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降魔的2.0》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降魔的2.0》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2020-05-06 22:0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降魔的2.0》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降魔的2.0》是一部由方骏钊执导,马国明 / 胡鸿钧 / 黄智雯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降魔的2.0》观后感(一):关于TVB国内配音演员

  对于大陆除两广以外的观众还是会选择国语配音的,至少主演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固定声音,马国明去年白色强人就因为配音变成专门给陈展鹏配音的演员的声音,多多少少不适应,不是说不好,至少一个主演这么多年大多数都是同一个配音的声音,就相周星驰演必须石斑配音一样道理。所以希望TVB以后多多照顾大陆观众的感受,主演的配音尽量不要换来换去。但这次降魔的2.0很好,马明又回到了第一部的声音,就这一点就必须给5星。也希望TVB以后给主演配音多考虑考虑该演员大多数时候搭配哪一个配音演员。

  《降魔的2.0》观后感(二):这篇给黄智雯

  十八年下面写了杨秀惠,雨露均沾,反正现在830,930女一都是黄智雯,写在这里也无妨。

  已经想不起是哪年脑子突然有关于这个女演员的印象了,大概最初的感觉是这人好像某个女明星啊,酱紫。

  虽然是港姐出身,鉴于当年排名不靠前,黄智雯的演员轨迹,更像新世纪以来绝大多数花旦那样,挣着公分熬着工龄,而不属于年少得志前途光明那种。

  何况,论容貌身材演技,她无一拔尖,大抵在最后能挽回颜面商业价值一项,也是泯然众人那类型。

  可还是记住了她呀,一个tbb正常剧迷,每年都会千辛万苦找剧,怎么会记不住呢?

  虽然她演戏总觉得是一个风格警察是那样,医生是那样;虽然新世纪以来明明能起飞的女飞,到她前后就开始确定的会出航空事故。还是记住了她啊。

  三女演得好吗?见仁见智吧。其实还是有争议的,可是剧内人设不错,她也基本上完成了三个角色不同。那年明知道视后无望,多多少少还是有人希望奖给她的。即使事前在奖项争夺激烈的时候,已经被安排离港了。

  想来想去,她演得有趣的那些角色,反而是番位不那么靠前的。例如张保仔里和陈山聪一对的朱淑君。

  从故事话题讲,今年有十八年;从口碑收视讲,今年有降魔的。会有一个奖吧?

  站在台上的阮丽瑾,回望过去,满眼都是蒙凌的影子

  《降魔的2.0》观后感(三):鬼事与人情——写给降魔的系列

  为什么看降魔的系列?

  因为搞笑?因为催泪?还是因为通过可以看到人间生活的百态,以异世界角度

  如果人死如灯灭,那死亡将是多么恐怖事情

  如果死后还有另一个世界,灵魂只是告别这个肉体,开始下一段旅程,死亡是不是就没有那么可怕

  宇宙那么大,未知的世界那么多?宇宙中、地球上是不是只存在人类这种智慧生物?

  如果人类还有其他的小伙伴,那该是如何共处?

  降魔的 的第一季写于编剧罗佩清父母去世不久,满载对父母的思念,编剧写下了降魔的的故事,带着对小人物的悲悯和对社会责任的思索,讲一些哲学命题进行了通俗化的表达。

  在第一季中,出现了马斯洛心理需求、出现了马克思,还出现了“好人的沉默才是罪大恶极”这样的名句!

  反观这段时间的香港黑暴,那些沉默的香港人,就是这一暴行最大的帮凶,真佩服编剧的预言能力!

  不同于大陆猎奇为主的鬼吹灯系列,旨在展示奇形怪异的鬼怪世界。

  降魔的系列的主题很明确,写鬼事是为了反映人情,这种现代都市寓言的模式,在两部作品之间的《金霄大厦》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例如,美魔女的镜子,像不像我们手机里自动美颜 的各种app。金丁里各种为了吊金龟而轻易与人上床的各类女子,太过早慧明了阶级不是靠努力就能突破而选择不长大永远在现实世界消失的小男孩……

  我们看着这样的片子,灵异的背后是对现实的思考!——这才是我爱上降魔的系列的原因

  在第一季中,石敢当与鼠尾草魔,分别代表了人性的善与恶,她们都是从人性中汲取能量,反过来影响人类行为,这些拟人化的石精灵和花恶魔,实际上正是人性善恶两级的体现。

  如果说第一季,精灵与恶魔是黑白分明,而第二季,黑与白之间似乎没有那么泾渭分明,

  魔化的小豪有着独特的恻隐之心;正义担当的小马有可能入魔道

  在传统故事里加害人类的鬼怪,在降魔的的宇宙中,很可能才是被人类加害的受害者。

  例如,那个被同学欺凌溺水而死的软弱中学生;还有那个死于父母暴的可怜小女孩(抱歉剧透了)

  人类的暴行制造了恶灵、恶魔,小马是否就能简单粗暴地消灭这些恶灵与恶魔?

  人心之恶存在,各类邪魔妖道永存!

  那降魔还有什么意义?

  当然2.0的故事才刚拉开序幕,还有很多的鬼事与人情未开展,期待后续的故事

  《降魔的2.0》观后感(四):《降魔的2.0》分集剧评

  等了将近一年终于又看到马明的新剧,还是跟其无线生涯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降魔的2.0》,意义如此深刻,自然要尽量每日留下一些观感记录。

  EP01

  首集紧密衔接住《降魔的》的大结局。除了在第一幕就让胡鸿钧的新角色—莫伟豪粉墨登场,对于生存在第一季的各大灵魂人物们,剧集也用了高效率的设计手段安排他们悉数出场。

  本剧开篇的整体风格依然是走玩梗的喜剧路线。刘佩玥子或将成为宛琼丹子跟徐荣恭子之后,另一大热梗词。而降魔碰到鬼夫妻打情骂俏,进而被抄牌罚款,也算是延续了小市民马季一如既往的“时运低”。

  另外,相比于1中在地狱血战中抛几句av日语映射小马“咸湿”的风格,本剧在第一季可谓“车速逆天”,一版咸带撑起了剧集前半段人物出场的段落,也在节奏上顺理成章的引入下半集。

  下半集的降魔戏是本片第一集的高光时刻,动作设计与人物点缀都做的很好。相比较第一部马季作为外行人时常显得简陋的打斗场面,2.0版的马季,显然已经对降魔渐渐熟络,剧集在这方面的描写也非常够喉。

  当然第一集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节奏未算特别利落,也有部分温水式的场口。二是啤啤出场时的剪辑有些生硬,过渡不够自然(已证实是内地审核制作干预,埋堆堆平台删减)。

  期待着剧情推进能对这些缺陷做出弥补。也希望《降魔的2.0》能收获好成绩,顺利开3。

  EP02

  于我而言,话题非常严肃的一集。

  如果说《降魔的》用了漫长得铺垫来传递一个天职,唤醒一位小市民内在的天赋与勇气。那么2.0的第二集,则不偏不倚表述降魔人必将历经的磨难。

  本集前半部分表达现实的矛盾。不被知晓的付出、降魔对生活的反噬都是马季必须面对的劫难。对普通人来说,这种天赋是痛苦的,因为它不曾给人生带来实际的拥有,却必须担负重量。而当前马季降魔的内心支柱,其实更多是跟石敢当的兄弟情,千年精灵磨灭一刻只是为了他天命的觉醒,这种心思显然是动摇的,是不纯粹的,这样的思路之下,降魔对于马季,必将继续任重道远。

  后半部分跳开生活的瓶瓶罐罐,讲述降魔的内心煎熬。本集Teddy的例子告诉我们,魔的本体往往是脆弱却善良的人们,而降魔,意味着摆脱人情世故,仅仅把阴阳的秩序作为信封的宗旨。站在这个角度上,降魔人马季目前最大的软肋,就是依然享受着七情六欲的牵绊。他舍不得降伏Teddy,因为既遗憾于他的生命,又同情的他的善意。这是危险的,也是剧集在本集抛出的最大概念—降魔,意味着超脱凡尘,作秩序维护者。相信依靠此点,剧情会在后期有一个非常出色的展开。

  整体非常棒的一集,比第一集明显更入戏味,唯一美中不足,是女主芷若医生愈发路人化,而一开始紧锣密鼓宣传得新人物都还没出场。希望随着这些部分的呈现,剧集的观感得以更进一步。

  《降魔的2.0》观后感(五):很可能是tvb历史上最成功的续集

  对《降魔的2.0》的信心首先是来自对监制和编剧的信心!

  监制 方骏钊 最擅长此类题材的表述,化恐怖为温情,讲灵异为世情,别具特色的镜头语言和场景环境的渲染,使其作品极具风格,让人一眼难忘,《一屋老友记》、《金霄大厦》都是他的代表作。

  编剧 罗佩清 《降魔的》和《金霄大厦》都是口碑之作,能写出“好人的沉默才是罪大恶极”名言的编剧,在嬉笑怒骂中传递正能量。这位编剧很大胆,有她把关剧集往往出人意料、峰回路转。正是她的加盟,才让很多tvb的观众对使徒3的剧本充满信心。

  当方骏钊遇到了罗佩清,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17年的《降魔的》和18年的《金霄大厦》都向观众交出了高分试卷。相信这次的《降魔的2.0》同样不会让观众失望。

  前作《降魔的》用了20.5集来讲述小马成为降魔人,2.0立刻直入主题开始降魔

  在监制和编剧的访谈中,小马会遇到大量的妖魔鬼怪,然而这些妖魔鬼怪却比不上人心的可怕。

  加上两位幕后关注现实,勇于表达的特点,估计少不了像金霄大厦美魔女、鸦无那种经典场口。

  相信《降魔的2.0》会比前作更适合全球观众,特别是大陆观众的胃口。

  另一方面,这不是仓促而成的续作,而是一开始就做好了三部曲的打算,人员配备和情节设置都不是另起炉灶,完整性得到了很大的保障。2.0第一集和前作的无缝对接,完美展示了幕前幕后团队的诚意用心。

  其次,对《降魔的2.0》的信心来自对演员的信心。

  马国明自然不必说,人气加持是一方面,我觉得演技才是他立足tvb的根本。虽然今年才拿到视帝,还是不得不老生常谈的说他早该拿了,去看看他的铁马寻桥、on call36小时,或者演反派的飞虎、真相、女拳、紫禁等,他真是少有兼具人气和实力的tvb演员。

  黄智雯,视后早晚是她的囊中物。

  还有胡鸿钧等一批新人,在监制和编剧的调教下,发挥真是很出色

  就不用说谢雪心、蒋志光这些老戏骨了。

  降魔的系列的一大优点,就是好的剧本外加给好演员充分的发挥机会,不会像内地某些作品明明流量明星的演技尬德不行,还要给无比多无比重要的剧情,老戏骨反而缺少发挥的空间,看的人太痛苦了。对剧本的重视和对演员的尊重,让她们带领观众进入剧集世界,自然而然地发挥剧情巨大的张力和感染力,这就是降魔的系列成功的法宝

  最后,对这部续集的信心除了上述幕前幕后团队的“人和”之外,很大程度来自天时和地利

  所谓“天时”,降魔的系列遇到了tvb的转型期,年近花甲的tvb不再是当年华人视界叱诧风云的霸主,而是在欧美日韩以及大陆剧的夹击之下艰难求生。这类型的剧种,是tvb自我创新,自我求存突围新尝试,在大陆尚属罕见。非常容易迎合大陆观众,特别是年轻人的胃口。

  正是tvb急于突围,给了这部实验性剧集诞生的时间和空间。降魔的1、2仅隔3年,首部引发的口碑效应尚未完全褪去,为续集提供了很好的加成,2.0的首集我看到的得分是8.8,很大程度得益于前作的口碑。

  “地利”则是降魔的系列独特的贴地气视角呈现浓郁的香港地域特色,是其他欧美日韩或大陆大成本剧集难以替代的。它让我们了解了底层而又真实的香港。

  ……

  先心疼小马n分钟,虽然天赋异禀,但是小人物要承担大责任,远比想象中辛苦!

  一边要降魔,一边要谋生,往往为了降魔搞得自己被罚款,入不敷出,不说有没有魔的诅咒,

  这种贴钱费血随时牺牲的义务工作,难怪不敢找女朋友!

  没钱没高科技,石敢当走后,连导师都没有,完全没有章法的自学成才,难怪经常被妖魔鬼怪折腾,

  硬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对抗超自然的妖魔鬼怪,以及险恶人心,他真的很不容易

  话说马国明真没有男神包袱

  《降魔的2.0》观后感(六):降魔的2.0开播前,写给黄智雯|更新EP1食用感受

  罗佩清在她的上个剧作金宵大厦里,讲述了前世今生的宿命爱情,此番降魔的2.0加插了古装戏份,似乎也想把轮回的议题带到这个系列,是生生世世降魔伏妖的宿命浪漫,还是为责任、为当下、为爱而降魔伏妖的手扼天命?剧今天才首播,说什么都言之尚早,但我比较希望这剧传达的信息是:我之所以是我,不因为前世我是谁,只因为今生我是谁,不因为之前我如何,只因为现在我如何。不过,在2.0的故事全貌尘埃落定之前,我想先说说黄智雯。

  事情还得从2018年的三个女人一个因说起。

  三重人格题材的大女主律政喜剧,付出300%的心血拍摄,被多次抽起改档、发配到年初周日档(炮灰中的炮灰)、20集删减为18集、大结局还要正面对打友台的金像奖直播,未开播就已经被很多人在心中判下“胶剧”/“烂剧”死刑的仓底剧,意外地口碑一路逆袭,气势从年初延续到年末,台庆夜连夺新加坡马来西亚两地视后,并先后将方氏游氏两个坊间民选视后也收入囊中,直到2018年12月16日,最瞩目最重要的本土视后,曾是这么近,这天却变得那么远,蝴蝶,似乎被仓底剧宿命裹挟着的蝴蝶,终究飞不过沧海。无论对黄智雯喜欢抑或讨厌,都不会否认这是她至今最好的机会,那天过后,一切只能不甘心地回到原点,重新开始。

  但她的轨迹似乎已经不一样了。降魔的2.0,是黄智雯重新开始的Chapter 1;Chapter 2,她开始得到参演大cast合拍剧的机会,拍使徒行者3;Chapter 3,恩师潘嘉德离职TVB后依然对她眷顾有加,圆了她的舞台剧梦;Chapter 4,即将跟惠英红、姜皓文合作新剧……有人觉得理所当然:轮到她了。但为什么被轮到的是她,不是其他人?黄智雯身上从来不缺乏批评的声音,从长相到身材,从声音到演技,不喜欢她的人,甚至可以从2012年(她开始上位的节点)一直坚定不移地贬到2020年。可黄智雯大概是个内心韧性非常的人吧,你说她声音尖、难听,她就跟律政强人的大前辈廖启智学发声技巧;你说她演技差,她就利用休假飞往各地进修演技;你说她矮、壮,她就去健身,最近的状态更加是fit到爆;说她不好,她就会回去默默提升自己。她也很幸运,幸运在家人一直都很支持她做自己喜欢的事,幸运在出道不久就得到潘嘉德监制的赏识得到大量机会。我不知道1.0里戏份边缘的芷若大夫在2.0里能有什么发挥空间(毕竟这几年方监制的女一号基本都是个坑),但我知道这依然是黄智雯认真对待的剧本和角色,她会被剧本感动到,她会在拍方氏民间视后的获奖感言视频时说:“大家恐怕要失望了我现在不会在这里扮方以因给大家看,因为我正在拍降魔的。”我知道蝴蝶准备好了,随时准备好飞过沧海。

  最后这篇文是之前写的今天看了第1集啊啊啊啊啊啊芷若大夫我太可了啊啊啊啊啊说不出话了世界寨见

  EP1 从芷若大夫2.0美颜盛世的出场中冷静下来了,果然万物皆逃不过真香定律~想当初2.0造型会上长发飘飘的芷若不再,芷若拥趸们可是一片哀鸣,还戏谑2.0仙气不再,根本不是庄芷若而是张芷若(因为拥有邵氏飞虎张医生的同款发型= =)。但是!昨晚芷若2.0一出来,没错!发型是变了,但不变的是芷若的感觉!你还是那个温柔善良犹如清泉一样的芷若BB!呜呜呜猛男落泪!引用微博上一句话,演员演角色不靠造型让观众辨别,而是靠演技,靠对角色的理解!芷若我爱你!

来源见右下角

  《降魔的2.0》观后感(七):他的快乐时代

  差不多把衬衣脱下换上体恤衫的一刻,才终于感觉到20的夏天真的要来了。 这是一个特别乏味的夏天。因为春日的沉寂,也因为世界沉默的色彩。碰上这样的一年,我们几乎不曾呼吸到跃动的生命。 而伴着这样的时节,无线突然阴差阳错的选择于830播映《降魔的2.0》:这个在17年曾在香港本土掀起惊涛骇浪的神剧续作。 这件事本身想来其实是有些奇妙的。降魔1拍摄于夏季,主创们轻装上阵,却在圣诞时段意外登上台庆党,漫天寒霜冰冻。《降魔的2.0》在低温季节重启,到再度进入观众视野,却是在这样的夏天,这样五味杂陈的夏天。 从降魔1到2,两年多的时间,我们见证了无数时代巨幕的倒塌,也看到了病树前头的万木春。人们逐渐在分离、团聚的时代主旋律中安定下来,打理自己破碎的生活。 这对大多数人都是热闹的两年,但我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却还是想聊聊那位男孩的这两年。 是的,过去两年或许马国明几十年生命中最为热闹的两年。 由一部的士开始,伴随另一部的士的小高潮,直到当下这部的士。 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感叹人生的巧合。两年前的《降魔的》,作为几部台庆中阵容最“含蓄”的一部,打着在无线鲜为人知的灵异题材与实验剧的风格,其实一度让无数观众看低一线。那时候无线刚刚在大制作《僵》上血本无归,类似的剧种几乎都要被判死刑,而如果把注意力放到现在来回望,当时一同被看低一线的,其实还有马国明的演艺生命。 那年是17年,对于马明来说,其实是存在感很高的一年。那一年他四部剧走出街头。但是,当我们从年头吆喝到年尾时,却发现,在《降魔的》之前留给我们忠实观众的,几乎乏善可陈。 从口碑出色但收视低迷的《心理追凶》的,到卡司出色但口碑收视双双落马的《赌城群英会》,再到卡司,口碑,收视三无产品《流氓皇帝》…如果说17年之前,马明是严重缺乏存在感,那么17年的那个当下,他是实实在在的出现,又实实在在的失败了。 这种失败非常令人沮丧。我曾在《降魔的1》豆瓣条目中写下《葡萄成熟时》来告慰自己,喜爱的演员不一定要功成名就,只要他璀璨过,没有沦为时代巨轮中被遗忘的某某,那他就是成功。 那时我的佛系来自真情实感。但我没有表露出的是,我仍对《降魔的》令马明一扫颓势,心怀指望。 《降魔的》最后完成了这种指望。年度前五的收视率,香港各大讨论区洗版式的讨论,每天层出不穷的新闻稿,还有那场火灾里演绎到极致的哭戏。忽如一夜春风来,马明一下子,又成了许多人心中的心头好。尽管之后在一路领跑的视帝投票下输给了年轻的王浩信,遗憾的二封男喜。但陪着马明一路走过的我们都清楚,他的事业第二春,已经悄然来临。 降魔的之后,马明的资源开始愈发可观。不是大ip的流量巨作,就是质素超高的口碑本土制作…我们看到他在剧本上似乎有了话语权。于是乎,卖萌扮傻的喜剧路线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深宫计里沉稳深情的任三恕,是白色强人里熟男气味初显的唐明,是雷霆机战里被社交话题垄断的五生聚首。 由一架的士装载出的民意,让他挨到一片新天地。而就在这时,另一架的士,“安心事件”,突然驶进了人们的视野。 老实说看到视频的一刻,我的内心甚至替马明感到解脱。那段时期的黄心颖,已经有意无意的给马明的生活带来了太多负担。她要进军歌坛,于是马明开始登出与音乐圈人士饭聚的新闻,我们看着过去几十年片场、屋企、球场三点一线的马明,突然落力的社交,内心属实替他捏一把汗。 安心事件的发生,让大众找回了对当年《on call 36小时》里那件医生袍的记忆。马明突然赢来了人生话题性最强的一刻,我一边担心他在风口浪尖的生活,一边等来了他的回应。 那是我这几年看过最好的回应,请不要说是无线安排,无线的公关智慧远没到这种程度。那段剪短回应,让我明白我为什么可以陪伴这样一位男演员14年之久。他如此聪慧,如此通透,却喜爱在人群中拭去自己的光芒,活出一种柔软的善良。这是一种了不起得大智慧。 尽管时至今日依然有“为了反对而反对”的肇事者无视回应中对事件所有人的保护,用“妈宝男”来给他贴标签。但对于三观相对正常的普罗大众,马国明这个名字,已经在他们的印象里留下了美妙的记忆涟漪。 而事件之后的马明,事业整体一下子就如“开挂”一般:在《白色强人》里重穿医生袍,把一个极度离地之人,演绎出了热度夸张的荧幕cp效应,我们没有等来一件头2.0版本,却在完美有缺的唐明之下,看到马明愈发沉稳的表演风格。拍戏之外,马明还又一次发了合唱单曲、开通了微博、联系上了多年未见的五生们,手动画v也把自己的可爱个性表露的一览无余… 马明就这样自然的,开始在这个时代被人熟知。而这一次,面对已经波涛汹涌的民意,无线再也无法回避他的努力。

  马明拿视帝那个晚上,我没有落泪。尽管我是一片云,哈哈哈,但真到了那个时刻,我却意外的冷静。或许是欠了太久,已经没有欣喜的意义,或许是过程本就大于成功,我们已经熬过最美丽的那些年,符号化的成就只是附加图腾。 那是所有人都发自内心的替他开心的夜晚,他一瞬息的天然呆,是全然没想过自己已经在这家电视工厂播种出了如此深厚的情谊果实。我看着铁马兄弟语无伦次的拉他上台,看着胡定欣唐诗咏给他颁奖,虽然颁奖者不是杨怡,不是林峰,黄bo,吴卓羲,但这一切都完美的刚刚好。 那晚之后,马明给十几年的奔波画上了句号,也给我们的心心念念,亲手画上休止符。 而奖项的收获没有换多过一响贪欢,仅仅到第二周,马明就又开启了劳模模式。 一直到《降魔的》2.0上映的今天,马明依然手握降魔的、使徒行者、飞虎机战(香港未播)、bb来了、白色强人五大ip续作,再加上尚在雪柜的c9特工,马明似乎又回到了14年个剧王的位置,只是这一次,他等到了自己的成熟时,等到了自己的完全体。 写这篇流水文之前,我曾想用《他的最好时代》做题。于大众而言,马明当然来到了他的最好时代。视帝傍身、形象入屋,热门剧作扎堆,社交圈广泛,演绎工作得心应手…现在的马明可谓是面面俱到,如果按照万千星辉颁奖礼作标准,仅仅一个最佳男配角奖项,马明便可追平鱼头夫妇中的另一半杨怡,成为无线男演员中真正意义的“大满贯”。 但我最终没有写下这样的题目,因为在我心中,这或许已经不是最好的马明。 如果你回看《非常外父》,再看看如今皱纹已经爬上脸庞的马明,你知道马明的颜值,已经并非“最好时代”。如果你看看《谈情说案》,再看看《飞虎极战》里然老大的千层下巴,你知道马明的身材,已经并非“最好时代”。如果你看看《on call》再看看《白色强人》,你知道,“少年感”正在马明身上的褪去,他开始转型成更为成熟的样子。时间没有骗人,它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狠下毒手。 马明始终还是把最好的自己献给了tvb,以至于到了当下,他似乎终于要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试着转型。 这或许并非马明得第一次转型。从《紫禁惊雷》到《寒山潜龙》,无论是虚构的政治阴谋家,还是逃离在外的捕快,那个黏上胡须的他,都在尝试把身上那点偶像气味洗去。只是每到那时,他的剧本上最会写下类似《on call》、类似《降魔的》的故事,对他的少年感一再挽留。但今时不同往日,这一次,《降魔的2.0》或将成为其少年气质的绝唱,《使徒行者3》的大boss,《bb大晒》的初为人父,《c9特工》的猪肉佬,乃至《白强2》的唐明…这一切的种种或许都讲对他的转型推波助澜,这一切无法逆转,也无需过多感怀。 也正因如此,我会认为,这会是马明的快乐时代。他的演绎生命终于来到如鱼得水式的愉悦,不必在乎得失,不会在乎大众接受度,拍自己想排的剧,接自己想演的角色,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让我有个美满旅程 让我记着有多高兴” “难堪的不想 只想痛快事情 时间尚早别睁开眼睛” 邓肯的退役仪式上,良师益友波波维奇曾说过这么一番话。 “我可以问心无愧的跟他去世的父母说,坐在这里的邓肯跟曾经来到马刺的少年一样。未曾改变。” 这也是我当下对于马明的全部感受。岁月催人老,但时间雕刻出的智慧与气质没有影响到他几十年如一日的简单。他还是那样的他,过着一个马国明最该过的人生,然后完成一个马国明最为美丽的一生。 祝福马明能永远快乐,也祝每一位相聚于此的你我,能在《降魔的2.0》疑幻似真的故事中,找到关于取悦自我的快乐养分。 进而演好【自己】这部主角作品的每一个过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