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里师而了些好天月并会月说月并会句子大全
1、对一个人而言,他最厌恶的往往就是自己所擅长的。 ----当年明月
2、人只活一辈子,如何生活,都是自己的事,自己这辈子浑浑噩噩地没活好,厚着脸皮还来指责别人,有多远,就去滚多远。 ----当年明月
3、大明一朝276年,不割地,不和亲,不赔款,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5、黄宗羲就是某些人中的优秀代表。
作为“七君子”中黄尊素的长子,黄宗羲可谓天赋异禀,不但精通儒学,还懂得算术、天文,据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没有他不知道的,被称为三百年来学术之集大成者,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
更让人无语的是,黄宗羲还懂得经济学,他经过研究发现,每次农业税法调整,无论是两税法还是一条鞭法,无论动机如何善良,最终都导致税收增加,农民负担加重,换句话说,不管怎么变,最终都是加。
这一原理后被学者秦晖总结,命名为“黄宗羲定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经过调研,采纳这一定律,于2006年彻底废除了农业税,打破了这个怪圈。
6、文官集团特点如下:
一、 饱读诗书,特别是理学,整日研习所谓圣贤之道。
二、 坚持宽于律己,严于待人的原则,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别人(一部分)。
三、 擅长骂人,掐架,帮派斗争。
座右铭:打死不要紧,青史留名在。
要说明的是,这不过是文官集团的一般特征,也不是否定文官集团的积极意义,实际上,也有很大一部分的优秀文官是严于律己的。
8、越接近权力的中心,朋友会越来越少,敌人则越来越多。 ----当年明月
9、自然界从诞生的那刻起,就有了永恒的规律,春天成长,冬天凋谢,周而复始。
人世间也一样,从它的起始,到它的灭亡,规则恒久不变,是为天道。
在史书中无数的尸山血河、生生死死背后,我看到了它,它始终在那里,静静地注视着我们,无论兴衰更替,无论岁月流逝。
它告诉我,在这个污秽、混乱、肮脏的世界上,公道和正义终究是存在的。
天道有常,从它的起始,到它的灭亡,恒久不变。
10、某年11月4日
①、仁不带兵,义不行贾。
②、成为名将的步骤:1、理论知识;2、实践;3、冷酷;4、理智;5、判断;6、坚强。(隐藏条件:运气) ----当年明月
11、历史证明,落水狗如果不打,就会变成恶狼。 ----当年明月
12、杀降不详!
当年项羽不信,白起不信,常遇春不信,现在胡宗宪也不信!
毕竟失去天下,毕竟死于非命,毕竟四十暴亡,毕竟。人毕竟还是要讲点道义的!
13、当杨涟回过神来,他才发现,自己身边,已是空无一人,那些当年的敌人、甚至朋友、同僚都已抛弃良知,投入了这个人的怀抱。在利益的面前,良知实在太过脆弱。
但他依然留在原地,一动不动,因为他依然坚持着一样东西——道统。
所谓道统,是一种规则,一种秩序,是这个国家几千年来历经苦难挫折依旧前行的动力。
杨涟和道统已经认识很多年了。
小时候,道统告诉他,你要努力读书,研习圣人之道,将来报效国家。
当知县时,道统告诉他,你要为官清廉,不能贪污,不能拿不该拿的钱,要造福百姓。
京城,皇帝病危,野心家蠢蠢欲动,道统告诉他,国家危亡,你要挺身而出,即使你没有义务,没有帮手。
14、十足的不安定因素,哪里有他出没,哪里就不太平。十处敲锣,九处有他 ----当年明月
15、我们之所以一直这样认为,只是因为有人这样告诉我们。之所以有人这样告诉我们,是因为他们希望我们这样认为。 ----当年明月
16、所以我想说的是,当年的这场辩论,或许决定了大明的未来,或许黄道周并不明智,或许妥协能够挽回危局,但不妥协的人,应该得到尊重。
面对冷酷的世间、无奈的场景,遇事妥协,不坚持到底,是大多数人、大多数时间的选择,因为妥协,退让很现实,很有好处。
但我认为,在人的一生中,至少有那么一两件事,应该不妥协,至少一两件。因为不妥协、坚持虽然不现实,很没好处,却是正确的。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至少有一点。
17、他工作很努力,每天白天上朝,晚上加班,据史料记载,大致要干七八个时辰(十四到十六个小时),累得半死不活,第二天接着干。
简单地说,崇祯同志干的,是这样一份工作:没有工作范围,没有工作界限,什么都要管,每天上班,不是跟人吵架(言官),就是看人吵架(党争),穿得破烂,吃得也少,跟老婆困觉较少,只睡五六小时,时不时还有噩耗传来,什么北边打过来,西边打过去,祖坟被人烧了,部将被人杀了,东西被人抢了等等。
这工作,谁干?
最不幸的是,崇祯同志以上所有的不幸,都无法换来一个幸福的结局——他的努力,终究失败。
18、在由强者书写的历史中,历史没有眼泪的位置。 ----当年明月
19、战争,是这个世界上最神秘莫测,最飘忽不定,最残酷,最困难,最考验智商的游戏。在战场上,兵法没有用,规则没有用,因为在这里,最好的兵法,就是实战,唯一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
20、明知不能成功,明知必死无疑,依然慷慨而行。一般说来这种行为有着很多称呼,比如愚蠢、不自量力、飞蛾扑火等,在西方人的眼中,这更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违反逻辑的行为。
而在中国古老的哲学中,这种行为有着一个恰如其当的名称:
知其不可而为之。
我深信,这正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魂魄。 ----当年明月
21、一个二十岁的青年人是不会懂得这些的,他们太天真,太幼稚,他们或许能够在考试中得到一百分,却不可能真正了解其中的含义。所以他们虽然手握真理,却无法使用,满怀热情地踏入社会,却被撞得头破血流。
22、成为一个名将,就必须和仁慈、温和之类的名词说再见。他必须心如铁石、冷酷无情,当然历史上也有很多以仁出名的儒将,但请大家注意,他们的仁是对士兵和老百姓而言的,对敌人他们比谁都冷酷。所谓仁不带兵、义不行贾,冷酷不是残忍,不是杀戮无辜的老百姓,而是坚忍。比如你的一个很好的朋友触犯了军纪,但你为了执行军纪,一定要杀了他,只有这样,你才能控制军队,即使他是你最要好的朋友,甚至是你的亲人,你也要这样做。
这才是真正的冷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