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那条不忍谈起的乡村河流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那条不忍谈起的乡村河流

2020-03-06 19:14:14 作者:惜言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记忆经历农村集体,跟着大孩子们生产队放过牛,或者大人们在田地干活,我们同龄一群小孩子就在田间嘻闹玩耍。那时玩渴了,趴在田埂水洼里就喝水,甚至在牛脚窝里都喝过水,那时的水很清很清,凭我们小孩锐利眼睛绝对看不见水中有小虫子或什么脏东西

  大集体时种庄稼,那时庄稼的肥料是铲田埂上的青草皮,和水塘里的淤泥搅在一起,堆积起来,用淤泥糊上,进行发酵,然后撒入水稻田插秧。我还记得冬季有时不种冬小麦,田里种一种叫“哨子”的草,草长的比我们小孩子高,小孩子们会在其间翻跟斗打闹。待到插秧时,将草田用拖拉机翻耕,草压在土下,放满水,沤烂发酵,也是主要肥料的一种~

那条不忍谈起的乡村河流

  小时候,不但路边水沟里的水可以随时饮用,田埂边的小水沟里小小虾,螃蟹泥鳅黄鳝也多,想吃就能逮到,只是过去困难,舍不得多放油,吃过一两顿就不想吃了,不能连续吃~

  时间进入八十年代,农村也分田到户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年比一年高,尤其是杂交水稻的出现,带来了增收高产,原先稻子亩产八百斤就很高了,杂交水稻亩产过千斤是常事,可杂交水稻需要充足的肥力,还要分阶段施肥,所以各种化肥紧跟着杂交水稻,推向农村。由此,化肥在农村被农民习惯使用原来的一些有机肥料人们也懒得采集了,越来越依赖化肥,大量使用化肥,这就直接导致水体变质,田间的青蛙,水蛇,包括小鱼小虾等水中动物急速减少。我清楚的记得,化肥包装袋一打开,一种刺鼻的味道熏的脑子疼,撒入水稻田里,水的颜色直接变成黄绿,田里的泥鳅黄鳝被药的翻翻的~

  庄稼有了化肥,长势茂盛又脆嫩,于是就多了各种吃庄稼的害虫,还是以前没有发现过的新物种。害虫祸害庄稼,然得治,得消灭,否则庄稼就长不了,接着各种对症的农药就出现了。

  我记得,有一种叫“稻飞虱”的害虫,水稻穂都垂头了,还能发作祸害,钻进水稻杆内,吸收杆中水份,导致水稻杆枯萎,软瘫,使得收割机难以收割,人工也难收割,软瘫的水稻杆几乎烂成灰,割起来都是灰尘。所以农民们只有用农药,我亲眼看到有的水稻稻穂都成熟了,为了对付“稻飞虱”,又最后喷施了一遍农药,连带稻穂,一同吸收了农药,这样的稻穂农药残留可想而知,而稻田里的农药残留就更多了,其实农民也不想这样,但是实在没有办法,不用药粮食就减产,减产就少收入

  化肥加农药,过份依赖使用,使农村水土严重的变质,造成水中鱼虾等越来越少,有的甚至绝迹,但奇怪的是水中却出现了各种小虫子,看似很清的水体,细一看,全是小虫子在其间蠕动,看着很恶心,这些水中小虫似乎抗药性还很强,那么多的化肥农药竟然毒不死它们。小时候渴了就趴在路旁沟里喝水的情景,永不可能再现了~

  说到这里,农村第一代污染源已经很清楚了,那就是化肥和农药的污染。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在发展,各种企业应营而生,有些化工企业也悄然座落在乡镇一些工业园区,直接或间接的威胁到农村,农田。而很多化工企业都是当地政府招商引资过来的,这些企业的投产,也确实解决了当地的一些就业,增加了税收,增加了当地的财政收入,更是增加了当地政府的业绩。企业在生产中,产生的废水污水,有的就直接排放到农村的河渠中。八九十年代,人们只追求经济效益,对环境污染还不够重视。由此,农村被工业污染开始蚕食。当然现在国家对企业污染已到零容忍地步,但在前一二十年,该污染的已经污染了,想恢复却是很难很难,唯有亡羊补牢,慢慢治理吧~

  化工企业触角伸到农村,这是农村第二波污染。

  近年来,一些养殖大户,在农村建大棚,规模化,集中化大量养殖肉猪,鸡鸭鹅等牲畜,由于舍不得投入环保排污设施,造成这些养殖户的污水直接排入农村水塘,水库,包括粪便的气味,都对周围农民有着严重影响,这是农村的第三波污染~

  现在的农村还有一种污染,就是一些所谓的砖家强加给农村的污染,说农民不能烧土锅灶了,烧柴禾污染空气,说农民养一两头猪,几只鸡也会污染。把这些说成污染,我想这些砖家纯粹睁眼说瞎话,一派胡言,中国农民烧大锅灶也是几千年历史了,难道农村一直在污染中吗?农民自己养几只家禽,牲口,是充分利用农村的独特环境及相关资源,丰富一下自己的菜篮子,这也是身为农民的一点传统副业,如果让农民吃些鸡蛋吃点肉,都要花钱买,本来收入就很低的农民何以承担?所以对这些不切实际的伪砖家,利用农村环境污染,涮自己存在感,农村朋友们要勇于力证反驳~

  综上所述,我认为农村有三大污染源,化肥农药,化工企业,农村养殖专业户。这三种污染,又以工业污染最主要,最严重,因为全国范围的污染,都与工业污染有很大的关系,而紧靠农村的工矿企业,稍为排放不达标,就直接污染农田。其实,就算工矿企业排放达标的工业水,也会对农村造成污染,再怎么达标排放,是不可能饮用吧?

  我身为农村人,看到农村的环境不复以往,实为心痛,但工业和经济的发展,总会避免不了环境的牺牲,农民若想跟上消费的脚步,指望种田实难有出路,所以,一些有想法,有经济头脑的农民,也想方设法创业,比如现在有的农村已出现手工作坊,私家代工厂,一些化工五金类的农村加工点,又将成为农村新的污染源,这该怎么办呢?为什么要以牺牲环境来换得经济收入呢?怎样解决这类问题呢?

  粮食虽然不值钱,但是却能养活人,民以食为天嘛,农田污染了,等于污染了粮食。所以,农村切不可再让工业污染了。我,从我自身做起,不造污染源,不做污染事,尽自己能力维护农村环境。我希望,我的家乡,我的农村,是我心中永远的净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