然后又去看马老师的文字还有他的自媒体,被吸粉居然是他的发呆视频……很不可思议,但是确实真的。
那个视频让我觉得,一个大叔,怎么能这么有意思,还能这么有学识。
然后,就到了这本书《大叔》,这本书可以算作是大叔的升级版本了吧,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新鲜文字,名字倒是以前的旧名字,但是内容却很新鲜。
所以,回归到主题,散文的意义是什么呢。
看完这本书,我感觉,是记录作家在细碎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思考。
因为简单细碎,所以作家随时提笔写,毫无压力,简简单单的小事中包含的幸福和思考,能够将作家或者学者的那一面激起,顺带着发散开来,我们想要跟一个作者进行方方面面的灵魂交流,显然,散文更加合适一些。
这本散文,是马老师在六十岁之前写成的,他自称是大叔的后时代,其实也过于自谦了,我跟朋友聊起来,还会说马老师真的是很风骚的,但愿马老师不会看到这篇文章,但是我也有点想要让他知道我们对他的评价,他并非行将就木,他在我们心目中,依然是个风骚的大叔。
你好呀,升级版大叔,一次方方面面的灵魂交流,让我更加理解了马家辉大叔。
《大叔》读后感(三):大叔来信:零零散散变叫岁月
大叔的来信中说:不管在那个年份,无论是何种岁数,各有生活轨迹,做不同的事,遇不同的人,有些好,有些坏,悲欢交集,零零散散如脚印,累计起来便叫岁月。
生命总是漫长又短暂,从少年到大叔,人生过半,岁月的痕迹爬上心头,回望过去不是缅怀,是更好的继续前行。
这本书是马家辉对最自己人生的回顾,生活、友情、爱情、亲情、爱国之情、旅行等等。
他记录了生活中的琐碎,从网吧到酒吧,从湖山到山湖,从猫狗到古巴女子,从金庸到张国荣。这是一代人的生活的印记。
生活从来不是惊天动地,鸡零狗碎的小事拼凑出完整的人生。
很多70,80后的人看了会很有共鸣。
大叔走过的路,也许是我们走过的路。
大叔路过的风景,也许是我们看过的风景。
大叔笔下的世界,细腻温暖,真实有想法,暖心上进。
从书中可以看到一个成熟稳重的中年男人,对于小小的日常都能动情的男人。
继续前行才不负来时的路!
《大叔》读后感(四):《大叔》:大叔马家辉与我们穿越时光的对话
拿到这本《大叔》,仿佛作者本人就站在了旁边:黑灰色的封面,封底的留白,无一不告诉我们,这是一本余韵悠长的人生感悟。
翻开《大叔》,也走进了作者马家辉诉说的一段岁月。从家开始,到求学、工作,生活、旅行,那人、那事、那景,从作者笔下一一道来。没有人生风雨的大起大落,情绪波动的嬉笑怒骂,亦没有行过半生的追悔和遗憾。有的只是大叔娓娓道来的所行、所思、所悟,所感。
在《大叔》里,他没有功成名就的光环,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他就像邻家的长者,给你讲一个并不复杂却又清幽雅致的故事。
而你则会在这简短的述说,亲切的语调里跟大叔一起走过一段让人心安即归处的岁月。这悠悠岁月,你也曾有过对家的眷恋,求学的欢愉,工作的辗转与人生的迷茫。大叔在书里,不仅仅是参与者,更是一个睿智的旁观者,他就似在迷雾的森林里从枝头斜斜射过来的一束光,引领着无数的读者,一层层拨开生活的迷思。
《大叔》共有四辑,分别是沧海、嘈切、行旅、迷乱。我在书中流连,感动于《那一年的旁听生》中,大叔对于学生的毫无保留的指引,作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大叔一句:“攻读博士,真正意义并非为了将来选择要做什么职业,而是选择一种精神生活方式。”足以让很多人受益终身。
而在《破戒》中,作者更是用最短的篇幅,寥寥数笔写尽了生者对亡者的哀思,也写尽了生者对生者的鼓舞和期待。
“天意愈是无情与无奈,人为便愈要咬牙切齿地付出和努力,为的不一定是“胜天”,而是不向天意投降”这不就是作者要传递给我们的人生信念么?
在封底,作者写道:“已成大叔,回望前尘,便有许多故事可说可忆,在这里道与大家,时光不再却又可在,原来久别确可重逢”。掩卷合书的刹那,这几行字映入眼底,让人回味悠长。
是了,久别终会重逢,这便是大叔教给我们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