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布莱森的名句
1、美国人的普遍认识是,如果你周围的某个人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出了事,那么你就应该去讨一大把钱。 ----《人在故乡为异客》
2、这是美国生活中一个极其重要而又诱人的现象--人们总是想要什么,就立即去买来,根本不管那东西对他们有无好处。这种无止境的自我满足,这种对本能的不断投合,令人深深为之忧虑,是不负责任的可怕行为 ----《失落的大陆》
3、英国的城镇有一点挺麻烦的,他们个个都长得无从分辨。他们都有“布兹药房”,都有“WH史密斯书店”,也都有“马克思-斯宾塞百货商店”。说实在的,你跑哪里都差不多。 ----《“小不列颠”札记》
4、不管怎么样,我是被"糖衣炮弹"给腐蚀了。如果你这么想:就凭着沾了点巧克力汁的甜甜圈和一塑料杯咖啡这种廉价的东西,就能收买我,赢得我对邮局系统的尊重,我会恨你的。不过,事实的确如此。我对于英国皇家邮政也够仰慕了,可它从来没有给我提供过早餐小点。因此,我想告诉你的是,我从邮局出来后散步回家的路上,一边抹去脸上的点心屑,在心里也一边将美国的整体生活质量,特别是美国邮政局,抬高到了举世无双的高度。 ----《人在故乡为异客》
5、我有时候会突发奇想,觉得英国人继承的遗产实在多到于己不利的地步。在一个什么都多得叫人咂舌的国度里,你动不动就会把它看成某种取之不竭的资源 ----《“小不列颠”札记》
6、告诉你一个事实:根据最新的《美国数据摘要》,每年有四十万美国人因睡床、床垫或者枕头而导致受伤。想想吧,也就是说每天平均有差不多两千起睡床、床垫和枕头受伤事故发生。当你饶有兴致地来阅读这篇文章时,就会有四位同胞不知怎么搞的被寝具弄伤。
我之所以提起这个问题,并不是想说在就寝这方面,美国人比世界其它地方的人糟糕(尽管很清楚的是,我们中有许多人还需要加强练习),而是我发现有关我们这个地广人疏的国家几乎任何一项统计数据都能发人深思。 ----《人在故乡为异客》
7、“为什么要会很多种语言,我只会英语。这正是异国旅行的乐趣。还有什么比对周围的一切浑然不知更能激起我们孩提时所拥有的那种美妙感觉呢?突然之间,你就像只有五岁,对周围环境只有最基本的最肤浅的感觉。“ ----《东西莫辨逛欧洲》
8、最脏的地方是厨房里的洗涤槽,最脏的物品是洗碟布,它把细菌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趣味生活简史》
9、农业至少是在7个地方独立发明的——在中国、中东、新几内亚、安第斯山脉、亚马逊流域、墨西哥和西非。 ----《趣味生活简史》
10、这儿不是巴黎,他们并不是想撞死你,但貌似这儿的司机比起巴黎的更容易撞死人。一定程度上来说,这应该归咎于意大利的司机开车时从不看路,他们总是忙着砸喇叭、做夸张的手势、和旁边的车子抢车道、“嘿咻”、揍后座的小孩子、吃着跟垒球棒一样长的三明治,而且这些事儿通常是同时进行的。因此,最终,他们定是在后视镜里才猛然注意到你,而那时,你早已成为躺在车后街道上的一坨,或者说是几坨东西了。 ----《东西莫辨逛欧洲》
11、Life, in short, just wants to be.
简言之,生命的目的只是为了存在。 ----《万物简史》
12、总体说来,小时候我过得很不错。父母宽容和蔼,基本正常。他们不会用铁链把锁我在地窖里,不会唤我做“阿猫阿狗”。我生来是个男孩,他们就让我像男孩那样长大。您稍后会读到,只有一次母亲让我穿着卡布里裤 就打发我上学去了。此外,从小到大,我几乎没受过什么创伤。 成长很容易。我既不用思考也无需努力,就这样长大了。因此我恐怕接下来并没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发生。然而在很大程度上,这是我生命中最恐惧、最刺激、最有趣、最有益、最瞠目结舌、最骚动不安、最渴望、最烦恼、最无忧无虑、最迷茫徘徊、最平静、最紧张的时刻。巧的是,这也正是当时整个美国所经历的。 ----《闪亮的日子》
13、”全国地形测量局”的地图有一个毛病,有时候它们或许给你提供了太多的细节。
既然有那么多适用的地貌可供挑选,那么,不管你想到哪里去,你轻易就会认定,自己差不多已经到了。
你看见一个小树林,便摸摸自己的下巴,心想:哦,啊,瞧啊,那一定就是“淌鼻涕树林”啦,也就是说那个模样稀奇古怪的小山包几乎肯定就是“跳跳小矮人长岭”嘛,这样一来,远处山上的那个地方一定就是“绝望农场”了。
于是,你踌躇满志地向前进发,直到撞见某个显然出乎意外的地貌,好比朴次茅斯那样的,这才意识到,你已经有点迷失方向了 ----《“小不列颠”札记》
14、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建筑物像埃菲尔铁塔那样同时是技术先进而材料过时,毫无意义的。 ----《趣味生活简史》
15、跑鞋制造商也很体贴地留下了无数缝隙、凹痕、V形波纹、错综复杂的纹路、麦田怪圈,还有其他有弹力的象形文字。当你一脚踩上一堆湿乎乎的狗屎时(这是你出门三步内肯定会遇上的),它们又给你提供了格外有趣的休闲时光——你手持木棍把狗屎剔干净,低声干呕的同时竟也有奇怪的满足感。 ----《闪亮的日子》
16、静力锻炼法的主旨是借助任何坚硬物体如树木或墙壁,从不同方位用力挤压,以增强各肌肉群的力量。由于树木或墙壁随处可得,也就无须购置昂贵器械,我想这才是吸引父亲之处。 ----《闪亮的日子》
17、“在此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希望)这些小粒子将任劳任怨地进行几十亿次的巧妙合作,把你保持完好,让你经历及其惬意而又通常未被充分赏识的状态,那就是生存。” ----《万物简史》
18、一个社区拥有这么多受过教育的人口,怎么会养不起一家像样的书店呢?
这个问题至少和高中生在常识测验中的可怜表现同等严峻。 ----《失落的大陆》
19、波佐利人酷爱居住在这一片地球上地质结构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上,享受着这天然的电动按摩床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他们一年要经历四千次大大小小的地震,有时甚至一天就要经历数百次。这里的人们对于天花板碎末掉进炖肉里和烟囱跌落下来把老祖母给砸昏这类的事情早已习以为常。 ----《东西莫辨逛欧洲》
20、”人的一生,时间永远不够用。甚至没有时间再续一杯咖啡。“ ----《东西莫辨逛欧洲》
21、去国离乡多年以后再返回,让人感觉又奇怪又不安,有点像是从长长的昏睡中突然醒来。你会发现世易时移,只剩下自己有点傻乎乎地无法融入其中:买点小东西却乱给小费,呆立在自动取款机、自助加油泵和付费电话前不知所措,而且当你的手臂被人猛然抓住时,才惊讶地发现加油站的地图再也不是免费的了。 ----《人在故乡为异客》
22、要取悦英国人真是容易啊。他们巴不得乐趣都是那种微不足道的。
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们有那么多点心——什么茶糕啦,烤饼啦,松饼啦,岩皮饼啦,奶油茶饼啦,水果什鲁斯伯里啦——的口味都处理得那么小心翼翼。天底下也只有他们才会认为,在布丁或者蛋糕上加果酱和葡萄干是桩惊心动魄的事。如果给他们一点儿真正诱人的东西——一片奶油蛋糕或者从一盒花式巧克力里头挑一种——他们几乎百分之百地会踌躇一下,开始担心这样做是不是没名堂,会不会很过分,就好像,但凡开心的程度刚刚跨过了及格线,就多少有点儿不得体啦。
“哦,我真不应该呢,”
“拿去吧,”你赶紧给他们打打气。
“呃,那就拿个小的吧,”他们飞快地拿走一块小的,像是刚刚做了什么魔鬼附体的邪门事儿。 ----《“小不列颠”札记》
23、游记文学,就像游人从景点往家里发回的明信片的合集,风格自然因人而异。 ----《小不列颠札记》
24、芝加哥之所以成为铁路工业的中心,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可以制造和贮存大量的冰。 ----《趣味生活简史》
25、可是在英国 等候买票的顾客早就自觉地拿出更加合理而又聪明的办法 他们在距两个窗口几英尺开外的地方只排一条队伍 哪个窗口空了 前面第一名顾客便上前购票 队伍随即跟上 这方法太公平太民主了 而且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没有人命令他们这么做 也没有人给他们暗示 他们就这么做了 ----《“小不列颠”札记》
26、这是我们美国人比较奇怪的一点。我们花了大力气劝诫自己"拒绝药品",可是一到药店就买上一大堆。美国人每年花在各类药品上的钱高达750亿美元,制药公司将产品推向市场的方式也是极尽热烈直白,让人不知不觉习惯于此。 ----《人在故乡为异客》
27、在一条后街上,我突然发现一家别致的小餐馆,名叫“喷泉小筑”。这里面提供三种完全不同风格的大餐:中国菜、印度菜和欧洲菜。看来这个小镇容不下三家分开的餐馆,干脆全部合一,各类菜式都做。这种理念立即吸引了我,于是我走了进去,一位年轻漂亮的女招待引我入座,给我一份厚厚的菜单。从菜单首页就可以看出这三类菜肴全是由一名苏格兰出事烹制的,于是我自己搜索,想找“酸甜燕麦饼”和“羊杂咖喱肉”,可是菜单里的才是都太传统了。最后我选了中国菜,然后靠着椅背,享受这无忧无虑的一刻。 ----《“小不列颠”札记》
28、旅途发出海妖之歌般的蛊惑,诱我一次又一次上路。 ----《小不列颠札记》
29、人们总是想要什么就立即去买来,不管有无好处。这种无止境的自我满足,不断投合本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失落的大陆》
30、我从来都没弄明白,为什么法国人一炮制起俗气的宗教纪念品就特别有天分。 ----《小不列颠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