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必见辽阔之地》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必见辽阔之地》读后感100字

2022-07-04 09:01: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必见辽阔之地》读后感100字

  《必见辽阔之地》是一本由孙一圣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必见辽阔之地》读后感(一):他写的不是故事,是欲望、暴力、恐惧

  《必见辽阔之地》,孙一圣

  孙一圣写的不是故事,是被压抑的欲望、被规训的暴力、被漠视的恐惧。所谓的辽阔之地上承载的正是欲望本身。

  他的小说里有明确的故事,但初读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在讲什么。或者这样说,追究他的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时间轴是费力不讨好的,而且毫无意义。因为作者似乎根本就不想让你关注这些。他想表达的不是这个故事本身,而是这些人的情绪和意识,其中包含他们的恐惧,他们的情欲,他们的贪婪和暴力,以及他们渴望自由时遭受的压抑。

  故事发生在曹县。但诚如作者所说,这个曹县早已不是真实的曹县。作者无意于书写一部县城史,他只是记录曾经在曹县发生过的情绪。所以,乍读之下,你很可能因叙述者的凌乱和浮夸而受到冒犯。讲述一件事的时候,他故意打破了正常的逻辑,消解你对寻常叙事的期望,让你觉得莫名其妙。比如,他说准备讲武松的事,但紧接着的并不是武松,而是另一个人的事,当你正等待结果的时候,武松的故事才跳进来。

  值得注意的是,可作为创作谈的“后记”在讲故事灵感的来源。但这对你读懂小说并无多大帮助,而是会让你了解到背后的情绪。记忆是不可靠的,这些情绪才是真实的。

  小说中,突兀且浮夸的比喻不胜枚举,多得给人吃撑了嘴腻、腹胀的感觉。比如,“合十祈祷是成年女人情欲枯竭的呻吟”,“之后,我们有一分钟没说话,这一分钟刚好盛满池塘”。看到女人的胸会有比喻,看到路灯会有比喻,看到人手里拿着东西也会有比喻。仿佛作者在追溯几十年前的生活时,很难还原真实的场景,只有借助充满超现实色彩的比喻,才能触碰到那曾在精神和生理上都受到压抑的青春的激情。

  除了叙事的不连贯,小说在时空安排上也是错乱镶嵌的。由于叙述者是在追溯几十年前的事情,每一件通向过去的碎片都黏连着其他时空中的画面。我们所体会的当时的情绪中,必然会夹杂着当事人所背负的父辈祖辈的压抑与困顿。

  有一点值得玩味,作者在叙事中故意塑造这种逻辑不清晰的感觉,以此证明叙述者的文化程度不高、说话缺少调理以及时间的久远、记忆的模糊。但随着叙事推进,叙事越来越流畅,也就是那种不连贯的叙事并不能一直持续下去。毕竟,我们想要捕捉那飘忽的意识,但我们所操持的只有语言这张捕捉之网,而语言又是意识经由逻辑规范后产生的东西。可见,通过语言来做非逻辑的叙述是很困难,又极有必要探索的。

  以上。

  《必见辽阔之地》读后感(二):记忆碎片拼凑出的青春伤痕

  在此之前,从未了解过孙一圣的作品。

  对《必见辽阔之地》感兴趣,是因为“余华推荐”,书还没读完,就明白了余华所说的“三级跳远”是何种叙述方式了。

  初读这本书,有些不适应。

  这类似于,我习惯了“跑”到终点,在跑的过程中一点点将周边的风景尽收眼底;而《必见辽阔之地》这本书,更像是前前后后有N个跳跃点,他们不再一个水平线上,也不是按顺序逐个跳跃的。

  因此,一开始费了不少时间去适应这种叙事方式。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书中的很多小句子很值得深究。

  ......

  如果不是因为不适应作者的文风,需要反复读,怕是也不会仔细琢磨这些句子。

  《必见辽阔之地》是校园类的悬疑类小说,讲述的就是我曾经的那个年代的故事,带着MP3,跟着耳机里的音乐摇头晃脑,心里偷偷的装着一个人。

  大约是《乘风破浪的姐姐》看多了,最近真的很喜欢回忆杀。

  但剧情中,又有太多惊险与刺激,可谓是涉及了太多惊险与惊讶。

  在《必见辽阔之地》这本书里的男生,没有偶像剧中那般美好,但脑海中就是会出现那么一个特定的人,也许学生时期并不熟识,但就觉得描述的就是他。

  而这本书中的女生,表面虽是一副乖巧的样子,但内心其实是叛逆的、反叛的,在某些时刻,我觉得自己就是她。

  书中的很多场景,都会让我回到自己校园生活的某个回忆之中。在我们的青春年华之中,都会有默默喜欢的一个人,都会对人人闭口不谈的事情感到好奇,都会在好奇之中感到羞耻,羞耻中又带着一丝突破禁忌的兴奋感......

  但这本书中又有太多情节,让我看到了另一个完全不一样的青春。

  通读完整本书,突然明白,记忆本身就是碎片化的,我们在回忆某件事的时候,都是将碎片逐个拼接起来的,而有些细节,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模糊,也有可能越来越清晰。

  而整本书中的跳跃感,不就是记忆碎片的一种体现吗?

  《必见辽阔之地》读后感(三):"我的读者是我最敬重的合作者"

  你是否想念用MP3听歌的时光?

  受损的音质,模糊的蓝色屏幕,两个人分享一对耳机。

  这是青春的黄金时代。记忆经过筛选与提纯,留下最美好的部分,一切都酸酸甜甜。

  但在我们怀念的青春之外,有一本书还原了青春最粗粝的模样,也还原了千禧年的小城里,野蛮放肆的生命力。

  这部用奇妙文字演奏的青春狂想曲,是青年作家孙一圣的首部长篇小说《必见辽阔之地》。余华评价说:“《必见辽阔之地》是一部‘突兀’之作,精彩的细节俯拾皆是,它们不是以接力赛的方式,而是以三级跳远的方式组成了故事情节。孙一圣将‘突兀’演绎成了风格。”

  故事关于两个少年、一个女孩与一桩罪案。

  孙大胜是个不起眼的高中生,复读多年,二十有三,还是一所大学也没考上。但这一次复读不一般,他遇上了两个怪人。

  一个是武松,出了名的坏学生,走起路来如狼似虎又虎虎生风。他有一帮狐朋狗友,后来,孙大胜也成了其中的一个。

  另一个是安娜,她漂亮、端庄、成绩好,还有一种神秘感。除了武松,男生们都喜欢她,可她好像并不快乐。

  此后,武松带着孙大胜逃课、打台球、打群架,他们闯遍曹县的大街小巷;而安娜带给孙大胜的东西,是他此前从未见过的。

  高三一场,武松与安娜从无相遇,直到那桩罪案发生,孙大胜才从记忆中找到他们隐形的交集,以及罪案的核心——在我们这屁大的小城,没有什么比爱更可耻。

  可是,为什么爱令人羞耻呢?

  理想中充满少年感的男孩穿着崭新的校服,午休时坐在教室窗前,用白净又修长的手指翻书;运动型的少年则打篮球,球打得有礼有节,每投必中,体现团结和伟大友谊。

  《必见辽阔之地》把理想的少年感打碎,还原了一群不美好却真实的少年。

  他们嘴碎,精力无限,每天不是整蛊兄弟,就是搞恶作剧引人注意。他们窥探着成年男性的世界,无比渴望从男孩变成男人。他们荷尔蒙旺盛,在不知道什么是爱的情况下,就已渴望性的觉醒。可现实是,过剩的荷尔蒙只能通过无意义的打打杀杀消耗掉。

  这群毫无少年感的少年中,武松是他们的头领。他聪明机灵,打架是一把好手,对兄弟们又照顾。在男孩的世界里,阳刚、血性、义气,能做到这三点,就赢得了王冠。

  男孩们从男人那儿学来的,还有看待女人的眼光。

  书中描写了这样一幕:

  武松和兄弟们坐在楼道里,李富强点评着每一个走过的女同学,有的腿长,有的人美,有的太瘦。其实他们没有人与女人有过交集,不过是学着大人的样子说话。

  男孩是男人的一面镜子,男孩让我们看到,在他们向往的那个男人的世界,对女人的态度就应该是潇洒、风流——用对女人的占有与征服体现自己的男人味。

  但孙大胜发现,女人好像跟兄弟们说的不一样,她们不是玩意儿,甚至还有点神圣,引导他看见不一样的世界。

  楼道口,安娜走来,李富强刚开口评价,就连人带话被孙大胜掀翻在地。彼时的孙大胜没意识到自己在干吗,一切行为都出自本能。他只知道他不想点评安娜,更不想跟其他男生坐在一起消遣她。

  在安娜这里,孙大胜发现了爱,就像猿人发现了火。在他所知的男人的法则中,在他生活的逼仄小城里,爱是不务正业,是阳刚、血性、义气之外的东西,它让男人温柔、软弱,所以是羞耻。男人的价值是闯出一片天地,这是武松言传身教的,也是在遇见安娜之前,大胜知道的唯一法则。但遇见安娜后,大胜说:

  安娜像是为他递来苹果的夏娃,让他感受到羞耻,也带他走出属于男孩的伊甸园,走向辽阔之地。

  在所有同学中,大胜最胆小,打群架被武松护在后面,方便他第一个跑。男孩的世界里,他是个差等生。

  但大胜不知道,他经历的这一切,武松也正经历着,甚至经历过很多次。夏娃们给武松递来苹果,统统被他狡猾地避开了。

  爱让女孩羞耻好像是一条常识。在熟人遍地的小城中,女孩为爱主动出击可能会被说成花痴、轻浮、倒贴、不正经、不矜持,这些标签甚至会终身伴随着她,让她在众人的口水中贬值。对于女孩,爱让人不洁,所以是羞耻。

  武松在男孩的世界中是王者,安娜在女孩的世界中也是翘楚。她守规矩,端庄、漂亮、不花痴、不轻浮、不倒贴、既正经又矜持。她还自觉地保持洁白,就像脚上的白鞋,为了不弄脏白鞋,她连走路都过分小心,像骑了一匹高头白马。

  但安娜真的喜欢她的洁白吗?

  这双白鞋,是安娜的荣誉,也是她的枷锁,压抑着她的情感,剥夺她表达爱的权力。安娜像上学的时候每个班里都会有的女孩:她们家庭条件不错,成绩好人也漂亮,但这些人见人爱的优点,也像一双双眼睛盯着他,防止她出格,并没能为她带来快乐。

  在小说中,安娜一本正经地讲着一个不可能存在的故事——她的父母是冥婚,而她是从死人肚子里爬出来的。她的父母又是这小城中按部就班、搭伙过日子的无数对父母之一,在这样的家庭中,没有人能学会爱。在小城的规则里,爱让人羞耻,无爱的婚姻却无比高尚,值得牺牲幸福去维持。

  无论是不断复读高考的孙大胜,还是势要走遍辽阔之地的武松,或是原本洁白却不想继续洁白的安娜,“长大”或者说“试图长大”,似乎是贯穿整部小说的主题。少年们野蛮地生长,以无序和反叛抵御规整,以此撞破沉闷,用力呼吸。在小说中,孙大胜、武松、安娜的成长无疑是不寻常的,甚至可以说是惊心动魄的;但这三个少年,必然会唤起每个人关于故乡、关于远行、关于成长、关于爱的隐秘记忆。

  《必见辽阔之地》故事发生在千禧年,关于爱,小城、家庭都无法教给少年们,但MP3里的周杰伦、QQ空间里的非主流文案,顺着网线,偷偷地教会了他们。小说好似一场千禧年小城的漫游之旅。科技和网络渗透进来,深入年轻人的生活,县城也开始野蛮发展,把从大城市里看到的新鲜玩意儿解构再重组,呈现出一种混搭的魔幻感。

  孙一圣写县城,没有那种俯视县城的傲慢,只有真实。他贴着曹县的街道,一寸一寸地写,每个字都举步维艰。用台球室的土腥气,倒闭工厂里的鬼故事,萨达姆被外星人接走的传言,一点点还原千禧年小县城的质感。

  孙一圣或许是80后作家里最为独特的一位。阿乙曾说:“孙一圣每一笔的写作,都像攀岩一样,要达到能力的极限。所以,他,以及像他这样的作者所写出的作品,往往惊悚、突兀和奇怪,紧张重重。”

  作者孙一圣

  在《必见辽阔之地》中,合适的文字找到了合适的故事。孙一圣以极致风格化的语言,把青春、校园、悬疑这样的元素稀释在充满乡土气息的文本里。他的文字密度极大,疏狂与克制奇异地共生,使得阅读这部作品本身就像一场光怪陆离的成长和冒险,也给读者留足了困惑、欣喜、动容,留足了解读的可能。

  孙一圣曾说:“小说的表达向来只是模糊的概念,我希望读者帮我完成我的创作。我的读者是我最敬重的合作者。”

  打开《必见辽阔之地》,相信它也会唤醒你心中的故事。

  必见辽阔之地

  评价人数不足

  孙一圣 / 2022 / 新星出版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