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元素周期表》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元素周期表》读后感摘抄

2020-04-01 23:4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元素周期表》读后感摘抄

  《元素周期表》是一本由[意] 普里莫·莱维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页数:24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元素周期表》精选点评

  ●作者作为一位化学,将自己人生经历与自己对化学元素的理解联系起来,打造出了一种与众不同寓言感,真是别开生面。不过可能欧洲人在写自传时候都会有一些啰嗦降低阅读体验。作为一个化学行业的我,倒是很喜欢每一章节里作者灵光闪现的那些化学小比喻了!

  ●这本书如图他的封面上说的一点:每一种元素都代表着一种情感。作者是一个很优秀作家,和化学家。他把自己的一生,用了二十一种元素来表示。每一篇文章都充满了独特机智语言描写,让人印象深刻

  ●在讲述了围绕其一生的元素故事和故事中的人之后,谁能想到最后一笔是一个碳原子的故事。微观宏观界限模糊消解,像他经历一切后在对存在本身的质疑一样,让反思最终扎了根。

  ●这个译文感觉干涩词语节奏有点诡异,让我想起甲骨文的波里比阿…查了下果然是台版的。早知道就不收了…

  ●不是科普也不是集中营悲惨回忆录,是21个与化学元素有关小故事,有回忆想象引导。“化学就是现实本身。化学在我们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触摸、每一次反应,甚至在我们和他人的每一种行为之中。”

  ●每种元素各不相干,仿若一串七彩斑斓的项链,每一个元素是一个小故事,一段往事,一段经历,一个传奇,是化学反应,是物质属性的探析,是人性追问。一个诚实开发男孩“他能接受一个会思想的人被要求不想?,对所有的教条、断言、命令、他不感到恶心?”

  ●元素周期表是一首诗。物质的碰撞,是古老智慧,火成说、水成说等等,碳原子的上亿年的旅行,关乎生命永恒,然而,人不过是一瞬间的火花奥斯维辛是抹不去的伤疤,不只是艾希曼式的平庸之恶,怀疑一切最后是自己,人啊人,洞烛幽明,冷暖自知。精神凌驾物质,权力强暴知识字句让人死。活在这珍贵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

  ●科学文学融合,二十一种化学元素,二十一个故事,将作家的生活经历展开、串联。化学不再是实验室里的空中楼阁和作家的生活紧密联系,化学提供一种认知维度,其背后是诸多微妙隐喻。其中关于锌的故事是对希特勒鼓吹的种族主义绝妙讽刺:锌很容易和酸反应,但是很纯的锌遇到酸时,倒不大会作用。作者说,这里可以得到两个相反的哲学结论赞美纯真,它防止罪恶;赞美杂物,它引导变化以及生命。作者毫不犹豫倾向于后者,如罗素所说,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还有汞的故事,介绍里说作者通过这种不稳定、易挥发的气体来指代服膺于希特勒的意大利知识分子,使我印象深刻的倒是这样一幅画面:亨德里克和玛姬把亮晶晶的水银撒在身上,倒在头上,好像饥渴人遇到水一样。美和危险纠缠在一起,残酷而动人。

  ●化学与文学的结合。

  ●这本书用21种元素讲述了21个小故事。我觉得可以在等车之类的零碎时间看。但是我现在还有点看不懂,以后可能会慢慢理解吧。

  《元素周期表》读后感(一):引人入胜的文字

  文字优美淡雅,跌宕起伏的人生却用平静的语言表达出来,读完每一小章都愿意放下书静静回味。读完这一本开始对莱维的书感兴趣,看了《这是不是一个人》,很受触动,会继续看他其他的书。了解了德国集中营,又想了解南京大屠杀,读了南京大屠杀,又去读了宋氏家族,读了宋氏家族,又想去看中国近代史。这本书让我这个理工科的女生对文学产生了大大的兴趣!

  《元素周期表》读后感(二):无题

  首先我要说明书是非常不错的,而且每个故事都很短但是精练,且十分有代入感,但是不建议低龄年段的读者阅读,很可能读完会有一种差标签打在它的身上。这本书不宜用来消遣时间,要是只用2天那种快读的方法绝对是不舒服且浪费时间的,我的个人感觉就是这样,到底如何还是去读一读为妙。个人认为,如果有人在我的成人礼上,将此书送给我,我一定会非常高兴并且相信它会给我带来巨大的改变,没错,它就是那么神奇。用元素述说的故事。

  《元素周期表》读后感(三):元素周期表

  或许《元素周期表》这个名字会让很多不了解它的人困惑,误以为是一本学术作品,里面夹杂着大量枯燥无味的描述,但只要你尝试去读这本书,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这本书描写了21种元素,每一种元素都有一个小故事,是作者的亲身经历。这些小故事引人入胜,且令人深思,似乎有某种内涵在里面。

  总之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元素周期表》读后感(四):元素与文学

  暑假作业书评 读元素周期表有感 元素与文学 意大利作家普利莫·莱维的作品之前我是没怎么看过。虽说这部作品不在我的阅读舒适区内,但还是啃完了。化学元素本就各有特点,但将这些特点于故事合二为一的故事,也颇有趣味。 举个例子,像氢这一元素,书里说他和星星、太阳里燃烧的元素一样,他的凝聚产生了这永恒而孤寂的宇宙。这一化学实验的故事让我想起来科学课上老师做的电解水实验,生成氢和氧。看他们这一实验过程我还好笑,不就是这样的吗?还怀疑什么,后来我一想发现这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 我一翻发现也并没有写过氧这种元素,氧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缺也是世界上不可缺少的一种元素,让我写个故事,我一定会写跟生命繁衍有关的故事吧。这一运用广泛的元素也真不好写,这也是作者没写的原因之一吧。科学的世界是复杂而神秘的,文学的世界是有趣而丰富的,两者结合也应该很美,不是吗?就如这部作品一般。 虽然只有短短几篇,却让我领会了无限的文学魅力,用一个元素来总结我的成果 ——金。

  《元素周期表》读后感(五):元素样的人生

  让我意外的一本书。我本来以为这是一本介绍元素周期律的书,想要补一下化学知识才读的。没想到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者莱维是一位化学工作者,也是一位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小说每一章都用一种相关的化学元素命名,非常独特的作品。 这是一本微观历史,一个曾身处其中的犹太人,一个化学工作者为他自己和身边的人发声。这也是一本行业志,让我看到了老派化学工作者们的生活,看到了在费曼说“there's plenty of room at the bottom”之前的化学世界——化学工作者们物质的世界中做侦探,做探险家。如果没有二战,如果没有奥斯维辛,我想化学会一直是莱维生活中的主要成分。 莱维的文字很平静,旁观者的平静,喜欢这种文字。最喜欢的内容有两处,一处是莱维少年时和朋友桑德斯一起去野外滑雪、爬山,少年征服自然的故事总是令人动容。另一处是他写的猎铅者的故事,我把它当做和这部小说风格相似的短篇。我喜欢这种从祖先写起,把一个人放大了写的作品。它会让人觉得世界上每个人的人生,展开来都是伟大的,但每个人又都只是芸芸众生中的小小一粒。这种渺小和伟大的转化一次次震撼着我。

  这本书里其实只有很少的章节写莱维的集中营经历(作者另有专门的著作揭露奥斯维辛集中营以及阐述自己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但不多的文字中还是散发着透骨的寒冷,我第一次去百度了奥斯维辛。为何在某些时候,人类会失掉了人性,展现出完全的兽性,去残杀自己的同类?像南京大屠杀、集中营这些主题,现在是否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呢?我很希望答案是肯定的,而且祈盼着不要所有的研究结果都指向这类事件其实是无法避免的。 有机会会读一读作者的其他作品。 ps:一定要说几句的是,我读的这个版本有一个失败的导读。莱维是有很多揭露奥斯维辛的作品,但是恰恰这本书主要内容不是这个。导读里却花了百分之九十的篇幅来介绍作者是如何揭露奥斯维辛的,介绍作者的其他作品。这很容易让人觉得这本书的主题也是一样的,带着这种想法直到快读完了才发现根本不是这样的,可以说是对初次阅读体验的严重破坏。导读不是让您抒发个人崇敬之情的地方好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