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城市抢人大战背后的“人口焦虑”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城市抢人大战背后的“人口焦虑”

2018-05-25 16:31:41 作者:慧超 来源:思维补丁 阅读:载入中…

城市抢人大战背后的“人口焦虑”

  这是思维补丁的第326篇文章

   很喜欢一首小语种,单曲循环系列

  头图基于CC0协议引用。

  (一)

  风起于青萍之末。

  和当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公布时民众奔走相告不同,近日媒体爆出“中国即将全面放开生育限制”的新闻,无论是坊间还是媒体,大家表现都很淡定

  这完全人们的预料之中。

  去年两会时,就有代表做出了“应全面放开生育,允许夫妇自己决定生育孩子数量,并应该将男女的法定结婚最低年龄定为18周岁”的提案。

  中国生育率已经连续近20年呈现出“低生育率水平”。2.0左右的生育率是目前世界公认的人口世代更替水平,高于这个水平人口会增加,低于这个水平人口会减少。

  从2010年开始国家统计局连续4年,抽样调查的生育率分别为1.18、1.04、1.26、1.24、1.27,平均值仅为1.20。即便这个抽样调查被低估了15%,我们得出的依然是一个足够令国家和政府感到恐慌数字我们的真实出生率很可能仅有1.4。

  这个数字,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健康的人口世代更替标准。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以我国出生性别比和女性死亡率所对应的2.2的更替水平下,这个出生率意味着每隔一代人,年出生人口将减少36.4%,两代人将减少超过60%。

  人口焦虑之下,“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终于落地。但是,生育率不是你想提,想提就能提的。

  2017年,中国全面放开二孩的第二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官方数字,政府和学界猛然惊醒: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效果预期有着很大的差距想象中的人口井喷并没有发生,人口出生率依然是在下降。

  2017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了63万人,人口出生率同比下降了0.52‰。

  (二)

  人口政策的巨大转折下,官方对“人口”这一资源认识也在逐步革新和升级

  今年以来,西安、南京、武汉、郑州等城市牵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抢人大战”。最近,更是连直辖市天津都放下身段,也加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抢人大战中。

  各个城市不惜以“送户口补贴,甚至送房子”的方式抢人,折射的不仅仅是官方对于“人口”认识的转变,还有城市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人口焦虑”。

  曾经,“人口”被视为负担累赘混乱根源,是经济发展的阻碍同时,在强有力计划生育政策下,还对中国人价值观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人口非但不是负担,而且还是巨大的财富事实上,中国经济能够呈现今天这般蓬勃的发展态势,“人口红利”功不可没

  有先见之明,对人口问题有所洞察的城市管理者,终于意识到:口才是城市发展和经济可持续的最重要资源,抢人就是在抢劳动力,就是在抢资源,就是在抢钱。

  人口结构巨大的失衡面前,年轻人抢一个少一个,谁占得人口优势,谁就站在了未来的高点。

  因为,即便是立刻取消生育限制,让中国人放开了生,可能也无法阻止出生人口的锐减!

  中国全面放开二孩之后,世界银行不无遗憾分析到:

  “这一政策放宽对于提高生育率和重振中国适龄劳动人口也许来的太迟了,因为抚养孩子的成本收入水平一同飙升,尤其在大城市的中心”。

  对于当下的年轻人而言,根本不是要生3个孩子还是生4个凑一炸的问题,而是连一胎都不想生了。

  背后的原因,当然是因为压力和焦虑,“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面对高昂的房价和水涨船高的育儿、教育成本,咬牙要个二胎已经是当下中产阶层,所能做的最后冒险。

  而中国女性也不可能再甘愿充当“生育机器”,老一辈妇女动辄耗费十年光阴,生育六七个孩子的现象,已经不太可能再次上演——今天的女性,有自己明确的梦想追求

  (三)

  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即便全面放开生育,我们依然很难阻止新生人口的大幅锐减。

  社科院给出的数据是,中国人口预计在2026年达到峰值,随之在2030年出现人口负增长。然后,我们就将正式迎来劳动人口的“断崖式下跌”:

  联合国人口署给出的数据更加令人触目惊心:“预计至本世纪末,中国人口数将出现“倒V型”反转,届时最低人口预测值为6.13亿,而且,其中可能有超过一半的老人

  著名学者易富贤,2013年写过一本警示中国人口危机的书《大国空巢》。

  在这本书中,他呼吁中国立即取消生育限制并出台鼓励生育的政策。易富贤教授调查发现,中国大陆的生育意愿其实已经是全球最低。

  在低出生率的窘境对面,还摆着老龄化社会的巨大问题。带给民众的直接影响就是:退休年龄将进一步延迟。根据目前相关部门给出的延迟退休时间表,将来很可能男女统一将退休年龄推迟到65周岁。

  也就是男性由如今60岁退休的基础上,延迟5年,女性由如今50岁退休的基础上,延迟15年,一步实现男女平等

  在上一篇消失不见的文章留言中,有些朋友对人口锐减存在一种错误观念:我们现在人太多了,人少一些,我应该生活更美好吧!

  这是典型的“灭霸式”思维。总的来说个人生活质量主要依靠个体创造力(你能不能多赚钱)和社会总福利(经济总量、国家福利和社会成本等)两方面来决定。

  相信中国人口减少一半,自己会更幸福的人,视角是典型的“只看到人减少,看不到社会总福利会削减”,你不能光沾了人口的便宜,反过头来还怪中国人太多(这个话题有时间专门写篇补丁吧)。

  人口红利消失后,对你生活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人工费会疯涨!很多老外喜欢中国,是因为什么服务都便宜,外卖、快递、打车、吃饭、剪头、按摩、搞卫生、请保姆都很便宜。

  可你多去几个发达国家玩玩就知道了,只要涉及到人工的,都超级贵!美国随便剪个头要四五百人民币,就是男生随便剪一个的那种。你在日本关西机场打车到大阪市中心,大概要花1000多人民币,同样的距离,你在首都机场打车到王府井,200块搞定。

  这就是人口红利,因为劳动力多,所以价格便宜。现在很多制造工厂用工成本飞涨,但依然不好招人,就是因为劳动力人口缩减太恐怖了,所以珠三角很多工厂都搬到越南、缅甸等人工成本更低的国家了。

  所以很多企业因为成本大幅上涨,会在国际市场丧失原有的竞争力,这显然会导致经济和税收缩减,而收入缩减和物价上涨,又会掣肘居民消费,然后反作用于经济,形成恶性循环

  生育率如果一直无法提高,除了导致经济萎缩综合产业优势不再,甚至会影响到国家安全经济下滑导致的财政恶化,会直接挤压国防经费,甚至未来征兵都会成为问题。

  因为年轻人稀缺类似韩国、新加坡这样的低生育率国家,男孩必须服兵役,甚至有些国家女性也必须入伍服役。这一点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毕竟很多我们熟悉的韩国明星,都曾入伍服兵役。

  我们热衷于讨论“中国经济何时能够超越美国?”这个问题,在人口结构失衡下,似乎已经不是问题。

  北大经济研究所苏剑博士说:“不解决人口问题,中国永远也别想超越美国!”

  他认为,因为新生人口的锐减,未来中国面临劳动力下降,资本积累率下降,技术创新率也会因为缺乏年轻人而下降,因此如果中国新生人口不能恢复“健康值”,中国经济永远也赶不上美国。

  那时,纵然我们也像日本或欧洲一样,给予二胎以上的孩子高额奖励家庭税收减免,我们的出生率就一定能上去吗?

  毕竟,其他国家在鼓励民众生育这件事儿上,有一个算一个,全失败了。

  或者让我在这里问一句:

  你会生2个以上的孩子吗?

  这里是思维补丁,谢谢你的阅读

  我的微博账号@光影吴纪

  很少更新,也没什么粉丝

  所以基本上文章不会“莫名消失”

  想看昨天的文章,可以在微博关注

  作者简介

  慧超,接客很贵的公关男一枚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End—

  若觉可读,欢迎推荐给朋友,甚幸!

  思维补丁只提供观点,不提供救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