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封信力挺了所有高考工厂:别人眼中的地狱,却是他们的天堂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这封信力挺了所有高考工厂:别人眼中的地狱,却是他们的天堂

2020-04-01 20:46:04 作者:逗逗龙 来源:C1区 阅读:载入中…

这封信力挺了所有高考工厂:别人眼中的地狱,却是他们的天堂

  卢梭觉得,教育目的,是让人成为天性所造就的人。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教育应该“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

  简而言之大家都说,素质教育好。

  可惜中国孩子要高考。

  《见字如面》第四季第三期的主题是“怯贫富”,我们聊教育与前程工作辛劳金钱带来的自恐惧无奈坦然作为一档为生活操碎了的优质综艺,怎能不聊高考。

  每年六月到八月,网上遍地硝烟,高考和教育的话题被推到风口浪尖。有人说,知识改变命运,高考决定前程;有人说,应试教育让孩子 “高分低能”,应该取消高考。

  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伴随着“高考加工厂名号新闻也不断。

  面对一场又一场的口水战,作家桌子跳出喊:抨击毛坦厂中学的人都是混蛋

  他还特意写了封公开信,信里说,嘲讽毛坦厂中学和高考制度的人都是偏见,毛坦厂不是地狱天堂

  这样的一封信被放在节目上读,恐怕会招来太多争论,但是信里有许多事实,非常值得关注

  年年高考前后都会上新闻热点的毛坦厂中学,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毛坦厂镇,偏僻,且充满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央视拍过一部纪录片,叫《高考》,开篇就讲毛坦厂的日夜纪录片中,镜头惊悚”。

  学生们的状态接近疯狂,一年做五千张试卷,每天学习十八小时,周末和娱乐都是传说

  教室安装多个摄像头班主任严密监视学生的每个动作掌控他们的生活动态。

  学校到处贴标语,“一分成就终生”,“要成功,先发疯”,生存环境“反人类”。

  可孩子都在拼命坚持。因为他们清楚自己处境:门第黯淡父母气喘吁吁

  片中有个叫何飞的女孩成绩退步,因为宿舍环境不好爸爸愁容满面,却不知道上哪弄钱给她在外面租房。

  有个男孩叫吴世康,他的父亲一边给毛中保安,一边陪读。吴父说,中三代没有大学生,他年轻时倒苹果,倒大豆,生活艰难,孩子一定要上大学

  在毛中,绝大多数孩子的家境都与何飞、吴世康相差无几。高考是他们这辈子最大的,也可能是唯一的翻身机会,他们的人生从此将有了许多可能性。他们可以大声喊,我命由我不由天。

  高考失败,只好回家种田,或去工厂流水线。人生的选择越来越少,命运或许从此失控

  高考确实是很多人的救命稻草独木桥

  但是对另一些人来说,意味着别的意义

  2012年,北京青年道然出了一本书,叫《我不原谅—— 一个90后对中国教育的批评反思》,抨击教育体制,呼吁取消高考:

  “小学拿走了独立价值观,中学拿走了自主思考,大学拿走了理想想,自此以后我们的脑子就像太监内裤,里面什么都没有。”

  钟道然,90年出生,中国人民大学读大三时自主退学。爱好足球、音乐、美术、文学、电影、建筑,最崇拜的人是王尔德,喜欢的发型是“小丸子锅盖头”。

  所以说,钟道然从小买得起课外书,看得起电影,可以经常修剪发型,有能力接受艺术类教育。智商高,有个性,眼界宽,学习能力强。这个推理肯定没毛病。

  这先天条件相当好,至少赶超了半数以上的国人,包括8亿农民,及部分城市贫困人口。他就算退学,也会有别的出路。

  在钟道然面前,应试教育的弊端异常凸显,这样有个性孩子,或许该用别种方式教育,他说出“若再麻木,我愧对天上的星星,也愧对我自己”的时候,也值得被理解和同情。

  少年人常常以为,世界上最大的不公,是教育制度强行扭转个性,所以有人要拼命反抗。及至长大,步入社会,叛逆的年轻人才发现生活的真相:世上最不公之事是投胎;最不易之事是生存;最难以撼动之事是阶级的固化。

  而高考,是这辈子难得遇到的公平。它给了穷人学习和拼搏的机会,是底层人民实现阶级跨越的一个相对公平的渠道。

  实在对高考想不通,看不惯的人,建议看看韩寒的经历。当年最叛逆、最有才的80后作家,初中时骂教育、写书,高一退学,如今年近不惑,是公认的“成功人士”。

  可是,2018年,他在微博发了一篇《我所理解的教育》,写道:“现行的教育制度包括高考制度,肯定无法照顾到方方面面,也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但没有一个制度是可以照顾到所有人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它有着基本的公平。”

  并提起退学往事,他感慨: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说明在一项挑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

  这是一个普通公民的反思,一个关注社会现实的成年人发现,现行的教育制度很不完美,但它保障了底层人民的权利,给了弱势群体机会。

  当然,我们确实该有一种自由且批判的思想,对现有制度进行怀疑和思考,但绝不该是以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激进的方式抗争。

  事实上,中国教育改革从未停止,速度太快,以至于很多人开始恐惧:如果中国高考学习欧美,要体育,要才艺,要交际能力和社会经验,推崇哈利波特式的优秀,那寒门学子该怎么办?

  不敢想,不敢想。教育改革,还是因地制宜,徐徐图之的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