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

2022-07-10 00:58:04 来源:网络 阅读:载入中…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 篇1

  这是一头在抗日战争中辛存活下来的战象,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披上了它的象鞍——那个曾经和它并肩作战的象鞍;那个沾有“战尘”和鲜血的象鞍!并绕着寨子走了三圈后变来到了打落江畔,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这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了一个坑,庄严而安静的把自己掩埋。它就是最后一头战象——

  嘎羧,一个拥有不平凡人生的战象。

  嘎羧,多么勇敢!你在战场上那奋力战斗,不顾自己的生命,令人赞扬;嘎羧,多么平静!那么安静、那么平稳的把自己埋葬于地下;嘎羧,多么豪迈!你那么伟大的和村民告别,他们不舍得你的离去,你知道吗?;嘎羧,多么伟大!你是最后一头战象,伟大的战象!你的存活,令我们欣喜!

  象,是一种圣洁,不可侵犯的动物。在我的记忆里,在泰国、印度这些国家里他们的神就是象,象就是他们的吉祥物。就像我们中国的佛一样,他们佛的塑像就是大象,所以就像作者沈石溪所说的,象是有灵气的,它可以预测自己的死期,去给自己“造墓”。这种庄严,勇敢的精神令我深深的震撼了!

  以前,我一直认为象和普通的动物一样,但是,读了这篇文章,我改变了这样的看法,并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大象这个动物。

  这是最后一头战象——嘎羧,拥有这一种不平凡的象魂!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 篇2

  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很多本课外读物,认真阅读后,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最后一头战象》。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头与日寇激战后唯一幸存下来的一头战象,被村民救活后,一直在村子里活到了五十多岁,突然有一天他精神亢奋,谁也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后来,他穿上废弃多年的象鞍,绕着寨子走了三匝,对救活它、收留它,并养活他二十八年的寨子,表达一种恋恋不舍的心情,然后独自上路去迎接死亡。本以为他要去祖先留下的家冢,但却让人出乎意料的是,他去了几十年前作战的地方,那里埋了八十多头战象,于是它在那里挖了一晚上的坑。黎明时,他静静地躺在坑里,和他的战友们永远地聚在一起了。

  读了这本书,我被深深地感动了,那一幕幕动人的故事情节在脑海中闪现,战象竟有如此的灵感,他知道忠诚和责任是生命中最珍贵的,我希望人类也如此,只有不忘过去,牢记使命,才能不负时光在坚守中度过有意义的一生,说到这里让我想起来了那些可爱的人——白衣天使,面对2020年初无情的新型冠状病毒,他们知道随时有被感染的可能,但是他们还是毫不犹豫地奔赴在抗疫第一线,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把病人的一切放在首位,同病魔做斗争,当他们摘下口罩的那一刻,脸上有被口罩勒的血印,看着真让人心疼,为了省下一套防护服,医护人员尽量不喝水,减少上厕所的次数,他们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他们一样,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小朋友们,听了我对这本书的介绍和感悟,你们是不是也很感兴趣呢?那就赶快来读一读吧!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 篇3

  多次去动物园游玩,我对大象也有些了解,他高大威武,驯良有趣,暑假里我读了些有关与大象的故事。

  从这些故事中,我对大象有了深一步的了解,大象表面上看上去很迟钝、笨拙,其实他十分机灵,记忆力惊人,经训练的大象还可一学会不少技艺。

  《最后一头战象》中讲述了解放前的西双版纳人民经常用威风凛凛的大象作为战斗工具。象兵比起骑兵来,不仅同样可以起到机动快速的作用,战象还可以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直接参与战斗。一九四三年象兵在洛阳畔跟日寇打了一仗,战斗异常激烈,鬼子在洛阳畔扔下了七十多具尸体,我方八十多头战象也全中弹倒地,但幸存下来了一头大象,名叫嗄羧。村名们治好了他的伤把它养了起来。此时我眼前仿佛出现了嗄羧威武雄壮的勇猛的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的冲向侵略者……我不得不对战象肃然起敬,他虽然是一头象,却有着为人所没有的情怀,我为它致敬,为此,我们更应该拒接象牙饰品用行动拯救聪明可爱的大象,让大象更好得为人类造福。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 篇4

  今天我在课本上学习了一篇新的课文,这篇课文是我在这个学期最喜欢的一篇文章。读完课文后我的脑海里就一直回想着它那威风凛凛的身姿,炯炯有神的眼睛,尤其是穿上战甲的它,更是英武神勇。着就是课文《最后一头战象》里的主角---嘎羧!

  嘎羧是在西双版纳抗日战争中幸存的最后一头战象。人们在弥漫着火药和血腥味的战场上发现的嘎羧,它身上有弹孔,还在流血,但是只有它还有喘息,所以村民们把其它的战象埋葬,把它运会寨子,精心照顾。复原的嘎羧享受到了村民的厚待,村民从不叫它搬运东西,它可以在村寨里优哉游哉地享受生活。

  二十六年过过去了,嘎羧渐渐老了,知道自己要死了,便想尽办法要来了当年的象鞍。就是那个留着弹洞,混合着皮革、硝烟、战尘和血液气味的象鞍。披上象鞍的嘎羧异常地英武豪迈。知道嘎羧要走了,全村的村民都来送嘎羧,有的还泣不成声。大家给嘎羧准备了很多的食物,但是嘎羧什么都没有吃,只是喝了几口水。嘎羧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村民们的感恩,对村寨的留恋,它只是绕着寨子走了三圈。读到这里,我的鼻子酸酸的,嘎羧真是是很重情义!

  离开寨子的嘎羧整整走了一夜,天亮时去到了打洛江畔,那个它曾经和其它战象浴血搏杀的旧战场。它在打洛江畔凝望了很久,最后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吼叫声。我想它一定是要回忆它的战友们,一定是很想很想再次和以前的战象们一起再次相聚的。最后它来到哦埋葬着战友的百象冢,自己挖了一个坑,把自己埋在战友们的身边。

  读完这篇课文,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一颗一颗地掉下来。

  我回想着嘎羧要象鞍的样子,是什么第焦急,又甩鼻子又是跺脚的。它的吼叫声一定是“象鞍,象鞍,我的象鞍,请把它拿给我。快点!快点!”当“我”把玉米丢给它的时候,它立即就甩走了,然后继续吼叫着。直到“我”无意中把象鞍踢到它身边的时候,它是那样的安详,满足。“它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二十六年了,它还记得,是有多么深的情义,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无法想象,只知道自己相当地敬佩它!

  嘎羧最后没有去到老祖宗留下的象冢里,而是去到了“百象冢”里和当年的战友一起长眠。我想最后它一定会在一个美丽的草地上和战友们一起玩耍的!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 篇5

  象,在我们心目中是庞大而又温顺的。但在《最后一头战象》中,象,还是重情重义的。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大象嘎羧与战友曾在洛江边浴血战斗,唯独它幸免于死,并被波皮丁收养。它五十多岁这天,突然要披起象鞍,在埋藏它的战友的“百象冢”挖了个坑,躺下安然死去。

  嘎羧,它虽然只是一头象,却有着人的情感。文中有段话这么写:“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型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

  它,是那么地留恋当年洒过热血的战场,忘却不了自己勇猛杀敌;忘却不了曾经的威风凛凛;忘却不了这一切……可那,都已经过去,它仍然留恋,它仍然难忘!它,是多么重情义!嘎羧,它何止是留恋战场呢?它还怀念它的并肩战友!当它预感到死亡即将降临时,它没有去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来到了“百象冢”,它躺在了战友们的尸骸当中,与同伴们一起沉睡了。它,是多么重情义!

  天下重情义的生物,何止是象?狗也是如此啊!

  有一次,我正在老家的山上闲荡,突然看见一只黄狗,吓得魂飞魄散,可它并不搭理我。我壮着胆子,走进一看,只见它趴在一座坟墓前,低声哀鸣,看上去已经几日没吃东西了。原来它在为主人守坟。我万万没想到,一只不起眼的黄狗,都不忘抚养之恩,拼死守坟。和嘎羧,岂不十分相似?

  象,在我心中的印象又加深了一层,原来它是如此重情义啊!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 篇6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

  我读完了妈妈给我买的《最后一头战象》,躺在床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最后一头战象》讲述的是:“作者和象﹑野猪以及熊的故事,每一则故事都能感受到作者对动物朋友那强烈的爱。但,对我影响最大的则是书中关于棕熊的故事。

  作者和向导强巴在野外做完了动物勘察后回到观察站时,偶然发现了一只小熊崽便把它带了回去,还给小熊起了个很好听的名字“丽丽”。没想到丽丽刚睁开眼睛时看到的是作者那张和蔼的脸,就把作者当成了自己的母亲,整天和作者形影不离。一天晚上,熊妈妈冒着大雨来寻找它的孩子,他们就只好将丽丽还给了母熊。不管母熊对丽丽付出多少母爱,丽丽就是对它的母亲不理不睬,于是,母熊对作者产生了一股怒火,甚至在作者去河边洗澡也要对他进行袭击。

  一次母熊和丽丽遭到了雪豹的袭击,母熊奋不顾身保护自己的孩子,经过一场血肉搏斗,雪豹死了,但母熊的肚皮也被咬开了,肠子都漏了出来,生命危在旦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母熊在观察站找到了作者,并将自己心爱的女儿丽丽托付给了作者,作者对母熊的恨,顿时如春光融化积雪烟消云散了。最终,母熊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只伟大的母熊尽到了以为母亲应该尽到的责任,并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人类,动物世界里的爱不比我们人类的少,母爱是伟大的,任何人都无法让母爱受到一点点的伤害。母熊虽然死了,但她对孩子的爱将永远闪亮在我们的心里。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 篇7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

  在暑假里,我读了《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我深有感受。其中,我最喜欢《给大象拔刺》这篇文章。

  《给大象拔刺》写得是作者还是赤脚医生的时候去橡胶林巡诊,遇到了一头公象和一头母象,它们把作者带到了一只右脚受伤的小象身边,原来是小象扎了刺。于是作者就给小象拔刺,小象很怕疼,不时的发出痛苦的叫声,经过作者一番努力后终于帮小象脚上的刺给拔掉了。一个月后,作者收到了那头公象赠送的一只野蜂窝,这也许就是他们要支付的医疗费吧!小象已经全好了,还跑到作者面前和他玩。

  这篇《给大象拔刺》让我知道了好人会有好报,作者帮助了小象拔刺,小象的父母送给他一只野蜂窝表示感谢。其实,作者得到的不仅仅是一只小小的野蜂窝,还得到了快乐和友谊,同时也帮助自己增加了医术。我下次也要像作者一样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或者动物,我求的不是回报而是想看到别人的一次笑容,听到别人说的一声“谢谢”和自己内心的一次快乐体验。

  《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非常精彩,希望你有空的时候也去看一看,相信你一定也会有很大的收获的。

  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601班 王灏东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 篇8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550字

  这一段时间,我读了一本书,内容引人入胜,它就叫做《最后一头战象》。

  主要内容:再一次搬运中,人们发现了最后一头战象嘎羧。有一次,嘎羧要回了它最珍贵的象鞍,然后到了百象冢,埋下了自己。

  印象深刻的情节:它已经五十多岁了,脖子歪的厉害,象嘴永远闭不拢,整天滴滴答答地淌着唾液;一条腿也没能完全治好,短了一截,走起路来踬踬颠颠;本来就很稀疏的象毛几乎都掉光了,皮肤皱得就像脱水的丝瓜;岁月风尘,两支象牙积了一层难看的黄渍。

  感受:读完了这一本书后,我各种各样的感受不时地涌现出来。当我读到:“象鞍的中央有一个莲花状的坐垫,四周镶着一圈银铃,还缀着杏黄色的流苏。”时,我就立刻体会到了作家沈石溪那种出神入化的写作方法,体会到了作家各处的细节描写,如果让我写作文时,描写一个十分普通的物品时,我都不会像作家沈石溪这样,他用上的“莲花状”,“镶”,“缀”,“杏黄色”等词语,我在写作文时根本就不可能想得到。所以,我认为,在细节描写这一方面,我是应该好好地向著名作家们学习学习啦!当我读到:“经历了二十六个春夏秋冬风霜雨雪,虽然有些破旧了,却仍显得沉凝而又华贵。”这句话时,我从“仍显得”,“沉凝”,“华贵”这三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看到这句话后,我就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对战象们的佩服,这前半句话,更能突出嘎羧对二十六个春夏秋冬前的事还记忆犹新,可见嘎羧还在对它的战友以及对往日与主人在一起并肩战斗的怀念。我想,这短短的一句话里,居然蕴含着如此复杂的情感,那我以后写作文时,就也要融入故事情节中去,设身处地地想,这样才能够写好文章。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550字

  我喜欢阅读沈石溪伯伯创作的一类动物小说。他的动物小说我基本都看了个遍。他的作品不仅好看,而且耐看。有些作品我都看了好几遍,但还是百看不厌,而且每次看完后留给心灵的洗涤都是那么的不同。象什么《第七条猎狗》啊,什么《鸟奴》啊,什么《骆驼王子》啊,那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可最让我感动的却不是这几本名作,而是沈石溪系列中,经典中的经典——《最后一头战象》。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大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了。

  看完这个故事,我不禁热泪盈眶。这是怎样一头战象啊!没想到,这样温顺的大象竟也会做出如此壮烈的举动。它在二十六年后的一个早晨,在已经预知了自己的死亡后,要回了它的象鞍,独自出走,坦然面对死亡。它去了当年浴血奋战过的战场,缅怀往事。这么多年,时光流逝,岁月变迁,曾经的一切的一切依然浮现在它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它临死前也不忘故地重游,因为这里埋葬着它曾经的战友。我仿佛走进了二十六年前,象兵们与日寇作战的情景。望着一头头战象如山一样垮下去,嘎羧神情呆滞,泪光闪闪。它长吼一声,冲破防线,突然一声巨响,嘎羧轰然倒地……这是多么可贵的友情啊!没有想到象的情感也会如些真切,感人。当嘎羧终于与伙伴们躺在一起时,我的心情凌乱而复杂。

  我为它悲伤,它是如此的忠诚!它的死令人万般遗憾和心痛,但我又为它而高兴,它终于如愿了,它终于和它久违的战友们“重逢”在这片土地上……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550字

  这时,嗄羧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那块龟形礁石旁,鼻子在被太阳晒成铁锈色的粗糙的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才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它突然间像变了一头象,身体像吹了气似地膨胀起来,四条腿的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象眼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最后一头战象》

  这是作家沈石溪《最后一头战象》中的一个片段,也是让我最为感动的一个片段。战象嘎羧在临终前来到了曾经奋力搏杀的战场,在龟形礁石旁亲了又亲,我不知道具体的原因,但我知道,那是嘎羧对曾经的战场上英勇的自己的怀念,是对曾经并肩战斗的伙伴的怀念。

  往下看下去,我不得不感叹,这是多么忠诚的战象。嘎羧在缅怀过战友之后,并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里去,而是到了埋葬着许多战象的百象冢里,自己刨了一个坑,静静地躺在里面等待死亡。

  嘎羧是一头忠诚的战象,它临死前披挂象鞍,缅怀战友。它知道,自己是一头战象,要和伙伴们躺在一起。二十六个春秋,它依然忘不了战友们,它和战友们躺在了一起。

  它是一头英勇的战象,它重新披挂象鞍,因为象鞍上记载着它在战场上浴血搏杀的回忆,记载着自己的伙伴被杀害的耻辱。那么多头战象的奋力搏杀,让鬼子扔下了七十多具尸体。嘎羧并不感到自豪,因为那是全部战象用生命换来的胜利,如今,却只有它一头战象存活了。它的心中不是自豪,不是高兴,而是对战友的怀念之情。

  那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份英勇……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550字

  读了《最后一头战象》后,我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最后一头战象》讲的是战象嘎羧在抗日大战中幸存下来,成了村寨里的英雄,几十年后,嘎羧自知大限将至,它没有去祖先留下的象冢,而是去了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和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它是一位品德高尚,重情义的英雄。

  这本书写得非常震撼人心,我敬佩嘎羧的善良与忠诚。在将要离别之时,它围着村寨走了三圈,告别这对它如同亲人一样的村民们,动物也是有灵性的呀!

  嘎羧最终躺在了百象冢,没有去祖先留下的象冢,而是和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嘎羧是多么忠诚啊!

  我被嘎羧的善良与忠诚所感动。当年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战,让嘎羧终身难忘。他盼望着和平,不想再有战争发生。嘎羧站在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它在怀念它的战友,在打洛江畔守着战友们的灵魂!这头战象是多么重情重义。为了和战友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550字们生死在一起,它连祖先留下的象冢都没有去,而是选择了百象冢,和曾经浴血搏杀的战友们歇在了一处。这是多么的难得!象,它们的友情有如此力量;象,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它们的情比人的情更真切,更动人,更长久。

  读了这本书,我的感受很多。连动物都能如此的忠厚忠诚,我们作为人类,难道还不如象吗?!嘎羧是那样的伟大,它的泪水,换来了亲人的相聚;它的鲜血,换来了一方的平安;它的身躯,为人们开辟了一条安全的路。在嘎羧的身躯下,我们是那样的渺小,我们向嘎羧这位英雄致敬!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550字

  放假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读书的任务,经过我层层挑选,最后《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入围了!这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作品——动物小说集。里面讲述了发生在大象、猪和熊身上发生的故事,有的是真实故事,也有的是作者想象的。

  读了这本书,你会发现,动物社会同样精彩,动物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咸……他们也有自己的感情,有爱子之情、之心,也会知道知恩图报!

  《给大象拔刺》文章以“给小象治疗”为主线,讲述的是一头小象不小心受了伤,而象爸爸和象妈妈半路上把作者截住,要他给孩子治伤,作者认真负责的为小象治好了伤,在一个月之后,“我”又遇到了那三只象,它们给了我一只野蜂窝作为医疗费。在我为小象治疗的时候,小象疼得直叫,而爸爸妈妈不愿意,对我不满意,体现出象妈妈、象爸爸对小象的爱;象虽然不及人,但却有人一样的美好品质,知道知恩图报,把一个“野蜂窝”作为医疗费,也算对“我”的感谢;作者曾经害怕过大象,也曾经帮助小象治疗过伤口,而现在的三口象,对我表示十分友谊,因为“信赖,往往创作出美好的奇迹!”大象信赖我,让我给小象治疗;我信赖大象,帮助大象。是呀,不论人与人,还是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都需要信赖!

  《野猪跳板》野猪性情暴躁,不易接触。而就是一头这样的野猪,在陷阱里,把作者给救了,我想:这就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从而创造出奇迹。每个人都有两面,动物也一样,我们都说:“傻猪、笨猪!”其实也不然,今天作者遇见的是一头“聪明”的猪,他虽然是一头野猪,但他那种对生活、对生命的向往,着实令我感动!野猪相信“我”,信任“我”,知道拿“我”当垫脚石,这野猪智商不低,“我”处处使巧,而野猪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最后野猪当“我”的跳板,就出了“我”,而我却没能救出野猪的命,没能满足。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不论是谁,不论是人与动物,他们都要有属于自己的宝贵的生命。不要小看动物,他们也有智慧、不一样的一面!!

  在这本书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头战象》这一篇文章。文章的主人公是:一头老战象——嘎羧。他知道自己大限已至,来到战场缅怀往事,在百象冢旁边挖了个坑,伴友长眠。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头老战象——嘎羧,它拥有人一样的情感,他在最后的时候,找到了自己最好的归宿!嘎羧重情义,嘎羧是英雄,嘎羧期盼和平……嘎羧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读了这本书,你会发现——动物社会同样精彩!!!!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 篇9

  沈石溪,原名沈一鸣,他的动物文学作品屡屡获奖,他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有名的《狼王梦》正是他写的,要知道,他可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了,因为他是为了我们青少年而写作的,总是能勾勒出我们的身影,我们仿佛就是那一只淘气的河马、那一只忠诚的猎犬。他曾经说过:“青少年,正处在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阶段,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崇高、什么是卑鄙、什么是文明、什么是野蛮、什么是美丽、什么是丑陋,让他们懂得,偏离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人就堕落得比野兽还不如,这正是我写动物小说的目的。”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他写的作品都是真实的、亲生经历的,不是自己凭想象力捏造出来的,这也是我崇拜他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天,我有幸又读了他的作品——《最后一头战象》,读了之后,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最后一头战象》这篇动物小说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它自知生命大限将至,不是去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再次佩上象鞍,绕着圈子走了三圈后来到打洛江畔,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了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最后一头战象》中,我方八十多头战象全部中弹倒地,人们隆重埋葬了阵亡的战象。说明了战象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人人赞颂的英雄,写出了人们对阵亡的战象的沉痛悼念之情。而对于唯一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在人们的心目中,它就是功臣,所以人们对它十分尊敬和照顾。嘎羧不仅是一头战象,它保家卫国,它浴血奋战,作为一名战士,它选择了和自己的战友在一起,庄严归去,所以它更是一位英雄。它对死毫无畏惧,它在告诉我们历史不能忘怀,和平更是大家应该期待的!

  读了这一篇文章,我顿时开悟:美好的情感并非人类专有,在特定环境下,许多动物也会表现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是的,很多时候,人类常以万物之灵自居,但却从来都没有想过,其它生物也是有生命的。当我们在猎杀动物时,我们却忽略了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遇到伤害和灾难时会害怕、会惊慌、会希望得到保护和救助。战象嘎羧面对敌人勇往直前,浴血奋战,用鲜血书写辉煌,面对死亡从容不迫、庄严死去的壮举,向我们证明——动物也会喜怒哀乐,也是有英雄气概、高尚情操的!同时,这一行为也引起了我们的深思——倘若人类真的是万物之灵,那么,连动物尚且有高尚的情操,我们又应该如何做呢?战象嘎羧的英雄气概永远激励着我们:要热爱祖国!要忠诚!要做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 篇10

  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陆栖哺乳动物,它那粗壮的大腿、有力的鼻子多少有些令人恐惧。可自从我看了沈石溪写的《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后,我读懂了大象温柔的一面。

  第一篇“给大象拔刺”便让我印象深刻。大象虽听不懂人类的语言,却能感受到人们的恩情,最后还把蜂蜜送给赤脚医生作为报答。一头不会开口说话的大象,却懂得知恩图报,使我不得不对大象肃然起敬。其实,动物与人类的感情也随时随地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在2016年2月6日,台湾发生了大地震。多栋楼房倒塌,许多人被压在废墟中。其中却发生了感人的一幕,一只小猫守在受困的7岁小主人身边,一直叫唤,最后迎来了消防员,成功解救7岁的小主人。回想这篇报道,再联系这个故事,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动物与人类间的深厚感情。看来,动物也是讲感情、通人性的!

  不仅如此,大象还非常看重与同伴间的情谊。“要是我们在这里捡象牙,只怕是盖了新竹楼要起火,买了牯子牛也会被老虎咬死啊!”这是文中的一句话,虽然是短短的一句,但却说出了象与象之间深厚的友谊:最后一头战象与其它象兵埋葬在一起,共同憎恨当初日寇侵占缅甸的场景。而捡一颗象牙,就破坏了这份情谊,所以会被上天报复。

  或许,我们在书上、电视节目里,看到过成群的大象攻击人类的景象。是的,大象的确有报复心理,但它们不会无缘无故去攻击人类,一定是人类破坏了大象家族的生存环境,它们才会实施报复。人们常常会因为一副珍贵的象牙而冒一次险,最终遭到大象的报复。但在我看来这是罪有应得。人类犯错在先,必然会遭到大象的惩罚。所以不要以为大象很恐怖,而要先反思我们自己的行为。没有人类购买精美的象牙饰品,没有那些个丧良心的买卖,就没有杀害!

  在动物身上,我们能看到纯洁高尚的一面,它们的某些品质反而是我们人类要学习的。让我们用塔西佗的一句名言时刻警示自己,不再伤害动物朋友——“即使是凶猛的野兽,如果总关在笼里,也会失去自己的勇猛本性。”让我们共同来保护可爱的、智慧的动物们,还它们蓝天碧水,还它们自由宁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