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读书观影11|在不完美中,终于完成这场与自我的和解…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读书观影11|在不完美中,终于完成这场与自我的和解…

2020-03-16 08:00:40 作者:正心堂 来源:正心堂 阅读:载入中…

读书观影11|在不完美中,终于完成这场与自我的和解…

  -Saying:

  正读书会上线以来,收到大量群友非常精彩影评&书评。每期两部电影与一本图书相得益彰匹配,同一主题不同视角解读,让每一位在交流中都得到了更深更广阔启发

  一部电影,一本书,一段心灵感悟,配以精致视频作者原声朗诵,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每一个心灵共振的瞬间,精彩属于

  推荐

  No.1

  群友说#By-wanlynn*

  读书:【追风筝的人

  如果不是加入正心读书会,我想,我应该不会再翻开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大概两年前看过了。

  还记得当时看完,是用了心理学上说的“未完成心结”去解释的,随手就将送人了。

  而这一次重新翻开看的时候发现我忽略了太多了。

  因为一只风筝哈桑被强暴了;

  因为一只风筝,父亲与我(阿米尔)暂时和解了;

  因为一只风筝,索隆博(哈桑的儿子)终于微笑了。

  开篇“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回首前尘,我意识到在过去的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荒芜小径”。

  你看,从背负到救赎,花去了二十年时间,而在这期间的岁月,以为远离故土,一切会随着时间而湮没在记忆河流里,但是每每在枯水期的时候,河流把你隐藏的所有秘密全部抛还给你。

  那么如何选择呢,继续等汛期来的时候再一次淹埋么?那里有再一次成为好人的路,你走不走?

  “杀害一个人,你偷走一条性命,你偷走他妻子为人妇的权利,夺走他子女的父亲。当你说谎,你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当你诈骗,你偷走公平的权利”。

  阿米尔的父亲对他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他父亲何尝不就成为了他自己唾弃,真主也救不了的人。

  为了背负这个盗窃,父亲对于他和哈桑的,被撕裂成两半,导致了他为了追求父亲的爱,也背负上这个盗窃别人知道真相的罪名

  这也许就是所谓世俗诅咒轮回吧!一些未完成的事情(不能公开的秘密)总会一直流传下去,直到这个事情被看见

  在这里可以看见父亲和阿米尔很多相似地方

  父亲与阿里(哈桑名义上的父亲,父亲的仆人)从小一长大;阿米尔与哈桑一起长大,同样的,他们并没有把阿里或哈桑当成真正的朋友

  而在父亲背负了心理罪之后,父亲通过做大量的善行来救赎;阿米尔则是回到那片生养他的故土,找回了哈桑的孩子并当成自己的孩子抚养从而完成了救赎。

  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征兆,而且一直在提醒着阿米尔,但阿米尔为了追求他父亲的爱,一遍又一遍地忽视了。

  甚至阿辛汗(父亲的合作伙伴)给了他一个可以解开束缚机会,阿米尔都选择了放弃。背弃了自心的真实,而生活就是罪有应得的因果真实不虚。

  父亲一直担心的阿米尔连自己都保护不了,但父亲在逃亡路上为了年轻女子挺身而出,为了拒绝政府补助而自力更生的努力,都烙在阿米尔的心里。

  让那个懦弱的阿米尔为了解救索隆博,在面对小时候的梦魇阿塞夫时勇敢站出来。这一次,他终于长成了男子汉,一个单独与黑熊搏斗的如父亲一样伟岸的男子汉。

  如果从前,那个跟阿米尔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的人,阿米尔已经来不及去珍惜。

  那么现在,这个让阿米尔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的人,阿米尔已经学会去呵护。

  我们这一生有我们的使命,爱是唯一的目的。

  《真爱至上》我们这些普通生活里,每一个遇见的人,遵循自己的内心,都做出了自己真爱的选择。

  《耶稣受难记》用他自己肉体背负了十字架,最终被钉在了十字架上,告诉他的子民,这世间真爱永存。

  不信可以看他,他愿意为他的子民付出他的生命,哪怕被他的子民背叛,他一如既往地爱他们。

  一个神话般的人物,一个穿越纷乱战争的上个年代,还有现代生活里无数的人用他们切实的行动告诉我们,当发生了一件事情,你只需要问“爱会怎么做”?

  推荐

  No.2

  群友说#By-无*

  观影:【求求你表扬我】

  范伟演的作品没少看,表演风格实在、幽默,看着他就有一种敦实的安全感和天生的幽默感。

  王志文的作品印象最深的是他演的《天道》。

  一部好的电影或电视剧,都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启迪。

  人来到这个世界,也许几十年,也许下一秒就会离开。

  去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带着遗憾,带着欺骗自己、欺骗别人的愧疚离开。

  一个谎言要用十个谎言来掩盖,十个谎言要用一百个谎言掩盖。

  谎言永远是谎言,只能欺骗别人,欺骗不了自己的。每个谎言在心里一晃而过的时候,自己是清清楚楚的。只是下一秒马上用另一个谎言掩盖了而已。

  自己感觉,说谎的时候最痛苦的是自己。

  人天生就具备了一舍一卫两个性。

  这两个性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成佛作祖,用不好分分秒秒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部电影挺纠结的,给杨红旗一个表扬,就会伤害一个女孩。

  杨红旗“恨”那个女孩,说是她让自己的父亲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说他强暴了那个女孩。

  那个强奸犯说,我天天过情人节。我做事从来不留活口。

  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有动机。

  任何事不深入调查不能轻易下结论。

  古记者说,我已经分不清对错了。

  米警官说,那你分得清男女吗?

  只要不自欺,真自显。

  只要不欺人,假即真。

  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活着心安,死了才会心安。

  心安即是归处!

  每个人从生下来就追求幸福。

  有的人直到死,也没追求到自己认为的幸福。

  幸福是什么?

  幸福就是我饿了,看别人手里拿个肉包子,他就比我幸福;

  幸福是我冷了,看别人穿着一件厚棉袄,他就比我幸福;

  幸福是我想上茅房,就一个茅坑,你蹲那了,你就比我幸福。

  幸福就这么简单,心安是福。

  推荐

  No.3

  群友说#By-李姝*

  观影:【狗脸的岁月】

  导的别出心裁,大爱无疆!不念经不持咒,还这么闲情地让看电影,简直是倒行逆施!哪有这般自在地修行!这小葫芦里的闷药又是哪跟哪呀?

  我的个妈妈呀!这刚刚观了部《狗脸的岁月》。真实看了电影了,不但真实地观了影,而且更是真真地观了自己!观=“又”十“见”,又见自己!

  从佛经中了知三心不可得,还以为是真的可以忘记,哪有啊?小时候的事全随着小英格玛的出现以及剧情的步步深入穿透出来了!

  儿时的:小儿不识月,呼作玉盘;现在的:标月指!这指月非月,而是这月的光到底来自哪?不要再跟着忽悠这月、这指啦!而是要透这背后的那真正的光……

  小英格玛的童年是悲喜交集的,随着他的爱犬西卡和母亲的离开,小小的他就承受着人生巨大的不幸,正如导言:人生就是一个凶多吉少的过程。

  但正是这样,才会让小英格玛早早地历练、成长,以至于在舅舅打造的所谓的狗舍里大哭后,梦到母亲的爱,让他真真地长大了,母光明的异彩让子光明涅槃重生!阴阳两隔又恰恰是明了之后的重生,何异?

  “假小子”的出现,对打拳的热爱、执着以及后来终于穿上裙子与英格玛一起坐上过山车,这又是一个蜕变。

  就像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这里既有孩童们纯真的友谊,又透着成长中懵懵懂懂的那份爱,那份对性的渴望、羞涩!

  至真、至纯才是真的成长!正如佛言:爱和了解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爱和谐了、强大了,内心接受了,爱上自己。

  就像影片中假小子爱自己的女儿身了,穿上漂亮裙子,即使掉进泥里,也会笑嘻嘻地爬起来,欣然地接受!一切都是美好的!如此,便是。

  谁没有童年的无知,幼稚,懵懂……这恍如昨日的一切被英格玛给勾出了,其实根本没褪去。

  去河中捞了小蝌蚪,回家包在棉花里,藏在墙缝里,隔段时间就看看,蝌蚪是否变小蛙,小蛙变小孩,偷偷摸摸地以为做着好事,结果臭了。

  第一次感觉大人好会骗人呀!因为自己时常不听话,家长就骗我说可以用小蝌蚪再变出个乖孩子。虽然被骗略有失落,但也着实地实践了生命的不可再造。

  即使当时还是怀疑那小孩到底哪里来的?可也确凿地实证了一把,大人们再说小蝌蚪变小孩,自己也踏踏实实地消除了恐惧感。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一切都本自具足,成长就是真实的当下!那无心的当下恰是用心之时!

  生命不可逆转,既是成长、成熟,亦是老去、不死。像镜子一样,物来则应,物去则净,来去无痕,透的是镜子照人的性,过而无痕!

  这个观影,好爽!再也不像小时候搬个小凳子坐在电影场,随剧情起伏哭得像个泪人。

  而今,人未变,影未变,自己却像没了感情的木头人,时不时随剧情反问自己,母光明的伟大恰恰在于子光明的成熟、脱落,看似无情,却时时透出觉有情!

  并且是自觉不自觉地随境闻性,没有剧中人,确切的是自己,不同时间、空间的自己!

  千变万化还是不变的那个“我”!挺好玩的!

  谢谢太空的莱卡,你被记住并让英格玛牵线演绎了重生!一切都那么等同不二!众生久远心,等同诸佛心!这一切因缘都是来成就你成为更强大的自己!无关外在!

  《狗脸的岁月》就让心性随影超越!

  谢谢导的观影般若点拨,一切都真切契入:

  大缘与性合,当生生不生!

  推荐

  No.4

  群友说#By-王晓*

  观影:【剪刀手爱德华】

  佩格将孤独的爱德华从古城堡带回家中,像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温柔地对待他。

  尽管爱德华又丑又脏,他的剪刀手看起来又那么的危险,佩格全家人都爱他,呵护他,对他平等又尊重。

  当他被人利用犯了错,被关进监狱之后,佩格和先生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很耐心地引导他分辨善恶,帮助他成长。

  佩格的女儿金,从一开始见到爱德华被他丑陋的样子吓得半死,到最后在雪花飞舞中发觉爱上了他,是爱德华的一颗善良而纯洁的心赢得了她的芳心。

  金的前男友年轻而帅气,可是金慢慢地看出了他内心的邪恶和残忍,及时选择离开了他。

  由此我看到我自己还是有强烈的分别心和偏见,我无论如何都不会带陌生的爱德华回家,他太丑了,也太危险了。

  无论他多纯洁善良,我也不会爱上他,因为他一无所有。由衷地佩服这一对母女,她们对于爱的勇气,她们菩萨般的慈悲与包容。

  老爷爷制造爱德华的时候,就差最后一双手他就完美了,可是老爷爷不幸猝死了。

  也许这双不完美的剪刀手就是最完美的安排。

  爱德华不得不接受自己这双丑陋的剪刀手,也正是这双丑陋的剪刀手,可以给人带来艺术的美感与享受。

  用这双手,爱德华可以修整各种造型的花园,可以做各种新潮的发型,可以做创意冰雕。

  可是当爱德华受到委屈,被利用、被排斥、被激怒的时候,他也可以用他的剪刀手犯罪,比如砸破轮胎,破门而入去盗窃,甚至可以去杀人。

  如何能让他善用他的剪刀手?只有爱和接纳。邻居们看到他的好,就喜欢他,看到他的不好,就落井下石,这样只能逼他犯罪。

  佩格全家的爱照亮了他内在本有的善良,转化了他内在的暴力倾向。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完美,像爱德华一样。

  我的孩子聪明,但是不够勤奋。我的先生效率高,但是没有耐心。我总会盯着他们的缺点而忽略了他们的优点,不能接纳他们的不完美。

  只有爱和接纳,才能帮助他们,强化他们的优点,转化他们的缺点。不是靠批评、苛责和抱怨,而是在爱和接纳的前提下,耐心地一点点引导和转化。

  爱德华的剪刀手不就像我们的三毒心吗?我们可以转化并善用自己的贪嗔痴,不用视贪嗔痴为洪水猛兽,而是顺势引导,转三毒为三聚净戒。

  爱德华从孤独中来最后又回到孤独中。他是那么渴望有爱与温暖来填补他内心的孤独,他如愿体验到了家的温暖;他同时也体验到了人性中的各种丑陋和黑暗。

  他也犯过错,并从错误中学习与成长。他体验到了浪漫而美妙的爱情,遇到了一生所爱,但相爱却不能相伴。

  他一心想保护别人或自保,但无意中屡屡伤害别人。他终于认识到自己不属于小镇,独自留在了古堡。

  所有的经历是帮助自己认清真实的自己,外在的任何东西也填补不了内在的孤独,爱恨情仇一场终究是要找到真正的自己。

  所谓:人在爱欲之中独来独往,独生独死,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真正的爱是成全,不是拥有。他意识到他的爱会伤害自己爱的人,只有选择放手。但是他的爱随着飘落的雪花一直陪伴着金那颗深爱他的心。

  推荐

  No.5

  群友说#By-张捧*

  观影:【神探】

  跟随正心堂观影和读书,看过了天真烂漫、心地纯净无染的童年小吉,以及对着天空繁星诉说心事、经历成长迷茫的英玛。

  看过了在外婆家重拾关爱的男孩,和追求天命的牧羊少年;看过了追风筝的阿米尔少爷,还有或为爱生或为爱死的爱德华与梁祝。

  终于来到了成人世界,看到了红尘世界中的些许“真相”。

  这些真相是透过世人眼中的“精神病神探”彬Sir的眼看到的。

  电影开始,彬Sir出场,眼神呆滞、面无表情。单从外表上看,确实不同于常人。

  特别是他将血淋淋的耳朵送给即将退休的上司,更是让人匪夷所思,不能理解。

  在常人眼中,他不正常,那是因为,他已经不再用眼看东西、不再用面部表情来表达他的情感,他只用他清静的心来感知世界,来认识他人。

  到底是他不正常,还是世人过于依赖我们的眼睛、耳朵,依赖我们的笑或者哭等等表情,而背离了真正的自我呢?

  影片中有四个主要人物:神探彬Sir、何家安、高志伟、彬Sir的妻子。

  彬Sir能看到每个人后面的东西,这些东西以男人或者女人的形象出现,这些男人或者女人其实就是控制着我们本真的那些后天的欲望,比如叫做眼耳鼻舌身意识,又或者叫做贪嗔痴慢淫等等。

  控制高志伟的后天欲望最多,也最强烈,所以彬Sir看到他身上的东西最多,七个。

  他已经完全失去了那个本来清净本自具足的本我,一举一动无不是他后天的各种欲望表现。

  贪婪自私胆小的大胖子是他的贪性,冷酷理智的女人是他的无明,还有残酷罪恶等等诸多恶性,所以他走向毁灭是早晚的事。

  那个何家安,就是一个胆小怯懦,遇事没有主见、没有担当的小男孩性,他的这一性支使着他偏离破案的主线。

  面对包括彬Sir在内的所有人死亡时,他没有恢复人性,反而是他人性中更恶的一面占了上风,背后出现的那个女人,就是他冷漠、贪婪、自私、争功邀名的性。

  他要编个故事来掩盖真相,于是他把那些手枪换了又换。

  可能他会因为这个案子而晋升,但是,他永远也掩盖不了他心里的事实,他心里就又多了一个鬼,有了这个鬼,哪里还会有心安的时候?何家安,从此他的心无家可安。

  彬Sir虽然内心清净,能洞察人性中的诸多恶鬼,因为他执着于此,但也在偏离着自己的本心。

  那个只有他自己才能看到的妻子,就是他的自性,时时在提醒着他,让他离开何家安,何家安会害死他。

  一念无明,他并没有停下查案的脚步,最终,他破了案,却眼睁睁地看着何家安又制造了一个更大的迷案,所以他至死也没能闭上双眼。

  已经退职的神探陈桂彬,在整个破案过程中并没有使用推理、逻辑等常用的破案手段,他说过一句话“破案要用右脑”,右脑的思维更接近于感性思维。

  陈桂彬常用的方法就是接近事实:他让同事把他装进行李袋中从楼梯推下来,自己反复地点高志伟点的餐并模仿着吃下去,他把自己活埋。

  在使用这些方法时,让自己尽量接近当时的情境,停止思维,这就有点类似于“离相破执”,当我们不被外相所转时,本自具足的智慧自然就会感知到真相。

  而且,陈桂彬能从一个点上感知出全部事件。这也就切合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合相。相反,当我们过于依赖自己的经验、思考、判断时,我们反倒会离真相越来越远。

  看完电影,心情有点沉重,不是因为画面的血腥,而是因为影片对心灵的撞击。

  生生世世于红尘中摸爬滚打,在世俗的染缸之中旋进旋出,我们已被习气蒙蔽得太久太久,背离自己本自具足的如来性太远太远。

  你所说的任何一个字,你所看到的任何一个场景,你所吃下去的任何一口东西,你所做的任何一个动作,哪一样是出自于自己的本真呢?甚至你的任何一个思考,也无不是妄想纷飞。

  “当他夸奖你的西服真帅的时候,其实他的心里正在嘲笑你系了一条滑稽的领带”。

  那么,还在乎那些所谓的得失、利益、对错、称赞或者批评吗?还会轻易地评判别人的对和错,好和坏吗?

  越来越感觉到离相破执在生活中是如此的重要。

  推荐

  No.6

  群友说#By-姚*

  观影:【爱,回家】

  小男孩为什么一开始对年迈的外婆又嫌弃又无法离弃?

  单亲妈妈把城里孩子送到乡下,让77岁的农村老人代为照顾。在进村的乡间土路上,有个细节:孩子嫌脏嫌环境差而抗拒前去,妈妈的做法是使劲拉扯且动手打了男孩的脑袋,连拉带扯地把男孩拽走了。

  为什么会对这个细节特别关注?想要合理化并试图理解一个孩子如何成为一个叛逆撒泼的熊孩子。

  单亲妈妈,17岁就带着孩子独自在城市里闯生活,自身的生存且顾不得优雅,又有多少心力去顾一个新生命?

  熊孩子有自己的世界,游戏机、机器人玩具、拼图照片自编自导的故事世界。一个傲慢无礼的小孩,只会从他习得模仿来的行为里对待年迈的外婆:“哑巴!笨蛋”!

  孤独的世界里,还没学会怎么友善对待来访的朋友;会因为要买游戏机的电池,执着独自步行那不熟悉又遥远的山间小路,那或许是农村生活里唯一忘了孤独的消遣。

  他不知晓关心他的外婆每个行为里爱的表达:倔强的夹开外婆放入碗里的菜,就着自己的巧克力下饭;拒绝外婆珍藏的零食,独自沉浸在游戏机里的世界;因为找不到钱去买电池,愤怒扔了外婆的鞋,摔碎了夜壶,偷偷拔下外婆头饰的银钗…

  这是一个熊孩子生命能量真实流动的表达,那能量不一定总是建设性的,还可能是破坏性的。

  总之,它总需要一个出口去表达,如那破土而出的嫩芽,它总要寻一个姿势生长起来。

  而那小芽生长的环境又是如何影响它的呢?

  一老一少,相依相伴在高山青翠、人烟稀少的自然田野间,这是外景。

  佝偻着背的老人,那颗纯粹质朴、大爱包容的真心,才是呵护这嫩芽真善美发芽成长的真正养分。

  她不曾言语,却用这宇宙间共通的语言诠释了那沉静如水、厚德如山般的大爱无言。

  催人泪下的那一幕:熊孩子要离去的前一天,哭着对外婆吐露心声,教她识字识图,如果病了,如果想我了,写信告诉我,我会尽快赶来看您。

  镜头只给了抹眼泪的外婆的背。那一刻的动容,是倔强的坚冰终于融化,爱终于以爱的方式得到流动和表达。

  不再是悄悄帮外婆收了雨中的衣服,却碍于固执的角色扮演又调整衣服的顺序以求不露痕迹;不再是一同回家的路上刻意拉开的不远不近的距离。

  那终于吐露心声的暖流,那帮助婆婆穿好所有针线的细致,宣告了嫩芽终于接受了慈母般的疼爱,尝试以一种健康积极的方式表达爱。

  最后的最后,老人安然地坐在门口面对远山雾霭的寂静画面;山间小路,春去秋来,树木荣枯的从容;佝偻着背一步一脚印地徐徐向前……

  电影用诚挚的心拍出的画面最质朴、最平常,却也深入人心,遥相呼应了山水馈赠的大美无言、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阔大的能量底蕴。

  致敬用心拍摄出来的好电影,致敬正心堂的挚诚推荐!

  篇幅所限,实在难以呈现几百份观后感的交相辉映,群里热烈讨论的精彩纷呈!

  除此以外,影评和书评还可以配以精致的视频和作者的原声朗诵,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每一个心灵共振的瞬间,精彩属于你!

  欢迎加入正心读书会,一起观影&读书,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分享,拓宽视野,站在巨人肩膀上起舞,成长,就从现在开始!

  素材来源:正心读书会群友观影&读书分享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往期精彩回顾:

  欢迎加入正心读书会

  一起观影,读书,分享,收获

  开启心自在·爱生活的生活方式

  这里,

  不为定义知识,只为启发智慧

  这里,

  千山万水,我们一起走过

  这里,

  你一定会有不虚的另类所得

  ?点击图片进入小程序?

  正心读书会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精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