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念佛成佛,感应道交

念佛成佛,感应道交

念佛成佛, 感应 道交 1、 如来 藏的 功德 与 作用 释迦 如来初成正觉时,叹曰:奇哉奇哉,一切 众生 ,皆具如来 智慧 德相。但以 妄想 执著 ,而不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 自然 智,无碍智,则得现前。通途教理,多偏重于自力,脱离妄想,使如来藏出缠。譬如地下 宝藏 ,须待人 挖掘 ,方堪 受用 。而诸法 实相 的 道理 告诉我们,众生本具的如来藏,其实即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而诸佛的功德智慧是 圆满 成就 的。亦即是说,

《念佛成佛,感应道交》的相关文章列表

 一念远心,一世佛经
一念远心,一世佛经

日期:2018-03-01 02:12:10 点击:648 好评:2

01 龙崖寺的苦行僧远心和尚犯了妄语戒,为了在一群愤怒的乡民手里救下一只妖。 ldquo;各位!各位还请把这位女施主交给小僧吧,出家人普度众生,小僧定能让这妖物改邪归正立地成佛的。呆头呆脑的远心和尚挡在柴堆前拼命阻止想要一把火烧死那只妖的乡民们,为首...

盖世之才,不如你念一句阿弥陀佛
盖世之才,不如你念一句阿弥陀佛

日期:2018-11-13 08:33:25 点击:170 好评:0

盖世之才,不如你念一句阿弥陀佛 念佛有四种功德。第一个,消业障,令众生消业障,经上说,持佛名号,念念中,可以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第二个,令众生断烦恼,烦恼是业障之因。第三个,能令众生除妄想,妄想是烦恼之因。第四个,能令众生破无明,无明是这一...

仁德上人 佛与魔、善与恶、错与对、成功与失败就在自己
仁德上人 佛与魔、善与恶、错与对、成功与失败就在自己

日期:2019-03-15 07:46:40 点击:312 好评:0

愚痴没有智慧的人,往往是靠自己的一念心血来潮,一念的冲动,盲目地决定自己的一切思想行为。不明白自己的一念决定是至关自己命运的大事情。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决定着自己命运的大事。三思而后行,对人对事一定要慎重慎重又要慎重,决定不能靠自己的心血...

文殊菩萨:念佛是诸法之王
文殊菩萨:念佛是诸法之王

日期:2018-11-17 07:37:29 点击:178 好评:2

文殊菩萨:念佛是诸法之王 唐代圣僧法照,为净土宗四祖,约生于公元747-821年间。法照大师的一生有许多神奇殊特的感应事迹。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 767年),迁居衡州(今湖南衡阳)的云峰寺时,一日,于斋堂用餐时,从钵盂中,忽睹五色祥云及寺院、山林、流涧、石...

死期不定,老实念佛
死期不定,老实念佛

日期:2019-07-06 21:42:12 点击:51 好评:0

死期不定,老实念佛 《集法句经》云:「上午所见多人之中,便有下午不见而亡者;下午所见多人之中,便有次日上午不见者。」生命非常脆弱,就像泡泡,随时可能破掉。我们看小孩子吹的泡泡,它就算平平稳稳在空中飞,说不定什么时候碰到障碍物就破掉了。而我们...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读后感精选10篇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6-09 21:36:01 点击:8041 好评:9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是一本由陈宇廷著作,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4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读后感(一):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开始看到这本书觉得名字很是...

佛菩萨护念行人
佛菩萨护念行人

日期:2019-06-01 20:40:52 点击:74 好评:0

佛菩萨护念行人 夫一切通途法门,全凭自力修行者,末世多诸障难也。如《楞严经》中广明行人,于禅观中之五十种阴魔干扰。行人正见稍失,便陷魔网。故《楞严经》云:‘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印光大师云:‘修禅定人,指四禅八定及参禅人...

劝众念佛诗
劝众念佛诗

日期:2019-09-02 13:03:34 点击:23 好评:0

劝众念佛诗 娑婆苦,娑婆苦,娑婆之苦谁能数?众生反以苦为乐,甘住其中多所失。 臭皮袋里出头来,长养无明病成蛊。蓦然三寸气消亡,化作寒灰埋下土。 五趣迁流不暂停,百劫千生受凄楚。诸仁者!何如及早念弥陀,舍此娑婆苦。 西方乐,西方乐,西方之乐谁能觉...

念佛即是修菩萨道
念佛即是修菩萨道

日期:2019-06-01 20:40:40 点击:61 好评:0

念佛即是修菩萨道 菩萨道者,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学佛初发心之人,未达教理,行未得力,即随凡情之缘发心,欲于娑婆人间,行菩萨道,救度众生。虽慈悲发心,但忍力未充,烦恼未除,无明未破。自未觉又何觉他?自未得度如何度他?如是而行,自他俱溺,非菩萨...

念佛圆证三不退
念佛圆证三不退

日期:2019-06-01 20:40:16 点击:52 好评:0

念佛圆证三不退 夫不退者,《阿弥陀经》云:‘阿鞞跋致’。《无量寿经》云:‘阿惟越致’。皆梵语也。不退有三义。一者位不退,破见思,入圣流,不堕凡夫地,此即永不失超凡之位也。二者行不退,断见思惑,伏断尘沙,恒度众生,此即永不失菩萨之行也。三者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