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跑男团学习演讲技巧
文、闫晗
《奔跑吧》第四季,节目组把舞台搬到了联合国总部之一的奥地利维也纳。
跑男成员们领到的终极任务是在联合国青年倡议论坛上进行全英文演讲,演讲的主题是围绕着联合国设定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来展开的——关于水资源缺乏、儿童教育、全球变暖等。
台下坐着多位联合国重要来宾和50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代表。
场合庄重、内容专业、限定语言、时间紧张,不要说英语水平一般的李晨、陈赫,就是英语较好的郑恺、杨颖,也是内心忐忑的。
想几小时内流利地进行英文演讲,确实很难。不过后来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跑男团成员都完成了这个任务,而且表现精彩。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每个人都会有需要在人群中发言的时刻,跑男成员们运用的演讲小技巧,在很多场合都很适用,我们不妨学习一下。
郑恺演讲的主题与水资源相关,他切入话题的方式是,运用手边的一瓶矿泉水,向现场的观众提出一个问题:
你通常会如何处理喝剩下的半瓶水,是扔掉还是保留下来继续喝?
严肃的话题容易讲得枯燥,再庄重的场合也不必一直绷着只讲专业名词,从身边具体的小事切入,可以带动观众迅速进入情境,对话题进行思考。
郑恺最后的结语也是呼应了开头,并落到实处:保护环境,请从珍惜手中的半瓶水开始,让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能找到自己“可作为”的小事。
邓超和杨颖分在一组,这组是有分工的,在香港长大、英语流利的杨颖负责难度大一些专业名词的讲述,邓超则更多地运用其综艺天赋,调动现场气氛。
英语不好怎么办?邓超是个好榜样。在练习演讲的过程中,他就结合自身条件,建议指导老师把演讲稿中太专业的名词去掉,发挥喜剧特长,增加与观众的互动。
他运用了趾压板这一跑男节目中常用的道具,现场找观众参与体验在趾压板上跳绳。外国观众们对趾压板都很好奇,想看看被选中的人能坚持跳多久,现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而观众的参与和气氛的轻松,对于演讲者本身来说也是积极的反馈,心态会更加放松。
邓超放松的说话方式,让他显得气场强大。你放松了,观众才会认可你讲的内容。
演讲内容联系自己的身份会更有说服力。说到关于儿童健康的问题,杨颖联系现实中自己的妈妈身份,就非常合适,带着真情实感的演讲让全场热烈鼓掌。
王祖蓝和鹿晗组演讲的内容是当下中国最流行的手机支付,带着民族自豪感。
如今中国人出门可以不用带现金,一部手机就可以搞定所有的消费,这对于外国人来说,是“新四大发明”之一。
那么,如何巧妙切入这一话题?如果换作你,会怎么开头?
他们两人采用了“打赌”的方式,王祖蓝跟鹿晗打了一个赌:让观众举手投票,如果现场观众认为他比鹿晗更帅,他就赢了,反之是鹿晗赢。
结果鹿晗居然输了,要给输给王祖蓝一百块钱,当场交钱,支付的方式是——用手机现场转账。
他们很直观地用一个场景展现了移动支付的情形,让所有人都可以看懂。让观众举手投票,有了参与的游戏感,提高了积极性,也让气氛更加轻松。
陈赫和李晨组介绍了中国的太阳能发电站,配合动物保护主题,中间播放了一段视频,让观众有更形象的感受。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如果纯依赖简单的说,一旦持续时间长了会让观众感到疲劳。
如果一个接一个的演讲,排得很密集,PPT 和VCR等可以作为视觉补充,让观众不易走神,同时演讲者有了屏幕上信息的补充,心理上也会得到有效支持。
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陈赫一直很紧张地盯着讲稿,在遇到很难的词时,他直接念起了缩写,可以说非常机智了。
观众盯着屏幕,不会注意到他的紧张。
那一期的跑男非常好看,让我觉得受益匪浅。最佩服的还是给明星们量身定做写稿子又指导他们演讲的团队——切合高大上的主题,又结合明星自身的条件,这工作的难度系数超高的。
从事表演工作的明星们,需要具备的是知识速成的能力,功底差的难免更吃力,毕竟念都念不好。但演讲也是一种表演,演员的控场力和表现力可以加分不少。
如邓超所说,好好学习吧,为着有一天,你也许会突然站在聚光灯前,别表现得太差。
作者:专栏作家闫晗,作品散见于《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等,新浪微博@闫晗- ,个人公众号:闫晗 (yanhanya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