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
课间回到办公室,刚坐下,手机响了。拿过来一看,是艾姐,为了不影响其他同事,我走出办公室摁下接听,因为我知道这肯定是一次长长的通话。
果不其然,艾姐说女儿昨天晚上又大哭不止,晚饭也没吃,焦虑不安的她只好向我求助。艾姐其实是我学生的家长,因为我做了她女儿小学时期三年的班主任,她女儿给我担任了三年语文课代表,从此,我们便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艾姐的女儿从小稳重大方,对自己的要求也比较高,学习成绩自然是名列前茅。今年已经是一名高三的学生了,因为成绩优秀,本来在尖子班就读的女孩又被选拔去了一个重点培养班,这个只有二十人组成的小班,是全校师生关注的焦点,甚至校长也会时不时的来班里了解情况。这次导致女孩情绪失控的还是学习成绩,分数第一次降到了六百以下,而校级名次更是排到了128名,可想而知,这样的成绩给女孩带来了多大的压力,她觉得自己对不起日夜陪读照顾她饮食起居的父母,对不起对她谆谆教导充满期望的师长,对不起自己起早贪黑的苦读时光,任凭父母怎样安慰都无济于事,忐忑不安的艾姐才又打来了“求助”电话。
听完事情的缘由,先稳定住艾姐的焦灼的情绪,告诉她,成绩的起伏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正好趁着这一次排名下降查漏补缺,找出失分的原因。女孩的大哭也是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给她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她先自我调整情绪,这个时候任何的安慰都是多余的,因为你越表明父母对她没有那么高的期望,她越觉得自己不中用,什么都做不好,心里就越愧疚。所以,时间是最好的良药,父母越淡化这件事,女孩越能及早的调整好情绪。如果可能,在课余多和科任老师沟通一下,了解女孩近期在课堂上的表现,听听老师的建议也是不错的。
电话那头的艾姐终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我知道,她的情绪已经慢慢的平静下来了。其实,我哪里会疏解别人的心结呢!只不过在妮高三的最后几个月进行了周末陪读而已。因为自己陪妮亲历了那暗无天日的高考时光,我对复课抱有深深地恐惧,虽然妮过了重点线最终没有上自己心仪的学校,但我并不支持她复读重考,结果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妮在曲园快乐的学习着,渐渐明晰了自己发展的方向。而艾姐虽然也爱女心切,但常常在给女孩解压时说起亲戚家读研读博的孩子,无意的攀比给了女孩更多的压力,而有些东西不是我们努力了就会拥有,别人拥有的可能我们穷其一生都没办法获得。
中国文化一向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责任也会或多或少的带给我们压力,而单调的高三生活又让这些孩子们忙得几乎没有时间去缓解这些压力,他们期望自己成为父母眼里的好孩子,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却唯独不能成为想要的自己,灰色的情绪积累多了就会爆发,给孩子一个释放的出口,正如《麦田里的守望者》说: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期待着天下父母都能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