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篇

2018-07-16 05:3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篇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本由[俄] 列夫·托尔斯泰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页数:97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一):慾望掠奪後更窮涼。

  一開始我是先看了電影《安娜·卡列尼娜》,凱拉·奈特莉的版本。當時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只是覺得演員的服裝都很華美,場景佈置偶爾有點像舞台劇,卡列寧居然找了裘德·洛來演,之類的,無關原著真正想要表達的細碎想法

  其實書買回來之後擱置了好一段時間,看也只是偶爾翻過幾頁,是最近一陣子才認真讀起來的。雖然一開始便知道結局,而且通過之前看的電影瞭解到人物關係特點和情節發展,然而真正讀下來,想法和原來的簡直大相徑庭。

  托爾斯泰的作品當然優秀的毋庸置疑,然而安娜這個主人公我實在是沒有任何喜歡與同情,無論她在作者筆下是多麼的美麗動人聰慧富有激情。甚至越往後讀,我越是帶著一種惱怒的情緒。

  人的慾望是可控的,包括愛情的慾望,要不然人類的大腦智慧思想理智都要來做什麼。

  自由戀愛沒有錯,然而安娜她的不貞也是事實。當初她嫁給卡列寧又不是被強迫的,既然與之結合了,變應安分守己,況且孩子都那麼大了。卡列寧的決定也不過是很正常的一個選擇。卡列寧虛偽?然而大多時候誰又能擺脫這個令世人唾棄的詞語,為了自己利益也好,為了顧全大局也好,也不過是為人處事的一種方式,當然,它有著另一個更好聽的形容,八面玲瓏。其實瞭解到卡列寧的成長背景之後,覺得他挺可憐的。他從小失去了父母,而又從未擁有過一個知心朋友青年時期的感情脆弱成熟後便一心為功名努力生活,也只為功名。在我看來,其實伏倫斯基並沒有安娜想象中那麼愛她,卡列寧也沒有安娜認為的那麼令人憎惡。

  全書關於安娜唯一讓我為之動容的就是她和她兒子謝遼查見面的那一段。孩子永遠是無辜的,他卻仍然要全盤接受他母親的辜負。開始時她唯一割捨不下的有母子之情,到最後也放棄了。還有什麼能挽救她墜入愛情深淵的靈魂?

  伏倫斯基要陶麗去勸說安娜寫信給卡列寧要求辦理離婚,他說安娜現在其實很痛苦,一想起卡列寧也很痛苦,那我就真的不能理解,當初卡列寧同意離婚的時候為什麼不立即寫信過去,一直拖延造成了後來發生的一系列痛苦,長痛不如短痛,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安娜說謝遼查和伏倫斯基兩個人她都深愛著,都無法放手,然而魚與熊掌又怎可兼得。唉,從頭至尾,對於安娜的選擇我都真的無言以對。在壓抑中存活的愛情終究逃不過開始發生變質這一事實,安娜她想盡一切方法來挽回伏倫斯基的愛情,甚至終於願意寫信給卡列寧懇請他同意離婚,然而全部都已徒勞無功。

  嫉妒猜疑,瘋狂,極端,一切都讓安娜陷入無法自拔的痛苦境地,然而這一切又是自作自受。最終她選擇了臥軌自殺這一悲慘結局,令人唏噓。

  對於書中的另一條主線的列文,我還是比較認可的。他的思想,他的態度,仿佛是很多人的內心縮影。列文他的情感丰沛而又心思細膩同時也很敏感。他和妻子吉娣家庭如此美滿幸福,然而人就是不懂得滿足,有時卻還是抱著懷疑的態度去看待他妻子。人的矛盾心理在列文身上也體現的淋漓盡致,他的農業計劃,制度改革,每次和別人談論思想哲學,甚至人際交往等等。

  最後一章,仿佛一切都已歸於平靜,時事卻又發生了動蕩。伏倫斯基因心裡的悔恨選擇了去參軍。而後這一章有大量篇幅描寫了列文對生命意義以及信仰思考,再縱觀全文,結合當時的創作背景,列文的思想和作者本人思想相呼應,這一點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做更深的研究和探討。

  安娜卡列寧伏倫斯基他們的社交圈子也好,列文吉娣鄉下莊園生活也罷,或多或少,阿諛奉承是必定有的,那一副副冠冕堂皇的嘴臉,無論是當時特定的歷史背景,貴族上流社會,抑或是當今世代,都是那麼真實的寫照。這也或許是社會的必修課,每個人的見解不同善良坦率的那顆心,誰的都有過發光的時刻,只是光亮持續的時間不盡相同。大部分人都會思考生命的意義,最終亦無果。生活依然照過,只是思考過後或許多了一些什麼,更多被引申的問題還是內心的一點光明,這些都因人而異,一如這本書的兩個主人公,他們的選擇,決定了他們的人生

  愛呀,弄污了一個又一個胸膛

  慾望掠奪後更窮涼。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二):安娜

  读这本书时 以为书名就是文章中心地方 以为安娜是一个类似反抗社会固有思想 勇敢 坚强 正义 无邪这样一个所有正面词语加身的人

  书中一开头形容安娜“亲切温柔神态,闪闪发亮的灰色眼睛”,在劝说陶丽不要离婚时,她又是非善解人意还有聪明的。

  书一开始,安娜和伏伦斯基在火车站相遇,劝说陶丽不要离婚,在书的结尾,安娜纵身跳入车轨,陶丽最后离了婚。

  书以列文和吉娣开头,并以两人结束。一开始时,读起来觉得很奇怪情节往前铺了好久,安娜才出现。而正是书里面看起来有很多篇幅写了列文夫妇,然而只写的皮面而不在骨。作者导入卡列宁借的是安娜认识伏伦斯基之后,安娜再次看到卡列宁,觉得他是一个虚伪冷酷的人。

  我觉得书里面最好的一点就是安娜,卡列宁,伏伦斯基这三个人本身的矛盾性。安娜想拒绝伏伦斯基,却又不自觉被他吸引,越发讨厌卡列宁,后来和伏伦斯基有了私情,生了孩子,却很讨厌这个孩子,丢下谢辽查和情人逃去国外,后来和卡列宁的生活充满了争吵

  卡列宁知道妻子爱上其他人,甚至在整个上流社会都知道的情况下,他也只是猜疑,可能安娜对卡列宁来说只是一个人,社会都在说身边应该有一个这样的人,才存在的这样的一个人。后来,卡列宁想要跟安娜离婚,这时候矛盾来了,安娜需要卡列宁对她的金钱供养,安娜不能离婚,一方面想要爱情,一方面却过不了可能贫穷的生活。安娜生产时,卡列宁看着安娜心中突然怜悯让他觉得不能离,有责任照顾她,甚至她和情人的孩子。两个月过后,卡列宁后悔了,而安娜和伏伦斯基不管一切的逃去了国外。再后来,安娜想要离婚,同时想要儿子谢辽查的抚养权,卡列宁这个时候坚决不同意,因为儿子如果在母亲那边教育就不会太好。离婚陷入了僵局

  其实一开始看到安娜的结局是这个样子特别不解。安娜应该已经很幸福了,但是我觉得是她自己对于爱的占有欲还有她生活的全部重心都在卡列宁,她不喜欢自己的女儿,想起孩子的话也只是谢辽查,她害怕失去伏伦斯基,这个在她看来唯一拥有的,她的哭闹争吵完全毁掉了她和伏伦斯基在一起的时间,伏伦斯基耐不住寂寞又想躲着安娜,于是,悲剧就这样来了。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三):《安娜·卡列尼娜》

  学校南边不远就是黄浦江,江上货轮的汽笛声很沉,我很爱听。觉得一件事很重要,一定要去做什么事,是一种天赋,是自己的锚。一个人没有任何一点资格去觉得自己的生活好于别人的,在死亡面前,在“我们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面前,你是有多大的自信才能优越感呢?如果诚实,难道不会承认,生活大部分时候是干旱的?当你在超市收银台前排着长长的队,当你已经第二十次做重复工作。列文很对,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能有几次是由理智或理论左右的呢?无论爱恨善恶还是希望、绝望,我们都由直接的诚实感受而定。我始终不能确定从智性思考到宗教虔诚过渡,我自己也在等待着我将来可能会有的这一过渡,那时或许我才能理解列文,真正理解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列文回到了童年和青年的基督教天赋,我和我这一代中国人能够去往哪里呢?我们成长的教育是反感受的,反个人的,欺骗的,我们所需要的反省痛楚巨大,却也会成为作为个人的珍贵的进步,那种看到自己的狭隘,撕破它,钻出来的进步。即使两个人,一生读同样的书,这些书也会对他们产生十分不同的影响天性无论在何时,都是决定性的,我因而对一个常态朋友不抱希望,我不会因一个朋友的远离或我远离一个朋友而有痛苦,因为我太知道什么叫好聚好散了。两个人就是两个人,不可能是太极的两仪。孤悬的那些,才能保持它永恒完整。爱情,会有好结果吗?也许悲伤和痛苦的分别就是最好的结果,好过在一起时叫人心碎的互相憎恶和互相迁就。我常常享受着沉浸在悲伤的回忆中,因而想到如果在我临死前选择一种心情,我希望我是悲伤的,因为悲伤是沉的,我死得心安,除此之外的恐惧气愤痛快、幸福,我都不愿见到,因为它们都是会被风刮得在地上乱窜的塑料袋。安娜卧轨的下场是悲剧,可就算活着呢?安娜真正的悲剧是那一刻突然的惊慌,“我这是在哪里?我这是在做什么?为了什么呀?”

  如果人间真的有天使,她们应该是华仑加或者《罪与罚》里的索尼雅那样。安娜提到监狱囚犯制作的雕花小篮子时说“那些不幸的人在耐心表现奇迹”,我就特别会被那些不幸的人的温柔和小心感动,她们常常经历痛苦,却因而更怜爱地看待那哭着笑着的人儿,但愿她能好过一些。天使都是那样的人,她们想着痛苦止于我,并且能够想象到一部分他人的痛苦。但是常人总是在迅速改变情绪,前一刻因一幕喜欢,后一刻因另一幕讨厌,就像随意使用语言一样,情绪的快速切换会让人觉得自己是灌木而非乔木,是智性思考让列文和我这样的人把情绪收拢。安娜是逃避的,她逃避思考一种解决方式,她的行动是应激的,不是从容的,于是她能迅速后悔,迅速埋怨,迅速惊慌。列文则相反,他有全部的诚实,他观察、寻找和辨别着繁杂的理论和现实,他不逃避直接思考死亡,不逃避直接思考存在的意义,不因困难轻易接受一种仿佛有所领会的理论,他不断从他的农业实践吸取直接的感受来检验他的思考。我知道有许多快乐主义者,我欣赏他们,但我觉得一个诚实的人不可能是一个快乐者(当然可以把快乐作为最重要的事),除非摒弃那艰难的顽固问题。人有许多外壳,我们受其禁锢,情绪是第一层,思考则是可能的第二层,大部分人根本达不到认识到思考也会是枷锁的这一层,列文已经达到。情绪应该用天性来表达,比如逃避,比如懒惰,比如胆怯,放眼望去,尽是束住手脚因素,如果想要自由,那必得先让自己配得上自由。

  关于思考,仍有一件常令我尴尬的事,那就是思考本身是不是出自本能,是不是真的迫切。因为我能发现,我在写书评时候写的东西只有比较少的一部分是我之前就考虑过的,这让我沮丧,仿佛我正在做勉强的多余的自圆。我能感到,我的所谓思考,是残破的,我会把这种思考叫做杂文式的思考,就像许多专栏作家微博上140字表观点一样,有多大意义?如果不是像海德格尔或维特根斯坦那样的长途的思考的话,又有什么意义呢?记得一次和郑力源聊天时,我说一个人的能力是指的他完成一件长期的任务的能力,我常常觉得我是一冲一冲的,就好像一个人轻易植了多株不同的树苗,轻易为每一棵树苗浇了第一次水,轻易做了第一次培育计划,后来却都荒废了,可能是因为水越来越难找了,可能是因为觉得应该种另外一些树种。

  读托尔斯泰和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感受很不一样。托尔斯泰的文字很诚实,人物很诚实,没有那明知自己很虚伪做作还特别愿意虚伪做作的人,没有一个凶狠的人。他比陀思妥耶夫斯基,色调明亮得多。这和他们不同的经历有关,但是他们都看重个人,都看重宗教,都看重善的道德力量。《安娜·卡列尼娜》的结尾,是列文最终明白了宗教与天赋的善恶观就是他一生的灯塔,这结尾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一样,都充满希望,给人力量。十九世纪的俄国,虽然最终还是走向共产主义疯狂,但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这对双子星却为俄罗斯民族提供了后共产主义时代的重新关注个人和内心回归伟大指引。俄罗斯人可以回归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身边哭泣,回到上帝那里哭泣,说他们终于回家了,我们呢?佛教并不比基督教更近,儒教并不比佛教更近。一个人开始意识到自己活着,就像知道,这次死亡来考验我了,这次我逃不了了,我的倒计时已经启动,我看着过去几千年死去的人们留下的遗产,我问自己我最看重的那部分遗产都是什么,我不得不搞清楚的就是那些让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在目前的我看来,正是先哲们对生命、对存在、对人性的思考,生命太沉重,就像沐浴了千百万年的石头才具有了几十年的灵性,短短几十年后便又要化为石头,什么经历可以承托住这千百万年的等待。吸取人类历史中最重要最闪光的思想,是我觉得必须去做的事。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四):读后感

  一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了一个习惯,但凡出门总要带一两本书,即使不看,也要带着。虽然这没什么道理,但是既然不妨碍别人,也就没想到要改。上回去上海、南京,选了一本《安娜·卡列尼娜》放进背包,后来去广州,路上看的仍是这本书。这样前前后后算下来已经过了半个月,现在终于看完了。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最著名的作品,也是从小到大就一直萦绕在耳边的“名著经典”,然而我这人非常不上道,越是著名的,就越不想看,这只是为了叛逆而叛逆,并不知道自己反抗的是什么。有点傻气,也蛮真诚。因为叛逆这种行为,其实是在试探这个世界的边界和可能,如果不曾想过要和权威不一样,恐怕也要出问题。

  不过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只要智识还在增长,还愿意吸纳和学习,就总会发现,原来世界既不是完全这样的,也不是全然那样的。我们都生活在复杂性之中。

  托尔斯泰,正是写出人生复杂况味的高手。

  二

  火车上,我从背包里拿出《安娜·卡列尼娜》开始读起来。只第一页就被吸引了,事实上,那些经典杰作大多如此,虽然名声响亮,但气度很好,一点也不挑剔读者。

  这本书的开始,源于一场家庭危机。虽然故事发生在100多年前(据纳博科夫考证,是一八七二年二月至一八七六年的七月),并且远在俄罗斯,但是只要婚姻制度还是现今的模样,我们就都能体会这场危机,并为此投入感情。

  这场危机的主角是奥勃朗斯基和他的妻子陶丽。奥勃朗斯基是莫斯科的一位公爵,属于上流社会,他最近和家庭女教师有了外遇,被妻子陶丽知道了,陶丽生气不理他,他尴尬且不知所措。

  作为读者,我们关心的是:他们会和好吗?还是会一拍两散?虽然我们跟这两个人一点都不熟,但这个悬念还是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此时 ,另外一个疑问也在心中升起:书名不是叫“安娜·卡列尼娜”吗?怎么这个人到现在还没有出现?问题越来越多,出场的人物越来越多,而直到第80页,安娜才正式出场。她一出场,就光彩夺目,先是与伏伦斯基一见钟情,接着解决了哥哥奥勃朗斯基和嫂嫂陶丽的矛盾,紧接着在舞会上艳压群芳。

  就这样,我们慢慢进入了故事的核心。整部小说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安娜和伏伦斯基、卡列宁之间的纠葛,一条是列文与吉娣之间的爱情,一开头便写到的奥勃朗斯基和陶丽反倒没那么重要,只能算是副线,他们丰富了整个故事的层次,增加了故事的可能性。

  其中,最最重要的角色,一个是安娜,一个是列文。

  三

  安娜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被姑妈许配给了身份显赫的卡列宁,卡列宁比她大很多,他们之间没有爱情,但是家庭还算美满,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并且她也尊敬丈夫。

  可是自从她在火车上遇到伏伦斯基之后,情况就有了改变,他们相爱了。她再也受不了无聊的家庭生活,终于和丈夫决裂,与伏伦斯基私奔。

  可是,冲破了重重困难,他们真的走到一起之后,幸福并没有降临。伏伦斯基渴望自由,虽然他爱她,但是不想被完全占有。安娜处境艰难,除了伏伦斯基一无所有,她不得不为慢慢消失的爱情和伏伦斯基争吵。

  最后,在五月一个星期天的晚上,安娜投身于一辆货运火车的车轮之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安娜是文学史上最迷人的女主角之一,她具备了诸多优点,美丽、高贵、大方、真诚、勇敢、聪明……托尔斯泰在营造安娜的魅力时,很少正面描写,他总是通过别人的反应来衬托安娜的美,比如火车上与之邂逅的伏伦斯基,在舞会上被她折服的吉娣,还有仅仅是看到她的画像就赞叹不已的列文。如果一个人可以折服所有人,那么,她肯定也能折服你,托尔斯泰就是这么说服我们爱上安娜的。

  读到安娜的故事,很难不想到包法利夫人。因为这两个女人最后都自杀身亡,导致她们自杀的原因都和婚外情有关。不过仔细来看,安娜和爱玛之间有很大不同。

  包法利夫人对婚姻不满意,渴望不曾体验过的激情和不可名状的生命的丰富性,她找情人,但是在私下进行,最后当一切要被公之于众之时,饮砒霜而死。包法利夫人是迷茫的,被动的,她不曾真的冲破家庭,但安娜是果决的,主动的,当她发现自己新的爱情之后,就再也不能忍受旧有的生活,虽然也有很多上流社会的女子拥有情人,但是她要的不是情人,而是爱情,她要的不是调剂,而是生命的燃烧,她非常真诚并勇敢的对待这段感情,她终于冲破重围,离开了家庭。

  但是,出走之后,她仍然没有办法好好生活下去。这一切似乎是早已注定的,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伏伦斯基和她的摩擦几乎无可避免,他们终于走向了分手。关键是,安娜已经没有再分手的本钱,如果她是一个现代女性,拥有自己的职业并可以经济独立,她也许就不会选择自杀。但是,她不生在这个时代。

  四

  相比安娜的那条线,列文的这条线则更精神化,虽然也有他于吉娣之间的结合,以及家庭生活的发展,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列文自己思想上的成长。

  列文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贵族,出于人道主义,他很关心农民的境况,但是同时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列文的身上有很重的托尔斯泰自己的影子,他的经历也和故事中的列文颇多重合,他们都曾在年轻时花天酒地,过放纵的生活,也曾在结婚后因为感到太幸福而不知所措,他们认为这样的家庭幸福是一种罪过,所以想到自杀。

  本书最后,在一种神秘气氛下的悟道后,列文找到了活下去的力量。

  五

  整本小说,出场人物多达150人,但是读完全书,没有一个你会讨厌的角色。

  这是托尔斯泰的独特与牛逼之处。正如很多人说过的那样,他几乎半神,对每一个人物都能够设身处地的为他着想,所以,并没有谁真的坏到了万劫不复的地步。每一个人都有性格上的缺点,每一个人都可能做过错误的决定,但是托尔斯泰不审判任何人。他理解所有人,就算是卡列宁,我们也能看到他的处境;就算是安娜的儿子,只出现过几场的人物,我们也能感受到他的情感,他的变化,他的性格。

  托尔斯泰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他塑造了安娜这个角色,讲了一个安娜的故事,而在于他在讲这个故事的同时,还涉及到了许多其他人物,并且将每一个次要人物都安排的妥妥当当,令人信服。他让生活的真实在纸面上显现出来。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一不小心,积木就塌了。

  我最感佩的地方,是托尔斯泰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那些稍纵即逝的想法,我们都会有很多话没有真的说出来。这些,托尔斯泰全部捕捉到了,他不仅叙述了一个人物的行为和语言,并且把他们的心理完完全全的呈现了出来。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固定的,不是绝对的,甚至今天和明天都不一定是一致的。这些托尔斯泰把握的清清楚楚,他总是会让人物改变主意,他们是活的,面对不同的情况会有不同的反应,而不是完全被定义为某一种人。

  这是托尔斯泰的真正伟大之处,他把人摸透了。

  一本大书的难处是,怎么说都是盲人摸象。我且到此为止。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五):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2016年夏看完这本书 不难看 很流畅 本来对外国名著从小就很头疼的 因为我记不住名字 尤其俄国名字这么长。但这本书真心看着不累 越看下去越被吸引 书里的很多人我都喜欢和理解 各式各样 不乏自私虚伪的 但换个角度就能理解他她的心态。

  最让我震惊的是 在安娜身上 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在后期她和伏伦斯基矛盾不断 她不停的挣扎绝望 痛恨自己又无能为力 神经质的痛苦表现让我想到在上一位身上的感同身受。我深深理解她的痛苦和最终结局。

  而另一位主角列文对人性 灵魂 人生的意义所一直困惑 苦恼 同样挣扎 尤其最后几章节单纯对他心理变化的描写又让我震惊 这和我现在的状态又是惊人的相似 我和列文一样困惑和迷茫 痛苦 我去寺庙学佛 力求了解宗教的教义寻找答案 我看各种哲学书籍 包括列文看的叔本华等等 结果和书中列文的结局是相同的 没有找到答案 但清楚的知道自己不会自杀不会放弃 在人前维持一个正常的形象 独处的时候 继续心灵寻找着答案

  值得一看的一本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