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挖的坑,你拿什么来填?
很多的心理问题,都可以在童年找到答案,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并且啊,原生家庭和婚姻生活不一样,我们无法选择。那么对于一些负面的影响,我们也只能被动接受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原生家庭挖的坑,你拿什么来填?
来听她的故事
我叫梅子,今年30岁,还没有结婚,一想到结婚我就害怕,这要从我的原生家庭说起。
我从小就是一个很敏感的人,懂得继父并没有从心底接纳我,做过很多努力,依然不见效果也就放弃了。
但其实,我还是很在意这一点。
我之前谈过几次恋爱,因为各种原因,没到谈婚论嫁那一步就都分开了。
虽然说谁谈恋爱都不能保证,一谈就结婚,但我心里特别清楚,大部分原因在自己身上。
在家里我为了妈妈 可以忍受继父对我的各种冷眼和挑剔,但在外面,我总觉得一个外人凭什么让我受委屈。一旦对我不够好或是不顺心了,我就会离开。
而且我一个人在外面工作,虽然生活算不上富裕,但我乐的自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如果结了婚,就有了责任和顾虑,万一老公对我不好,那还不如自己过呢?
我现在的男朋友,是我的同学也是认识很多年的朋友。从确定恋爱关系我们就是分别在两个城市。
他是个很木讷的人,我也不怎么热情主动,说是恋人,但我们平时没事也不爱联系,总觉得像是谈了一场假恋爱。
他条件不好,我家里人都反对我们在一起,加上他现在的表现,我都有点怀疑他到底是觉得我适合结婚,还是真的喜欢我。
家里唯一支持我们的就是妈妈,可是妈妈都说他如果再这么不作为下去,就干脆分手算了。
我跟他在一起就是图他人老实,对我好,我很害怕离婚。可是我现在忍不住想的越来越多,比如婚后怎么过,有了孩子怎么办,这些很实际的问题。本来就恐婚的我现在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如果一定要结婚的话,就跟他凑和凑和过吧。
梅子
小姿说:
从梅子的叙述中看得出来,她的性格敏感,孤僻,消极,悲观,缺乏自信,缺乏爱的能力。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自卑感,因为我们都会发现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如果我们能保持勇气,积极地做一些改善现状的行为,就能慢慢消弱这种感觉,从而提升自己的爱的能力。
梅子的自卑是从小在缺失父爱,不被继父认可的原生家庭环境中形成的,一直延伸到如今的而立之年,以致影响了她的爱情观,婚姻观和人生观,成了恐婚一族。
要改变她恐婚的症结,消除或减弱自卑,就要让她重新审视她的原生家庭,改变她固有的思维。
梅子妈妈和生父的婚姻,她没有提及,但既然她妈妈再婚了,说明第一段婚姻是不适合的。
但梅子妈妈并没有因为前段婚姻而对爱情和婚姻持悲观态度,带着前夫孩子的她最终嫁给了一个很喜欢她的男人。
世间难有绝对完美的婚姻,婚姻中失败过一次的女人,不代表不配拥有幸福的资格和幸福的能力。
梅子妈妈毫无疑问是个勇敢、具备幸福能力的女人,所以再婚也是选择嫁给爱情。
人生聚散无常,合则聚,不合则散,离婚再婚是人生的一种经历,也是让自己成长的一种历练,在当今社会也是很普遍的现象。
用一颗平常和乐观的心态来看待,梅子才能感受到她妈妈的婚姻其实不算糟糕,也许还算幸福的。
梅子童年时期缺失生父的爱,为了得到继父内心的接纳,做了很多努力,但并未真正如愿。
这件事让她认为在与人相处中,努力并不一定会得到他人的喜爱,从而导致了她在爱情中的消极行为。
但是若换个角度去想,继女也是继父最不愿意提及和见到的那个男人的孩子,虽然每个孩子都不希望继父如此认为,但是却不排除会有如此想法的继父。
梅子继父对她的态度,冷淡又挑剔,一方面说明他是个不够包容大度的人,但是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明他确实爱她的妈妈。
爱情都是自私的,面对自己所爱之人与其他男人生下的孩子,内心有膈应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对待继父,不要过于奢望他像亲生孩子一样对待自己,才是理性的。
父母和子女,哪怕是亲生的,也是一场逐渐分离的缘份,梅子以后只要做到和继父礼貌相处,不要患得患失,不要苛求,才是对自己的善待,甚至也是对妈妈的善待。
梅子虽然恐婚,但显然不是坚定的不婚一族。
相反,由于缺失父爱,她内心可能更渴望婚姻,渴望有一个人像好父亲一样无条件包容她,爱她。
当男友未满足或达到她内心的渴望和要求时,她便很容易放弃或消极对待。
好父亲是给我们依靠,引领我们前行,比我们成熟的人,而另一半是和我们互相依靠,并肩前行,需要共同成长的人,是有本质区别的。
如果以一个好父亲的态度来要求另一半,大多都会失望。
爱情不能将就,但也不能强求,完美的爱情终究少有,而不完美的爱情,只要经营有道,也有它的精彩与幸福。
恋爱和婚姻的终极目标,都是希望和相爱之人一起携手到老。但是,没有人会因为永远无法抵达终极目标而成天忧心忡忡。
不妨让我们设想一下,一个单独的个体,她的生活几乎达到再也没有任何困难的境界了。
显然,这种情况下的生活虽然自由,但也可能好比一潭死水,未来没有任何事情值得期待。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希·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写道,爱是一门艺术,需要知识和努力。
弗洛姆说,虽说一个年轻人的爱的能力一般来说是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但决定爱的能力的发展不仅仅是父母,独立自主的努力和爱的行为也会影响自己的爱的能力。
在成长的过程中,这一努力表现在寻找异性伙伴的过程中,而这个异性伙伴会使自己有不同的爱的体验。
梅子和男友之间爱的体验,还没有达到让她产生期盼步入婚姻的程度。
所以,建议她为这段缺乏生机又不舍得放弃的恋情做些正面积极的努力,改善现状,提升自己的爱的能力。
当她觉得这段恋情不再是凑合时,才具备结婚的基础。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说,童年被父母忽视的儿童容易形成错误的人生观。
这样的儿童无从得知爱与合作为何物,他们所构建出的生命意义中完全没有这类积极的因素。
当遭遇生命中的难题时,他们总会高估困难的程度,同时低估自己获得他人帮助与善意的能力。
阿德勒说,一段美好而且有结果的恋情需要彼此间兴趣相当与精诚合作。
出现问题时,积极沟通,共同找出有意义的解决方法,不断前进,遇到新的问题,再去找新的解决之道。
通过这种方式,便会渐渐具备有益于自己和恋情积极向前发展的能力。
梅子和男友的问题,主要是异地,缺乏沟通。
两人对彼此的未来多半也是没有共同商讨规划过,所以她才会忧虑,如果和经济条件不怎么好的男友结婚,婚后怎么过,孩子怎么办等问题。
要减少这种对未来婚姻的忧虑,梅子就要先跨出一步。
与男友多沟通交流,增进两人之间的亲密度,也从而调动木讷的男友对这段恋情的积极与热情,彼此以一种精诚合作的态度来看待及解决两人之间的问题。
二、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让自己成长。
在恐婚者内心里,未来幸福与否实在难以揣度,因为她们把自己的幸福都寄托在另一半身上。
而但凡幸福的婚姻,夫妻并不是把幸福都寄托在对方身上,而是自己就具备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梅子在婚前要努力提高完善自己,让自己成长,在欠缺的方面多努力。
比如多赚钱存钱,提高理财意识;
比如多看些心理学的书或参加一些心理学的课程,提高自己的情商等等。
只有修炼好自己,让自己强大起来,将来和男友进入婚姻或是再选择新的恋情,遇到的麻烦或忧虑就会少一些,心理承受能力也会强一些,选择和主动权也会多一些,未来才能幸福些。
每晚十点十分
小姿在这里跟你说晚安
你要相信
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