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80岁了,我也还要一谈场热烈的恋爱
“我不知道你的感情有多真?”
“我一颗红心心向你。你看那河水有多深,我的心就有多好。”
这段土味情话,发生在一个叫菖蒲河公园的地方。对话的主人公是一对年龄55岁的大爷大妈,而两人认识还不到1分钟。
北京菖蒲河公园每周二、周六都会上演类似的情景,这里是一个中老年相亲角,丧偶、离异的中老年人在这里寻找伴侣。
前不久知名主持人陈晓楠的节目《和陌生人说话》,就采访了一期来自这个相亲角的大爷大妈们,虽然目前该期节目因为“技术原因”暂时下线,但仍挡不住节目组微博下2万余条留言的热议。
人们热议的焦点,是这个相亲角里,老年人们的恋爱如年轻人一般,也要看长相、看收入、看性能力,不少人惊讶不解。
当一个60岁的老人,还在公园跳舞寻找“女伴侣”时,难免有人会脱口而出一句“老流氓”吧?
然而看完《和陌生人说话》后,我却看到了这些老年人无法安放的性与爱背后,是他们晚年难以一人消解的孤独。
1
主持人第一个采访的是一位55岁的大爷,人称“李经理”,因为他总是穿着整齐地去菖蒲河公园,花衬衫、太阳帽、墨镜,一定要打扮利落了才出门。
李经理说,到了他们这个岁数,时间不多了,彼此说话直白,不需要含蓄害羞。
这段情话是他从电影《叶塞尼亚》里学的,他说几乎没有大妈能抵抗。
李经理说,在菖蒲河公园这个相亲角,很多人只是来寻找一段恋爱。这里暴发户、老师、知识分子、退休工人鱼龙混杂,有人真心寻爱,也有人只找一夜情。
大多数老年人想要领证结婚太难了,要考虑房子、收入、户口、儿女赡养问题等等,他们都怕被骗,也怕给儿女添麻烦,索性就只找陪伴,只谈恋爱。
另外一位62岁的胡大爷,自从老伴去世2年后,已经谈了好几段恋爱。他说在菖蒲河,受欢迎的大妈得是盘亮条顺性格好,受欢迎的大爷得是本地人,有独立住房,经济收入说得过去,身体棒。最后一点,指的是性需求。
而胡大爷最自豪的一点,就是身体棒。他说自己老了最疯狂的事情是一天四次,嚯,这恐怕让小年轻都自愧不如。
主持人陈晓楠又问他,做过最浪漫的事情是什么,他回答,鸳鸯浴,这还不够浪漫吗。
胡大爷三句话离不开性需求,除了他确实身体好,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胡大爷妻子生前一直体弱多病,两人从年轻起就分屋睡。如今再谈恋爱,胡大爷才如此直白。
在菖蒲河,除了大爷“奔放”,大妈也格外坦诚,看上了哪个直接请对方吃饭,聊得合适就搬到一起生活了,不合适就原地散伙,这个相亲速度比年轻人还快。
看到这些老年人的“奔放”,让人不禁沉思,或许我们一直都没有足够正视老年人的感情需求,甚至有的时候是在忽略。
2
节目组在采访时跟拍到了胡大爷和现女友的一场约会。
胡大爷带着给女友买的水果糕点,骑上自行车去公园接女友,然后带她去医院艾灸。结束后,两个人还因为领结婚证的事情吵了一架。
既然会吵架,既然领证有一大堆麻烦,为什么不分手呢,为什么不一个人过呢?
当胡大爷看着镜头,说出那句“你不知道一个人多孤独寂寞”的时候,我感受到了这个老人独居的低落情绪。
胡大爷妻子刚去世的时候,他一个人夜里跑到老伴练功的公园坐着,因为他相信走了的人会在夜里回来。
后来女儿说既然找女朋友,就让他把和妻子的结婚照片收起来,他还是天天带着一张有妻子照片的公园年卡出门。
当胡大爷一个人躺在杂乱的沙发上,面对着电视昏昏欲睡时,我确实看到了他的孤独。
所以这些老年人,明知道相亲角里有不少蓄意骗财产骗房子的,仍执意要找一个陪伴,找不了结婚领证的人,那就找一个男女朋友。
有一位大妈总结起黄昏恋,说了一句话,四个字,心甘情愿就好办。
的确,这些老年人如今的感情经历,与年轻人并无差别,热恋时拥吻、约会时牵手、看对方久了还要吵上两句、感情深了便同居。
人生走过半,丧偶、离异、儿女不在身边,这些问题几乎是大多数老年人都会遇到的。
我们可以给他们提供漂亮的房子、优渥的生活,却很少想到,在我们关门离开后,他们一个人在家里如何度过每个几近重复的日子。那无休的电视收音机,代表着他们的孤单。
恐惧孤独是人类天性中的一部分,年轻的我们总是要有朋友、有家庭、有爱人,对于这些老人而言,他们也是如此。
3
想起初中时我家楼下有一位独居老奶奶,一次傍晚她出门买东西,忘了关做饭的高压锅,烧糊了的锅冒出白烟,邻居们以为着火报了警。
我还记得人群散去后,她的儿女来了片刻见无事便走了,老人不愿回家,落寞地坐在小区花坛边,孤零零地望向自家黑洞洞的窗子里。
我不知道那一瞬间她在想什么,但从那个身影里,我看到了一个独居老人,任由孤独在每天消耗着她余下的人生。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总嚷着,就算我们老了,也能在广场上蹦最野的迪,也能有一大群老姐妹继续聊八卦,我们的老年生活仍旧酷得没边。
可我们很少想过,我们爷爷奶奶那一辈人,甚至爸爸妈妈这一辈,没有那么多娱乐消遣,他们也想有个人陪他们逛个公园,回家一起做个饭。
我妈上了年纪后,特喜欢看相亲节目,除了看能给我相亲的节目,也看她这个年纪的相亲节目,最喜欢北京电视台的中老年相亲节目《选择》。
节目里的嘉宾有的离异,有的丧偶,但相亲条件里无一不是房子、养老金、儿女养老等现实因素。我觉得这样很功利,我妈却总能设身处地地理解相亲嘉宾的想法,听嘉宾的离异或丧偶经历,甚至还要跟着叹息。
我妈说,只有他们那个年纪的人才能懂。现在想起《和陌生人说话》里,有位大妈说菖蒲河公园里的人是“光棍一家人”,大概意思也是只有他们之间才真正地互相理解吧。
我们总认为老年人就该是无欲无求的,他们不需要性,不需要恋爱,不需要过多的娱乐。
但事实是我们错了,他们除了需要我们常回家看看,更需要我们能多理解一分他们对孤独的恐惧,多理解一分他们对陪伴、对亲密关系的需求。
4
当年轻的我们都不愿意被“门当户对”的说教束缚人生,我们为什么又要拿“老了就该老老实实”这样的偏见去束缚他们剩下的人生呢?
如果有对老年人情感生活更包容的环境,如果社会上少骂一句“老不正经”,他们也许能找到更合适的方式,去安放自己的晚年生活,也能少出现几个菖蒲河公园这样骗子与一夜情混杂的相亲角。
《和陌生人说话》的主持人陈晓楠说,这是她做过的最笑中带泪的采访,那么意外,那么震撼,又那么熟悉,五味杂陈。如果非要说是什么滋味,那就是孤独与爱的滋味吧。
没有人比这些孤宿老人,更懂得这种滋味。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我们自己变老之前,先试着理解、包容他们。
?
编辑 = Cellur
《选择》《极品基老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