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骏马读后感1000字
《天下骏马》是一本由[美国] 科马克·麦卡锡著作,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6.00元,页数:4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下骏马》读后感(一):行者无疆
这本书很好读,非常流畅,经过翻译之后的作品也许并无法直接领会那种鬼斧神工笔墨天才的感受,但是一气呵成无处躲避,读的很是痛快!!跟随格雷迪策马奔腾在一张篇幅辽阔的画卷里去了,看那风土人情,看那人生跌宕,有尘埃有烈火。
这是整本书最让我感动的一页,当你经历过生死终极命题之后,很多活着的事情都不那么能牵动你的神经。包括人的冷漠跟冰冷的眼神,唯独那动物老友的一颗心 始终炽热。喜欢它们,喜欢它们的情感直接、真切!没有弯弯绕绕。永远饱有热情的迎接每一次走向它们的我们,还有什么比这更加感人啊…
All the pretty horses. To all the animals.
超五星。
《天下骏马》读后感(二):编辑渡边,我谢谢你,真是nb好书
麦卡锡先搭建了一个世界,给这个世界的所有物件都设定了独一无二的程序,然后用一个天神一般游离自持的镜头跟随其中的一个物件——约翰。约翰有幸受作者垂怜,游走在所有他精心设计的世界之中。
不同于别的小说讲主角身边的环境和人物作为衬托他的背景板,本书的世界完全不以主角的意志为转移,约翰所看见遇见的每一处景色、每一个人、每一种生灵都有自己的个性。他们/它们都走在各自的路上,在一瞬间于约翰擦肩而过,不惊喜,不诋毁,而是使用自己素来的个性与他打交道,然后扭头又回到自己的道路。也许这一路上会遇到许多人,但更重要的是过好自己的人生。 用友情爱情、多处哲学探讨十六岁少年的视角中和了骠骑野性的雄性气质,执拗却温柔,暴烈又细腻。而无处不在的极为精彩的环境描写,则是一双更为宏阔的宇宙之眼,增加了一种造物主一般悦纳生死的态度。 海明威式的留白+比《燃情岁月》更美的景色+美国墨西哥大地图+哲学探讨+牛到炸裂的人物群像,王中王了我只能说
这书里的配角给我印象太深刻了。好喜欢罗林斯,暴躁又心软的可爱男孩,骂布莱文斯最凶,人走的时候哭得也最惨。
监狱里那段打戏畅快淋漓!我好像在看JOJO第六部一样。我永远喜欢一些监狱情节,看不够。
约翰和断指老太太的对话太有意思了,值得反复品味。
《天下骏马》读后感(三):《天下骏马》:少年牛仔之中,隐隐有传统武侠的气息
格雷迪去拿回他们三个人的马的时候,有一种传统武侠的气息萦绕在书本中。
传统武侠,在我的认知里不是快意恩仇,更不是引刀成一快。而是情义,是惺惺相惜,是士为知己者死。
《天下骏马》里的这段剧情并不是惺惺相惜,也不是士为知己者死,更多的是一种对自我的审视与救赎——
但这当中隐隐散发的传统武侠气息还是让人着迷——那是罗林斯的马,是布莱文斯的马,是我的马,我不能让这些马留在这里。
这让这本小说充满传统武侠的古意气息。
抑或说,是少年心性的彰显。
失去牛仔精神(祖父)与传承(牧场)之后,两个少年从汽车纵横的美国穿越山林戈壁去到道路泥泞的荒野牧场,企图寻回牛仔的精神与生活。
看着少年在墨西哥牧场的肆意与洒脱,像是看到少年踏上一条走回荒野的、充满虔诚的朝拜之路。
少年的成长自然离不开爱情。
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写爱情有苦杏仁味的芬芳。
在麦卡锡这里,也有这种似有还无的苦味,只是这种苦味带给少年的只有一种必须有的成长,以及一个墨西哥老太太的人生与墨西哥简史——
这种失去与获得,又源于他起初的少年心性——对闯入的第三人的善意,对被杀掉的第三人的情谊与自审。
最后,这本书翻译有很大的问题,长句太多,但又缺乏驾驭长句的能力——简介明了的叙述,不知道是原著就这样还是译者自己的修改,总之,每逢长句,总是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