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月亮在中国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月亮在中国

2020-05-05 09:45:12 作者:吴琼 来源:民国文艺 阅读:载入中…

月亮在中国

  月亮中国

  文/吴琼

  中国旧时的文人墨客喜欢拿一些产生现实又略微超脱于现实的东西做文章。比如花开花谢,花本是随处可见、唾手可得的东西,产生于现实。但花开有期,花落无声,你便是再怎么钟情于一种花,渴盼早早开放,也要耐心地等待节气时令的到来,你再怎么舍不得它,希望尽力将它多留些时日,花期一过也不得不着它凋谢。倘若是木雕或陶艺之类的摆件,一年四季安闲在那里,不必对它有花落的担忧,那么你对它赏玩的频率也会大大降低,这种对花开花谢的感慨,便是从产生于现实的花中所提炼出来的超脱于现实的东西。

  再比如某一个人,本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产生于现实,但缘来缘去,聚聚分分回忆想念牵挂这些超脱于现实的东西便会纷至沓来,若不是饱尝相思,想来也不会诞生出那以描写离愁别绪居多的古诗词,中国的古典文化岂不是生生的要空缺了一大块!李之仪不会有“只愿君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的千古佳句温庭筠不会有“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苦闷惆怅秦观亦不会有“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脍炙人口家喻户晓。而要是论起有哪样东西在文人墨客们的笔下最为熠熠生辉,不仅被描绘得盈千累万,而且推陈出新、千状百态,赋予了高度拟人化的色彩,那当之无愧的要首推天上的那轮月亮了。它是有形体实物,却又看得见而摸不到,这便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无论是秋冬时节烟水朦胧的寒月,还是春夏时期明媚融融的暖月,无论是带给人离别愁苦之意的残月,还是象征着团圆美好的满月,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都是层出不穷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中国人喜欢讲故事,每一样特征显著的东西都要尽可能地赋予它历史悠久神话传说,但月亮的传说却并不团圆。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是有九个太阳的,烤得人间灼热难耐,庄稼颗粒无收,后羿口气弓箭射掉了八个,西王母于是赏给了他一瓶吃了可以升天的仙药。后羿有妻子他的妻子就是嫦娥,他想过人间的平常夫妻生活,并不想升天成仙,可是这药却被嫦娥吃了。关于嫦娥吃仙药的原因说法有二,一是她想升天成仙,故意抛下了后羿,二是她太后羿了,不想让丈夫看到自己逐渐老去容颜,也不想跟丈夫有生老病死别离,只想把自己年的容貌和他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永久的留在丈夫的记忆中,所以才不得已用了这个奇葩办法。可不论是哪一种原因,嫦娥吃了药终究是升天了,终究是回不去了,终究只能永远地在月宫里想着后羿了。所以,月亮虽然美,但却并不甜,因为有了一个凄美的传说,造就了这个传说中女主角的凄苦人生,才让月亮显得更加的美。月缺的时候人不团圆,不会感到太多的悲伤,因为人和月都是不团圆的,可月圆的时候人还是不团圆,那种伤感格外地痛彻心扉。传说中月亮里有一座宫殿,叫做广寒宫,嫦娥就居住在那里,而秋又是个能勾人神思的季节,秋天的夜又通常给人以夜凉如水、风冷天高的感觉,再加上文人墨客那些诸如“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的大肆渲染,把月亮的“寒”意突出得刻骨铭心、九曲回肠。

  我们信手可拈来的著名诗篇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共赏,我恼恨这漫长清幽的夜晚和那像你一样可望不可即的月亮,整夜整夜的把你怀想。熄灭了蜡烛,屋子里又盈满了月光,披衣起身徘徊,倍感更深露重的寒凉,此刻我无法把这美好的月色双手捧给你,只希望能在梦中与你相会。被称为最孤独的咏月诗李白的《月下独酌》开篇便惊艳了几个世纪:“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我举起酒杯邀请动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流传更为广泛久远的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更有千古名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不曾读懂中国式的文人,便永远也无法体会得到,月亮只有一轮,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为何只有故乡的月亮是最明亮的!

  把月亮推向最高潮的还要数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佳节,中国不比西方,西方人过节追求的是一种快乐和狂欢,至于在哪里、跟谁在一起还在其次。而中国人过自己传统的节日讲求的是团圆,不管从天文科学的角度上讲,中秋那一夜月亮是不是最圆最亮的,在国人的眼中,那一夜的月亮必须是最圆最亮的,这正好与佳节的团圆不谋而合。中秋佳节又有一样必备的东西——月饼,这东西色泽金黄,形态圆圆满满,似乎就是专门依据中秋的满月所设计的。这样看来,月亮是可望不可即的,月饼的外观和寓意都与月亮极其相似,它又是触手可及的,所以,二者同时出现的时候,人们不正是达到了尤为难得的精神上与物质上的大一统吗!

  《诗经》中有句云:“如日之升,如月之恒”,这世上没有什么比太阳和月亮更为恒久的,就让这月亮长长久久地照着古老的华夏大地,给人们以永恒的精神慰藉和思想升华。

  作者简介

  吴琼,女,1986年生于吉林省蛟河市,毕业于牡丹江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校期间与学友创办文学社,并出版报纸《镜泊学魂》,自2003年起开始在《蛟河市作文报》上发表散文、诗歌,吉林市诗词学会会员,现就职于蛟河市漂河镇人民政府。

  长按识别,一键加关注

  本文编者微信公众号“民国文艺”介绍:那是一个大时代,那是一个胡适、林语堂、沈从文、鲁迅、齐白石、徐悲鸿、张爱玲、徐志摩、林徽因等群星璀璨、大师辈出的时代!让我们跟随着大师的足迹,一起领略那个伴随着清新壮阔的文艺复兴的民国大时代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月亮在中国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