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出轨后,我和妈妈到底经历了什么?特别想告诉你们
01
我打电话给爸爸,他说了跟妈妈几乎同样的话。
那天晚上,我哭肿了眼睛。
02
我回到家,家里只有妈妈。
已经有好几年不给我夹菜的妈妈,那天全程给我夹菜。
从初中开始就告诉我要注意身材的她,居然说出了:“多吃点,别总想着减肥,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吃完饭,她跟我抢着刷碗。
因为离婚,她对我从严厉变成了讨好。
03
我放假第二天去见他,他请我吃饭。
我刚说了一句:“不用了吧。”
于是,我赶紧调动出笑脸:“好啊,好啊,那就别怪我狮子大开口了。”
那天,爸爸一路跟着我,我试什么衣服,他都说好看。
他觉得一切都很正常。
可他忘记了,从前的他,从不陪我和妈妈逛街。
他都头也不抬地说:“好看。”
那时,他总跟我说:“女孩子,别花这么多时间在脸蛋上,多花点投资在自己的头脑上。”
可是现在,他把我试过的衣服都买了单,还对我说:“正是最好的年纪,别亏了自己。”
跟爸爸分手时,我的笑脸很大。
可转过身,我泪如雨下。
04
放假在家,同学约我出去玩。
若是从前,我妈一定会百般阻拦。
但现在,她的画风变了。
“多带点钱,在朋友面前别小气。”
而我爸呢,给我打电话,得知我要跟同学聚会后,迅速转来五百块钱,还说让我玩得开心点。
05
爸妈离婚了,我的待遇变得前所未有的好。
可直到失去,我才知道,原来的家其实就是最好的。
爸爸是搞工程测绘的理工男,每天似乎有加不完的班。
他内向温和,工资奖金全部上交,生活上也全赖妈妈照料。
妈妈是图书馆档案管理员,严谨能干且强势。
他们的组合是别人眼中的绝配。
而我从小到大,也很少听到他们吵架。
可就是这样的他们,居然离婚了。
我曾试着问他们离婚原因,他们都三缄其口,只说感情不和。
而我,也慢慢学会了不追问。
不是不好奇,而是越来越怕看到他们的为难。
他们没做成完美夫妻,但他们在离婚后,都尽力去做完美的父母。
06
那天我跟同学玩到十点才回家,我妈就等在小区门口。
一月的长春,正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
很显然,她已经站那里等了很长时间。
我跑过去,握着她冰冷的手,说:“妈,等在这里干嘛!为什么不给我打电话?”
她回:“以前你每次出去玩,最烦的就是我打电话,而且每次回来,本来玩得很开心,可是,我总是各种抱怨,惹得你不高兴,唉……以前妈妈对你太苛刻了。”
那天的风真大,把我的眼泪都刮飞了。
我紧紧地抱着她,说:“妈,你只是离了个婚,不是抛弃了我,也没有对不起任何人,所以,不用内疚,不用讨好,我已经是大学生了,能理解。”
那天,妈妈哭了。
在父母卑微的态度里,我认清两件事:
他们离婚了,但他们对我的爱,依然完整。
我已经长大了,不能再像孩子那样去乞爱,是时候由我来好好爱他们了。
07
也就是从那天起,我的一颗心有了两处牵挂。
第一次去爸爸宿舍,我泪目了。
离婚时,他把房子留给了我和妈妈,住进了公司单身公寓。
他本来就是自理能力很差的人,离婚后,更是如此。
衣服乱糟糟地堆在沙发上,床单被罩皱皱巴巴,冰箱里只有几颗鸡蛋和两根已经烂掉的黄瓜。
爸爸手足无措地站在那儿,说:“要不我带你出去吃饭吧。”
我笑着对他说:“吃饭就不用了,我今天要让你感受一下,有个小棉袄的好处。”
说完,我开始帮爸爸收拾房间。
洗衣服、拖地、擦玻璃,然后做了两碗鸡蛋面。
吃完后,我陪爸爸去超市,买了床单被套枕套等等很多家居用品,又把他的冰箱给装满。
从小到大,那应该是我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做家务。
也是我第一次真正了解到,家务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情。
光是将一个厨房擦出来,就用了整整一个小时。
我爸呢,不得其法地围着我转,看得出来,他很开心。
晚上送我回家时,他眼睛红红地说:“琦琦,对不起……”
我强忍眼泪,拥抱了他:“不管你和妈妈之间发生了什么,在做爸爸这件事上,永远不必跟我说对不起。”
我爸的眼泪应声流了一脸。
我也好想哭啊。
可是,我却使劲深呼吸,然后笑容满面地对他说:“爸,宿舍的卫生一定要保持,好好吃饭,我会定期去检查的。”
我爸含着眼泪点头。
08
爸妈离婚后的除夕,我陪妈妈一起过的。
姥姥家也在同城,但妈妈不想回去,尤其是在节日里。
她害怕看到姥姥姥爷那张愁容满面的脸。
我知道,往年除夕可以清简一些,但这个春节,必须热闹。
从早晨起来,我就开始列菜单,兴高采烈地表示要跟妈妈学手艺。
那天,我炸糊了一锅花生米,两个人的饺子,我更是和出了一大盆的面。
妈妈说:“面多了没事,剩下的发面做你爱吃的花卷。”
我一边干活,一边搜肠刮肚地讲大学里好玩的事。
我添油加醋地讲,妈妈合不拢嘴地听。
用我妈的话说:“有你在家,感觉米袋子里都有动静,家里就跟进了一万只麻雀一样。”
那是第一个没有爸爸的春节,但我们娘俩过得很开心。
至少表面上,欢声笑语。
09
年夜饭准备齐之前,我把菜单发给了爸爸。
让他照着我的菜单,给自己做一顿像样的饭菜。
爷爷奶奶在离长春200多公里外的县城,爸爸瞒着他们离婚的事情,只说我们一家三口要在广州过年。
我发语音给他:“这可是我精心设计的发财菜单,据说,吃了这饭菜,明年会接项目接到手软。”
我还告诉他,做好了记得给我视频。
可想而知,动手能力极差的爸爸,为了那一顿年夜饭,是怎样的人仰马翻。
可是,一个人也不要过得凄清,也要不糊弄,忙活起来,也就没时间伤春悲秋了,不是吗?
10
应该就是从那个假期开始,我学会了放声大笑。
那种越是心底很悲伤,人前笑得越大声的逞强。
就像一个走夜路的人,越是害怕,也就唱得越大声一样。
人生很多时候,真的就是要虚张声势。
因为父母离异了,我不仅要面对充满愧疚的爸妈,还有一看见我就落泪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我慢慢发现,大人的世界也没那么强大。
很多时候,我的状态甚至反过来决定了他们的心态。
就像大年初二去给姥姥姥爷拜年,我嘻嘻哈哈地要红包,还给他们做饭做菜,跟姥姥姥爷斗地主赢钱。
那天离开时,姥姥把我拽进她的房间。
额外又塞给了我一千块钱,未语泪流:“姥姥心疼你啊……”
我也想哭,但我告诉自己要笑。
我笑着对姥姥说:“姥姥,虽然他们离婚了,但都还是这世上最爱我的人,我想得特明白,放心吧!”
11
也就是从那天开始,我会在每晚十点半,给爸妈各发一条微信:“爸,我爱你,晚安;妈,我爱你,晚安。”
爱需要形式主义。
我在一次又一次发这条微信时,确认着父母离异,但他们对我的爱并没有一分为二的事实。
我也在这样的刻板练习里,减轻着父母的心理负担。
不是只有孩子才会受伤,大人也需要爱与支持。
而我,看过身边太多的单亲孩子,因为父母的离异而怨天尤人,越来越沉郁,仿佛全世界都欠了自己。
我真不想成为那样的人。
12
父母离异第三年,也就是我大学毕业的那一年,爸爸再婚了。
直到那会我才知道,他们离婚的真正原因,居然是木讷的爸爸出轨了。
那个阿姨姓肖,是爸爸从高中时就暗恋的“女神”。
他们在同学会上重逢,得知肖阿姨离异独自带娃后,我爸主动联系了她,嘘寒问暖。
甚至不惜跟我妈离婚,和她在一起。
而我妈,没哭没闹,只有一个条件:三年内,不许结婚,不许让琦琦看到那个女人的存在。
我妈宁可让我相信她和爸爸感情破裂,也不愿让我知道爸爸出轨。
但这样的事情,永远是纸包不住火的。
当爸爸在电话里告诉我他要结婚,并且要介绍肖阿姨给我认识时,我人生中第一次向他发火:“你死了那个心吧,我绝不会参加你们的婚礼!”
说完,我愤怒地挂了电话。
虽然理智提醒我木已成舟,妈妈都已经释然,我也没必要再去记恨。
但我是人,不是神。
天下没有一个女儿,知道爸爸当年背叛、伤害了自己的妈妈,还能够微笑着“祝你幸福”。
13
爸爸结婚那天,我没有去。
那一天,我陪妈妈游泳,做SPA,逛街,吃大餐。
那一天,妈妈过得超级开心。
看着她的笑容,我在心里告诉自己:“以后就是要狠狠地爱妈妈,用她喜欢的方式,让她笑口常开。”
事实上,很早之前,我就曾跟妈妈说,不管是她和爸爸谁再婚,我都没有意见。
可是,妈妈不想再婚了。
离婚后的她,除了工作,在我带动下,喜欢上了游泳和瑜伽。
她说,每天光跟这些爱好在一起都玩不够,谁还结婚,是不是傻。
14
离婚前两年,妈妈的心情和身体都不是很好。
但,两年后,她活成了另外一个人。
她说这一切都因为我。
她说:“你每天笑得跟个向日葵似的,我就觉得,我女儿每天都那么开心,我还连个孩子都赶不上吗?”
爸妈虽然不在一起生活了,可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生命的归宿。
这算不上最好的结局,但至少不是悲剧。
15
如今,爸妈已经离婚八年了,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一点不像单亲家庭的孩子。”
说实话,每次听到这句话,我人是笑着的,心却是痛的。
单亲的孩子应该什么样?
悲伤、阴郁、内向、偏激……
是的,这或许是很多单亲孩子身上会有的一些特质。
但你知道吗?
他们曾经不是这样的,他们也不想这样。
16
如果时光可以回到过去,我会像很多孩子那样,哪怕撒泼打滚,也阻止父母不要离婚。
离婚对于父母来说,很多时候确实是结束了一场已经坏死的关系。
可对孩子来说,却是不管怎么还原,都回不到出厂设置了。
就像时至今日,我每晚给爸妈发晚安一样。
可每天早晨醒来,我第一个念头不是“阳光你好”,而是“爸妈离婚了,我没有家了。”
每次看书,不经意看到“阖家欢乐”这个词时,都觉得好遗憾啊,自己这辈子都用不上这么美好的词汇了。
这些年,我救治了好多流浪猫狗,费尽周折给它们联系寄养家庭,其实,更多时候,何尝不是在喂养那个在精神上无家可归的自己,满足自己团圆的执念……
17
前两天,我过生日,正在跟闺蜜吃饭,爸爸打来电话。
“闺女,生日快乐,抱歉,爸爸没能亲自给你庆祝,你肖阿姨住院了,我在这里照顾她。”
爸爸话语里难掩对我的歉意,:“对不起,过几天一定给你补上生日礼物。”
我能说什么呢,只能笑着说:“没事。”
挂断电话,我跟闺蜜自嘲:“我连家都没了,还在乎一个生日吗?”
结果,闺蜜幽幽地来了一句:镜子碎了那么多年,孩子还在拼那些碎片。
我顿时就哭了。
是的,哪个孩子不希望父母与家同在。
但是,如果事与愿违,那么,也没办法强求什么。
至于我,大家不都说爱笑的人,后来都不会太差嘛。
那我就继续放声大笑吧!
18
我是在公司组织与客户公司一起搞团建时,认识贺新的。
那天大家特别渴,水都喝光了。
我看到后,默默去给大家买水。
结果,当我拎着两提矿泉水往回走时,发现了前来帮忙的贺新。
他说:“我一看你离开,就知道肯定是干这个去了,现在,像你这种不拿自己当公主的女孩几乎快在这个星球消失了。”
一年后,这个叫贺新的男孩成了我老公。
也是这个世界上最懂我的人。
我永远不会忘记,他向我告白时,说的那句话:“你那么爱笑,也一定很会哭吧。”
19
那么多年,身边的人来来往往,他们都说:“汪思琦,多欢乐的原生家庭,才能养出你这么一个‘鹅鹅鹅’。”
忘了说了,就因为我笑起来声音连着串,好多人都叫我“鹅鹅鹅”。
而这些人里,只有贺新,透过我的没心没肺,看懂我的忧伤。
有了他,我不仅多了一个伙伴,更有了一个想哭时,不必再强颜欢笑的肩膀。
他会听我讲自己的过往,抱着我说辛苦了!
他带着我不急不慢地看房、买房、装修,哪怕一个螺丝钉,都会征求我的意见。
其实,那么多年,我敏感多思,我太知道,他就是想用这些小细节,一点点复制出我的出厂设置,试图还给我一个幸福的家庭。
20
有时,看着贺新陪妈妈做瑜伽,那憨态可掬的样子,我会笑出眼泪。
但我已经不会慌张地擦去它们,不会提醒自己迅速换上一副笑面。
我从前笑,是我必须调动自己不去怨怼,更不去自怜自艾,让笑成为习惯。
我现在可以哭,是我非常确定我的情感与情绪是健康的,我终于可以自由的拥有和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
我曾对贺新说:“如果不是遇见你,而是一个特别会伪装的冒牌暖男,我是不是会被伤得很惨?”
但他说,从你决定笑着面对父母离异这件事开始,你就已经不是悲催和遭渣体质了,就算不遇到我,你也值得遇到比我更好的人,就算遇不到更好的人,你也会成为特别幸福的人,你早让自己有了这种能力。
21
父母离异后,孩子如何成长?
或许我的经历,只是其中一个答案。
但我想,贺新的话却是最好的答案。
我们不能太过指望原生家庭的完璧无瑕,以及固若金汤。
这一生,我们真正能够指望的,其实就是自己。
那么,早一点让自己拥有这种能力,是最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