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动物的内心戏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动物的内心戏读后感10篇

2019-11-20 23:00: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动物的内心戏读后感10篇

  《动物内心戏》是一本由[德]彼得·渥雷本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9,页数:24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动物的内心戏》读后感(一):动物世界丰富多彩

  如果生命是部循环不终的电影,动物即是演绎奥妙存在。 对于人类来说,必须仰赖衣服工具外物才能获得饱暖及其他的生存条件,而跟着渥雷本探看动物们天生的精妙构造与求生技能,我们便能够从汲汲于自身生存的努力中抬头,看见与身边的这些自然界中的生命,是如何在有限资源之下用与生具备的天赋活出令人惊异的璀璨生活。 世界上所有对悲伤痛苦和爱的感受都是一样的,动物和我们并无二致。从动物视觉观察倾听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它们和人类一样,懂得爱、有七情六欲,更懂得享受生活。动物的内心情感智慧意识,唤起我们用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动物。

  《动物的内心戏》读后感(二):不自知的我们何以面对众生

  文图 / 左叔 以前先后读完了德国自然保护主义者彼得·渥雷本的《森林奇妙旅行》、《大自然社交网络》等两部作品,所以再读他的《动物的内心戏》这本书,看到其中的一些观点并不觉得意外,反而会看一个人不断完善自我认知体系呈现出来的一脉相承。 《动物的内心戏》表面上看是在探讨动物到底有没有认知、有没有情感、有没有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理解以及在与人的互动过程之中所处的位置,但我觉得更有价值部分是“反省”。反省我们人类作为生物,在自然界中与其他生物的相处模式以及由模式上的变化所带来的不可逆转改变。 我们处在“万物循环”之中并且借助于创造出来的文明左右或者加速了原本节律的“万物循环”。彼得·渥雷本用一段文字概括了人类的“伟大之处”。人类的经验传承突破了“万物循环”的时间界限杰出个体的伟大创造进入了共享的经验库。 “在大约6000年前,人类发明了文字,在文字的帮助下,我们可以将知识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而且重要的是可以将前人的智慧收集起来供后人使用。每个人都有机会阅读这些宝贵的经验,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随着发明不断增多,知识的集中性及其可调用性也越来越强。纸张印刷术、收音机电视电脑、网络——每个阶段都是量子跃迁,都是在加速知识的发展……借助这种记忆方式,人类在创造力文化方面表达几乎不存在任何限制。” 彼得·渥雷本虽然从多个角度探讨人与其他动物之间除了差异性之外的相似度,但是仍坚持回避人类在“经验积累”方面的优势。然而这一优势,并不是我们凌驾于其他生物之上的立场原由。彼得·渥雷本在《后记》篇中虚构了一个发生于2050年的科幻故事,并借助这个故事当中的外星人之口道出了人类在“万物循环”之中的困局,“这些住在钢筋混凝土里面的居民,还缺少标志着进化完全的一环,即对身外事物的关心”。 我对这本书当中最为感兴趣的部分是“动物的时间概念”。彼得·渥雷本提到一个关于人的时间概念的与我个体经验以及认知探索一致。我们常常有去未知之地感觉路途遥远,而归途却显得特别快的体验。彼得·渥雷本将之归结为“在相同时间段内,我们思考东西越多,就会得时间过得越慢;相反,如果我们的大脑低速运转,就会觉得时光飞逝”。未知引发我们不断地收集沿途信息进行判断和思考,而对那些了解于胸的老路“闭着眼睛也能到”。 他沿着“大脑活跃度低就会感觉时间飞逝”这个思路去探讨在人类眼中那些“智寿”的生物,比如蜉游。“体型越小、神经传导时间越短,因此在单位时间中能够获得信息和体验就越多。单位时间内的经验能让我们感受到时间的流逝”。这样看来,我们对于“短寿生物的怜悯可能只是自作多情,它们拥有比我们想像丰富的“生命体验”。 对于我而言,这是一个相对“新颖”观点,也让有了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我自己在“时间”问题上的焦虑恐惧。“生而有涯”这件事情长久以来一直伴随着我,我也一直以“手刀”的姿态去抵御它给予我的磨损,我大概以一种不自知的状态实践了彼得·渥雷本在这本书里提及的理论,以尽力的丰富去应对有限的容量。 我们对于自己还有很多不自知的部分,我们又要站在怎样的立场上去面对众生?

  《动物的内心戏》读后感(三):跨越物种的同理心

  彼得·幄雷本曾在扉页中写到“尝试走进他人的内心“,当然other亦可解释为其他物种。读完本书,有恍若隔世之感,平时不曾留意的地方竟如此奇妙,而认知空白之处却有如此多的色彩

  一直以来,我们的认知中,动物给我们的印象只有他们的外形,以及作为大家笑料的动物行为,生物课堂上也许会谈到动物的繁殖生存情况,但从不会谈及动物的情感,当我们年轻一代与乡村生活越来越远,逐渐失去了牛羊猪马鸡鸭的印象,甚至是蛇蝙蝠燕子蜜蜂都变得陌生。当在城市光亮处,你只能看到忠诚的狗与慵懒的猫,和显示在屏幕上的《动物世界》,而你想吃的鸡鸭鱼肉似乎取之不竭,却从不关系它来自何方,动物似乎只与食物画上了等号。现在文明几乎在我们与动物之间设立了单向镜,隔绝了我们与动物的交流。此刻,《动物的内心戏》将带我们从新体验丛林草地,在那潮湿泥泞道路中踩出脚印

与森林共处

  曾经何时,我们用思考定位界限,直到发现动物也会利用智慧;我们用文字语言来作为动物与人类的区分,但却是我们不能通过气味音频率传达更有效率信号;我们用计算脑容量来验证人类站在顶端事实,却发现被智人灭绝的尼安得特人却是脑容量的顶端。我们使用工具爬上食物链的顶端,却发现动物也会用适合自身的工具,而今我们用什么衡量

猫头鹰-曾经机敏象征

  动物的时间观与人类不一样,这让我想到论语中所说“夏虫不可与冰”,苏轼哀叹蜉蝣天地只一瞬时,也曾想到自己的生命相较而言也是一瞬。同一个时刻,却有着不一样的定义,这样的心态会使你在心爱的宠物离世时,不再那么沉重,在他看来你已经陪它走过了一生。在文中还指出,懂人心的狗已经驯化了30000年,而猫不过三千年,这也造成猫的行为基于本能,而并非遵守依附强者原则

  猫的可爱

非常新奇的是,彼得在书中提出植物也有意识智慧,他们会通过根和气味信号进行交流,生病的树木会得到森林中其他树木的友善营养补给时,不就是与我们去医院看望病人时带上水果相似的行为,让我觉得这片土地培育起来的生物多么不可意思,倘若我喜爱吃的空心菜在下锅之前,也要思考“to be or not to be”,我想我今天的晚饭应该会少放点辣椒

  《动物的内心戏》读后感(四):动物的内心世界

  前些日子,我被一则有关猫的真实故事感动到了,一只小猫守在死去了两天两夜的猫妈妈身边,骨瘦如柴的它将收集到的肉放在妈妈身边,而自己却靠树枝和小石头充饥,它依偎在妈妈身边,用尽全力保护妈妈,阻止人类的靠近,都说猫是一种高冷动物,对人类没有太多的感情比不上狗对人类的忠诚、感恩,但是从这只猫身上我看到了动物也是有感情的。

小猫的胃

  从来不养宠物的我,与动物接触得也少,但是我知道有一类情感是动物与人类都具有的,那就是母爱。人类有母爱,动物也有,甚至比起人类的母爱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的事例很多很多,母亲危难时刻不惜牺牲自己保护孩子,这是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了,正是这种博大深厚的爱的力量繁衍传承了生生不息的人类社会和万物生灵。 有关动物的情感话题,人类一直在研究和探索,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动物情感世界的丰富程度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甚至超出我们的接受范围。在我们周围分布着有感觉的快乐的生命体,作为高级情感类动物的人类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具有低级情感的低等动物呢?

  德国作家彼得·渥雷本的大自然的奇妙物语第三部《动物的内心戏》终于面世了,在他的前两部作品中,作者主要探讨了动物与植物的相互影响以及人类与森林如何和谐相处,而在这本《动物的内心戏》中,作者以全新的视角向我们展示动物的内心世界,探讨动物的情感与人类情感有多少相似之处?人类和动物是否相互需要呢? 人类通过观察和感受发现,动物具有独特的交流方式,它们通过叫声动作、气味、身体放松程度等来传递信息;和人类一样,动物们出于本能会有感觉,书中提到的现代农业每天都会发生的像烫掉小牛犄角、切掉小鸡的喙尖这类行为,以前人们会认为动物们不会感觉到疼痛,连带着也认为新生儿早产儿没有痛觉,这怎么可能啊!想想孩子的哭声,他们能感觉饥饿就能感受到疼痛。 正因为情感是本能的表达,动物们与人类的相似程度远超我们想象,比如它们会有死亡的反应及恐惧意识,会有幸福的感受、爱的表达,也会有孤独、悲伤、愤怒报复情绪,这些高级情感不再是只有人类才具有。渡鸦、灰雁的相守一生让人心生感动,动物尚且能一夫一妻,而我们人类却自愧不如

  人类与动物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人类需要动物,不管是宠物还是家禽,从满足生活需求精神层面需求,人类对于动物的干预行为,不仅增加了动物的数量,也让动物们对人类圈养产生依赖,所以说人类与动物各取所需获取利益最大化,动物给予我们幸福感,人类给予动物的合理需求。 纵观全书,作者以科学角度透视动物的内心情感,书中列举了很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他们凭借着对动物的热爱敏锐的观察,借助专业的知识,为公众带来新的发现,全书信息丰富同时让人开阔视野,是本难得的有关动物情感的科普书。

  《动物的内心戏》读后感(五):翻译随笔:多一点了解,多一点理解

  如果把我们有关动物的事实比作一座博物馆,我们知道的事实是一件一件的藏品,那这些玻璃罩后面的精美藏品,少则几十年,多则几十年都被这么完美保存在事实博物馆,我们虽然能看到,但却不了解。直到碰到了一位新的导览员,沃雷本先生。沃雷本先生是一位真正的行家,所以他了解这些展品背后的故事。于是您每到一个展区,沃雷本先生的介绍词可能会是这样的:大家请看,这是众所周知的一号事实,您再仔细瞧瞧,它不是不是有点不对劲。再来看到事实B,这个展馆的玻璃不太好,我给大家换个正常的,于是您就看到了一件完全不同的展品。即便您很小的时候就来过这个博物馆也好,或是听人讲过这个博物馆里的展品也好。在沃雷本先生的带领下,您总能看到这些藏品新的一面,更加丰富,更加多样。而那些表面光鲜的藏品,在其他角度来看,可能也是裂痕满满。

  翻译时觉得沃雷本先生的语言风趣幽默,用“梗”丰富,或者说吐槽能力极强。但他对与动物的那份喜爱却流露字里行间,他希望我们能了解动物的真实一面,而在每一节的最后他都真心希望我们能更了解动物,尊重爱护它们。但他却不像有些动物爱好者那样,劝我们放弃肉食,改行素食。一来这并不现实,二来对现有的动物也不是一种最优的选择,三来食素也不像您想的那般善良。想必看完书的您会对此深有感触

  作者语言幽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比喻的精妙,要保存这些梗或者是换成相似梗就像是从毛巾里拧出水来。而要从我的脑子里挤出这些梗,就好像在拧一条刚刚经历过甩干模式的毛巾,有水汽但是挤不出来。现在留在我脑子里的,是一条关于体重股市的比喻,在看这个句子时,脑子虽然觉得好笑,但脑子也觉得很为难,该怎么让大家也觉得好笑呢?就是不知道这俩该怎么联系到一起,但最终,还是挤了那么一点出来。您不妨去找找这个句子,看看体重和股市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如果您觉得和您口味,还请记得夸夸我。 除了上述换“梗”能力问题,还有手滑问题。由于德语的出厂设置,每个单词在出厂时就会被贴上“性别”,阴阳中性,这部份词在当代词就正好对应了中文的她、他、它,于是,在前期打稿时,脑子自动转换,这只猫她…这只狗他…强行拟人可也行。还有一点比较要命的就是,我看不出句子缺什么,尤其是在刚刚翻完,自己检查的那一遍。可能您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会看不出,不是刚翻完吗?可能这就是原因所在,脑子反映不出来到底缺了什么,因为残存的原文印象会补充上去。就像是原著党去看某些电影的感觉,残缺剧情我知道,但电影党就很难受了,这样一想,真的是辛苦编辑大大了。

  但让我没预想到的是,不光是语言本身,单身居然也会给翻译带来困扰。例如,请看下列句子,回答问题:马克茜到底在哪里?“我”到底是跟谁出去的?马克茜是我家的狗,我们全家出去玩,妈妈带着狗到露营地等我们。乍一看没什么毛病,编辑大大却说:不通顺,为什么我们全家去旅行,妈妈要提前等我们?逻辑不通顺。也对哈,为什么。因为,在单身狗的认知世界里“我家=爸爸+妈妈+我”。作者的我家是 “我+我老婆”。这就说的通了。于是全句才变成了书中看到的句子。

  虽然换梗的时候很纠结,但全文的欢乐气氛确实让人着迷,一枚硬币总有两面,有欢乐就会有悲伤,甚至是残忍。您一方面会惊讶于动物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您又会惊讶于我们对动物的偏见是如此之深。而在处理我们对于动物的偏见时也是用了我们最耳熟能详的故事和事实,有时都惊讶于那些 “全球通用梗”,博学的作者甚至引用了庄子的一段话,也是很敬佩了。

  书里不仅有“全球通用梗”,还举了很多可能会颠覆您看法的事例,您以为的善良不是真正的善良,您以为的爱不是真正的爱,您以为的吵不是真的吵,您以为的凶残不是天生如此,您以为的本能不是真的本能,甚至您以为的嬉戏都可能是一场暴力…

  翻译时感受最深的就是,原来人对于动物世界了解的那么少,动物也有负面感情,也有自己的一份聪明才智,甚至有自己的文化。原来我们并不特别,原来它们并不“低等”。我们常说要对动物多一点关心和理解,也要在了解它们以后才能理解不是?多一点了解,少一点偏见。少了一丝偏见就多了一份尊重。毕竟,万物皆有灵,灵不灵魂不清楚,但是灵性还是有的,善待身边的小动物,多爱它们,它们也会把爱回报给您。

  《动物的内心戏》读后感(六):《动物的内心戏》--那些熟视无睹的“情理之中

  在城市里生活久了,人们接触的动物也开始趋于单一,所以,有的人只好通过饲养品种特别的宠物,来感受自己与自然间的联系。然而,越是与动物接触,越是饲养“驯化”程度高的动物,人们越会觉得,动物与人类,由外而内,俱是如此相似--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思维误区。因为这些动物本来就是人们按照自己的喜好对其本性进行过干预的“产物”,是被人类“立过人设”的代表,所以,只能说是人们按照自己的喜好,挑选了其行为表现可以用人类思维更多地去“理解”和“解释”的动物,事实上,动物们的内心正在上演什么样的精彩大戏,人类从来一无所知。

  所以,虽然很难检测,人类却不该直接否认动物没感情:否则,至少动物本身的繁衍过程就会进行不下去。例如,越是特征明显符合人类认为的“美丽”标准的动物求偶时,人们越是戏称其为“外貌协会会员”,但本书却部分否定了这种人类自以为是的“同理心”--“美貌会带来压力,而压力有害健康。”因为出于对美的追求,人类之间一旦出现了同类“竞争”,还可以通过进一步彼此展示品性、能力、金钱多寡等方面展开角逐,动物们就只能“化情场为战场”,给对方以“血的教训”,才能表现自己。更惨的是,如果表现过头了,有自残的危险还不算,更会引来捕食者的窥伺。

  至于动物是否真的具有感情,乃至“会思考”,人类也会因为自己预先的判断而可能产生误读:“桀犬吠尧”是中国古人早就提到过的,而动物的梦境即使能真的全然展现在人的面前,人们又能真实地解读几分呢?“行为是天性和经验的混合体”,而“对同胞施加对生存毫无意义的苦痛,就是坏的行为”。所以,这一部分的内容,作者并没有提到多少更专业的研究成果或最新发现,而是貌似想引发人们更多的思考。例如,很多事后会被判定为“霸凌”的行为,会被当事人有意无意地辩解为“只是闹着玩”;狗狗攻击他人,很可能只是因为它们判定这样的行为是在保护主人和自己--那么,我们就真的无从判定是非了吗?我们的同理心适当的应用界限在哪儿?

  最后,作者通过探讨“动物需要人类吗”和“人类需要动物吗”,引申出了自己的观点--“人类不是世界的主角”,人类中心主义本来就是“傲慢与偏见”的集合体。日本动画《虫师》中提到这样的世界观:在人们感知的世界“边缘处”,有一些奇异的生命体,它们介于“有生命”和“无生命”之间,被称为“虫”。比如蓟马,它们行动,它们停止,它们在犹如“胶水”般的世界里拍动翅膀,用说不上是飞行还是何种姿态前进······可是,由于我们和它们的生命周期和生存方式都有着太大的差别,我们很难理解其他生物也就不足为奇了。

  本书语言平易,引用详略得当,可能是出于自然保护者的身份和对动物近乎本能的尊重感,作者仅就人们感兴趣的各种话题和人们想理解的动物的内心层面进行了简单梳理,且侧重于究举实例,并不刻意下结论,谈及的事例也突破了森林的边界,触及了更广阔的动物天地,给出了人们去探究自然、反向认识自我的新思路,是一本值得一读的科普入门读物。

  《动物的内心戏》读后感(七):动物是地球上的低等公民吗?

  人类自我感觉良好的优越性毋庸讳言,作为有感情、会思考的地球一等公民,以世界中心自居。人类往往无视动物的内心感受,粗暴、麻木甚至冷酷情的对待动物。

  人类总是想当然地把动物看作地球的低等公民,事实上真的如人类一厢情愿的看法吗?德国自然保护主义者彼得·渥雷本的《动物的内心戏》一书,完全颠覆了你头脑中固有的认识。动物有感情,也会思考,而且它们的智慧也远超人们的想象。书中的很多观点,都是生物课本上没有的。不但知识点新颖,而且是建立在科研基础上的,绝非信口开河。

  幸福是人类向往的最美好情感之一。动物有情感吗?

  通常的看法是,情感可以划分为感觉和情绪。感觉指的是感官的感觉,是身体的一部分。情绪则不属于身体感觉。渥雷本并不认可这种观点,他认为“从本质上来说,情感更应该是一种潜意识的语言,是与生俱来的。”

  既然情感是潜意识的语言,而潜意识受本能支配。显然,动物也是有情感的。科学研究指出,即使是植物,也能对疼痛作出反应。1966年美国测谎仪专家巴克斯特在一株牛舌兰花上做实验。巴克斯特改装了一台记录测量仪,并把它与植物相互连接起来。他刚刚划着火柴的一瞬间,记录仪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燃烧的火柴还没有接触到植物,记录仪的指针已剧烈的摆动,甚至记录曲线都超出了记录纸的边缘,出现了极强烈的恐惧表现。

  植物尚且有如此丰富的情感,动物怎么能例外呢?无论是高等动物,还是低等动物,都具备丰富细腻的情感。小小的苍蝇在你举拍欲将之消灭的时候,也会心生恐惧,往往在你举手的一刹那就逃之夭夭了;当你喂鱼的时候,鱼食尚未投入缸中,鱼就向你靠拢过来,未卜先知的狡黠让人心生怜爱;当你外出归来,家中的爱犬摇晃着尾巴亲密地挨上来,温馨动人的一幕也羡煞路人。

  动物的的情感中常超出常规认知的恐怕要数它们的性爱了。人们通常认为动物的性爱是以繁殖为目的的。科学研究发现,超过1500种动物身上有同性恋现象。猩猩、狗、犀牛,甚至包括苍蝇。科学家认为动物的同性恋含有深层次的意义。他们设想:同性伴侣可能是族群内部的关系黏合剂,它们本性温和,并帮助亲戚养育后代,比如兄弟姐妹的后代。由于它们的侄子、侄女与它们的基因相似,因此它们自己的基因也得以保存。

  让人瞠目结舌的是,除了同性恋之外,动物还有自慰的现象,这证明动物的性存在愉悦感。这种现象在哺乳动物上容易观察得到,事实上陆地上的其他脊椎动物也存在这种性行为。比如一种名为虎皮鹦鹉的鸟,它们会在主人的手上摩擦泄殖腔。

  动物也会表达爱,这不难理解。动物又是如何面对死亡的呢?通过观看《动物世界》这样的节目或是阅读书籍,也有亲身饲养宠物的经历,动物独自面对死亡往往震撼我们的内心。大象在知道要死去时,会独自走向象冢;鹿群的女性首领在丧子后退出领导地位,族群中的其他成员却默然视之,不为所动;丛鸦在族群中的个体死亡时会聚集在死者的身边,徘徊一到两天,并发出一种特殊的声音。动物对死亡的理解与人类如出一辙。动物有同理心,也有幸福时刻,这些都与人类没有什么不同。

  《伊索寓言》有一篇著名的乌鸦喝水的寓言,从中你会发现动物也会思考,而且还非常聪明。无独有偶,英国BBC蓝色星节目中有一种深海鱼,会使用工具,它把找到的贝类用嘴叨着,锲而不舍地往珊瑚礁上摔打,直到把贝壳摔破为止,辛勤的劳动换来的是可口的美味。

  通常,我们根据脑指数来给聪明排座位,人类当之无愧地坐头把交椅,海豚紧随其后。脑指数越低,相应地越不聪明。但是动物中,打破这种认知的并非个案。最常见的例子是,尼安德特人作为人类祖先的近亲,脑指数比人类还高,但却聪明远逊人类。

  另外一种衡量聪明程度的是新皮质,作为大脑皮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皮质是智力的发源地。鸟类几乎没有新皮质,其聪明程度却与脑指数结果大相径庭。松鸦在过冬前,会将自己喜爱的食物藏在不同地点,而且它还注意到了每种食物的保质期,易腐败的食物先吃掉。松鸦能轻松地记住这些食物的存放地点,而且它们聪明到要防备食物被同类或异类偷食,把储藏地点深印大脑。即使所藏地点发生了重大变化,也能轻松找到。这一点,我们人类就完全无能为力了。

  人类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由分工合作来完成的,动物其实也存在这种高效而有条不紊的行为。最典型的当然是蚂蚁和蜜蜂。比如蚂蚁社会,蚁后专司产卵,工蚁负责照顾蚁后,兵蚁负责守卫家园,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社会性动物存在国家和组织这种高度发达的生活模式,说明动物绝非人类眼中的简单物种。

  人和动物都是地球的一员。人类却无法理解动物的内心世界,从小小的昆虫到猫猫狗狗等身形较大的动物。但人类却极大的改变了动物世界,人类驯养家畜。家鸡原来是热带雨林中悠游自在的原鸡,它们产蛋单纯地为了繁殖后代。可现在产蛋却是为了人类食用。养殖场的家鸡生存环境极其恶劣是众所周知的,鸡献出了蛋,人类反而虐待它。然而,情况也是复杂的。狗是人类得心应手的好帮手,驯化后至今约有5亿只,而未经驯化的狼却只有15万匹。人与动物各取所需,相依相扶,以至今日。可是,人类却缺乏应有的同情和爱,来回报与我们同处地球的动物。

  人类天生的傲慢与偏见,以自我为中心,不利于与动物和谐共生,也不利于人类的未来。渥雷本有一个梦想,“让动物们行动自由,并且多关心、满足动物们的合理需求。”爱与同情,是人类的天性。当人把这种天性,施与动物时,我们的地球才会绽放勃勃生机,才有可期待的美好未来。

  《动物的内心戏》读后感(八):带你走近动物的内心世界

  能听懂动物的语言,看懂动物的行为,大概是每个人小时候都曾经有过的愿望。至少我小时候是这样的,每天清晨听到房前屋后鸟儿此起彼伏的叫声,很好奇他们叽叽喳喳的叫声是什么意思,有时想他们是饿了么?还是呼叫同伴起床了?再不难道是发现了什么好玩的东西呼叫同伴过来看的么?长大后想到这些都不由得笑了起来,因为这可能就是自己小时候和同伴相处的方式,自然而然的想到了鸟儿也是这样。还有夏天树上的知了每到中午叫声特别大,记得我曾经问过妈妈:“知了是不是太热了啊?”现在已经不记得妈妈当时是如何回答我的,还是根本就未作答。

  当然长大后对这样神奇的技能还是充满好奇心,但是现实世界没有魔法,不能满足我这样的愿望。所以当我看到彼得.渥雷本的《动物的内心戏》这本书后,我有种接近实现愿望的激动,因为之前看过他的《大自然的社交网络》和《森林的奇妙旅行》这两本书,从中感觉到作者对自然界的动植物非常了解,也非常爱护。

作者 彼得.渥雷本

  渥雷本是一个提倡环保主义、提倡生态平衡的人,所以他的作品出发点都是基于保持生态平衡出发。本书也不列外,作者抛出如下几个问题并进行探讨猜测。

  一、动物有感情么?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都能解答,因为看过很多关于动物的报道:比如小象死了,象妈妈会围着小象的尸体悲鸣;狼妈妈失去宝宝会很难过,还有一些动物失去伴侣后会绝食而死等等。

  不过作者所探讨的绝不仅仅于此。他从动物的痛疼感、性生活、如何表达爱、对生命结束的理解以及动物的同理心等方面进行探讨、挖掘。

  也许是文化背景不同,作者书中讲到人类大部分认为动物没有疼痛感这一说法我觉得不准确,准确来说是人类对于动物的疼痛感忽略而过了,因为每当动物被人类伤害或者宰杀时,它们都会发出很凄惨的叫声,但是我们人类很少因为动物的疼痛而放下手中的刀而已。亦或者说人类对一些动物没有感情,更多的是认为人类宰杀动物是天经地义,因为饲养家畜家禽的目的除了卖掉增加经济收入外,就是为了吃它们的肉。我还记得小时候每到过年,村子里家家户户都会杀一头猪留作过年期间吃。虽然也知道并不是没有肉就活不下去,但是我们人类考虑更多的是自己的成长,会从营养的角度去考虑。

  当然这种现象并不是近现代才开始,我们从古时候的书籍中经常能看到一些关于动物祭祀的内容,甚至有专门的职业名称,列如屠夫一词就是个职业名词。

  还有一点我觉得也应该是文化背景的原因,书中说到人类将喜鹊视为坏蛋,而将乌鸦视为吉祥物。而我从小就记得大人们最喜欢听到喜鹊的叫声,说是喜鹊到,喜事近;他们不喜欢听到乌鸦的叫声,只要看到乌鸦就会驱赶,认为乌鸦是个灾星,只要它来频繁的叫,必将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就连两个邻居吵架也会说是早上乌鸦来叫过。

  至于动物的性生活这一说法,我还真是从这本书里第一次听到,之前在其他的书籍里,包括我们学习的课本知识里,我听到更多的是求偶、交欢、配种、交配等等,完全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视角,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和语气去谈论动物的繁殖过程。而作者渥雷本看到的却是动物和人类一样有着性生活的需求,虽然目前观察到和有实证的动物种类不是很多,但是至少证明动物并不是冷冰冰完全没有感情的。

  二、动物会思考吗?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动物有记忆,但是没有去想动物会不会思考,当然潜意识里是认为动物不会思考。我们常用一句话来形容不动脑筋的人:“吃过睡睡过吃,跟猪一样!”我还经常用“猪的生活”来形容自己惰性成瘾的时候。

  但是从本书里看到作者的一个个例子,一个个故事,一条条分析,方才后知后觉的感觉到动物也是有思维的。实际上古人早就发现动物是有思维的,比如我小时候读过的一篇文言文,形容狼的狡猾的: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意思是说两只狼一前一后,前面的假装睡着,后面打洞准备偷袭农夫。

  但是我当时读书只知其文不解其意,只从表意知道狼很狡猾也很危险,只在心里留下了对狼恐惧的阴影而已。

  有意思的是作者谈到的动物做梦的问题让我想起了初中时候家里养的一只猫,中午太阳高照,它睡在家里的小推车上,中途只见它挥了一下爪子,然后扑通掉到地上,神奇的是它并未醒来,保持着掉下去的姿势,只是砸吧了几下嘴巴。当时的我只是认为这只猫太懒了,当然也太可爱了,掉到地上竟然都不愿动一下。阅读了这本书后方才后知后觉的想到那只猫可能是做了一个美梦而已。

  不过我觉得作者写的最精彩的一段是关于蜜蜂的。这可能是因为作者自己拥有了一个蜂箱,所以观察的很仔细。书中写到:它们用”摇摆舞“来交流,通过身体以及翅膀的摆动来告诉其他工蜂蜜源到这里的距离,通过画圆圈来告诉”工友们“蜜源的具体位置等等。

  通过蜜蜂我们可以想到其他动物之间的交流是不是也有其独特精彩的方法?只是我们还不了解而已。例如蚂蚁、蝗虫等等。

  三、动物和人类谁需要谁?或者说互相需要么?

  这一点,我想大部分人的答案是互利共生,和作者的差别不大。但是我想在动物被驯化之前,它们可能是不需要人类的,更多的是人类需要动物。人类需要牛马拉车,需要狗狗狩猎和看家护院,需要各种肉类果腹。但是在动物被驯化之后,可以说是互相需要了,因为如果将家养的牲畜放到森林里,它们也只会是其他猛兽的口中餐而已。

  我们不懂动物,更多的是因为我们人类的傲慢与偏见,因为人类的高高在上的感觉。其实我觉得人类这一特性并不仅仅作用于动物身上,与我们人类自身也不时有所体现。作者在书中提到人类将公猪阉割、将小牛角烫掉、将小鸡的喙尖切掉,说实话,除了将公猪从小阉割我见过,汤牛角、切喙尖真的是第一次听说。但是我却知道在很多非洲国家存在割礼的行为,这是人类对自己的同胞所做的事情。所以我说不平等并不仅仅在人与动物之间。

  《动物的内心戏》这本书无疑是我们走进动物内心、接近动物、了解动物的桥梁。通过阅读本书我对动物的兴趣不在局限于猫、狗、猪、羊、牛、马、鸡、鸭等家畜家禽,让我对更多的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深深的感到这也是一门有趣的科学。

  《动物的内心戏》读后感(九):走入动物的内心世界,你会发现什么?

  (1)人类是世界的中心吗?

  人类作为生物进化链的最顶端,始终是自我认知最优越的。相比于其他的动物来说,人类能够互相细致沟通,能够合理地使用工具,能够用语言来进行交谈,能够充分地表达自身的喜怒哀乐(一直到20世纪后期,还有很多科学家认为只有人类会笑,现在证明并不是那么准确)。因此说人类对于动物的感觉并不会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只要对人类有利,那么其他的物种的感受都是可以忽略的。

  但是实际上真的是如此吗?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对于动物的情感世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很多惊奇的发现。其实不光是动物,包括一些植物自身都有着很强烈的情感。一旦认识并接受这一看法的话,那我们再环视我们的周围,将不再是冷冰冰的空无地带,身边的昆虫、鸟儿、小松鼠、青蛙,甚至是盛开的花朵,都是有感觉的快乐生命体。那么,我们之前对待其他动物的方式是正确的吗?是不是应该更加善待我们身边的生物呢?

  记得孩子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对于生命并没有什么概念,走在路上看到小蚂蚁的时候总是喜欢去踩它们。后来爷爷跟她说:“蚂蚁也是一条小生命呀。”后来跟着我们去公园的时候,遇见路边的蚂蚁她都躲着走,并且跟我们说,都是小生命,要爱护。不过有些小生命她也不喜欢,后来她自已总结的,蚊子叮人,蜜蜂蛰人,苍蝇膈应人,哈哈。在孩子们纯洁的眼中,多种多样的生物形态其实看得比我们更加深入。我们成年人也应该变换一种角度来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了。

  之前看过一本书叫做《森林的奇妙旅行》,是介绍森林生态系统的,该书作者彼得.渥雷本是德国非常著名的自然保护主义者,在动植物保护方面有着很深的见地。彼得还著有一本《动物的内心戏》,主要是介绍动物,这次找来与植物的部分对照阅读,感觉有不少新的体会。

  (2) 美的进化:由配偶选择主导的审美进化

  “食色性也”。孟子的这句话揭示了人生的本质。相对于自然界的动物来说其实也是一样的。努力寻找食物,多繁衍后代保持种族的延续,这对动物来说是头等大事。

  说到寻我配偶繁衍后代,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一套审美标准。有的动物依靠强壮,有的动物依靠艳丽的色彩,有的动物依靠光洁的羽毛,还有的动物凭借复杂壮观的 “豪宅”。这些丰富多样的吸引配偶的方式,让人类叹为观止。

  在书中,作者认为,凭借外貌取胜的动物,在异性面前被选美竞赛所消耗,而在同性中又受到捕食者的筛选,因此除掉个别案例,大部分物种在美貌方面的进化已经走到了尽头。

  但是前阵子刚读到一本《美的进化》,在书中详细介绍了达尔文的一本叫做《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的书,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一种配偶选择主导的审美进化论,这种力量也在推动着生物进化的进程。但是主流的达尔文主义者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观点,会损坏自然选择解释万物的能力,因此在很长的时间内,审美进化的理论一直处于被压制、曲解、曲解、遗忘的状态。

  《动物的内心戏》与《美的进化》对照阅读,能够感受到自然界的绚丽多彩,对我们从现代的角度去全面认识达尔文的进化论,从不同的侧面去了解生物的进化,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3)乌鸦喝水与章鱼保罗:动物也在追求高品质生活

  我们小时候都读过《鸟鸦喝水》的故事。之前以为这只是一个童话故事而已,鸟类的脑子中几乎没有新皮质,不可能有这么聪明。但是现在的研究发现,包括乌鸦在内的许多动物的智力还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

  现在比较公认的评价智力水平的指数是脑指数,也就是大脑与身体的相对重量。人的脑指数是0.89,海豚的是0.64,黑猩猩的是0.3。但是也有例外。历史长河中以蠢笨而闻名的原始人“尼安德特人”经复原测算后的脑指数达到了1.18。尼安德特人的头骨化石在自然博物馆中还见过,没有想到脑容量居然这么大。

  这也说明了用脑指数来衡量智力并不是完全的准确。以松鸦为例,它们的脑指数并不高,而且没有新皮质,但是它们在储藏过冬食物的时候,能够清楚地记得每一处隐藏地点,并能根据食物的腐坏程度,有限选择把爱坏的食物先吃掉。松鸦能够轻松地记住一万条以上的这种信息,哪怕是大雪覆盖了山谷,灌木从被挪了位置,它们的食物却从来不会丢。这真是一项让人膛目结舌的本领。

  还记得在2010年世界杯时做出神预测的“章鱼保罗”吗?章鱼的智力水平直也是被忽略了。有一种叫做“椰子章鱼”的动物,它们会收集对半劈开的椰子,以此作为安身之所。由于在遇见意外情况时候再收集来不及,它们会提前把椰壳做好整理,随身携带,虽然带来了一定的生存风险,但是这一切都是为了以后的安逸生活。无脊椎动物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愿望也是无穷的。

  (4)鼹鼠的故事

  小时候最喜欢看的动画片就是捷克斯洛伐克出品的《鼹鼠的故事》。在动画中,小鼹鼠与小老鼠之间发生了许许多多让人捧腹不已的故事。我一直也以为鼹鼠是一种独居的动物,但是后来发现可能现实中并不是这样的。

  在东非大草原中,生活着一种动物叫“裸鼹鼠”。 像蚂蚁一样,裸鼹鼠也有这自己的王国。在裸鼹鼠的王国中,王后站在权力的顶端,它的身边往往有三只雄性的宠臣,只有王后有生育的权力,其他的子民只能为王室来服务。

  非常有意思的是它们生育幼崽时有个“一半法则”,即每胎最少的生产数量都是喂奶数的一半。而且在幼鼠的吃饭时规划特别好,“鼠鼠都有份,鼠鼠能吃饱,错峰吃饭,鼠生奥义。”不太清楚原文是怎样写的,但是感觉这四句话翻译得实在是太妙了,把鼹鼠生活的状态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5)世上方一日,虫生已多年

  人类的生命相对来说算是比较长的,我们周围的许多熟悉的动物像猫、狗等生命也就只有十几年,而昆虫的生命可能只有几十天。那么在生命的河流中,各种动物所感受的时间都是样的吗?

  这点似乎并没有一个定论。在利用小动物做实验的时候,发现小动物们明显对于空间的感知更强烈一些,而对于时间的概 念相对模糊。即使如山羊等能够感受四季变化去追寻牧场嫩草的动物来说,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周围气候与植物的变化而不是时间的变化。

  尤其对于小昆虫来说,地球上大约有3000种生物的生命不过短短几分钟而已,真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脆弱。我们常见的蜉蝣,幼虫可以在水底生活四年,变成成虫后也不过只能生活短短的一天,完成交配后生命就如烟花绚烂绽放后趋于虚无,短暂而耀眼。

  这些动物的时间明显就不能按照天来计算了。研究表明,神经感知的传导式利用生物电来传输的,生物电的速度很快,昆虫的身体又小,各种神经活动在它们的身体中进行得非常快,或许人类的一天对于它们来说已经是非常长的时间了。或许像是《西游记》中所说,天上方一日,地上已一年。那么对于蜉蝣则是人间一日,炫丽一生。

  (6)各取所需,平衡生态: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作为一名自然保护者,作者非常看重自然界的平衡。这个观点无论是在《森林的奇妙旅行》还是在《动物的内心戏》中都有着很充分的展示。他在书中的一段话很耐人寻味“我们一味地贬低动物,实际上还是一种害怕的表现,因为我们害怕失去自己作为人类的特殊性”。

  为了防止以人类为世界中心的论断,最好还是放下对动植物的傲慢和残忍,对其他的生物保持足够的尊重,发现其他生物的闪光点。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做一名无原则的动物保护者,那样人类将寸步难行。我们要做到的是,收起那些不必要的残忍和无情的手段,用合理的方式来维持人类的生存,同时也要发现其他的生物的美,发现世界上多样生命的可爱,让这一切成为我们快乐的源泉。

  在书的结尾,作者幻想了一队外星科考者来地球考察,当他们将扫描仪器对准钢筋水泥建筑物中的生物时,却发现这个物种与其他生命来源于一个祖先,却对其他同胞如此的冷漠。他们有着征服星辰大海的能力,却不肯分给同胞一点理解和爱。

  “这些住在钢筋混凝 土中的居民, 缺少标志着进化完全的一环,即对身外事物的关心。”外星人的这番话,足够让我们人类警醒。

  《动物的内心戏》读后感(十):动物也是“戏精” 了解它们有多重要?

  “森林游侠”彼得·渥雷本像一位匠人,从深度、广度、高度上对人与动物的关系进行着丈量。

深度:所见非所得

  昨晚,有同事在单位群里发了一张鞋子的图,几秒钟后,群里炸开了,这是继白金|蓝黑裙子之后的又一争论:这个鞋到底是粉白还是灰绿?

  分成两派的粉白党和灰绿党各自拿出神器photoshop和专家的“大脑正在根据日光矫正色差”说,都试图说服对方。

  在此,无意就此事件发表更深入的看法,只为说明看过彼得·渥雷本的《动物的内心戏》的第一感受——所见非所得。

  渥雷本亲切地把各种大大小小的动物看作“戏精”,但它们绝不是徒有其表地在作秀,在其特殊行为背后总是暗含着丰富的生命意义。

  我喜爱科普,曾经坚定地认为一条活蹦乱跳的鱼被放入高温的煎锅里后仍然不停地扭曲挣扎是因为肌肉的痉挛,并不是因为疼痛,而心安理得地大快朵颐鲜美的鱼肉。而动物园里的大象、猩猩则习惯了人类的圈养,成为了人类的好朋友,因而不停地走向游客甩甩鼻子、敲打玻璃来示好,我们因此能告诉自己,这些动物并不会嫌弃自己被人关在笼子里,而看得兴致盎然。

漂亮哒图书封面

  但事实上是这样吗?随着渥雷本《动物的内心戏》逐步深入到动物的内心。我发现自己一直以来坚信不疑的观点被完全颠覆,原来动物也有感情,也会思考,也能体会到欢愉与疼痛,甚至也在暗中观察人类,并不断找到与人类较量的方式方法。

  住在瑞典的耶夫勒动物园里的黑猩猩山提诺,显然厌倦了被人当成“奇珍”上下打量,每隔一段时间,它的脾气就要爆发一次,最后发展成了向游客们丢石块儿。这个愤怒行为毫无疑问地向大家展示了,它有时间感。在游客进园前的几个小时,它就已经知道自己等一下要开始抓狂,并给自己准备道具。研究人员称,山提诺跟我们人类一样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它对自己昨天和明天的行动会有预想。

  而如果脊椎动物受伤,其中枢神经系统是同我们人类一样的区域,也就是终脑,会变得活跃。即使是进化史上与我们相差很远的鱼类也是如此。根据最新研究,鱼在鱼钩上挣扎是一种表现痛苦的行为,因为这时它们的终脑达到了最高活跃水平。

苍蝇不断落在非洲小朋友的脸上、身上(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觉得这些实例还需借助现代科学的研究,不足以让人有直观的感受,那么,渥雷本还在书中给了我们一个人人都能体会到的机会:“所有拥有学习能力的生物都能够感到恐惧。”比如我们所说的“无头苍蝇”,当您在家里驱逐这位不速之客时,您的追赶只会让这个小东西越来越狡猾。因为它们恐惧,出于对死亡的恐惧,使它们不但学会了闪展腾挪,甚至还学得异常迅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往往在一次用苍蝇拍拍打苍蝇未果后,苍蝇会变得惊慌,我们越来越难以一击击中。

  渥雷本以人的角度揣摩动物,同时赋予动物们人性,在他的笔下,动物独树一格的个性就展现在日常生活中各样微小的反应之中。而因他多年林业部门工作的经历,这些“所见非所得”的体会和思考更加真实可靠。

广度:万物有灵犀

  在《动物的内心戏》里,有一篇特别的存在:“植物都知道:为什么要在讲动物的书里讲植物”。是的,为什么要在讲动物的书里讲植物呢?我充满了好奇。

  在这篇文章里,渥雷本重新讨论了“植物”这个分类,并且提出了一个长久以来被人们讨论,并且至今,甚至未来仍然会争论不休的问题——“植物是否有感觉”。

  渥雷本说,《阿凡达》里描述的由树组成的超级整体,这些树通过根系交换信息,这一互动像极了我们的大脑和神经元。这看似是导演虚构出来的幻象,但却真真实实地存在于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树木通过自己的细根与同类邻居进行交流,看看它们过得好不好;要是不好,它们就会通过这些狭窄的运输线为邻居雪中送炭。哪怕年已过百、树叶落光的老树,也可以在周围“林”居的帮助下挺过长长的休眠期。而那些活在大树阴影下几乎晒不到太阳吃不饱饭的小树苗,也可以在这张根系大网里获得生存所需要的养分。而要是有爱吃嫩叶的甲虫来袭,森林里的树就会商量对策予以反击,但这时候树不会只考虑自己,也会散发出气味来警告邻居们,而邻居接到信号后,也会采取相同的预防措施。

  其实,正如前面所述植物的互助,动物更是“心有灵犀”。比如,书中提到的噪鸦。噪鸦对敌人有一套自己的特殊行动策略 : 如果它发现了厉害的对手,如老鹰或猫头鹰,就会马上发出叫声。这种叫声里不仅包含了敌人的种类,还对危险程度进行了分级。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从噪鸦的叫声中分析出25个这样的报警信号,每个信号都对应着不同程度的威胁。

设计精美且有手绘插图的内页

  那么在讨论动物的书中用很大笔墨来讨论植物的意义为何呢?

  作者意在证明,人类看待动物的角度影响了我们对动物的认知和理解。

  “由于我们认为植物与人类毫无共同点,所以才更不愿意站在植物的角度看问题。无脑、无心、无血、无言、无嘴——我们从植物身上找不到一点共同之处。说到底,人类连与自己血缘关系最近的动物都理解不了,更何谈理解相去甚远的植物呢?”

  是的,正是由于我们高高在上,自认为是“智慧”的顶端这一视角,所以我们随自己的意而把动物改造成我们所希望的样子,并因此给它们强加了痛苦、伤害、危险而不自知。

  渥雷本的书与其他同类有关动植物的科普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把自己放低放空,放诸于大自然中,让自己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因着视角、心态的不同,对动植物的观察和认知则与众不同,让他敢于提出有关动物有感情吗?动物会思考吗?动物和人之间需要怎样的伦理关系?这些极具挑战意味和创想的问题。

  其实,无论从几千甚至上万年前,还是现在,世界各地都存在着对于动植物的“有灵说”。南美巴塔哥尼亚部落把死者的武器和装饰品同死人一起埋葬,并把所有属于死者的动物杀死,以便他能在另一个世界使用它们。北美印第安人相信,每一个动物都有自己的灵魂,而且每一个灵魂都有未来的生活,狗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也继续为主人服务。波尼部落的战士死后,人们把他的战马杀死在他的坟墓之上,以便战士死后乘骑。堪察达尔人相信,每一个生物,甚至最小的虫子,都将在其它世界重新生活。

切尔诺贝利核泄露30后,几近灭绝的普氏野马又重现“人类的禁区”(图片来源网络)

  植物虽然不像动物那样,具有空间行走的本领和情感欲望的表现,但在有生有死、有健康与疾病方面则与动物相同。所以,自原始时代以来,人们就常把灵魂赋予植物之身。我国西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如侗族)和南亚一些民族(如克伦人)均相信稻谷有“稻魂”,稻魂的去留决定稻谷的生长是否繁壮,因此而有相当隆重的祭谷魂仪式。克伦人在稻子生长不好的时候,便要举行招谷物仪式。他们念的咒语说道:“哦!来呀稻子的魂灵,回到地里来,回到稻子上来,从西方来,从东方来,从飞鸟的喉咙,从猿猴的口中,从大象的鼻中,从所有的谷仓中,哦!稻子的魂灵,回到稻子上来。”

  斗胆借用“万物有灵且美”对渥雷本的自然观给予概括。而相较于文学艺术、民间传统及宗教之上的“万物有灵”,渥雷本的观点建基于科学试验,更加可信,更有价值

高度:命运共同体

  在读这本科普作品的同时,又促使我延展开来读了另一些关于是否要为动物立法,给予它们权利的文章。

  渥雷本在《动物的内心戏》里直接地表达了对干涉动物的生存权利而为人类谋益、以动物作为试验品、对动物基因进行改造等的反对。换句话说,人们为了吃上鲜美的蜂蜜不顾蜜蜂的反对夺走它们的过冬口粮;人们从世界各地把猩猩、白鼠、兔子等带到实验室进行药物实验;人们试图拿掉动物身上的疼痛基因,以便堂而皇之地把它们作成美食端上餐桌……

  这是一个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不但是动物们的末日,也是人类难以逃脱的浩劫。试想,如果有一天动植物都不存在了,人类又能独自在世界上生存多久呢?

关于动物保护的宣传画(图片来源网络)

  于是有人便试图给予动物像人类一样的权利和保护。美国伊利诺斯州于1973年便宣布了《人道地照料动物的法律》,这是反对残酷对待动物的典型立法。之后,德国于1990年也制定了相关规定。如今,动物是否应当被赋予法律主体地位的争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人们认为,为动物立法除了理论上的冲突外,实践操作上也充满了困难,利如动物的界定问题,“权利”范围,“权利”的行使等。于是关于动物权利的讨论又回到了原点。

  渥雷本在《动物的内心戏》里不但提出了“人是否需要动物”的问题,也提出了“动物是否需要人”的问题。

  人类饲养动物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动物属于人类,它们不仅是我们自身发展的一部分,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如果人类不再饲养动物,那与人类紧密相关的猫、狗及其他家畜都活不下去。渥雷本把生活比喻成游戏,在这场游戏里,所有的玩家——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类,都取得了巨大的收益。彼此成为一个共同体。

  在这个共同体中,人与动物到底要以什么样的关系来相处?我想,与其将关于动物的法律讨论继续下去,还不如渥雷本的建议来得直接而实用:

  “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消除在工业化生产肉类、鸡蛋和牛奶的过程中,动物所产生的痛苦。健康、和谐的宠物品种会丰富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满足动物的合理需求。感受过宠物带给我们幸福,我们也愿意将关心投向野生动物保护——虽然野生动物不会和人类产生过分亲密的关系,正如著名的行为学家珍妮·古道尔说的:‘人无法与狗共享自己的生活,这句话直到我在伯恩茅斯大学就读时才明白个中缘由,因为动物也有自己的性格、灵魂和感觉。”

没有圈养,动物在自然中悠闲自得(图片来源网络)

  所以,我们以后可以试图多以动物的眼光看看世界,我们对它们多些同情而不是怜悯。我们希望我们周围的生物快乐幸福,我们也可以分享它们的快乐。正如渥雷本在这本书中所要告诉我们的:动物也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上所有生命对悲伤、痛苦和爱的感受是一样的,动物和我们并无二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