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封谁见了都会怀念我的长信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一封谁见了都会怀念我的长信的读后感大全

2020-03-18 23:1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封谁见了都会怀念我的长信的读后感大全

  《一封谁见了都会怀念我的长》是一本由石川啄木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59.80,页数:37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一封谁见了都会怀念我的长信》精选点评

  ●作者体质黛玉寿命不及26。一生似乎没有过夏天始终生活在冬季,只是偶尔游离到冬春或秋冬交界处,受薄薄暖意触动中泛起涟漪,每每一句话三折写出感受...最后短篇“可以吃的诗”,像一股清流.....译文经典流畅...

  ●读不惯这类诗。就好像一个孤独怯弱病弱无助,非常非常悲伤的人,没有太多的味道。那些句子里的悲伤,如同从高处滴落的水,“滴答滴答”地汇集成难以接近的潭。然而这声音永远不会断绝,每时每刻听着,终归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忙碌日子里,品味这份悲伤,竟有几分宽适。

  ●不能忘记那颊上流下来的眼泪也不擦去,将一握砂给我看的人。 对着大海独自一人,预备哭上八天,这样走出家门。 没有生命的砂,多么悲哀啊!用手一握,悉悉索索的从手指中间漏下。 湿漉漉的,吸收了眼泪的砂球,眼泪可是有分量的呀。 说是悲哀也可以吧,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 现在,中听见布谷鸟叫了。不能记布谷鸟,也是可悲哀的事情。 我在这里干什么呢,有时像这样吃了一惊,望着室内。 躺在草里边,没有想着什么事,鸟儿在空中游戏,在我的额上撒了粪。 无端地想要在草原上跑一跑,直到喘不过气来。 将来的事好像样样都看得见,这个悲哀啊,可是拂拭不掉。 哎呀我的乡愁,像金子似的,清净无间的照在心上。 然的走出,飘然的回来的脾气啊,朋友虽然见笑…… 那天晚上我想写一封谁看见了都会怀念我的长信。

  ●萌丧萌丧的石川啄木

  ●特别棒的诗集我们磨铁读诗会的诗歌编辑们用了两年的功夫精心打磨的一本诗集。做的很用心推荐

  ●让敏感的心进入生活,让生活的每一块碎片都变成诗

  ●有可爱的部分,说秋天里长椅糊糊的猫,说家乡夜里的烤年糕,说心情像刚烤好的面包的他。 有沉重的部分,问自己为了这点事就去死吗,又问自己为了这点事就活着吗的他。 说自己的诗是可以吃的诗,是像日常小菜一样的短歌,倒也挺符合。但是整体期望还是太高了,除了琐碎日常外,大部分读起来会让我觉得他自我中心颓丧不满,又穷又病还是太影响创作者的心情了。

  ●太哀婉 不是我喜欢风格 心情不好时候千万不要读这类书 不如随时都想死。他自己也说 他想写小说 也试着写小说 也写了小说 最终都失败了 嗯嗯 他还是适合写短歌吧。二十七岁就死了 好短暂且不经用的一生。

  ●万物可亲,万事可悲,离第一次被他惊艳已经过了太久重复难免疲倦,本来要因为配图不喜欢减一星了,《叫子和哨子》这节猛一记心肺复苏,要尖叫!第一次读他的长诗(短歌读多十几行就算长了XD),终于看到孩子心气的悲哀之后更坚实的东西,最后一篇诗论则是可以让人敬佩的可了。周作人的译当然也是非常非常好,不能忘记的,买新书来读的可亲的夜半了!

  ●诗集提到了73次悲哀,36次可悲,35次哭,可以说是很丧了,但丧得还挺舒服。

  《一封谁见了都会怀念我的长信》读后感(一):深夜的街上远远的失了火

  日本文学的意境,是我所最钟爱的,没想到如同俳句般的短歌,也有那种淡淡的况味。作者写的不过是平常之事,却常常直击我的内心的很深很深的地方。所写的那些,虽然微小,却是不能忽视的,或嘲笑为无病呻吟的。像我这样的不会挣钱奋斗的闲散者来说,能感受到不一般的共鸣,如同作者说的暗地里却以此感到自豪,这种自傲又自卑的心情啊,一直一直的折磨着我,他人却以吃饱了没事干为贬损,我想我这样的人即使没有了家为靠山,也还是不会挣钱而变得贫病交困的吧,如此想着,苦笑一声,若是我会写很多诗歌或者小说去发表的话,那坡先生和很多诗人的命运就是我的榜样吧。不知不觉又自大起来了,真是感到不好意思,也许,人生就是这样的吧,我只感到纷纷扬扬的寂寞,像此刻冬日的早晨的冻霜一样,冰冷刺骨。可爱的人类,到处撒播孤独的种子。(PS:标题来自四七零首歌)

  《一封谁见了都会怀念我的长信》读后感(二):その詩の拙つたないことを心ひそかに喜んでいた

  去年暑假我在寺山修司的散文裡讀到这首詩:

  那回旅行的火車裡的服務員

  不料竟是

  我在中學時的友人

  這樣寥寥幾筆的口白式的詩,很奇妙地吸引住我。火車給我一種高速奔馳的逃離感,讓我幻想起對親人、朋友、身邊一切重擔的逃離,這時卻發現服務員是中學時期的友人,這種歷經時間沖刷帶來的懷念和親切,五味雜陳。

  我也不禁回想起從前的友人,想著他們如今都在做些什麼,我又該懷著什麼樣的心情去看待他們的生活樣貌呢。

  看見他們的詩寫得拙劣,我心裡就暗暗的覺得高興。

  有時候我覺得石川啄木就是個為了反抗而反抗的屁孩。當時自然主義文學興起,詩人希望擺脫傳統束縛,追求行文自由,石川啄木卻說:「沒有約束的詩就變成散文了」,他當時發表的文章『食うべき詩 / 可以吃的詩』中還有這樣一段話:

  「たまたまそれらの新運動にたずさわっている人々の作を、時おり手にする雑誌の上で読んでは、その詩の拙つたないことを心ひそかに喜んでいた。」

  「偶然在雜誌上讀到從事這些新運動的人們的作品,看見他們的詩寫得拙劣,我心裡就暗暗的覺得高興。」

  我想石川啄木反對的理由才不是什麼「沒有約束的詩就變成散文了」,畢竟石川啄木自己的詩就非常反傳統。他只是想裝酷而已,『食うべき詩』這篇自白的後段證明了這一點——他從北方流浪歸來的時候發現東京變了,對「新運動」保持不理解態度的人佔據了大多數,這讓他又產生一種叛逆的心態——對自己曾經對「新運動」的反感的反感。之後石川啄木就站在「新運動」這一邊,開始思考何為自然主義文學,並進行各種文藝批評活動。

  說到底石川就是一個與世俗抗爭的年輕人。雖然在裝酷,但也確實很酷。

  「這是一位新詩人。」別人的好意,從來沒有像這樣使我感到過侮辱。

  「石川啄木是我很喜歡的詩人」,如果他聽到我這句話會生氣嗎?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我否定所謂詩人這種特殊的人的存在。」「人們稱寫詩的人為詩人無可厚非,但寫詩的人若自稱為詩人,他寫的詩就會墮落。」

  石川啄木認為寫詩必須依於生活,必須與現實生活毫無間隔,否則就會淪為空想。這也是早期石川啄木感到空虛的原因,因為他曾經只依靠「空想」來寫詩。

  我想石川所說的「詩人身份的消除」其實是將詩人回歸到「人」本身,而且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必須會很普通的經歷每個普通人都會經歷的事物,否則就會毫無責任地脫離現實,淪為空想。這大概就是石川啄木心中的新詩吧。

  來到鏡子店的前面

  突然的吃驚了

  我走路的樣子顯得多麼寒傖啊

  《一封谁见了都会怀念我的长信》读后感(三):一代丧萌诗人——石川啄木

  继《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之后,翻阅的石川的第二本诗集。两本书内容有不少重复,但再次读来,又丧又萌的句子,依然会使人不禁莞尔,轻轻捧起放进内心深处。

【四二】把发热的面颊埋在柔软的积雪里一般,想那么恋爱一下看看。【六九】早晨读到了已过婚期的妹妹的像是情书似的信。【七六】很会笑的青年男子要是死了的话,这个世间总要寂寞点吧。

  极简与哀伤,是石川诗歌的风格。虽是短短三行,读来触感却有三尺深。像个温柔的人,在你对面低声絮絮叨叨,你也不会觉得厌烦。

  石川应该是个喜欢玩弄水晶球的大男子吧,想想真是个有趣的爱好。而书中有两处都提到水晶球,让人印象深刻。

【一〇四】喜欢玩弄水晶球,我这颗心究竟是什么心啊。【一〇六】想要一个很大的水晶球,好对它想心事。

  对着很大的水晶球诉说心事,寂寞与苦涩的内心。

【一一七】有时候觉得我的心像是刚烤好的面包一样。

  这一天诗人的心情,应该是柔软愉悦的吧。

【一二四】有没有那一种药?淡绿色的,喝了会使身体像水似的透明的药?

  说出了所有社恐患者的愿望,害怕社交,想变成透明人,不想引入注目,不需要被在意。

【二〇】但愿我有愉快的工资,等做完再说吧。

  真可爱

  细细读完这本书诗集,你一定会承认,石川啄木的丧,是最温柔最可爱的。

  《一封谁见了都会怀念我的长信》读后感(四):《石川啄木诗歌集》:你有多好,诗就有多好

  《石川啄木诗歌集》:你有多好,诗就有多好

  刘强

  石川啄木,之前我没听说过。那天在书店挑书,看到他的诗集《一封谁见了都会怀念我的长信》,书后印着两行诗,读来非常喜欢,就赶紧买了。

  先看第一首:

在灯光底下,把冻了的墨水瓶用火烘着,眼泪流下来了。

  这是我最喜欢的诗歌类型,纯描述,但是你不敢深想,越想越动人,盯着这三行字,不一会儿就能把你吞噬掉。

  “在灯光底下”,这是环境,这是外界,灯光能照亮事物,却不能带给事物温暖,就像知识,就像大人教给你的人生哲理,等等,你只是知道,没用的。

  “把冻了的墨水瓶用火烘着”,这是动作,墨水瓶是人的内在,是灵魂,是意识,它本身是死板的,需要火的加热,才能涌动,才能抒发,才能产生记忆,那这个火是什么?是经历、阅历,是快乐,也可以是悲伤,总之是那些触动我们的事物。

  最后一句最妙,“眼泪流下来了”,直观的感觉是诗人的眼泪流下来了,可以这么理解,诗人从眼前火烘墨水瓶的一幕,想到人只有经历悲欢离合、酸甜苦辣,才能读懂人生,不禁有些难过。但是,读诗,试探的是你的想象力,如果你通过前两行诗构建出这个诗意的世界,你就会发现,流眼泪的并不仅仅是诗人,还有那个墨水瓶,在火的烘烤下,水汽会凝结其上,一行行地流下来。能想到这里,这首诗就没办法分析了,一张照片都言说不尽,更不用说眼前的这一幕。对我来说,读诗最大的快感就在这里,仅仅三行,就能感受到一个世界。

  需要说的废话是,对前两行的分析,也只是我自己的角度,如果你正需要爱,那灯光就是生活,火就是爱情,整首诗就又是另外的意思了。这就是顶尖艺术品实现的真实世界般的全息性,它可以无限解读,却不会令人感到迷茫。

  再看第二首:

交换了很长的接吻后分别了,深夜的街上远远的失了火。

  交换、接吻、分别,三个词,两个人的距离越来越远,心情呢,“深夜的街上”,孤寂,阴冷,这“远远的失了火”,可能是真的火,那更凸显出深夜街上的寒意与落寞,更可能是内心的火,被接吻点燃,两个人越分越开,却越烧越旺,“远远的”,三个字,包含着对越走越远的那个人,多少挂念与不舍!看,纯描述,没有一丝心理活动,但写的全是心理活动,打通了外在与内在的边界,内外整个融为一体,用三行诗,让你同时感受诗人的内心与身处的世界。

  读完全书,我最喜欢的是二百二十五页编号为“五一一”的下面这首:

友人的妻子啊,只有她那湿润的眼睛,和眼睛底下的黑痣,老是引人注意。

  前六个字,一下把诗人推到了道德的边境,怎么能觊觎朋友妻呢?别急,往下看,“湿润的眼睛”,为什么,因为含着泪水,说明她过得并不幸福,眼睛底下的黑痣,是命运,是泪水的烙印,是悲苦的过往、现在和将来。“只有”眼睛和黑痣,没有她的容颜、身材,诗人只关心她的命运,“老是引人注意”。诗人想要做什么呢?他没有写,因为第一句已经预示了这个沉默——“友人的妻子啊”!

  三行,胜过多少小说电影,石川啄木的每一首诗都能经得起这样的细读。

  他,只活了二十六岁。

  《一封谁见了都会怀念我的长信》读后感(五):雪夜焚诗取暖

  二零二零年二月五日 雪夜

  洛夫说,下雪的时候如果无酒又无火炉,应该拿一些诗焚而取暖,我选择了发出二十亿光年孤独呐喊的石川啄木和一封谁见了都会怀念我的长信。

  可惜刚读完海子的诗学,受其影响,我不该在此刻选择抒情诗,更不该打开日式短歌,尤其是卑怯懦弱的石川啄木,他的小脆弱小悲哀后又隐藏着命运的悲惨和死亡的威胁,虽然有人说他精瘦的身子全是反叛精神的凝结,可在生活面前他柔弱的仿佛不堪一击……

  但我还是认同石川啄木关于诗的一些观点的。他认为:“成为诗人的资格计有三样。诗人第一是非“人”不可。第二是非“人”不可。第三是非“人”不可。而且非得是具有凡是普通人所有的一切东西的那样的人。”一切为诗而写诗的这类的诗人,都要极力加以排斥,以诗为尊贵的东西,那只是一种偶象崇拜。写诗就是将自己心里所起的时时刻刻的变化,既不粉饰也不歪曲,极其坦白正直的记录下来,加以报导。这种论点让我想到了布罗茨基,无疑他俩是互斥的,也再次想到了海子,如果他们三个在天堂聚到一起,大概会有一场激烈的“无结果的议论”……

  ————————————————

  摘录:

  gt;> 在砂上写下

  一百余个“大”字,

  断了去死的念头,又回来了。

  gt;> 但愿我有

  愉快的工作,

  等做完再死吧。

  gt;> “为这点事就死去吗?”

  “为这点事就活着吗?”

  住了,住了,不要再问答了!

  gt;> 把发热的面颊

  埋在柔软的积雪里一般,

  想那么恋爱一下看看。

  gt;> 听见谄媚的话,

  就生气的我的心情,

  因为太了解自己而悲哀啊。

  gt;> 说那样也好,这样也好的

  那种人多快活,

  我很想学到他的样子。

  gt;> 停住了筷子,忽然的想到,

  于今渐渐的

  也看惯了世间的习气了。

  gt;> 很会笑的青年男子

  要是死了的话,

  这个世间总要寂寞点吧。

  gt;> 今天从我心里逃出去了,

  像有病的野兽似的

  不平的心情逃出去了。

  gt;> 那天晚上我想写一封

  谁看见了都会

  怀念我的长信。

  gt;> 可悲呀,人人都有家庭,

  正如走进坟墓里似的,

  回去睡觉。

  gt;> 人人的心里边,

  都有一个囚徒

  gt;> 说是悲哀也可以说吧,

  事物的味道,

  我尝得太早了。

  gt;> 像一块石头,

  顺着坡滚下来似的,

  我到达了今天的日子。

  gt;> 比人先知道了恋爱的甜味,

  知道了悲哀的我,

  也比人先老了。

  gt;> 把只不过得到一个人的事,

  作为大愿,

  这是少年时候的错误。

  gt;> 好几回想要死了,

  终于没有死,

  我过去又可笑又可悲。

  gt;> 在那时候来不及说的

  重要的话至今还

  留在我的胸中。

  gt;> 像山里的孩子们

  想念山的样子,

  悲哀的时候想起你来了。

  gt;> 买新书来读的夜半,

  这个快乐也是

  长久的不能忘记。

  gt;> 我的生活总是现在的家族制度、阶级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知识买卖制度的牺牲。

  gt;> 我转过眼睛来,看见像死人似的被抛在席上的一个木偶,歌也是我的可悲的玩具罢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