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淮阳古城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淮阳古城

2019-10-11 22:53:53 作者:转弯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淮阳古城

  古老的陶罐上、古老的城落里,早有关于他们的传说,点点星星混合青砖灰瓦淌入每一个在这儿出生的人们心中。

  羲皇故都,淮阳古城。在河南省周口市有这样一个充满着传奇色彩神秘古城——我的家乡淮阳,淮阳古称陈州,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三次建国、五次建都。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有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安阳,八千年看淮阳。“淮阳是中国远古时期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氏定都和长眠之地。6500多年前, 太昊伏羲氏定都淮阳后,‘正姓氏,制嫁娶’,使社会从群居无序的状态形成一个个以姓氏为共同体人群,进而发展中华民族的一支支血脉。”,淮阳人自称伏羲后人,正是有着这样深厚的历史底蕴浓重的自我认同,淮阳人们一直坚定地传承着团结坚韧勇敢等中华基因。尽管历史风云变幻,淮阳从帝都到破城、再到贫穷的小县,但那里的人们从未放下自己的“骄傲”——哪怕是蛮寇横行、颠沛流离革命年代

  伟大的历史总难免要跌宕起伏民族成长注定会伴随荣辱浮沉回顾革命历史,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大举侵犯华北,这让忙碌于各自温饱的淮阳人民们似梦初觉,他们燃起高昂的抗日热情,在知识青年薛朴若、韩纪文等人的带领下纷纷弃耕投笔、英勇从戎,于是就在凶残的日寇眼皮子底下,他们组建了淮阳的第一支抗日队伍——淮阳抗日游击队

  薛朴若和韩纪文等人本都是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然而饱读诗书让他们更深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他们以教书作掩护,在高堂学校举办日夜校,建立"农救会"、"妇救会"、"青抗先"、"儿童团"等群众抗日组织。1938年9月,日寇占领淮阳,于是同年10月,薛朴若、韩纪文等人迅速地组建了淮阳抗日游击队。尽管当时只有26名队员、22支长短枪支,但淮阳抗日游击队像一只火炬、像是准备燎原的星星之火照耀着淮阳大地,使淮阳人民看到了希望。淮阳抗日游击队展开灵活机动的对敌战斗,在碱庄战斗、夜袭双楼等多个战役中连战告捷。后来经过近3年的艰苦抗争,淮阳抗日游击队逐步发展壮大,甚至还创建了一片方圆200多华里的敌后游击根据地。后来他们又挥师南下,重新开辟了淮太西根据地,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

  建国之后,时任当时游击队司令的薛朴若退居淮阳,老人开始传递和发扬红色基因发挥余热,他不顾年老体衰依旧撰写革命回忆录、整修烈士陵园,以垂教后人,传递中华红色基因。最终,2000年3月2日,薛老因病医治无效,在淮阳老家逝世,享年90岁。

  老人走了,那些先烈们都一个个睡去,战争的年代也渐渐远去,革命的记忆也都被尘封成档案。可那短短的数笔又怎能勾勒出革命历史的厚重与伟大?作为民族富强根基,在正青春、应奋斗年龄,我想我们唯有自豪地接过先辈们的火炬,无我地传承着中华红色基因,才是对先辈们、对祖国真挚的致敬!

  红色基因——是无我的爱国热情、是不屈的坚韧、是无畏的勇敢、是不懈的追求……淮阳故里、伏羲后人,也许我们没有一段足够轰烈震撼的革命历史,但也一如既往地传承着红色基因,我们坚定地点燃星星之火,相信有燎原的那一刻,淮阳革命亦是中国革命不可缺少的拼图。

  从华夏文明诞生至今、从党的伟大出生至今,羲皇故都,淮阳古城,香火代代,传承着中华红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淮阳古城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