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优美的句子
1、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的风雨,我要去接你。 ----梁实秋
2、不能服从自己的人,就要服从他人。这是有生命者的本性。 ----尼采
3、年少的时候,我觉得孤单是很酷的一件事情。
长大以后,我觉得孤单是很凄凉的一件事。
现在,我觉得孤单不是一件事。
至少,努力不让它成为一件事。 ----刘瑜
4、人是一根系在动物和超人之间的绳子。也就是深渊上方的绳索。走过去危险,停在中途也危险,颤抖也危险,停住也危险。 ----尼采
5、福气不是自外而来的,而是自内而生的。一个人若享真正的福气,或是人世间各式各样儿的福气,必须有享福的德性,才能持盈保泰。在有福的人面前,一缸清水会变成雪白的银子;在不该享福的人面前,一缸银子也会变成一缸清水。 ----林语堂
6、我有时觉得他像个旧时代的骑士,怀旧、多疑、忠诚、表面玩世不恭,内心带有完成某种使命的隐秘冲动。 ----北岛
7、我要告诉他们,精神如何变成骆驼,骆驼如何变成狮子,最后,狮子又为何变成小孩……小孩是天真与遗忘,一个新的开始,一个自转的轮,一个原始的动作,一个神圣的肯定。 ----尼采
8、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尼采
9、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我的时代还没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 ----尼采
10、And those who were seen dancing were thought to be insane by those who could not hear the music.
那些听不见音乐的人认为那些跳舞的人疯了。 ----尼采
12、《阿含经》中说的:莲花生在水中、长在水中、伸出水上,而不着于水。如来生于人间、长于人间、出于人间,而不执着人间的法。 ----林清玄
13、花若相似,香不必远流。海风中的天人菊难得一见,烈日下的马鞍藤顽强攀爬,遍生的酢浆花粗服不称奇,湖畔的布袋莲淡美不嚣张。那经霜的篱菊入词,不懂澎湖无人岛的空绝;那温室的马蹄兰无常,只成葬礼丧仪上的簇拥。花常因繁盛而失色,多因丛生而见弃,物以稀为贵,错会了多少可堪吟咏的万象。两袖一挥,清风明月;仰天一笑,快意平生;布履一双,山河踏遍;心有明珠,山河明媚。 ----林清玄
14、我感到难过,不是因为你欺骗了我,而是因为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 ----尼采
15、诗歌是一种忧郁的媒体,而诗人的使命是孤独的。 ----北岛
16、我们的眼睛就是我们的监狱,而目光所及之处就是监狱的围墙 ----尼采
17、日光下的寒林没有一丝杂质,空气里的冰冷仿佛来自故乡遥远的北国,带着一些相思,还有细微几至不可辨认的骆驼的铃声。 ----林清玄
18、这个时代的特性是——分裂——这个时代再也没有真实感了。人们再也无法找到自信以立足于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活在明天里,然而这些人再也没有明天。 ----尼采
19、这是不错的:我们热爱生活,并不是因为我们习惯了生活,而是因为我们习惯了爱。爱里总有疯狂的成分,但同样的疯狂里也有着理智的成分。 ----尼采
20、“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美食者重在食物的质,而非量。 ----梁实秋
21、它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它把人性神化,付诸造型,又用造型引发人性,于是,他成了民族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 它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在它的环抱里神人交融、时空飞腾,于是,它让人走进神话,走进寓言,走进宇宙意识的霓虹。在这里,狂欢是天然秩序,释放是天赋人格,艺术的天国是自由的殿堂。 它是一种仪式,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佛教理义已被美的火焰蒸馏,剩下了仪式应有的玄秘、洁净和高超。只要是知闻它的人,都会以一生来投奔这种仪式,接受它的洗礼和熏陶。 ----余秋雨
22、鸽子有鸽子的视野,他们总是俯视巴黎的屋顶;狗有狗的视野,他们看得最多的是铺路石和行走中的脚;蚊子有蚊子的视野,他们破窗而入,深入人类生活的内部,直到尝到血的滋味 ----北岛
23、那时候说过,一个人是诗,两个人是画。流光老去,便开始无法制止地贪恋万紫千红的春天,总希望未来的日子,可以季季逢春。 ----白落梅
24、一切伟大的艺术,都不会只是呈现自己单方面的生命。它们为观看者存在,它们期待着仰望的人群。一堵壁画,加上壁画前的唏嘘和叹息,才是这堵壁画的立体生命。 ----余秋雨
25、一个伟大的人往往受到排挤、压抑、甚至被人斥为哗众取宠而陷于孤独中。 ----尼采
26、成熟不过是个性被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圆滑了。 ----尼采
27、希望是最大的灾难,因为他延续了人的苦难。 ----尼采
28、金字塔至今不肯坦示为什么要如此永久,却透露了永久是什么。 ----余秋雨
29、杰出作家的长寿,与别人的长寿不一样,他们让失去的时间留驻,让枯萎的时间返绿,让冷却的时间转暖。一个重要作家的离去,是一种已经泛化了的社会目光的关闭,也是一种已经被习惯了的情感方式的中断,这种失落不可挽回。 ----余秋雨
30、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这种具有义务目的的读书法,和一个参议员在演讲之前阅读文件和报告是相同的。这不是读书,而是寻求业务上的报告和消息。 ----林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