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祖国的花朵》经典影评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祖国的花朵》经典影评1000字

2022-03-15 14:4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祖国的花朵》经典影评1000字

  《祖国的花朵》是一部由严恭执导,赵维勤 / 李锡祥 / 张筠英主演的一部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祖国的花朵》影评(一):祖国的花朵

  2016-11-30

  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新中国第一部校园题材儿童故事片。

  影片讲述一所小学里五年级学生帮助班级两个落后同学共同进步的故事。电影很多人不一定知道,但片中最著名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片中小演员都是当年从北京各个小学挑选出来的小学生。两位小主演一个日后成为中科院高能物理学家,一个日后成为中戏表演系教授、著名表演艺术家。

  虽然笑点槽点太多,我们还是应该感谢这部电影如实的记录了那个纯真朴实的时代。

  《祖国的花朵》影评(二):岁月不饶人

  相信大家在现在的社会里,活的都很累。我特别喜欢看电影,但是感觉好看的都看差不多了。不知道还有啥好看的,于是我就在网上找CCTV6电影频道上的节目发现了这部老电影。说真的那个时代真的打动了我,确实好纯真的时代。原来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儿歌,也是出于这部电影。真是够经典,那个年代留下的每个画面都是太美好了。不夸张的说,恨不得想体验那个美好时代。可是现实终究是现实,过去的永远只留下回忆。这部电影很珍贵留下美好的回忆,如今里面的小演员都成了爷爷奶奶了。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祖国的花朵》影评(三):这是我的童年

  新中国建立以来,让许多孩子获得了珍贵的学习机会。位于首都的北京小学,五年甲班的四十多个孩子展露着纯真无邪的笑脸,度过快乐、健康、积极的每一天。祖国的花朵,都将在明媚的阳光下自由盛开,看电影中许多年前北京的模样真的非常有趣。印象中自己的小学时光与电影中的有很大不同,但也有某种相似之处。我们祖国的花朵们果然从小就热爱学习,熟悉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承载着记忆的北海公园让我想起许多童年时的小想法和快乐。这朴实的同学情谊,轻松欢愉的劳动与游戏,谆谆教诲的老师,愣头愣脑打打闹闹的小男孩,当然,还有《让我们荡起双桨》。这就是我的童年生涯。

  《祖国的花朵》影评(四):记忆中的小学

  55年的电影,那一年,我爸刚刚出生。爸说,他小时候就常看这部电影。后来我上学了。老师在课上讲到学校的历史:“有两部老电影。抗战时期的《啊,摇篮》,马背上的小学,那就是咱们学校前身。建国初期的《祖国的花朵》,那就是以咱们学校为背景拍摄的。”小孩子,并不那么容易激起什么自豪感,只知道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里乱窜。

  《电影传奇》的播放中,飘出这么一句:还记得吗,童年是什么时候离开的?突然有很伤心的感觉。虽然我上学的时候,北京小学早已不是电影里的样子,可是我有我的记忆。我记得工字楼后的攀登架,灰砖路面,我在那儿学会了跳绳。我记得宣传栏后边院子里有一棵桑树,夏天摘了桑叶养蚕,入秋时候就去捡桑椹,吃得浑身是紫的去上体育课。课间我们在那些老杨树下拔根儿,放学我以图书管理员的身份谋私去图书馆,放肆地挑选心仪的小书。音乐教室里你羡慕爷爷做给我的口琴盒,生物小组活动的时候我发愁怎么画出一只绿头鸭。冬天一下雪,老师就带我们去学校对面的宣武艺园打雪仗,或者找一个下午,在隔壁的电影院看一场电影……都不在了。现在的北京小学漂亮很多,漂亮得遍寻不到我记忆中的样子。当然啊,连我都已经不是那个小小的我了。

  每次听到《让我们荡起双桨》,总对我有特别的意义。我会想起这部电影,故事发生在我的小学。

  《祖国的花朵》影评(五):几个《电影传奇》中提到的本片花絮

  从《电影传奇》过来的,说几个《电影传奇》中提到的本片花絮吧。

  1.《祖国的花朵》这个名字是当初剧组小演员们投票选的,原定名是《祖国的明天》。

  2.《让我们荡起双桨》作曲者刘炽原本写了两个版本,片中的版本也是剧组小演员们投票选出来的,另一个版本是一个八分之三拍子的抒情曲子,小朋友们一致选了前者是因为大家认为这个版本曲调轻快,更像是给小朋友唱的。

  3.《让我们荡起双桨》作词者乔羽表示在片中客串了一个划船客,《电影传奇》的主创们在片中找了好久也没找到,推测是被导演删了。。。(乔羽提到自己在片中客串过还挺兴奋的,结果。。。心疼乔老爷子三秒钟)

  4.本来片中的女孩子们都清一色留着长辫子,主创人员们担心这样会不会太没个性,于是询问小朋友们谁愿意把辫子剪掉。后来一个叫王玲的小姑娘自告奋勇地提出来自己可以剪,于是大家可以在片中看到确实有个小姑娘是留着短发的。王玲从那时起就再也没留过辫子,一直短发。

  在片中扮演梁惠明的小演员赵维勤是著名核物理学家赵忠尧的次女,她长大后成为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片中扮演她弟弟的小演员赵维仁在现实生活也是她的亲弟弟。

  刘小天(就是和江林打架的那个)扮演者陈克然是剧组从东北人民艺术剧院儿童剧团借来的小演员,他是那个年代的著名童星,后来还主演了《罗小米的决心》(《祖国的花朵》好几个主演都在,还有童年时代的大导演陈家林)和《红孩子》。2008年在长春逝世。

  江林的扮演者李锡祥在现实生活中倒和他的角色有几分相像,同样因性格调皮而未入队,在剧组中尤其和性格要强的张筠英不对付,但和片中不同的是,他成绩很好。他的命运应该是剧组小演员中最为坎坷的,童年成长于单亲家庭,母亲则是他的养母,家境贫寒。长大后他和片中的其他小演员们联系甚少,大家只知道他在新疆的一个文工团工作,后来因为犯了错被发配当了矿工。直到1983年,吕大渝得到消息李锡祥想见见她,于是他们约定一同去郭言家见面。那时三人才不到四十岁,可李锡祥看上去却像一个六十岁的老头,干瘦干瘦的,满嘴牙都没了。他告诉吕大渝和郭言,他终于找到亲生母亲了。那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这些老朋友面前,又过了几年,二人得到李锡祥去世的消息。二十多年过去了,郭言却始终记得李锡祥离开她家前的最后一句话,他说:“吕大渝,当年我就喜欢你。”

  正如节目中小崔所说的一样,这一段也是《电影传奇》这一期中最打动我的一段。最开始只觉得悲凉,直到郭言转述李锡祥的那一句“吕大渝,当年我就喜欢你。”,紧接着节目剪辑了原片中的一段:镜头缓慢拉近,教室里同学们都回头去看江林,而他则笑得有些羞涩,同时响起《放牛班的春天》的bgm,字幕缓缓浮现——李锡祥 生卒年不详 , 突然眼泪就忍不住了。

  《祖国的花朵》影评(六):政制之花

  人对于自我的界定必然要落实到以人形成的群体之中,在这之中相对于个性而言的东西,姑且将其称之为群性。个性群是个体的生活叙事的一部分,与此交织的则是个体的群性遭遇。个体的生活叙事必须要在个性与群性遭遇的时空中来完成。这一过程中,群性和个性的碰撞与激荡出多彩的人类生活的瞬间。

不知姓名的志愿军上课

  故事是一个简单明了的故事。赴朝归来的志愿军战士代表陪伴北京小学的同学们欢渡六一并向同学们讲述他在前线的故事,志愿军战士发现了杨永丽和江林两位同学未被发展成少先队员后,提出大家应该要帮助两位同学获得发展的可能性。在善解人意的女少先队员中队长梁惠明和诸多同学的引导下,高傲自我的杨永丽同学和顽皮不认真的江林同学最终得以成功的加入来少先队,佩戴上了红领巾。

一、身份与群性

  六一儿童节当天,北京小同学们簇拥围坐在志愿军战士的周围,聚精会神着听他讲述在战场上和战友如何在危险中炸掉了美国鬼子的坦克。整个的故事另小朋友们热血沸腾,也致以志愿军战士诚挚的敬意。在志愿军战士所讲的故事中,他的战友的名字是历历在目的。然而通篇我们却看不到讲故事的人究竟是叫什么名字的。志愿军战士不是一个名字,他实际上是一种身份。在他的故事中,身份的叙事者讲述了一个有名字的人的故事,伴随着这一讲述,身份感在这个讲述中得到了加强。在志愿军的队伍里面,每一个人不管有没有名字,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被小朋友们予以敬意赞扬的志愿军战士,更是表现出对这一身份的赞扬。尽管如此,我们却能看到,身份具有一定的人格化特征,但却不是真正的人。在末尾的小朋友们给志愿军战士群体的信件中,我们看到其他的志愿军战士的时候,身份的叙事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回应这个体叙事。让战友们一起读信,恰恰是共同体的群性回应,意味着志愿军战士关心着祖国花朵的成长。这一国家保卫者,和平保卫者的群体,他们的应有群性是以他们的存在的目的而获得意义的。这似乎带有某种样板戏的特征,因为在现实的生活中,人们的群性不应该只是也不止是由身份的目的来界定的。那么,这一目的论的身份叙事,是否暗示出更基础的伦理实践呢?

二、阶级兄弟的情感实践

  簇拥者本身就构成了一种伦理编织体。同学之间通过促先进互帮互助的方式,最终成为合格的少先队员。然而成为少先队员却是一种自我革新的提升,它自身带有一定的革命性色彩,和以往的肮脏的,低级的东西的断裂。但革命性伦理的自身,却暗含着升华必然伴随着然性。牺牲则是以自己的所有来完成对目的的献祭,升华则是这牺牲的反馈。片中的杨永丽本是一个有极度的自我的人,她在宏大的仪式中只关注自己的舞跳得好不好看,为自身的美丽而傲娇。而后杨永丽成为少先队员一员,带有着很强的个体伦理转向的色彩。她似乎被这个群性给重新制造了。然而我们运用这种外部批评的时候,却无法否认这所有的所有但是按照被塑造者的同意来进行的,被塑造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情感,这一情感不同于朴素的情感,而是一种被升华了的情感——阶级情感。阶级情感的教育是通过身份来加强的,也只有阶级情感的促成,才能形成有一种对身份追求的动力机制。我们无可忽略的是所有的故事都是围绕在北京小学这一空间来展开,而提及学校就难以忽略其中的教育意涵。然而教育者却不止是学校的老师,在本片中还有志愿军战士。志愿军战士对于战友情感的叙事,以一种引人入胜的心态令人向往。然而我们如何去界定阶级情感,情感是人之本能和潜力所在,阶级是一种建构性的还是一种自然性的存在?恰恰本片的却遮蔽了同学情感间的阶级因素,然而却并不难发掘。在这一空间内,学校的同学中似乎没有资本家的后代,她们在内部可以共享很多东西,比如杨永丽跳舞的漂亮裙子本就应该借给表演的同学,同样,决策都是经讨论后再由中队长拍板,有民主又有集中。江林的母亲是一名工人。等等,这一切虽然是隐微表现的,却能由此洞察到这些情感的阶级基础。那么,在叙事的阶级基础之下,是否还有基础呢?

三、群性中的个性绽放

  尽管人们常常以革命的螺丝钉来达致对社会主义的阶级情感的嘲讽,我们无法忽略的在这内部,人们的情感是如何来感受这些流变的。这些小朋友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像个小大人一样,做事情很有条理,也很勤劳。从他们的笑容中,我在想,他们似乎比我们更快乐。实际上,作为感觉的快乐并不是和某种主义直接对焦的,在主义之上,所有被指称主义的中特有的感觉都是被塑造的。我们习以为常的阿里斯托芬所说的关于寻找爱人的神话故事实际上就是在一个充满诸多男同性恋的城邦被讲述着。而相较于雅典而言,斯巴达的政治中强调有青年男子对少年的言传身教无疑不是一项政治的设计。基于此,群性中的个性虽然带有主义的特征,但其本质的溯源却不在主义,而是古典意义上的政制(Politeia)。

  伦理的实践中必然伴随着群性和个性的交融,然而它们的基础却在于政制的构成。政制在任何程度上都是超脱主义这一描述的。更确切的说,政制塑造了群性和个性,政制中最重要的是身份,而身份引导着情感的发展方向。基于此,任何政制对人的宰制无法超脱马克思所言的“精神上的统治”,抑或,它决定了情感的流变方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