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里运河 二十一座城读后感精选
《六千里运河 二十一座城》是一本由刘士林著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页数:5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六千里运河 二十一座城》读后感(一):梳理历史,立足文化
本书从文化的视角来书写运河的历史,每一座城市的兴衰都深深地打上了运河的印记。大运河犹如脐带,哺育着这二十一座城,城市因为运河而经济兴盛,且成为政治文化的中心,当运河在一些城市的发展中退出时,这些城市又渐渐衰落了。本书使我们更好地从运河交通和经济的角度来解读城市政治和文化的兴衰。立足文化,又扎根历史,娓娓道来,读来令人神往~
《六千里运河 二十一座城》读后感(二):悠悠千年伴|城河两相依
️
作为一个在护城河边长大的孩子,我对京杭大运河有着特殊的情结。大运河水系绵延数千里,纵贯南北,构成其独特的风景。
~~
如果说长城是凝固的历史,大运河就是流动的文化。大运河沿岸的数十座城市,不仅体现了大运河文明的本质,更是经过岁月的洗礼与沉淀,遺留下来的活_化石。
~~
如同运河城市一样,其文化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其背后更是蕴藏着众多值得深究的秘密。
⚓️
大运河与沿岸城市一体同胞、唇齿相依。古建筑学家罗哲文曾说过:“如果没有这条运河,北京城可能就修不起来了。”故宫里太和殿上的龙柱、铺地的金砖都是通过运河运来的。
~~
“城,以盛民也。”运河不仅作为国家的交通系统,同时,大量的城市人口也依靠运河才能生存与发展。上千年来,北京人吃的大米就都是通过运河而来。
~~
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地扩大、交流与互鉴。依赖河流文明的运河城市,更是占据了巨大的区位优势。北宋年间,运河南端的杭州商业十分繁荣,临安城里有四百四十行,其商税居全国首_位。
~~
在南北文化的冲突、碰撞与交流中,大运河孕育出属于自己的文化形态与景观,尽管没有《二京赋》的铺陈与繁丽,没有《东京梦华录》的沉吟与低徊,大运河还是在明清小说中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
~~
作为人类文明独壹无二的文化遗产,自大运河凿通以来,就是沟通四方的文明通路。在千年的岁月中,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这条文明通路上,
遍布着与运河相生相伴的文化记忆、历史传统以及古都名城。
⚓️
来,让我们翻开这本书,一起顺流而下,自北向南,俯瞰六千里运河上21座灯火辉煌的城市,一同寻觅和挖掘曾经的繁华与梦想,去探寻运河文化深厚的历史沉淀、文化底蕴以及非凡的魅力。
《六千里运河 二十一座城》读后感(三):沿着运河,走进这些城市,走进它们的历史,走进它们与运河的故事
我一直生活在京杭大运河的沿岸,听着关于运河的故事,接受着千年运河留下来的福祉,感受着运河文化洗礼,但对于这一条最熟悉大运河的过去我们却不甚了解。 直到我看到了这一本《六千里运河:二十一座城》才全面的了解这样一条给我们带来无限好处的大运河。
在这本书中,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刘士林,通过最详实的史料,最精准的数据,最动听的故事,带我们沿着大运河走进了整个运河的历史,并从运河沿岸发展起来的城市的过去梳理中理解运河到底给这些城市,给我们国家,给沿岸的人民带来的是怎样的财富。
这21座城就是北京(通州)、天津、沧州、德州、临清、聊城、济宁、徐州、淮安、高邮、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嘉兴、杭州、商丘、开封、郑州、洛阳。他们很多都是我生活过或者我现在依然生活着的城市。它们中一定也有着这本书的读者们所生活过或经历过的城市,但是我们对于他们真的了解吗?
我们知道德州留存着苏禄国的后裔吗?我们知道临清曾经是极为风光的一个城市嘛?我们知道《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可能是在徐州做主管运河的判官王宷吗?我们知道为什么坐落在江南的镇江会种植江北的农作物吗?我们知道苏州的七里山塘仅仅是白居易的一次游玩之后兴之所至而开凿的吗?
这些城市隐藏在历史之中的故事还有很多,而它们都与那条由中国古人凭借着自己的智慧而开凿出来的运河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它们的故事都凝结在了这一本《六千里运河》之中。
中国的大运河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他既是古人劳动的结果,也是智慧的结晶,它把中国南北连接了起来。在两千年的历史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让中国可以持续繁荣。虽然运河的影响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已经日渐消退,但我们不能忘记它们的影响,它们的功劳也值得我们铭记。
现在运河又一次焕发新机,以另外一种形式发挥它的影响。2014年6月 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2019年5月和7月,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相继提出并快速推进,这既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丰富、环节复杂的巨型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波澜壮阔、革故鼎新、蔚为大观的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事业。运河将以它崭新的面貌再次引领时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