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年轻人一定要远离这个“坑”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年轻人一定要远离这个“坑”

2018-06-27 07:17:47 作者:程千寻 来源:精读 阅读:载入中…

年轻人一定要远离这个“坑”

  01

  前段时间,身边有个朋友考上了公务员绝大部分长辈眼中香饽饽的职业

  想得到“金饭碗”的职业当然是不容易的。

  朋友辞掉了之前的策划工作,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备考。

  过三关斩六将,击败了其他的一百多位竞争对手,成了唯一一位被录取的人。

  然而,工作了将近3个多月后,跟我说:感觉现状有点不对劲。

  朋友原来很喜欢之前的策划工作,每天跟同龄人在一起想方案活力又有激情

  但是她父母认为,只有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才是正规职业,其他工作,意味流离失所、吃了上顿没下顿。

  再加上她身边的同学都纷纷加入了备考大军,她心动了。

  于是很快地辞了职。

  没想考上后,才工作了几个月,就产生了很强烈的负面情绪

  朋友现在处于一个很纠结的状态:工作做得不开心,但是又不敢辞职,每天都在煎熬的状态下度过。

  因为之前报考时,完全没有评估这个职业跟自己性格是否匹配,只是听信了旁人的话。

  以为考上了就万事大吉,即将走上人生巅峰

  其实,随大流做一些不适合自己的事情,才是迷茫开始

  02

  大四的时候,身边的同学,基本都在考研。

  当时问她们为什么要考研,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

  我爸妈要我考研,我就去考了;

  同学们都考研,我也不能落后啊……

  大部分答案,都是从旁观者角度出发,很少有人真正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学妹前段时间,考上自己本专业研究生,考得很好,上了心仪的学校

  但是她去学校报到还不到一个星期,就跟我说想退学了。

  觉得自己并不喜欢这个专业,只是为了将来好找工作。

  想想还要在不喜欢的事情上花费两三年时间,就产生了厌学情绪。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人生没有那么多后悔的事情可以重新来过,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做过的选择承担代价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随大流?

  因为人民大众的选择通常是权衡利弊后的结果

  当我们在遇事无法获得足够信息,或者获得信息的成本过高时,通常会选择随大流。

  比如填志愿时就选热门专业,购物时就买销量最高商品

  精读君在终身成长词典《98:羊群效应》中提到:社会趋同是一种本能

  这种心理能帮我们规避潜在的危险,节省有限精力

  让人可以几乎不用思考,就能有一个看似正确的选择。

  随大流的生活总是容易的,因为不需要自己过多的思考,大家说的好,那肯定差不了。

  只不过,这样随大流的人最容易被命运拖着走。

  想起《乌合之众》中所说的一句话

  群体能够消灭个人的独立意识、独立的思考能力

  事实上,早在他们的独立意识丧失之前,他们的思想感情就已被群体所同化。

  03

  昨天和朋友出去逛街,听她跟我吐槽最近发生的事情。

  说她前几天回家参加婚礼亲朋戚友围坐一堂。

  酒过三巡,一个长辈指着他的孙子对朋友说:

  你看看小孩子多可爱,你不羡慕

  朋友愣了几秒,然后明白过来,这又是在催婚呢。

  朋友说:

  小孩子是很可爱呀,但我一个人过日子也挺好啊。

  一辈子这么多种过法,又不是非结婚孩子

  长辈一听炸毛了:

  你看看我们这里有几个年轻人不结婚生孩子?

  所有人都这样,你为什么要跟别人不一样

  朋友说那个长辈一脸痛心疾首、恨铁不成钢。

  世人千百种,为什么非要活成一个样

  别人说考研以后好找工作就去考,别人说公务员工轻松稳定就去考;

  别人说是时候要结婚生子了,就去结,去过一种“标配人生”。

  罗曼罗兰说: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

  细思恐极。

  04

  在娱乐圈里,我很喜欢特立独行的徐静蕾。

  前段时间她发了一条微博

  为什么我们要被教育做一个“讨人喜欢的姑娘”,而不是“一个被自己喜欢的人”。

  讨人喜欢多数情况下意味着符合大众价值观认同大众的人生赢家模式

  她选择的生活在中国算是小众。

  当现在的主流价值观仍然把结婚、生孩子作为女性幸福生活的必备条款时,她依旧我行我素

  完全不遵循这套规则玩法

  当别人说她不结婚是脱俗的选择时,徐静蕾马上回答说:

  我不觉得结婚庸俗,但是也不认为人必须或应该要结婚。

  她说自己是“婚姻无所谓主义者”:因为无比相信爱情,所以才不需要用结婚来证明

  “人生赢家”这个词本来就是错的,人生没有输赢,生活也没有所谓的“标配”一说。

  其实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尽相同,只要自己觉得幸福,这就是好的人生

  05

  许多时候,我们明明有选择的权利,有思考的权利,有为自己生活负责的权利。

  但却一不小心放弃了。

  总以为活成别人的样子会好一点,随大流的生活更容易一点。

  苏格拉底说:不经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所以没有必要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随大流,不加思考地去生活。

  每个人都是独特个体认真做自己才能活得热气腾腾

  1:目标   2:输出   3:成长

  4:资源  5:学习力  6:量化反馈

  7:自律   8:习惯   更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