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致青春》到《南极之恋》,这次他们终于在一起了
从《致青春》到《南极之恋》,这次他们终于在一起了
文:贪欢
我很爱看电影,算个有点阅片量的人,但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最喜欢的电影一直都是部口碑一般的青春片,叫做《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这部电影里囊括了青春片所有烂俗的梗,出国,堕胎,车祸,长达数年的暗恋以及纠缠不清的四角恋……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对它的容忍度非一般的高,想来大概是因为,每一个片段里都透着主角们的真诚。
好像这些戏剧化的片段,真的有出现在他们的生活里,他们为了这些矛盾冲突辗转难眠,缠绵悱恻,十几年依然走不出来,放不下去。戏外的我跟着一起揪心落泪,看过之后久久回味。
尤其是后来读了辛夷坞的原著,故事的最后,郑微同林静结婚了,陈孝正的贺礼是他大学时还同郑微在一起时便做好的建模,那是他曾经以为的,和郑微的家。
房子是破碎的,因为当初他马上就要做好的时候,被母亲发现了,扔在地上,说他没有资格和郑微这样的女孩谈恋爱。他低垂着头,握紧了拳头,假期结束,就接受了去国外的名额。
他不是不爱郑微,相反他很爱,他近乎用生命去爱过,可是他没办法违背母亲的意思,比起爱情,亲情是他从道义上更应该去维护的,他需要在私欲和道德之间做一个选择,说是选择,他却根本没得选。
横亘在情感之间的两个家庭的鸿沟,是一段逝去的感情里,最残忍,也最现实的部分。
因为太爱《致青春》,所以在得知《南极之恋》是由赵又廷和杨子姗主演之后,我选择购买最晚场的电影票,去圆五年前陈孝正和郑微的梦想。
这次他们一个是婚庆公司老板吴富春,一个是高空物理学家荆如意,在天寒地冻的南极,只拥有彼此,度过了75天真空一样的日子,在那片清静之地,享有最纯粹的爱情。
飞机失事,只有他们两个活了下来,明明互相看不顺眼的两个人,此时却成为了彼此活下去的信念和支柱。
何其幸运,两个人找到了极光站前的某个临时小站,里面有足够多的罐头,一袋米和一瓶酒,还有足够烧75天的燃油。
一开始他们信心满满,划分四个方向寻找极光站,很快就确定了所处之地是个三面环海的小岛。可是余下的日子愈发艰难,富春不断遭遇着来自大自然的考验,雪崩,贼鸥,冰裂缝,雪盲症,冻伤等等,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击垮了他,从一开始周身戾气,到最后浑身伤痕,满面尘霜。
后来如意患了败血症,腿一直都没有好,她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不肯富春陪她一起,拒绝了他的求婚。
“你是一个好人。”这不是一句拒绝地打发,是不愿意他把余生耗在自己这个将死之人的身上。
她知道富春还有大把好时光,总不能陪她虚度。
最后,富春真的找到极光站,带着中国队的队员们一起返回小站救如意,却眼睁睁看着雪崩倾吞了小站,瞬间支离破碎。
极光来了,真像如意说的一样漂亮,他又遇见如意,在他怀中睁开眼睛,极光化作鲸鱼飞走了。南极,像他们一开始看到的那样,纯净,一望无垠,精致地漂亮。
比起出现奇迹,我更愿意相信,那是富春的幻觉,如意并没有醒来,她永远和她最热爱的欧若拉躺在了一起,极光是死去少女的灵魂,它载着如意走远了,只留下富春一个人,惦念这段短暂的挚爱。
不知道为什么,看的时候,我总有一种这是《致青春》的续集之感,这次陈孝正和郑微,没有被家庭,额外的角色打扰,就这样简简单单地,在极地谈了一场短暂的恋爱。
现实中的他们,一个惟利是图,一个有崇高的理想,是世界的两端,永远不可能走到一起。过多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让人与人产生无数层隔膜,似乎爱情一定要建立在有相同的志趣和共同的价值观之上,然而困难的环境,将这些隔膜一层层摘除,去伪存真,他们只是一对想要共同生存的男女。
吴富春总是说他不能死,因为他死了,荆如意没法活。
而荆如意说,答应我,我们一起活下去。
“当我安息时,我愿你活着。愿你的耳朵继续将风儿倾听,闻着我们共同爱过的大海的芬芳。我喜欢这里,但是我身边没有你的位置,这里是我的归宿,但不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