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只得小鱼无有伴,谁知鱼乐在少年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只得小鱼无有伴,谁知鱼乐在少年

2020-03-15 22:30:36 作者:冰晶鸟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如果此番,要我写点什么,我想,这篇文章应该就写《钓记》。钓鱼,真是一种悠闲自在生活呀!都说“诗可传情,文能叙”,果然不假,也难怪那古人会写下《闲情偶寄》这样的大雅之作!试想,倘若没有悠然自得时光,恐怕张岱也难以留下《陶庵忆》和《西湖梦寻》这样的传世经典吧!今此一观,我何曾有过这样的悠闲可以天马行空想象,和随心所欲做事呢?

  如果下,还有值得讲述的日常,我想也就是美妙亲子时光。不想说太多,单就讲讲昨天的那些趣事吧!也未尝不让人心回味。说实在话,我真的是一个相当残忍父亲。何以见得呢?记得昨天早上他大伯要去钓鱼的时候,他大哥小妹都紧随他大伯一起去看钓鱼,他当然也很想去,可是还得看我的脸色。玩本来就是孩子天性,况且今天是周末呢?可是面对我这个不近乎人情的父亲,尽管是周末,那又如何?学业是一天也不能怠惰啊!面对我的蛮横无理,他只好望之却步。

只得小鱼无有伴,谁知鱼乐在少年

  如实说来,我对他并无什么过分的要求。我早已立下规矩,一定要以学业为先。只要他把昨天的那篇语文课文《怎么都快乐熟练朗诵,顺便背下来,才可以去看钓鱼。可是,背书的快乐,永远比不上贪玩的快乐!这个兔崽子,似乎并不识趣啊!心不在焉地鼓捣了一阵子,却不怎么用心了。我真的替他着急。可是着急又有什么用?一个心不放在学习上的孩子,纵然是声色俱厉,耳提面命,那也只能事倍功半事与愿违。我只好摆手说:“好了好了,今天不读啦,我陪去钓鱼。”

  但说无妨,大人总是执拗不过孩子的。要不然,这些聒噪闹腾的孩子,反倒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鲜活气氛想想看吧,一个庭,如果没有孩子的欢闹,那又怎么能够体验得到生活的喜乐呢?我们都只顾正儿八经地做事,规规矩矩地生活,却让自己日子沉闷无比。我们只会百无聊赖过日子,永远不知道分享孩子们世界的快乐,以至于让自己的生活极其寡淡,乏味无比!

  废话少说,这就讲一下钓鱼的情形吧!他大伯早就拿着钓具出门去了。而我还在后面磨磨蹭蹭,却也让这个唧唧歪歪的臭小子等不及了。这种清形,就像小时候他刚学走路,我站在一旁,拍着手等他战战兢兢走过来一样。我都没有钓鱼竿,于是去老屋找。可是他也按捺不住,在后面屁颠屁颠跟上来,陪我一块儿去找呗。在那个四下幽暗、尘网满面的房子里,我寻遍了每个角落,却一无所获

  我想找的,是儿时的那根竹竿儿。我想找回的,是儿时的记忆。我曾经钓了很多鱼,是那些鱼都去喂了猫。我跟儿子讲起我钓鱼的经历,无不痛叹:“那是小时候,我在池塘里钓得一大桶鲫鱼,高高兴兴满载而归,结果被一只馋嘴猫给吃掉了。我气得要死,把猫撵到了邻家的瓦片上。”他不厌其烦地听着,又深情并茂地望着我,然后好奇地说问:“那只猫呢?捉到了没有?”我十分愤怒地跟他讲:“都爬到屋顶的瓦片上,哪里抓得到啊?”可是他又穷追不舍地问:“那它不会从瓦片上摔下来吗?”我又跟他讲:“你不知道猫有九条命吗?那怎么摔得死啊?”可是他又打破砂锅问到底:“猫怎么会有九条呢?那为什么我们人只有一条命?”我真的被他怂得哑口无言。也没生好气地离开了。

  接下来的,还有好戏呢。钓竿没找到也就罢了,不如去挖点蚯蚓,给他大伯送过去。他也屁颠屁颠的陪我去。在树田里去挖了一阵子,一无所获。后来在一个阴凉土埂旁,挖了好多。我们这就屁颠屁颠地回去了。他拿着一盒蚯蚓,在前面屁颠屁颠地跑啊跑,只想快点看到他大伯,看他钓到鱼了没有。着实他对钓鱼也充满了期待!当然并不是只为吃啊,更是为了鱼之乐。他一直很喜欢鱼的,就跟他喜欢恐龙一样。

  我很纳闷,孩子的思维方式,超乎了常人的想象。他经常好奇地问我:“爸爸,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鱼是什么鱼吗?”我答到:“鲸鱼”,他又问:“那它有多大?有鲲大吗?有鲨鱼大吗?”面对这个话痨,我又答到:“有哦!比我家的房子还大嘞!”他接着问:“那它跟鲨鱼比,哪个大?跟海豚比,哪个大?那它又吃些什么呢?”我不厌其烦地回答:“你操这么多心干嘛?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沙”,可是他再问:“那海里的小鱼都被大鱼吃光了,那不就没有鱼了吗?”我郑重其事地跟他讲:“你不要担心哟!海洋大得很,鱼是吃不尽的”,他一直不断地问啊,都让我应付不过来。我只好摆手说到:“好了,好了,不要讲了,我的小乖乖,我们快去看你大伯钓鱼!”他这才略微消停下来。

  当我们到那水塘边上,已经有好多的钓客在那里蹲点儿。他依然有恃无恐,叽哩哇啦地在那里讲话,一来便问道:“大伯,钓到鱼了没有?”。我用中指竖在鼻子上,意在提醒他,鱼儿正在吃食,甭说话。他也只好在一旁傻傻地望着。盼着惊喜的一幕出现。不一会儿功夫,浮子沉到水底,他大伯一提,是一条小鲫鱼。于是,他高兴坏了。捧着小鲫鱼就往家跑。他是想让小鱼儿完好活下来,与自己做朋友。

  万没想到,对小鱼儿的关心呵护,都已超过了李花花。回到家,他就把小鲫鱼放在水桶里,并加了一些清水,还向水桶丢了几颗小石子。他告诉我:“鱼儿待会儿要睡觉了,小石子就是他的床。”我将信将疑地看着他,也看着鱼。他又担心再跟我讲:“鱼儿在水里游,吃什么呢?它会饿的呀!”于是,立马又去挖了蚯蚓,丢在水桶里。我用小树枝把蚯蚓弄到鱼儿的嘴边,可是小鱼儿并没有反应。他又好奇的问我:“鱼儿怎么不吃蚯蚓啦?”我亲切地说:“你没看到么?鱼儿的嘴巴受伤了。被钓鱼钩划破了。”他又担心地问我:“那鱼儿不会痛吗?它不吃蚯蚓,不会饿坏了吗?”我只好安慰他:“不要担心,一会儿肚子饿了,它就会吃的。”可是他依然很担心:“可怜我的小鱼儿,没有伴儿。就它一个,在水里游,好孤单啊!”我假意劝诫他:“没事的,一会儿你大伯钓一桶回来,它就有很多伴儿了。”他这才放心下来。

  可是,我信誓旦旦说出的话,却又要大打折扣了。他大伯回来的时候,没想到空无一获。傍晚的时候,他又把鱼桶提到家门口玩,仍然很失望地叹息。叹息之余,他又向我提要求:“老爸,明天一定要帮我再钓一条鱼。给我的小鱼儿作伴。”我不假思索地答到,“好嘞!没问题。”我并不能断定我的承诺能不能兑现。但从孩子那真诚的眼神里,我似乎就读懂了孩子世界的心声。虽然他们是带着一股玩劲儿,在这里鼓捣一番,可是他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和关爱,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只是我们这些世俗的大人,并不懂啊!

  也许,孩子的世界,是无比的敏锐和纯真的。可是我们这些俗不可耐的大人,冥冥之中就破坏了孩子们心灵的美妙。他们是那么富有观察力和想象力。而我们总是无形中破坏他们的思维和认知。也许孩子的世界,唯有健全的身心和玩乐的童年,才能拓展他们思维的视觉,提升他们人生的境界。所谓的快乐,并非像书本里写的那样“一个人玩,很好;两个人玩,很好;三个人,玩很好;许多人玩,最好”,可是却也不懂,孩子世界里的快乐,并非教条式的死板,而是他自由自在的时光。快乐是需要生活体验的,生活的体验就要切身感受。什么时候,你学会去爱你周围的人和物,你身体的小宇宙就会喷薄而出,散发出无穷无尽的光与热!

  无疑,在学习和玩乐这两件事情上,很难做到二者平衡。可是,总不能越界,打破了这种平衡。一个只知道学,而不懂得玩的孩子,一股书呆子气,长大之后,又能过得怎样呢?而一个只顾着玩,却又不爱学习的孩子,一种调皮捣蛋的样子,让人头疼脑热,也不知什么时候开窍儿。但也让人揪心。马云说过,“一个不会玩的孩子,是没有出息的。”可是,对于我们这样普遍的农家子弟,整天就知道玩儿,玩过头了,也就废了。一个整天优哉游哉、游手好闲的孩子,你还指望他长大成人之后顶天立地、建功立业吗?所以,在玩这件事情上,也不能过于放纵。要知道,人生要吃的苦,一点儿都不能少。几年的放纵,换来一生的卑微。我们何尝能够承受日后的“生命之重”?就是因为我们未能摒弃当下的“生命之轻”。

  当然,我还记得,儿子对我三番五次提出的小请求:“你再过年回来,帮我买一只蓝色的小乌龟。好不好?再买一只哑铃,我要练腹肌。”我说:“没问题。那你也答应我一件事。”他睁大眼睛看着我,问到:“什么事啊?”我告诉他:“不要老顾着玩儿啦!学习永远排在第一位。把学习搞好,什么都会有。”他欣然答到:“没问题!”我想这个灵性十足的孩子,还没有完全开窍儿。等他开窍儿了,学习也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棒打不孝子,惯养忤逆儿。在成长的道路上,总不能听之任之。随时随地,言传身教,恰当的引导必不可少。怎么能放任不管呢?大势所趋,心与想共存,爱和梦同在!只要我们多一些关爱和用心,一定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大家觉得呢?

  春风拂槛傍鱼潭,偶有闲情向池川。

  只得小鱼无有伴,谁知鱼乐在少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