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40岁的中年男人,已经丧失喜欢一个人的权利了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40岁的中年男人,已经丧失喜欢一个人的权利了吗?

2018-03-12 21:02:35 作者:宋爽 阅读:载入中…

40岁的中年男人,已经丧失喜欢一个人的权利了吗?

  《男人四十》剧照。

  “‘喜欢’这件事本身没有问题,不能说因为你20多岁,喜欢就是正常,我40岁的,喜欢就变成猥琐喜爱本身没有猥琐不猥琐。”

  ————————

  “二逼瓦西里”在微博上的观点有时会招来争议,偶尔会使他站在论战的风口浪尖

  比如他发的一条微博:“女性,尤其是单身结婚的女性,还是别聊政治了。真的……特别傻。”

  瓦西里的微博头像电影《老无所依》中令人闻风丧胆恶人Anton Chigurh。

  和特朗普一样,这种直白导致了一种司空见惯结果——一些人讨厌他,另一些人热爱他,后者尽情拥抱着瓦西里的“偏见真理”。

  在某种程度上,瓦西里代表了一部分人,他们很难受潮流影响,比如去哪喝酒、开没开始大晒跑步公里数、看没看《欢乐颂》之类。

  瓦西里认为“独立思考能力”是个中性词,“独立思考并不见得一定会得到好结果。有的人随大流,拄着拐棍思考,但做出的选择却比很多独立思考的人正确”。

  独立思考得出的答案不一定都对。

  “刻意强调性别,我不太认同。”

  ————————

  瓦西里在微博这片领地“直率地”表达自己对时事、世事态度,他看起来并不太在乎看客的感受如何。

  不喜欢?取关即可。现在他声称处于“荷尔蒙急剧下降”期,已经不怎么网友较劲了。

  瓦西里说:“我承认我是个大男子主义者,集中表现在认为女性最好不驾驶内燃机交通工具、不参与政治选举、不唱京戏和不听相声。”

  瓦西里肯定不喜欢《杀死比尔》。

  他认为“女杀手什么的,最扯淡了”,对很多动作片里动武的女性设定都不能接受。

  不论是读烂波伏娃的女权主义者,还是家住十八线乡镇普通网友,都不难感受到这些语言的挑衅。

  但瓦西里不这么看,一来“很多都只是玩笑之谈”,二来“现在随便开句玩笑就会被贴标签、政治不正确,被很多人攻击,这种情况挺讨厌的”,第三,我们要承认现状

  瓦西里认为自己的观点“很多都只是玩笑之谈”,不过很多女性读者可能不会这么想。

  瓦西里说:

  有些人总是不承认男女之间的区别,可这是社会现实

  比如我原来微博上发过,硬派行动小说让女的翻译确实不见得好。

  这不难理解,因为我国大多数女性对军事、政治、间谍之类的事情,没有天然的兴趣敏感度,一些专有名词她之前也许就没听说过,所以女性翻译出来的这种书,经常出现常识错误

  很显然,一些词她是对着字典查的,有的一词多义,但她可能没有这方面知识储备,译出来自然就是错的了。

  女性对军事和政治的兴趣,显然比男性少一些。

  但这有什么呢?让我去翻译一个化妆品介绍,我也会漏洞百出,跟傻子似的。

  所以我觉得没必要把这种事情提升到一个歧视女性的高度上来,无非就是谁更擅长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是很简单道理

  几千年的历史也是这样一步步演变过来的,很多职业行业要求条件,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各方面,男性可能都更擅长一些,这只不过是社会分工不同,何必非要挑战这个呢?

  很多职业里,比例上就是女性少男性多,我并不认为这个现象是因为男女不平权造成的,即便平权也会男性多女性少。

  在我看来,把所有一切都归结于男女不平权所导致的不平等,这很愚蠢

  瓦西里认为,很多职业女少男多并非男女不平等造成的。

  瓦西里认为,一战以后,女性权利开始得到伸张,且发达国家在二战之后,女性已经逐步开始和男性平权。

  但他也指出,时至今日,不论在哪个行业的顶尖领域,女性在人数比例上都还没有超过男性,这就不单单是平不平权的问题了。

  “从目前来看,现实世界就是一个男性主导的世界,这是事实,否认也没用。女权是一个暂时的命题,因为最终要争取的,是人权,争取女权和争取人权是一样的,刻意强调性别,我不太认同。”

  在瓦西里看来,没有必要刻意强调性别。图/《傲骨之战》

  “这不是父辈的错,是时代的问题。”

  ————————

  瓦西里认为,现实中很多中年男性的猥琐劲儿,是由社会和历史原因造成的。

  “有时候你得理解他们(中年人),这些人被环境生活挤压(欲望难以正常释放),欲望一旦被挤出来就会很狼狈、很难看,这是事实。”

  他又说:“不是说这是事实就应该被原谅、被认可,但得承认时代的特殊性,中国前50年的国情,那种情况下根本培养不出大批体面的中年人,这没办法。”

  背着斜挎包的中年人。图/凤凰网

  10年前,瓦西里拍红酒广告,想找一个40多岁、看起来优雅得体养尊处优的男性。

  “找不着”,他说道:“普遍都是苦大仇深,一副不能说狰狞但不是那么雍容的脸。”

  “可你看看现在的小孩是什么样,我前两天去国际学校,里面十几岁的小孩,个个白净、端庄、茁壮自信,比我们年轻的时候强太多了,我14岁的时候跟这些孩子在一起得自卑死,所有这些说白了,全得靠时间。”

  电视剧《老男孩》(2018)中的国际学校学生

  瓦西里说:“一个理想的男性形象需要社会共识,社会共识是从哪来的呢?其实就是靠你的男性长辈,比如父亲老师或者其他前辈的形象,让孩子知道,他长大以后,就要成为这样的人。”

  “可问题在于,60后、70后包括80后,他们的父辈并没有做出很好的榜样,这不是父辈的错,是时代的问题。他们那个年代战乱、内乱、穷、激进,还有好多人是农民进城,没怎么见过外面的世界,很难做出一个好榜样。”

  周星驰饰演这样的农民工爸爸,在现实中很难遇到。

  瓦西里今年45岁,生于70年代,他直言自己对年长男性形象认知很多来自电影,“高仓健、佐罗、贝尔蒙多之类的”。

  但这些“都是皮毛”,因为这些人远在天边,跟你毫无关系,并不是一个持续的、在你身边的、从童年就开始影响你行为的人。而当这代人逐步长成中年人的时候就“难免有一些让年轻人看着讨厌的地方”。

  在瓦西里眼里,现在中年人的父辈,很多既不是合格的老公,也不是合格的父亲,而是家庭里一个失败失格的角色,这也造成了现在中年人的荒唐、丑态和悲哀

  《父子》剧照。

  我从小看我爸,我爸是工人阶级,工人阶级什么样?他总跟一帮兄弟朋友吆五喝六,我以为大人就是那样。

  我们那帮同学父母也都是这样,所以我们那会儿觉得打架、说脏话、流里流气,才叫爷们。

  可几十年过去了,你慢慢了解一些东西了,知道在日常待人接物时要尊重弱者、女性,要尽量举止体面,别动不动就骂人嚷嚷,讲究个人卫生,坐地铁要先下后上,坐电梯要给后到的人摁个开门键。

  这哪个都不是靠自己悟出来的,都是边看边学来的,这就叫示范。

  尊重女性的人已经越来越多。图/视觉中国

  中年男人一定是猥琐的吗?不

  ————————

  “你问我年轻女性对中年男人意味着什么,能意味着什么?年轻漂亮健康可爱异性谁不喜欢?这种喜欢放在所有男性身上都是一样的,从小孩、正当年,到老年男性,都喜爱年轻漂亮、健康可爱的姑娘。”

  瓦西里说:“‘喜欢’这件事本身没有问题,不能说因为你20多岁,喜欢就是正常,我40岁的,喜欢就变成猥琐。喜爱本身没有猥琐不猥琐,而是处理、表达喜爱的方式,是不是合适的,这才是需要讨论的事情。”

  中国现如今的中年男人尽管浑身bug,可圈可点之处不多,可恶的共性也不少,但瓦西里其实并不认同简单的一概而论

  40岁的演员刘烨出演《老男孩》。

  瓦西里不接受所谓的“刻板印象”,比如中年男人就一定是猥琐的,年轻女孩就一定是拜金的,老男人和年轻女人在一起就一定是钱色交易诸如此类

  “社会不是铁板一块,不是对什么事情都有一个整齐划一整体认识,我们平时看到的认识、印象和潮流都是从微博、微信来的,那只是一小撮人。”

  “中国13亿人,大部分人是沉默的,说的话也没人听得见,你周围听到的声音无非就是北上广一线城市发出来的,你就把这当成社会主流,其实不是这样,只不过这些声音更容易被放大。”

  对瓦西里的观点,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讨论

  小 新 推 荐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听民谣会流泪,也许是因为你还年轻吧

  回答,那些年我们偷偷看过的杂志

  欢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

  本文作者 | 宋爽  排版 | 渣渣明

  新周刊,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

  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更多精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