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桥下为什么不结冰?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桥下为什么不结冰?

2019-08-01 09:18:26 作者:晓叶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桥下为什么不结冰?

  前些天,早上起来散步,在解放大桥发现了让我感到很奇怪现象——解放大桥下面没有结冰,龙泉路的大桥下也没有结冰。最初,在小清河,我就发现,河面上都结冰了,唯独桥下没有结冰。我当时以为是河水污染造成的,没有在意。可是,当我看到荆河上面的大桥也是这样,我们这是感到困惑了:桥下的风速应该快,结冰应该厚呀?

  昨晚,我看了黄西主持节目“是真的吗?”其中有一个验证漏斗流水,堵在漏斗口的乒乓球掉不下来。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玩过的一个游戏,把一个小豆豆放到一个管子口上,你使劲吹气,小豆豆就是掉不下来。道理一样的。小球壁的水(气)流速快,形成高压,拖住了小球。

  当时,我让孩子在网上搜搜,“百度”得到的答案是:

  专家们认为,产生这种奇特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四个:第一,白天河水和桥墩都吸收光照射的热量,河水吸热快、散热也快,混凝土桥桩则是吸热慢、散热也慢。到了晚上,河水的热量已经散完,但桥墩的散热还在继续;第二,桥上有人、车经过时动作声音都会产生震动,这种震动会破坏水分子从液态进入固态时分子晶格的产生;第三,空气通过桥洞时,由于速度增快,使空气与水面的摩擦力增强,从而产生热量;第四,根据“风洞原理”,空气穿过桥洞时,使其静压增大,自然会对水面产生向上的吸力,水下层的热量就被带到水面,使得水面温度较高,不易结冰。

  虽然我一时还不能理解接受这四点解释,但是自然真奇妙,值得我们不断学习呀。有时候,越是熟悉的现象,越容易被忽略;司空见惯,往往变成人云亦云。所以,养成观察思考习惯尤为重要。保持思考的理性科学性,保持学习的自觉性敏锐性,并及时记录下这些难得的点点滴滴,这就是不断成长的内在动力

  五十多岁了,桥下不结冰的现象,应该每一年都会看到,可是直到几年我才发现。由此可见,“发现”是多么简单,而又不容易的事情呀。牛顿看到树上的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看到热气从壶盖里喷出,发明蒸汽机;人们看到鸟儿在天上飞,发明了飞机等各类飞行器……孔子看到河里的流水,发现了时间人生都是一去不复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我们的祖先看到星空大地,发现了“太极”和《易经》。知微见著,一直是我们人类有别于动物,我们的祖先聪明智慧标志大道至简,往往从知微见著中来,从一个个细小的现象中来。

  教育生活,生活即教育,其核心是:学习即发现,发现学习的意义,发现生活的意义,发现生命价值。而发现,往往来自于读书、观察、思考,来自于乐此不疲的读书、观察、思考……读书、观察、思考,来自于好奇心想象力,还要加上理性和善良,没有好奇心就会熟视无睹习以为常,没有想象力就会失去创新意识发明创造,没有理性就会变成自以为是胡作非为,没有善良就会变成急功近利和变本加厉。只有当科学精神道德规范,与科学技术和谐共生的时候,才会产生美好祥和局面结果。这也是教育的神圣使命之一。

  养成一个习惯,每天问自己一句话

  我今天读了什么书?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还要养成一个习惯,常常这样来思考:

  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还可以怎样?

  最好在养成一个习惯,坚持这样做:

  遇到问题,读书、上网搜、查工具书、请教高人和专家;有了心得,写下来,分享出去,并经常修改梳理自己写的文字;找到榜样,身边的,网上的,团队中的,古今中外的……

  这应该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工作、学习、生活三位一体有机共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