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捡垃圾的人类学家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捡垃圾的人类学家读后感1000字

2022-03-27 03:04: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捡垃圾的人类学家读后感1000字

  《捡垃圾人类学家》是一本由[美]罗宾·内葛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18-9图书,本书定价:55.00,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捡垃圾的人类学家》精选点评:

  ●民族志学术写作和非虚构写作的侧重还是不一样的,民族志写作如本书,看重的是从self-report到问题的方法论

  ●没意思。

  ●讲纽约历史那段还不错。太缺乏配图。

  ●田野穿透力不够 更像是大众科普

  ●题材和切入的视角都很好。 写的稀巴烂,完全没有体系和系统的在叙述作者这么多年的观察和查阅的资料。 烂到以至于我觉得作者这么多年潜心于此简直是白干的一样。

  ●你看这个中英文的标题,英文直译其实是叫《捡垃圾:街道和卡车背后的纽约清洁工人》,结果中文就变成了《捡垃圾的人类学家》……一看这能揣测出出版方的营销意图。还有,封面上很醒目的那句话叫“如果你幸运,你可以一辈子不需要xxx,但你每一天都需要环卫工人”。拜托!如果真幸运到不需要警察消防员,为啥在这么幸运的情况下需要环卫工人呢?我又不是每天都要跟环卫工人打交道,把垃圾丢在垃圾桶就好了啊。

  ●7分吧,人类学著述,以纽约环卫工人作为观察对象,描述了环卫工人的过去与现在,他们的工作内容,他们如何受到污名。

  ●翻译是屎。至于所谓人类学,是徒有虚名。看在认真收垃圾的份上多一星。

  ●想起《洁净与危险》,以及一些朋友对纽约破败的描述。在纽约做个清洁工都要经过严格的上岗培训,生存难呐。作者提到的“不突显”理论,反而是自己写作最好的注脚,如豆瓣网友所言,非虚构意义大于人类学学术意义。从体验生活到美国城市建设史,不仅是人类学。下一步参《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和《纽约:一座超级城市是如何运转的》。PS:谁来蹭下天朝垃圾分类的热点也写一个?

  ●环卫工人面对早起也是百般挣扎

  《捡垃圾的人类学家》读后感(一):致敬大都市里的西西弗斯们

  作为一本人类学或社会学方面的田野调查,关注城市卫生领域的工人们,这是非常有趣的一个话题。相对于它的理论性而言,这本书的文学性太强了。但是,想想大陆地区每年的社科项目都资助了些什么课题,就觉得这样的选题真是太有意义了,起码不凌空蹈虚。一点意见:中文译名明显偏离了原文,好在副标题还留有一些原文的主旨。

  《捡垃圾的人类学家》读后感(二):垃圾的隐喻

  quot;Every single thing you see is future trash. Everything." —Robin Nagle

  作为人类学家罗宾内格有自己的田野点,作为一名环卫工人她也有自己的清理路线,作为城市卫生与健康最基本需求的清洁者,他们却一直被忽略;10年时间里内格让自己从访谈者成为局内人,通过自己的研究与讲座为城市卫士们清楚污名。她认为环卫工作不仅承担着公共卫生的职责,更重要的是维护着快速消费时代资本市场的吐故纳新,我们只有处理掉旧的垃圾,才能腾出空间消费新东西,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物质东西,到最后都会成为垃圾,我们应该为这些有成本的消耗负起必要责任,行业之间的相互沟通有助于建立正真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体系。个人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她把我们快速消费丢弃当成垃圾处理的过程作为当代“夸富宴”(目的在于通过竞相毁灭巨额财产来证明个人实力无人企及)只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我想我们各有答案

  《捡垃圾的人类学家》读后感(三):纽约清洁工:清洁城市的他们,能否清洁自己的“污名”?

  “我们卸下了一位女士的垃圾,把它搬到垃圾车里,然后在她的门廊阶梯上坐了几分钟。她打开门,对我们说,‘快从这儿滚开,臭烘烘的垃圾工。我不想你们粘在我的门廊上。’”一个来自纽约的城市清洁工,回忆起17年前那个高温潮湿、令人疲惫的一天。

  纽约,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区,是国际经济、金融、交通、艺术及传媒中心,这里生活着800多万常住人口,拥有6000多英里的街道,每天生产出11000吨家庭垃圾和2000吨家庭再循环垃圾。为保持这个世界大都市的干净、整洁,这些街道需要每天清理两次,垃圾每天都要回收。而完成这些庞大工作的,是纽约市内不足1万名,更确切地说,是9216名(2012年数据)清洁工。

  有的人“厌恶这些搬运车运载的垃圾,厌恶这些搬运车永不停歇地来来去去”,还有人“厌恶这些搬运车凿进周围街道留下的凹坑,厌恶它们脏污的废气,厌恶垃圾弥漫的气味”,却很少有人意识到,正是清洁工每天强忍住“让人皱起鼻子的强烈味道”,为城市居民带来洁净生活。

  来自纽约大学人类学与城市研究专业的罗宾·内葛教授,决心不再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份清洁,而要用人类学家亲身参与、切身体验的研究方式,加入清洁工的行列。她在垃圾车里、垃圾箱边和垃圾场上挥汗10年,完成了一个人类学家向清洁工的转变。用《捡垃圾的人类学家:纽约清洁工纪实》一书,为我们带来那些致力于城市清洁的劳动者的故事,也为我们揭开了有关洁净都市的秘密。

  一次偶然的机会,罗宾带领学生们参观了纽约著名的弗莱斯科尔斯垃圾掩埋场。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所有人还是被这座垃圾场的漫无边际所震慑。正是这座海洋一般的垃圾场,以及其中波动的“垃圾流”,让她开始对处理这些垃圾的人感兴趣,不由得思考起这样一些问题:“清洁工的现状如何?哪些人在从事这份职业?他们的工作是怎样的?”

  经过两年的努力,罗宾加入了纽约清洁工的行列。清洁工见惯了带着问题和笔记本而来的各种记者和其他采访者,他们往往蜻蜓点水地待上一天,最多一周,就打道回府。在清洁工眼中,人类学家大概也是走马观花者。

  只是这次,他们判断错了。人类学教导其从业者,要和被研究对象一同生活、工作,从而获得一种第一人称的视角——像研究对象一样思考。当罗宾日复一日开着笨重的大卡车,遵从规则,默默忍受着隐晦的行话和难忍的伤痛,以及对女性的传统歧视后,她最终赢得了同伴的信任。

  “我第一次尝试用膝盖来更好地抬起某个很重的垃圾袋时,就被我的搭档立即制止了。‘别那么做’,他严厉地说,‘你会被割伤。做你该做的,来把袋子弄上卡车,但绝不要让它碰到你。’”从这一刻起,人类学家罗宾,放下了所有的学者“包袱”,成为一名清洁工。

  那么,“清洁工”罗宾会告诉我们哪些关于这个行业的鲜为人知的秘密呢?

  第一,“收集垃圾一直被认为是脏的、辛苦的工作……很少有人知道它是最致命的职业之一”。在街道上回收垃圾的过程中,庞大的垃圾车经常会遮挡迎面车辆司机的视线,给回收者带来直接的伤害。而金属垃圾箱边缘锋利的切口、戳穿垃圾袋外露的玻璃瓶碎片、“拉直的挂衣钩、截断的易拉罐盖、裸露的钉子、锯齿状的管道”,还有皮下注射器的针头,加上各种未标明“危险”字样随意抛弃的粉末和液体,都时刻威胁着垃圾回收者的生命健康。

  第二,“当清洁工忙碌着处理日常琐事时,他们被大众有意识地无视了。”当人们晚上出去倒垃圾时,他们只是把这些垃圾丢弃或倾倒在固定的垃圾桶边,当他们第二天晚上重复同样的动作时,却从不会注意,这些垃圾桶是何时被清空的。老清洁工戏称:“他们认为垃圾仙人会把垃圾都变走。”

  如果我们的城市缺少水管工、电工,甚至警察,我们只会感觉一时的不方便。可我们不可一日缺少清洁工,即使暴风雨、大面积停电或有火灾、洪水发生,“清洁工像每天早上都会升起的太阳那样一定会来到垃圾场。”

  第三,你永远不知道清扫街面的工作有多复杂和繁重。当你在清晨的街道,感叹自己早起的敬业和行人的寥落时,你可能没注意,那些刚刚结束工作的清洁工和那些刚刚倒空的垃圾桶。

  回到本文开头的那段回忆,它因一场名为“清除污名”的行为艺术而引人注意。纽约艺术家收集了上千个关于清洁工的偏见和诋毁,把它们写在了曼哈顿艺术馆的幕墙上。这些污名最终由190位来自各界的官员、艺术家、教授、银行家、运动员一同洗去。

  玻璃幕墙上的污名就此洗去,人们心头关于清洁工的污名是否也能就此洗去?一切尚不得而知。

  2019年02月01日 14/15: 解放书单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https://www.shobserver.com/journal/2019-02-01/getArticle.htm?id=265783

  《捡垃圾的人类学家》读后感(四):垃圾场的隐形人——《捡垃圾的人类学家》书评

  本文首发于“一颗土逗”,《 人类学家捡垃圾:污名千篇一律,尊重万里挑一》,便于书友查看,特贴于此。

  本文首发于“一颗土逗”,《 人类学家捡垃圾:污名千篇一律,尊重万里挑一》,便于书友查看,特贴于此。

  尤利克斯是一名纽约艺术家。1979年到1980年间,她走遍纽约的垃圾堆、垃圾掩埋场、维修点、车站口、保洁房和办公室。途中,她遇见了8500名清洁工。与他们碰面时,她会一一与他们握手,并说:“谢谢你让纽约保持美丽。”

  在数年后,“让纽约保持美丽?”则成为一个疑问,触发了一名人类学家走进垃圾场、做清洁工。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博士罗宾·内葛思考:这群手把手维护城市面容的人是谁?人类和垃圾有什么样的关系?在城市文明中,人类与物品的关系能持续多久?她完成博士学位后,组织了一个叫“哥谭市垃圾:垃圾的人类学”研讨会。通过这个研讨会,她到过许多城市,看到各个城市处理垃圾的不同方式。《捡垃圾的人类学家》则是她纽约的曼哈顿七号垃圾组当清洁工的田野观察。

(小标题)淘货:清洁工的日与夜

  对清洁工而言,戴手套是件麻烦事。起初,他们要带上乳胶手套,在外面套上50美分的针织棉布手套,手掌处还要覆盖一层蓝色或者红色的橡胶。

  若遇上雨天,他们还会遇到一个尴尬的问题:带着乳胶手套,手很容易出汗,而棉手套又无法在雨天使用;如果将棉手套摘下,他们又很难牢牢抓住垃圾袋的提手。更尴尬的是,当清洁工戴着手套,无数次地伸手、抓取、拖曳时,握紧的拳头往往会因为施力过猛而狠狠砸到他们的脸上,因此,他们收获了“熊猫眼”。

  这是纽约清洁工的日常。在这座有820万居民的大城市,每天会产生1.1万吨家庭垃圾和2000吨再循环垃圾。而清洁工的数量只有9216名。

  曼哈顿有12个街区。这些街区覆盖华尔街,每周有20辆垃圾车和15辆垃圾回收车经过,还有55名工人、办公人员和后勤人员在此轮换工作。罗宾·内葛所在的曼哈顿七区极其繁忙,因为它覆盖5个街区。

  罗宾·内葛当环卫工时,令他苦恼的,可不仅是戴手套,还有早起。清洁工要在每天黎明前的夜色之中起床,他们要开始为纽约清理垃圾。他们走到装满死鸽子的垃圾箱,闻到因布满蛆虫而产生的恶臭。将垃圾从大箱子中拉出时有时会太用力,那些发臭的液体便会溅他们一身。

  对清洁工来说,清理垃圾只是表面,淘货才是正经事。他们试图从垃圾堆里找到“宝贝”,即一些他们认为可以废物利用的东西。

  48岁的库尔兹是街区公认的“淘货王”。一头金发和一小撮胡子是他的标志性形象,令人过目不忘。在遍及整个纽约城的垃圾场,他会在里面找到有些脏、但至少还能使用的台灯、椅子、玩具,还有鱼缸。许多他捡回来的东西都成了圣诞礼物或者生日礼物。台灯可以擦干净继续使用、玩具可以打磨抛光送给孩子,有时候他还能“淘”到别人不要的西装,自己修剪改造之后,发现还挺合身。

  库尔兹认为,街道是他们清洁工无法预料的赠品,它可以满足人的请求。清洁工可以捡走所有看上去值得留存的东西,除了把它们据为己有,他们也把东西拿到旧物市场拍卖,贴补家用。

  不过,“淘货”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它需要清洁工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大多数清洁工都被安排清理特定的街道,他们要熟记垃圾车和扫帚在特定时间应该在哪里。在遇上暴风雪日的日子,他们的清洁工作会因为环境恶劣而困难加倍,甚至还会碰上设备老旧无法操作的情况。於是,他们要会在短时间内解决设备问题、寻找最简短的路线。这可以帮助他们留出更多时间“淘货”。

  清洁工的一天,是在废弃物堆里创造新一套生活方式中渡过的。

(小标题)规范:成为清洁程序中的一员

  胡里奥·普拉特罗是曼哈顿地区的一名清洁工工头。他已经工作了二十多年。视察扫帚车、和快递员“决战”是他每日工作。他视察街道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快递员们“霸占”大街的情况,这时候,没有人愿意挪动下脚步。如此一来,普拉特罗和他手下的清洁工便不能打扫大街、清理垃圾。“你们不走开,我们怎么倾倒街道呢?”这是他经常和快递员说的话。一般来说,此言一出,对方便会兴冲冲地过来比划拳头,甚至还会挥舞手臂、打算激战。工头要替工人争夺“街道权力”,因为他不仅管理清洁工们,还要维护一套层级严密的环卫局规范。

  人类学家阿诺德·凡·格纳普曾经提出,“临界是所有过渡仪式的中间环节,是团体中的个人实现现状变化的一种仪式”。

  新事物在寻找新文化并且试图融入新文化时,都将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事物会脱离其原始的共生群体,这一般会伴随一些象征仪式,比如“除名”、“剃头”。

  第二阶段,要经历磨练根除或者修正之前所遗留下来的习惯的身份,比如,刚进公司的员工做文书工作时,往往会被上级指责“不符合规范”,他习惯书写的句式、语言风格会被纠正,以符合公司准则。这个过程是最艰难的,因为新员工会经历”撕裂“的认同期,一方面,自己还坚守原本习惯,另一方面,自己已经根深蒂固的习惯却不断被质疑。这个过程既矛盾又紧张。因此,如果新员工能够挺过“被絮絮叨叨的纠正期”,他就会感到自己有被新群体接受的成就感,他发现“值得建立一个新的自己”。

  第三阶段,共生群体欢迎这个新生物回到他们的集体中,同时也承认他的新角色。比如,新员工撑过试用期,老板会开大会向全院介绍新人,在此之前,他可能一直被当作打下手的、可有可无的人。

  环卫局的长官们的第二阶段格外的长,因为他们监管、分配清洁工的任务极其繁琐。一位环卫长官要监管七组环卫工人,即七辆垃圾车上的14位工人。这些长官也被叫做工头。工头一天的工作始于分配路线,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他们都要视察工人们签署路线卡、确保路面卫生。同时,他们还要向他们的上级、区域主管汇报工作。比如垃圾车需不需要倾倒、路线是否完成等。并且,他们还要应对一切特殊情况,比如市民打来热线投诉、环卫工人生病请假、垃圾车将居民区的大树枝撞断等。

  这些琐事一般伴随着复杂的文件规范。比如,一次,垃圾车轻微刮蹭,工头们赶到现场后,便要立刻填写附有4页纸的名字为“806”的表格,并对涉事工人进行现场跟踪拍摄。工人受伤了,於是,工头还要填写名字为“807”的表格。如果这场事故是由某些机械故障所致,那就要用名为“240”的表格。若这场事故还牵涉普通市民,那工头的工作量又多了,他得填写名字为“808”和“MV104”的表格。

  除此之外,工头还要手动记录工人工资。在一本展开有三英尺长的记录册上,工头标记环卫工的名字,白板用蓝色墨水标记,夜班用绿色墨水标记。一页纸上有上百个正方形鸽子,每个格子表示一个区域的一个垃圾装载员的轮班情况。

  虽然手续繁琐,但在熟悉这些流程之后,工头便成为环卫局体系里一颗牢固的螺丝钉。

(小标题)污名:为什么是清洁工?

  一天清晨,一辆SUV正准备通过一堆垃圾泡沫,缓慢地路过垃圾回收车。正当SUV停下时,司机嘴带唾沫地质问清洁工:“为什么不把这该死的卡车挪动开?”他坚持清洁工就该认识到自己清洁街道时不能占用其他车辆本应通过的道路。他持续破口大骂。这时,垃圾车的卸货工平静地走向SUV司机,对他说道:“你怎么不滚回你原来的地方,你这个混蛋!”SUV司机似乎已经被激怒了,但当他准备卸下安全带下车与清洁工们激战时,后方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汽车喇叭声。毕竟,SUV司机由於和清洁工交锋,已经造成道路堵塞了。

  这是罗宾·内葛在曼哈顿当清洁工经常见到的情况。它出现频率之高,乃至于罗宾·内葛发现,清洁工被莫名其妙地辱骂时,他们已经没有什么怒气,而能够像眼前这位卸货工那样平静地面对骂声。

  清洁工作是不起眼的社会现象,它不凸显,也很少被研究。正如社会学家韦恩·布雷克哈斯所说,清洁工作是日常生活中无标记元素的典型。垃圾是消费经济的产物,它们是人类不需要的东西,是残余物品。而清洁工作则是为“人类所不需要的东西”服务,因此它经常被忽视。

  1984年,艺术家尤里克斯举办“清洁污名”的行为艺术活动。她给环卫局发信息,请他们告诉自己多年来清洁工承受的污名。在她收到成百上千的回复后,她将这些污名花在一面巨大的玻璃墙上,并请纽约各行各业的人,诸如政客、教授、银行家等,来洗掉这些污名。这种以清洁工为主人公的艺术作品,在当时几乎是首创。

  罗宾·内葛的清洁工人类学研究,也很罕见。她和尤里克斯一样,经常遇到这样的质疑:“许多不同工种的工人都没有受到足够关注,为什么我们应该关注清洁工呢?”罗宾·内葛认为,如果一个城市缺少垃圾管理方案,那么这个城市几乎无法繁荣。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清洁工,城市无法宜居,无数人只能忍受街道垃圾残余,他们还可能因此死于各种疾病。

  另外,物质消费的必然结果便是丢弃。比如,我们喝完咖啡,便会丢弃咖啡杯,我们因此认为,咖啡杯与人只存在短暂关系。但是实际上,这些被丢弃的东西会占据空间,而如果这些空间不被清理出来,那么社会便无法持续消费。因此,罗宾·内葛认为,大城市要能够维持运转,必须要有清洁工来“披荆斩棘”。

  可惜的是,清洁工的重要性不但未曾被承认,他们还活在“污名”之中。例如,老师会这样告诉学生:“如果你不努力得高分,你以后就会沦为清洁工了!”在城市文明里,清洁工被谩骂、唾弃、甚至是忽视。这便是罗宾·内葛研究清洁工的初衷。让清洁工被更多人看见,一种带有尊重的“看见”。罗宾·内葛说:“垃圾有一种顽固的本体论式的执拗。”生命会停止,文明会崩塌,但垃圾永续。

  其实,甚至不一定是在消费文明,只要有人类,垃圾就会存在。在已经持续了近四个月的法国“黄背心”运动中,一开始是卡车司机为反抗提高燃油税而上街抗议,这一行动激发了其他工人,随后,各行各业的工人、甚至是警察都加入游行。但是,唯独清洁工寂静无声。当其他工人们结束一天的游行,清洁工才出现,他们在为其他工人清理运动后留下来的垃圾。在《捡垃圾的人类学家》中,一句“让美国保持美丽”便令上千名清洁工出现在美国城市史册中。但罗宾·内葛则想问,是否也应该去看看那些“让每一座伟大城市保持美丽的那群人”?

  《捡垃圾的人类学家》读后感(五):巴黎和纽约的两位人类学家的田野生活

  在人类学诞生之初,其一直被冠以类似“乡野之学”一类的名号,以现代社会之外的未开化文明与族群为主要研究对象。然而时至今日,这样的刻板成见早已无法涵盖当今人类学的全貌,都市人类学早已成为人类学中极度重要,甚至后来居上的分支学科。

  今年伊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和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图书分别引进出版的两本人类学新书,即都属于都市人类学这一大的范畴。前者是美国人类学学者罗宾•内葛的《捡垃圾的人类学家》,后者则是法国人类学家马克•奥热的《巴黎地铁上的人类学家》。尽管两本书的研究对象都是纽约、巴黎这样的世界顶级城市里的都市生活,但人类学家惯有的“他者”思维,在两本书里,都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捡垃圾的人类学家》关注城市里不可或缺、却一直被漠视和无视的环卫工人群体,而《巴黎地铁上的人类学家》则自始至终,把地铁这一都市人群司空见惯的交通工具和公共空间,以他者化和陌生化的视角来观察,展现很多别具一格的感悟与思考。而这两本小书背后,展现的美国人类学跟法国人类学在方法论和研究气质上的显著差异,也颇为耐人玩味。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本书在保持了人类学民族志写作的高质量的同时,还兼具了非虚构写作的很多优点。作者的文笔一流,其记述富于文学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不只有大量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而类似但丁《神曲》那样的西方文学经典著作的援引,也是信手拈来,从容有度。字里行间,其深厚的文学积淀和出色的文字功底尽显。

  当然,正如部分书友在网上批评的那样,如果从纯粹的人类学学术论著角度考量,本书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论关照和分析深度不足的缺点,但如果从向社会公众展现纽约环卫工人真实工作生活状态,呼吁大家关注和尊重这一无处不在、而又近乎隐形的社会群体的角度来说,本书完成得相当出色,值得推荐。

  如果说《捡垃圾的人类学家》充分体现了美国人类学的两大气质特点,即调查细致深入和注重叙事的话,那么《巴黎地铁上的人类学家》则展现出法国人类学,或者甚至说法式学术小品文的另一番独特气质,即不拘泥于具体性的细节信息,强调思想性。本书的气质跟一般性的民族志著作明显不同,采取了意识流式的漫谈笔法,把巴黎地铁之于作者的独特生活记忆,与作者通过人类学视角,对于以巴黎地铁为中心的社会生态的细微观察,巧妙交融在一起论述,集诗性和学术性于一体。字里行间,我们隐隐约约能感受到萨特、加缪和施特劳斯等法国学术先哲的气质和味道。

  当然,这并不表示,本书当中的观察与调查就不够深入。作者在书中提及的关于巴黎地铁生态的几个观察要点,都让人印象深刻。比如,他对于地铁乘客在车厢里阅读的媒体特点、地铁各色乘客在车厢里的生命状态,以及不同行业和社会阶层人士在不同地铁站的空间分布等,都有细致的观察。这样的细致观察,往往会伴以作者闪烁着思想火花的妙语总结。比如作者在观察地铁车厢里的一位躁郁症患者时,就这样来记述:“孤独真正成为单一的封闭循环:他越是想要旁人为他的不幸作证,旁人就越是躲避他的目光,一边彼此交换尴尬的延伸,一边成为彼此的共犯。”这段精彩的文字,多少能让人想起加缪在其名著《局外人》里的相应片段。又如作者在展现地铁里的偶遇故事时,对那位匆匆邂逅某位很快消失的女子的男士心理状态的描绘:“他爱、他恨换乘地铁线的移动,这是他重返自由的一刻,……他人、生活、自身,这些突然就成为他们经过某条路径的必要原因。”这样意蕴隽永、余味浓厚的文字,的确值得反复品味。

  说了这么多,我们是不是可以翻开这两本薄薄的小书,跟随书中美妙的文字一起,感受美国和法国人类学著作截然不同、而又各有韵味的魅力了呢?

  就此搁笔。

  2019.4.21中午作于竹林斋

  (本文于2019年5月18日刊发于《深圳特区报》阅读版,见报时略有删改,此为原文,配图来源于网络。)

  (附1)《捡垃圾的人类学家》读书笔记:

  3垃圾堆被广泛鄙视却不可或缺,P5对但丁《神曲》的引用,P6极其出色的文学化语言。

  13纽约有820万居民,9216名环卫工人,其中统一编制人员7383名,P15环卫工人和垃圾车的精确数字化分布,P17穿上制服的环卫工人在城市中变得隐形,P19环卫工人遭到的普遍无视,P27环卫工人遭到的污名化待遇,P29环卫工人族群以非洲裔、拉美裔和白人中的爱尔兰人和意大利人为主,P36纽约的高消费主义与印第安人的夸富宴,P49环卫工人里的论资排辈,P51人类学进入田野现场的几则要领。

  57环卫工人体力劳动的高强度性,P60塑料袋仍然是垃圾回收的最常用方法,P62环卫工人比警察或消防员更危险,P64垃圾处理对于身体的严重伤害,P70从垃圾中捡宝贝的“淘货”行为,在环卫工人中普遍存在,P80从环卫工人的观察者到环卫工人的一分子,P88身处男性环卫工人群体中的女性尴尬,P90女性逐渐融入纽约环卫系统。

  93纽约历史的起源——公民与奴隶,P95环卫工人最早由黑人奴隶担任,P98垃圾处理的不力带来传染病的流行,P103纽约人口规模的迅速膨胀,P113沃林执掌清洁部,给纽约环卫工作带来的巨大改进,P121垃圾入海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133环卫工作最困难之处在于起床,特别早起床的感觉很痛苦,P135垃圾气味的挥之不去,P142对环卫工人的个人形象规训。

  188“临界”理论在新旧社会团体过渡中的运用,P198知识分子出身的副市长出于提升官僚机构效率,而对纽约环卫系统进行的改革,严重破坏了环卫系统的组织和运营效率,P215暴风雪对城市环卫系统的严峻考验,P220工头们在暴风雪中指使工人消极怠工,以反抗副市长的降级决定,P225环卫局内的三大互助团体,P233个人身份认同与归属感。

  238环卫工人的罢工口号——“我是人”。

  (附2)《巴黎地铁上的人类学家》读书笔记:

  6童年活动的地域范围大半由父母意愿主导,P10每一条熟悉的地铁交通线路,都跟特定时期的日常生活轨迹紧密相关,P15搭地铁的路程与我们自身的历史,P24人类学的他者思维在地铁车厢中的体现。

  59地铁车厢提示语的去个人化和普遍化,P61个人在地铁场域内行为的规范化,P69乘客在地铁内阅读的报纸以《解放报》居多,P72对地铁各色乘客的细微观察,P91地铁这样的大众运输空间是一个契约的空间,P95对在地铁车厢里表演行为的观察。

  111从地铁的象征到象征的地铁,P114地铁里的偶遇故事,P125地铁里的影像特性,P132不同行业和社会阶层人士在不同地铁站的空间分布。

  136地铁、工作、睡觉这一组合背后的社会意义,P138地铁车厢里的宣示语与人类旅程的不可抗拒和不可逆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