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家三口的饭局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一家三口的饭局

2020-04-08 19:17:33 作者:爿非片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家三口的饭局

  一提起饭局,想必大家都会联想到有重量级的人物参加,饭菜不一般,并且在吃饭的过程中,更有比较重要内容沟通交流。但我今天要记录的这个饭局不太像所谓的“饭局”。

  今天的饭局,三个人——我们一家子;菜品——最健康家常便饭;要商讨的大事——家常话。饭菜准备好,一三口坐定开始进入吃饭模式。然后由我这个副家长扔出一个话题,问孩子:左边一个木,右边一个干,念什么?孩子一笑,给了答案,但是答案不完全准确。于是,我便把为什么今天提这个话题的原委道了出来。

  今天开车回家,路上听着随车广播。刚好播到一个栏目,通过广播卖一种产品——兰蔻睫毛膏。在主持人解说的过程中,他提到了一个词——刷杆。这是睫毛膏里刷睫毛要用的一个小工具。在主持人的解说中,把“杆”读成了一声。也就是“甘”的音。如果是在别的时候,我也感觉不出有什么不对地方了,可碰巧的是前两天我读了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了“杆”的读音。

  原来,在大型纪录片《大庆战歌》的后期配录解说中,总导演请来了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参加配音解说工作。在配录开始不久就出现尴尬局面原因是孙道临老师把“钻杆”和“把杆”中的“杆”字读成了一声,发“甘”的音,而在场的其他人和当地人实际称呼都是读三声,发“敢”的音。面对大家的质疑,孙道临老师从拎包里拿出了一本用得很久的《新华字典》,他很快翻到有“杆”的那页,对围拢过来的人说:较长的木棍,如旗杆电线杆、把杆、栏杆等,“杆”字应该读一声;较小的圆木条、较短的木条或像木条的东西,如笔杆儿、烟袋杆儿等才读三声。于是,众人无声的老师面前,心服口服

  再回到刚才说的随车广播的节目,主持人说的那个“刷杆”这个事上,一个刷睫毛的工具,能有多大,肯定属于“像木条的东西”这一类,应该读三声。主持人读一声应该是不对的。

  就这样,在吃饭的时间,在其乐融融空档里,我把这两个故事给孩子讲了一遍。孩子一下子就记住了。不但记住了“杆”在何时该读何音,也记住了一种对待知识态度

  我给孩子讲这两个故事,一方面是给孩子灌输正确语文知识;另一方面,也是教给她,那种像孙道临身上的,对待工作,对待知识的一丝不苟的人生态度。不能像随车广播里主持人那样。那起码也是一个省台,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应该对自己言行负责。尤其是播音主持,对每个字的读音更应该认真对待。

  一顿饭,高兴的吃好了。吃下的有身体必须的食粮,也有知识食粮,更有精神食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一家三口的饭局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