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仅有的安慰,只是想开一点 | 婵琴的相关文章
仅有的安慰,只是想开一点 | 婵琴
01 多年前,温迪雅于香港北角嘉华 国际 中心 25层 采访 金庸 先生 。问他从自身 经历 来看,怎样 总结 自己 的 人生 ? “人生是 无常 的、 变化 的,没有永久不变的。”彼时, 老人 已经 开始 信佛。如果 宗教 趋向 热闹 与 流行 ,那么 信仰 必定让人 孤独 。 曾经 的 雄心 万丈、 刀光剑影 ,随着 时光 的冲洗, 年岁 的 衰老 ,日渐趋向 平静 与 茫然 。是那么的无论为力 佛经 里谈论的“变”与“无常”,任凭你是 英雄 还是《仅有的安慰,只是想开一点 | 婵琴》的相关文章列表
日期:2019-01-19 23:15:15 点击:117 好评:0
01 房子里的植物有枯叶凋落,也不断有新枝嫩叶生长。如此自然交替,没有任何执念与忧伤。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不是也该如此呢? 对于给内心造成伤害与矛盾的人、事、情,该放弃就果敢放弃。脱离带水、选择徘徊,只会带来更大软弱与巨大落差。 人一旦失去放手...
日期:2018-10-29 18:15:18 点击:133 好评:0
01 有些事情,你无法预测。比如死亡。 每次身边或新闻中听到类似的消息,总是让我木纳很久。尽管我们应该视死亡为自然的过程,接受它的必然性。但是当我们失去至亲与伴侣时,还是会给人以呼吸的窒息感、无以愈合的伤痛与缺憾。 用奥修的话说,死去的人,将在...
日期:2019-03-10 17:01:29 点击:110 好评:0
01 人的惰性很容易滋养、繁殖。如同温床,培育出不好的习气。 比如到了起床的时间,赖在床上拿起手机东翻西滑,直到最后一秒需要工作才勉强爬起;在一张饭桌上,吃完饭后,习惯吹牛不止、口水不断,最终自己说了什么,对方听到了什么,也无从知晓;还有对形象...
日期:2018-01-07 17:00:18 点击:442 好评:0
“存在如同一躯体,苦与乐同一口径,大家不论异同,仍然为爱尊敬。”看到她在结婚纪念日写下这句话,心有悸动。 曾经在一本书中,看过一个观点,大抵是,在婚姻中自我原谅或原谅伴侣,未必事一件困难的事。真正具有挑战的是,原谅之后,如何自我和解,并从悲...
日期:2019-04-15 15:45:53 点击:91 好评:0
01 “一个人在发怒的时候,最难看。终然他平素面似莲花,一旦怒而变青变白,甚至面色如土,再加上满脸的筋肉扭曲,眦裂发指,那副面目实在不仅是可憎而已。”夜读梁实秋先生的书,这句话颇为认同。 纵观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时,哪怕是一件非常小的...
日期:2018-07-17 11:31:11 点击:159 好评:0
大概很多年前,我看一档深夜的谈话节目,嘉宾为在行业内已走红的两位年轻姑娘,他们谈论的话题,为了名利,要不要接受“潜规则。”最终两人的观点鲜明一致,当然愿意。何乐而不为呢。 中国有句俗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我从不否认金钱的重要与价值,但...
日期:2018-03-13 12:30:51 点击:600 好评:2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时刻:抱怨公司制度不合理、抱怨领导做事不靠谱、抱怨丈夫处理事情不当、抱怨伴侣生日不送礼物、抱怨老人照顾孩子的方式有问题、抱怨儿子不听话、抱怨城市房价太高、空气污染严重、环境太糟糕……总之现实生活是如此的不堪,以至于有意无意的...
日期:2018-11-05 14:45:31 点击:83 好评:1
01 一副画,需要有场景、细节及故事的连贯性,才算完整;与之交流的对象,先是称呼、要求对方做什么?它的意义?若彼此陌生,说出你的谢意或抱歉很有必要;一朵花,种子、生长、修枝、翻土,最终绽放,才能邂逅它所展示的美。 以上种种,都是外在呈现 于内心...
日期:2019-02-28 15:45:19 点击:499 好评:0
圆月、宝塔、山脉、湖水、夜色中跑步和跳舞的人们。满是盛世的热闹与祥和。这应该也是人们所说的昌盛。我站在高台上眺望这一切,分明感受到内心涌动一股寂静的欢喜。 我们一起爬山,他脚步快速,始终跑在前面。童年的精力与热情总是很旺盛。我在茂盛的丛林中...
日期:2019-04-29 15:15:09 点击:44 好评:0
“对于自己真正舍不得离开的人,离别的那一刹那像是开刀,凡事开刀的场合照例是应该先用麻醉剂,使病人在迷蒙中度过那场痛苦,所以离别的苦痛最好避免。” 再次读到这段话,不免心生触动。人近中年,来往送别,未曾间断。或许是与心性有关,就送人或被人送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