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决策的力量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决策的力量读后感100字

2020-03-31 23:14: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决策的力量读后感100字

  《决策力量》是一本由[美]鲍勃•尼斯(Bob Nease)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8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决策的力量》精选点评

  ●尼斯认为,漫长进化过程形成的4种本能倾向主导人们的决策。理解这些本能倾向形成的原因,成为影响人们决策的关键。据此,尼斯和他的团队设计了一套行为方案,名为50比特思维方案。 该方案有4个最具代表性策略

  ●17年读过,决策,没有亮点

  ●注意力不集中和惰性是本能。3个效果显著的激活策略,3个强化意愿提高型策略,1个可广泛应用的超级策略。例如为了减少电视时间,可把观影场合设置不舒服

  ●“50比特思维模式”==人类大脑每秒钟能接收1千万比特的信息量,但其中只有50比特是在有意识状态处理的,其99.99%的思维都是无意识的。也就是说,人类很大一部分行动都是大脑在潜意识的状态下完成的,我们本意识不到。说得好有道理,但是有逻辑控制我们的本能。

  ●emmmmm一般般理性角度剖析生活中的一些案例

  ●人都有惰性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由此而做的决策有可能非理性,需要管理

  ●这本书挺有意思的,书中的思考方法的确有效

  ●Hleps.

  ●50比特思维模式 | 激活型策略——直接改变行为:主动要求他人做出选择;预先承诺下做出的决定有利于未来采取更好的行为方式);自愿退出 | 提高型策略——强化良好意愿:融入他人的思维;重构选项;巧借东风 | 合理简化 | 注意力不集中和懒惰是人类大脑的本能倾向,而且人类是非理性的

  ●注意力不集中和懒惰是人类大脑的本能倾向,而且人类是非理性的; 预先承诺,让在当下做出的决定,有利于你在未来采取更好的行为方式; 想要达到预想效果,减少干扰,直奔主题

  《决策的力量》读后感(一):让正确的选项更简单容易,让错误的选项更复杂困难

  1.让正确的选项更简单更容易,让错误的选项更复杂更困难。 2.不想看电视,就把电视搬到不能舒服观看的地方。 3.想提高遗体捐赠率,国家默认人死后都要捐献遗体,不捐的人得签署声明。 4.不想吃糖,把糖果放远一点。 5.想卖食品,占据人眼平视的那层货架。 6.洗衣机吸引注意力,设置系统提示音。 7.想提醒煤气天然气泄露,加入刺激性气体。 8.在当年,想让大众培养刷牙习惯,加入薄荷味给大众更好体验。 9.想让员工运动电梯设得远一点,楼梯容易找,光照环境好一点。

  《决策的力量》读后感(二):让你正确决策的7个套路

  钱丢丢《每天听本书》D41-《决策的力量》-鲍勃·尼斯2017.8.18

  今天听的《决策的力量》,作者鲍勃·尼斯,曾经担任美国快捷药方公司的首席科学。这位理科专家,用工科的理性思维,设计了一套决策的程序,用以对抗人类在决策中常犯的那些错误,而这些错误是人类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本能。

  即他教你如何用标准化的程序——7个策略,对抗人类那些不理性的本能。(具体如图,图片来源:得到)

  《决策的力量》读后感(三):如何让自己和他人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是一本与其说是讲决策的书,还不如说这是一本讲如何影响日常生活中自己和他人的选择的书。如果期望对方按自己设定的方向来做选择,那我们应该让正确的选项更简单、更容易,让错误的选项更复杂、更困难。书中讲了7种方法,为了便于我们对这7种方法的理解,作者引用了很多案例来加强我们对这7种方法的理解。

  1、 主动要求他人做出选择:美国经济特别艰难的一段时间里,在其他慈善机构拿到的捐款

  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一个名为“聪明宠物慈善机构”的非营利性组织收到的个人捐款却飙升了85%。原来,这个组织和一家宠物产品零售商有密切的联系,在零售店的结账处,收银台的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弹窗,上面显示 “是否为无家可归的宠物捐款”的字样。这个设置就调动了顾客的“50比特思维”,成功激活了他们内的善意。

  2、 预先承诺:让人们在当前做出某些决定,来弱化未来某些行为的吸引力,或者让它变得

  完全不可能实现。如果你觉得看电视很浪费时间,但是很难控制自己。那么,你可以搬走电视,或把它放到不能舒适观看的地方。

  3、 自愿退出:大多数人在去世前都没留下过是不是愿意捐赠遗体的意愿记录。在一些国家,

  如果人们要捐献器官,必须在生前签署一份同意捐献的声明,而在另外一些国家,是默认捐献的,不愿意捐献才需要声明。统计发现,在默认捐献的国家,器官捐献达成率在 85%-100%之间,而在需要签署捐献声明的国家,捐献达成率只有4%-27%。

  4、 融入他人思维:在美国的超市里,两大麦片品牌“家乐氏”和“通用磨坊”,使出浑身解

  数,只为了达到一个目的,就是占据人眼平视高度的那层货架。对于包装食品来说,在货架上的位置特别重要,把商品摆在最有可能被消费者看到的位置,是极其有效的销售手段。同样,洗衣机工作完毕后的提示音、在天然气里加入刺激性气体来提醒人们注意泄露,这些都是在用各种线索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获得更多的关注。

  5、重构选项:在一项研究“怎样鼓励酒店客人重复使用毛巾”的实验中,酒店在不同房间设置了两种不同的标语牌,一种是单纯呼吁“请帮忙拯救环境”,另一种则利用了社会规范的力量,写的是“和曾经入住本房间的其他客人一起拯救环境”。两种标语牌起到的效果差别很明显,因为人们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往往格外注重群体行为模式并加以效仿。

  6、巧借东风:20世纪初,一款名为“白速得”的牙膏引入美国,在之后的10年间,全美国的刷牙人数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原来,这款牙膏中加入了薄荷成分,让美国人史无前例地感受到在刷牙的过程中,口腔里沁凉舒爽的体验,不知不觉间就养成了每天刷牙预防蛀牙的好习惯。

  7、合理简化。

  《决策的力量》读后感(四):7个促进决策的小技巧

  “50比特思维模式”告诉我们,很多时候,错误的选择并不一定是因为糟糕的想法决定的,相反,大多数人在潜意识里都有良好的意愿,我们要做的就是激发这些良好的意愿,并把它们转变成积极的行为。 1主动要求他人做出选择,这是一个“激活型策略”。为了方便顾客捐款,屏幕上还有几个建议捐款的金额和一个大大的“不,谢谢”按钮。这就是“主动要求他人做出选择”的策略。 有实验证明,如果把糖果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就可能会导致更加盲目的食用,如果放得远一些,就能有效减少食用的数量。同理,我们在家也可以运用同样的技巧,帮助自己和家人在饮食问题上,做出最符合内心良好意愿的决定。比如当晚餐上菜时,我们可以把蔬菜和水壶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把肉类、土豆和酒类放得更远一些。这种位置安排是主动让人做出选择,帮助我们在动身取菜之前刻意想一想,是不是真的要吃肉、要喝酒,这种简单的改变就可以帮我们更有效地管理体重。

  2预先承诺。这个策略是让人们在当前做出某些决定,来弱化未来某些行为的吸引力,或者让它变得完全不可能实现。

  3“自愿退出”,也是“激活型策略”中的一个。你看,通过把积极正确的行为方式预设为默认选项,可以大大提高人们采取良好行为方式的几率。

  4“融入他人的思维”,是一个“提高型策略”,也就是用线索或提醒的方式,吸引人们的“50比特思维”。

  5“重构选项”,也是一个“提高型策略”,就是通过恰当的措辞来重新表达信息

  这种强大的情感冲击力,激发了人们心里的善良。我们再来设想一个场景,我们在餐厅点菜之后,服务员拿走菜单的同时说了一句话:“好的,我很快上菜”,或者“好的,我很快为您上菜”。多了简单的两个字,是不是就达成了一种更亲近的社交互动呢?

  在重构选项这个策略中,我们还可以利用之前提到的,社交规范和人们倾向于规避损失的心理。举个例子,在一项研究“怎样鼓励酒店客人重复使用毛巾”的实验中,酒店在不同房间设置了两种不同的标语牌,一种是单纯呼吁“请帮忙拯救环境”,另一种则利用了社会规范的力量,写的是“和曾经入住本房间的其他客人一起拯救环境”。两种标语牌起到的效果差别很明显,因为人们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往往格外注重群体行为模式,看别人是怎么做的,然后跟着做。 那怎么利用人们害怕损失的心理呢?快捷药方公司在和患者沟通时,如果公司推荐患者采取性价比更高的方案,强调“不采纳这种方案,可能损失多少钱”,要比“采纳这种方案,能够节约多少钱”的效果好出一倍。看出来了吧,通过重构选项来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实在是一种成本小、收效又高的方法。好,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五个策略:“重构选项”。用更打动人的措辞来表达息,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

  6“巧借东风”,也就是“提高型策略”。优化你的选择,让每次做的事更愉悦。

  7合理简化。概括起来,就是让正确的选项更简单、更容易,让错误的选项更复杂、更困难。

  《决策的力量》读后感(五):决策的力量—轻松改变自己和影响他人的3个策略

  大家早上好,欢迎打开剽悍晨读,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今天是2017年6月23日,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叫《决策的力量》。

  很多人心中都有良好的意愿,可真正把它转变为积极行动却很难。比如你希望自己集中精力学习,却总是忍不住频繁查看手机。很多时候,这并不是因为意志力薄弱,而是决策力不够。

  研究表明,人脑每秒钟能接收1000万个单位信息,而真正能够处理的只有50个单位,人的注意力总被无关紧要的事情分散,所以才导致行动常常偏离决策,如果能在注意力环节略施小计,就可以改变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今天我们分享书中的三个内容,分别是重置选择、预先设定和扫清障碍。

  ①

  『重置选择』

  几年前,美国的经济一度低迷,但一家叫“聪明宠物”的慈善机构,个人捐款数却飙升85%,高达4150万,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它在很多宠物零售店里做了安排:当顾客打算结账时,收银屏幕就会跳出一行字,“是否为无家可归的小动物捐款?”下面有两个选项,同意或者拒绝,这些宠物的主人大多数都选择了奉献爱心。

  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是缺乏善意,只是没有合适的表达机会,也懒得寻找机会。相比苦口婆心地劝说,让对方自己选择,不仅能起到提示作用,还能增加他们的掌控感,让其行为化被动为主动。

  除了“主动提供选项”,还有一个通过选择改变行为的方法叫“自愿退出”。在有些国家想捐献器官,必须生前签署相关声明;而另一些国家,捐献器官是默认选项,如果不打算捐,可以自由提出来,数据表明,后者的捐献比例是前者的近20倍。

  一个一个地劝说别人同意很难,默认所有人都同意,但给人选择的空间,可以自愿退出的话,事情就会变得简单。在生活中,如果你要组织朋友聚餐、或者家庭出游、集体决议,不妨采取这个策略,把你青睐的行为设置为默认选项,提高通过的概率。

  ②

  『预先设定』

  因为注意力有限,所以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决策捷径,习惯抓住眼前的收益,把损失留给将来。换句话说,人们会不自觉地关注短期回报,希望在当下获得最大的心理满足,损失让人感觉痛苦,所以希望它出现得越晚越好。

  这个道理可以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行为现象,打个比方,很多人想存钱,但是看到喜欢的商品习惯买、买、买,享受清空购物车那一瞬间的快感,和拆快递时的心满意足,即使告诉自己“这是最后一次,下次不买了”。可真到了下一次,多数情况还是没忍住,没办法如预期一样为未来储蓄。

  有一个大学食堂,希望学生能多选择健康食品,比如青菜、豆制品,而少吃口感好,但吃了之后可能又有点后悔的食物,比如胆固醇或脂肪含量比较高的菜品。

  怎么能让学生在饥肠辘辘的时候,注意力不被那些食物吸引,转而吃一些口味清淡的健康食品呢?他们想了一个方案,如果学生每周五能预定下一周的健康食谱,方便食堂集中采购,节约出的成本就返给学生做补贴,如果学生下周改变主意,不仅得不到补贴,还将收不到退款。

  因为价格便宜,吸引了不少学生订餐,订餐的学生哪怕又动了吃别的菜的心思,一想到要承受补贴和订金的双重损失,最后还是会选择健康食谱。

  如果我们知道自己有「重视当前、轻视未来」的倾向,可以通过「预先设定」的策略,来影响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也就是在动作还没发生的时候就进行设限,锁定良好意图,削弱诱惑的吸引力。

  ③

  『扫清障碍』

  在通往行为的道路上,任何一个小小的障碍,在决策者眼中看起来都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高墙,因此,如果你希望别人能够配合你,就要帮助对方简化一些流程或者消除一些障碍,让他们做事轻松一些。

  有个业务员,发现用户的调查问卷总是有很多空白,这些没有完成的问题,大多是被要求写出几十个字,这对于用户来说有些麻烦。他改进了调查问卷,把问题都变成了打钩的选择题,用户这次基本都填满了,他也获得了更多想要的信息。

  反之,如果你希望对方不做一些事情,要适当地制造一些障碍,促使他们停下来,思考一下,再做出选择。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进行改变。

  比如生活中,我们常遇到拜托别人帮忙,对方不小心忘记的情况。一位妻子巧妙地处理了这个问题,她希望丈夫在上班的路上买些奶粉回来,就预想丈夫上班时的一系列动作,还有他可能会看到的东西,比如在车玻璃上贴小纸条、把零钱放在车座上,当他开车的时候,碰见这些小物件,就不容易忘记。

  总结一下,我们今天分享了改变自己和影响他人行为的三个策略,分别是重置选择、预先设定和扫清障碍。改变行为并不一定要有多大的意志力,适当地运用以上三个策略,并巧妙地在环节中施加力气,就能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记得给我们点赞鼓励哦。

  参考书目:《决策的力量》 [美] 鲍勃·尼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剽悍晨读(主编:知名自媒体人剽悍一只猫,ID:piaohanchendu)。每天早上6:30,用一首歌的时间,为你导读一本经典好书,欢迎关注,跟30万读书人一起成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