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草与挑柴
挑草与挑柴
文/赵元波
父子三人到山上去割草砍柴,割草是为了养牛,砍柴是为了烧火做饭。不多长时间,就割好了一担草,砍好了两担柴。乍一看上去,草担子蓬松,看着大,实际上要轻一些;柴担子呢,看着就结实一些,要重一点。
父亲挑起了一担柴,让两个儿子各自选一样,要么挑柴,要么挑草。大儿子呢,有些老实,让弟弟先选,等弟弟选了一样,剩下的就他挑。弟弟呢,人小鬼大,喜欢耍点小聪明,就毫不犹豫地挑起了那担草,果然要轻得多,他心里暗自得意;哥哥呢,挑起了那担柴,还真的有点重。
父子三人挑起担子一起就往家赶。
没想到,走到了半路,刮起了风,父亲和哥哥挑着柴,稳步往家赶去。弟弟挑着那担草,逆风行走,可就吃尽了苦头,风吹在草担子上,吹得他直打趔趄,摇摇晃晃,一个人就落在后面,艰难行走。
这还没完。不一会儿,风倒是停了,天上却下起了雨,淋在草担子上,一淋雨,草担子是越来越重了,压得弟弟肩膀有些酸痛了,独自一个人行走在雨中,他就有些后悔了:要是当初自己挑柴担子恐怕就不会如此狼狈了。可是一切都晚了,那都是自己的选择呀!后悔也来不及了,谁让自己喜欢占便宜、怕吃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