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爱上莫奈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爱上莫奈读后感精选

2020-05-10 23:2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爱上莫奈读后感精选

  《莫奈》是一本由郑治桂 / 郑丽卿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裸背锁线图书,本书定价:66,页数:20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爱上莫奈》精选点评

  ●光与水面艺术家

  ●光与影大概印象主义灵魂追求瞬间的莫奈正因为缺少古典学院系统绘画理论禁锢,反而能够更加肆意妄为,把关注所见之物眼前的一切解构层层叠叠色彩天才的双眼精准的捕捉世间生灵景物,勒阿弗尔的天空海洋、枫丹白露森林边的橡树、伦敦的圣拉查尔火车站,法国的鲁昂教堂晨曦薄雾,黄昏的夕阳阳光穿过树叶的斑斓,仿佛整个世界在他的眼中幻化摇曳

  ●行文风格挺适合入门,介绍的点也比较代表性

  ●4.5分。你站在莫奈画于1918到1926也就是生命最后一年的《睡莲池日本桥》前,那初大块色团杂乱无章纵横交错,你会得出印象画看不懂的结论。但你就这样匆促下结论为时过早。不去了解画家本人的经历艺术历程,你就不可能真正懂得莫奈。只有走近莫奈,你才会逐步认识理解莫奈和他的绘画。在这本书里一生追求光影和色彩的莫奈,让我们立即爱上他,也爱上他的印象画。

  ●作为一个绘画门外汉,以前看到莫奈的作品时,根本无法体会画作特点妙处,幸好看到这本莫奈的传记,能走进莫奈那神奇的光影世界,给自己补上欣赏名家名画一课

  ●感受艺术文化

  ●莫奈先做艺术,后做丈夫的。

  ●每一个画派需要令人印象深刻传奇之作,每件不朽的画作也都需要一个传奇的故事,比如《日出·印象》。

  《爱上莫奈》读后感(一):此生未完成:在追逐光影与色彩中燃烧生命的印象派大师莫奈

  如果给画家贴个标签向日葵代表梵高,那么睡莲就是莫奈。

  在法国近代绘画史上,莫奈是一个举足轻重人物。作为印象派的主要代表画家,莫奈在长达半个多世纪岁月里从未放弃追逐光影和色彩,他孜孜不倦地在室外捕捉大自然稍纵即逝的瞬间印象,一生中为世人奉献了大量珍贵的画作。

  莫奈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在所有印象派画家中,只有他一个人对印象派的艺术概念始终守不渝。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视力衰退的他仍舍不得放下画笔,身后留下多幅未完成的作品。

  当我们站在莫奈的画作前,常常深感困扰。同为画家后期的日本桥系列画作,从色彩细腻手笔稳定精密质地,到笔触晃动、颜料浓稠的朦胧印象和柔软色彩,反差如此之大,让人不知所措,无从欣赏。

  莫奈自己说过,“真正的美无需理解,只要学会去爱惜就已经足够了”。然而要理解莫奈,仅仅是试图理解画作本身还不够,还应该去了解他丰富多彩而又曲折的人生经历。

  《爱上莫奈:光与生命的信仰》是从两个方面去接近莫奈:传记和画作。前者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传记,而是舍弃不必要的枝蔓,着重介绍莫奈的艺术发展历程;后者也不是单纯的画作鉴赏,而是通过10个关键词,把莫奈的代表作品和艺术主张通过系列式的归纳与总结,让读者去理解莫奈的艺术主张与实践。在这一部分里,关于日本桥系列画作的前后风格不一致的原因,得以揭开谜底。

  印象派的先驱马奈很少在野外写生,推崇马奈的莫奈却离不开野外写生,他一生都在努力捕捉大自然的瞬间光影,从早年的海景到晚年的睡莲。

  “在绘画上他既不想看出思想、内容的意义,也不用主观的态度,对他而言,只有光的印象”。

  莫奈是如此迷恋光影和色彩,以致长期的室外写生导致患上类风湿和内障,仍然不停止艺术追求。从最初的单个瞬间印象,到不同时段、季节、年代的系列瞬间印象,莫奈把光影和色彩定格成永恒的艺术。

  莫奈的画作绝不是草率、随意的涂抹,他逐渐舍弃不必要的细节,只留下光影和色彩,尤其体现在生命最后时段的系列作品。莫奈对于光影和色彩的深入探讨,使其成为现代艺术的先驱,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之后的毕加索、马蒂斯等人的画作。

  也正因为如此,莫奈的系列作品绝不是单一主题的不断重复,《干草堆》、《白杨树》、《鲁昂大教堂》、《日本桥》和《睡莲池》,在捕捉光影和色彩的瞬间印象,是一脉相承的。在评价《鲁昂大教堂》系列的《教堂的革命》一文中,克里孟梭由衷地写到:这位画家让我们产生一种感觉:他可以画50幅、100幅、1000幅同样的画,只要他的生命与这石头建筑物的寿命同长。莫奈先知般的眼睛,引领一场视觉的革命,让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更加敏锐、细腻。

  莫奈感人至深的地方,从两个细节体现无遗。在卡米尔的临终病床前,莫奈忍痛画下她最后的容貌;莫奈晚年的睡莲系列留下了未完成部分。也许莫奈的艺术魅力就体现于这样的时刻吧。

  《爱上莫奈》读后感(二):赏莫奈的画作,也读他的人生

  与中外名画家的“邂逅”方式总是比较有趣。“知道”徐悲鸿是因为他画的马,“知道”齐白石是因为他画的虾,“知道”高更是因为毛姆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而“知道”莫奈,则是因为瑞典知名童书作家组合克里斯蒂娜·比约克和莉娜·安德森合作的绘本《小莲游莫奈花园》。

  在绘本《小链游莫奈花园》中,小女孩小莲从瑞典一路来到巴黎,进美术馆参观印象派经典画作;一起优游莫奈花园,站在日本桥上,欣赏盛夏八月的睡莲;在河畔野餐、住塞纳河左岸优雅的老旅馆、到跳蚤市场寻宝、在西堤岛看日出……这其中,就涉及到了莫奈的好几幅画作,比如《日本桥》《日出·印象》《睡莲》《塞纳河畔》等。但即使如此,也仅仅是知道了莫奈是印象派著名画家,以及了解了他的几幅知名画作而已,显然还远远不够过瘾。

  但到了台湾画家、艺术评论家郑治桂和作家郑丽卿合作的《爱上莫奈:光与生命的信仰》一书的时候,对莫奈的了解就更以更进一步。在这本书里,作者借助两条主线,也就是莫奈的人生以及他的作品。于是一个遥远国度里的一位著名画家,他的形象因此而渐渐丰富直至丰满起来。

  莫奈是印象派画家。而印象派绘画的显著特点,就是以一种写实手法真实地反映日常生活,表现光线如何照射、色彩如何分布,以及转瞬即逝的时间光影如何反映。莫奈的画作,准确地体现了这些特点。比较有趣的一点倒是在于,今天说“印象派”,似乎没有什么别外的意义,仅仅只是在表述一种绘画的流派;但在100多年前,“印象派”的得名,却是始自当时评论家的讽刺。当时有个评论家勒华批评莫奈的画作漫无章法,所以叫他们是“印象派”——得名源自莫奈的画作《日出·印象》。这幅画现在堪称世界名画,但在当时可真的不怎么样。在这一点儿,莫奈和那位喜欢画向日葵的梵高有的一比。

  艺术家总是有一定个性的,莫奈当然也是如此。但如果是一个对绘画知之不多的“小白”,假如即使是盯着莫奈的那些名画,譬如《日本桥》《日出·印象》《睡莲》《塞纳河畔》这些,假如真的还是看不出来什么门道,其实也不必觉得有什么大不了——要知道,当时的评论家也曾批评过莫奈他们不怎么样!只管慢慢欣赏,自己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好了;或者,跟着郑治桂和郑丽卿的“导游”,在莫奈的人生与画作里徐徐而行,终究会读出一种不一样的“味道”的!

  《爱上莫奈::光与生命的信仰》这本书属于“写给大家的360度艺术启蒙书”系列。这个系列都以《爱上××》来命名。最后的结果或许不一定会“爱上”,但一定会觉得,艺术家们还真是不容易。他们有值得称道的作品,却也有并不那么辉煌的人生——但不管怎样,他们曾经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画下了他们所认识的世界的模样以及“闪光点”。这样也挺好的。

  《爱上莫奈》读后感(三):追光者:莫奈

  一八七二年的某个清晨,勒阿佛尔港口。晨雾依旧没有散去,而一轮红日早已升起,隔着浓浓的雾气并不刺眼,只是突兀的挂在远处半空,让这个沉睡多时的港口稍微有了点光亮。暖色的阳光并不刺眼,穿过层层迷雾抵达颤抖的水波,形成斑驳的投影。远处划来三艘的小船,似停似动,只是在漫漶的迷雾中若隐若现,依稀能看清几个轮廓。一位当时并不出名的画家正用着轻快的笔调随手记录下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而那时候的他如何不会想到,今后自己的绘画生涯还有世界绘画史上那个著名绘画流派,将会与眼前这幅还未曾命名画作紧紧联系在一起。

风景无非就是印象,它只是转瞬即逝之物。莫奈如是说。

  和绝大多数的画家一样,莫奈在人生的大多数时候,都是在穷困潦倒,居无定所中度过。少年学画,十五岁卖出自己的讽刺画作,二十岁参军,两年后因为贫血退伍,二十二岁加入夏尔·格莱尔画室,开启了自己的巴黎奋斗史。

  任何一场会被后人称为颠覆性的革命都会有着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直到很多年后许多人习惯把莫奈称为印象派之父,仿佛在古典主义横行的那个时候,一种新兴敢于挑战古典主义的力量如同一夜建成的罗马城,在此前黑幕笼罩壁垒森严,在此后海阔天空一片光明。而事实上,如果能细细探听他在三十岁之前的历史,不难看出,即使在当时,那种强调人体结构,结构严谨、笔触细腻的画风盛行下的巴黎,实则早已暗流涌动,任何一个新时代的年轻人都应该拥有挑战过往的勇气,于是才有了这样一群与主流画派格格不入的画家群体自发的抱团取暖,去守护自己对于艺术的见解。比如后来和莫奈组成四友集团并成为印象派主力军的弗雷德里克·巴齐耶,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西斯莱。就好像大多数传奇小说中所描写的那样,一群内充满艺术梦想的年轻人,在一个叫做巴比松小村庄里默默的积蓄着自己的力量,等待爆发改变世界的那一刻,于是时间来到了一八七四年。

  三十一位画家的作品在第一次“独立派”画展中得到展出,随之而来的是一位叫做路易斯•勒鲁瓦的评论家为了揶揄自不量力的这群人,针对本文开头那幅《日出·印象》所捏造的“印象派”一词,大概他也没有想到正是这个最初不怀好意的名词,最终成为了十九世纪下半叶世界绘画艺术史上最有名的流派。一个天才的振臂一呼,吸引周边的艺术家云集响应,小溪涓涓,最后汇聚成河,奔腾向海。

我永远是一个印象主义者。莫奈如是说。

  十八岁的卡米尔应该很漂亮,然后,她遇到了当时依旧潦倒的莫奈。即使我们把世间种种都用因果来环环相扣,从而可以将所有的幸与不幸推导出最初成因,也依旧无法定义这样一场命中注定的相遇对于彼此人生有着怎样的意义。《撑阳伞的女人》、《春天》、《日本服饰中的卡米尔》、《花园》、《穿绿色连衣裙的女子》、《花园里的女人》,当然还有最后的那一幅《临终前的卡米尔》。十四年光影似箭,弹指一挥,却在莫奈心中,乃至世界绘画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以我之笔,绘汝之相,此生袅袅,行一件事,爱一个人,足矣。

在爱妻的病床前,我十分本能地对那已无表情的年轻面孔仔细端详,寻找死神带来的色彩,观察颜色的分布和层次的变化。于是萌生出一个念头,要为这即将离开我的亲人画最后一幅肖像。莫奈如是说。

  光与影大概是印象主义的灵魂,追求瞬间的莫奈正因为缺少古典学院派系统绘画理论的禁锢,反而能够更加肆意妄为,把关注所见之物眼前的一切解构成层层叠叠的色彩,天才的双眼精准的捕捉世间生灵景物,勒阿弗尔的天空和海洋、枫丹白露森林边的橡树、伦敦的圣拉查尔火车站,法国的鲁昂教堂,晨曦的薄雾,黄昏的夕阳,阳光穿过树叶的斑斓,仿佛整个世界在他的眼中幻化摇曳。

  因为长期的绘画和阳光,晚年的莫奈身受白内障的困扰,最后不得不停止追寻光影的脚步,回归到庄园接受医生的治疗。就好像时代英雄会因为悲剧收场,从而让故事变得更加壮烈一般,人们总是在追寻美好和付出代价之间做出取舍。

  幸运的是,也许上天并不打算让他就此收场,匆匆落幕,手术后的一年,某个夜晚,百无聊赖的莫奈扯掉蒙在眼前的纱布,满池睡莲,引入眼帘。

真正的美无需理解,只要学会去爱惜就已经足够了

  那一年,莫奈八十二岁。

  《爱上莫奈》读后感(四):捕捉光影的“魔法师”

  “写给大家的360度艺术启蒙书”是一套大众普及丛书,作者都是知名艺术界人士,写作采取固定的模式,前半部分是传记,线性叙述画家生涯;后半部分选取10个关键词,紧扣作品分析风格。两部分互相印证,搭配大量名画,展示其人其作。

  《爱上莫奈》是丛书其中一册,由资深艺术评论家郑治桂、郑丽卿联袂撰写。

  该书前半部分突出莫奈的生活,包括他的求学经历、恋爱经历。莫奈成长于诺曼底的勒阿弗尔,自然风光是他永远的艺术源泉。青年时期,莫奈曾师从颇有造诣的海景画家布丹,布丹带领莫奈学会了户外写生和观察光线的变化。莫奈的灵感来源还有日本的浮世绘,带着神秘的东方神韵。很多印象派画家都受到浮世绘的构图、色调与日常生活场景主题的影响。

  莫奈后来成为印象派的领袖。1874年,“艺术家无名协会”在巴黎举办了首次展览。“印象?”刻薄的评论家嘲笑莫奈的《日出·印象》,“哪怕最简单粗糙的墙纸图案都比这幅海景画更像一幅已完成的作品!”莫奈和同伴们坚持立场,索性以“印象派”为名。

  在19世纪观众看来,这些作品简直七八糟。线条和色彩应该融汇,看不出痕迹,成为平滑的表面,可是,《日出·印象》是怎样的啊?笔触粗放,细节模糊,弥漫的光晕雾蒙蒙地笼在画布上,消除了视觉的清晰性。这伙年轻人的作品,到底是涂鸦还是绘画?

莫奈《睡莲》

  19世纪后半叶,欧洲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迅猛发展。人们的感觉也仿佛晃晃悠悠,混乱动荡。正如波德莱尔所定义的,“现代性是暂时的,难以捕捉的,且偶然的”。印象派画家以其敏锐的感知,试图抓住即逝的瞬间,营造城市的生活氛围。印象派的绘画主题是现实的眼之所见,比如塞纳河畔的风景、街上的绅士淑女、劳作中的农妇。这样的题材场景在当时被认为是激进先锋且违反世俗道德的。

  后半部分以关键词的提取与讲解,呈现莫奈每个时期代表作品的形成与整体风格的渐变过程,干草堆、白杨树、卡米尔、鲁昂大教堂、伦敦国会大厦、日本桥、睡莲,莫奈的作品很多,装饰的效果有时让人觉得浮浅,重复与差异,琐碎与宽广,繁复与单调,主观与客观……莫奈的艺术世界,是一个流动的、安定的、既真实又虚幻的世界。

  “来自大自然的寥寥三笔胜过画架上两天的室内工作。”莫奈把他的想法与毕沙罗、雷诺阿、塞尚等朋友分享。他们走向室外,走向野地,在风景中大胆捕捉光线,描绘自然所具有的色调。莫奈在技法上也有很多创新,为了保持颜料干燥,他几乎不加调色油,让色彩凌驾于颜料的塑形能力,他避免使用光油,以免损害色彩效果,他还充分利用当时色彩学的研究,大量运用原色和间色以体现互补色的强度在并置时的放大效应。

  莫奈的画有时看上去甚至是笨拙的,但是正由于他的这一艺术手法,他才不至于停留在某种或许能使他避免笨拙的模式里。莫奈活了87岁,从1840年至1926年,他的艺术生涯见证了印象派的浮沉荣辱,莫奈曾经穷困潦倒,后来是巴黎艺术圈的成功者,他在寻求机会、自我宣传上有时显得过于老练,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在艺术中妥协。

  “印象派的历史从其发展之初到鼎盛时期,克劳德·莫奈都与它紧紧相关联。所谓的印象派,其艺术形式并没有严谨的规范,所以每个画家都有各自不同的印象派风格。”该书这样评价,“而莫奈,是唯一始终坚守在光影与色彩的世界里捕捉‘印象’,也因此,借由他的画作让人重新体悟到光与自然的结构。”

写给大家的360度艺术启蒙书

  《爱上莫奈》读后感(五):《爱上莫奈》:一生追逐光影与色彩,用画笔留下瞬间与永恒

  在西方绘画史中有一个划时代的流派,叫作印象派。早在19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它就已经风靡全欧洲,并开始传播至世界各地。

  在印象派之前,正统的绘画要求“高贵的题材”、“平衡的构图”和“正确的素描”。但是印象派把这些统统抛弃。它脱离了沉重的历史,也不存在文化障碍。印象派追求的,是用太阳的七色光谱呈现自然的瞬间印象,并达到光影与色彩的美的极致。

  在印象派的发源地法国,有一位画家被后人誉为“光影的魔术师”,他就是克劳德·莫奈。就连“现代绘画之父”塞尚,都不得不感慨莫奈的“画家之眼”:莫奈只不过是一只眼睛罢了,可是上帝啊,那是只何等神奇的眼睛!

  莫奈总是善于在光影与色彩的关系中,找到不易察觉的细微之处,并用别人无法企及的绘画技巧,把它表现出来。所以,有人说莫奈作画,就是直接从眼睛到画笔的过程。

  作家莫泊桑几次与莫奈在埃特勒塔的海边相遇。莫泊桑回忆说,“他几笔就勾勒出一缕光线和飘过的云彩,我还亲眼目睹他抓住了一簇落在白色悬崖上的落日余晖,他把它锁定在一片金黄色调中,使这难以捕捉的耀眼光芒,产生了令人惊讶的效果”。

  无疑,莫奈是创造美的大师,但是在他心中,真正的美却是无需理解的,只要学会去爱惜就已经足够了。

  01.“印象派”的命名,原本是对莫奈画作的嘲讽

  在19世纪的法国,一名画家想出人头地,就需要入选一年一度的大型画展沙龙。如果落选,他就失去了受到公众认可的机会。但是沙龙的审查委员会,经常选取古典风格的作品,排挤其他非主流的风格。

  古典风格,是指以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大师们作为典范,在题材上多以神话、宗教为主,宣扬某种哲理观念或者崇高境界。画家们在室内作画,以精确的笔法、庄重的风格,描绘着雕塑般的绘画形象。

  1863年,随着落选者的不满越来越高涨,拿破仑三世只得另辟场地,举办了一场“落选展”。于是,莫奈带着被沙龙拒之门外的《日出·印象》投向了“落选展”。

  除了莫奈,还有很多坚定自己创作原则的画家也加入其中,比如马奈、雷诺阿、毕沙罗、塞尚,这些人都是日后“印象派”的灵魂人物。

  有一位评论家在观看了“落选展”后,在文章中写到:“这幅画想表达什么?请看说明。哦,叫《日出·印象》,那这画总该有些什么印象吧,就像粉刷墙壁般在画面上留下斑点?可是就连墙纸设计的草稿都比这幅图要完整。”

  在这些评论家看来,“落选展”上的画作都是毫无章法、画风潦草,于是称呼这些画家为“印象派”。人们以讹传讹,最终“印象派”就此定名。

  事实上,《日出·印象》这幅画是莫奈在家乡勒阿弗尔港口的油画速写。它描绘了日出时海面上的晨雾和朦胧中船只的剪影,一轮旭日在浓雾中散发着橘红色温暖的光,光线在海面左右晃动。

  如果你仔细看,就会发现橘红色的太阳和水面的反光,应该是在画面干燥后,重新在偏白色的颜料上再次添笔。

  莫奈不仅依据脑海中的印象进行二次创作,也凭借对光线效果的回忆,补全了对朦胧大气的铺陈。

  莫奈的这幅作品,大胆地冲撞了“作品”与“速写”的界限。他用锐利的双眼和快速的笔触,提取出现实景色中的精华,把某一时刻的瞬间光影和色彩效果留在了画布上。并以细小的笔点,和织缀成空间的灵巧技法,使画面展现出更真实、生动的感觉。

  《日出·印象》自然不是那些评论家眼中的随意之作。

02.刻意练习,使莫奈走上大师之路

  莫奈从小生活在诺曼底的海边,那里的海面波涛和天光云影曾吸引无数画家前往。

  在启蒙老师布丹的带领下,莫奈开始走向户外,观察海面与天空的光线变化。布丹认为,户外写生直接画下的东西,往往有一种不可能再在画室里找到的力量和生动。莫奈也由此走进了大自然。

  不久,莫奈前往巴黎深造,结识了同一个画室的雷诺阿、巴齐耶和西斯莱等人。这群在巴黎沙龙受挫的年轻人,决定远离巴黎的尘嚣,跟随巴比松画派的足迹,前往枫丹白露进行风景画创作。

  在这片森林中,莫奈画着眼中的大自然、领略着巴比松画派对于写生的心得,更是在精神上受到了鼓舞。正是从这里起步,莫奈开始进入他的风景画家的生涯。

  除了风景题材,在时代的影响下,莫奈还将目光聚焦在“当代题材”。彼时,正值19世纪下半叶,拿破仑三世第二帝国的辉煌时期,巴黎理所当然地成为西欧最有规格和现代化的典范都市。从这里延伸出的火车轨道,可以通达法国全境。

  莫奈在巴黎圣拉扎尔火车站架起画布,开始捉摸火车冒烟时那浓厚的团块和逐渐消散的烟雾。画面中,烟雾不再是单纯的白色,它在阳光下带着金黄的色调、在阴影中又蓝紫色的团块。烟雾在高大的棚顶之内,时而飘散、时而凝聚,以不同色彩展示着变幻莫测的形状。

  从《圣拉扎尔火车站》的主题“烟雾”开始,莫奈将创作主题,由“实物”正式转向“不易捕捉的事物”。

  他沿着塞纳河,追寻天空下水面闪烁的光影,将水波的晃动扼要准确地留在画布上。为了更贴近水面,从水中央的角度来观察,莫奈还改造了一艘“画艇”。他醉心地捕捉着光线,如何在飘动的水面分解成零散的波光,并发展出了“分离笔触”:用不经调和的纯色调,直接涂抹在画布上,流畅生动地记录下“会动”的风景。

  为了将光影的刻画做到极致,莫奈开始了一套完整的实验。他把主题简化为造型朴素、单一色调的干草堆。阳光下,干草堆显得非常中性,最有利于观察光影的细微变化和色彩的转换。

  莫奈不仅记录着一天之内的不同时刻,时光在干草堆上移动的痕迹,更是在不同季节坚持记录:夏日骄阳下,干草堆的剪影鲜明而真实;冬日积雪下的干草堆,恍惚间变了一个模样,剪影模糊。

  1895年,莫奈的《干草堆》系列在莫斯科展出。康定斯基感慨道,“我忽然觉得这是生平第一次看绘画,之前我以为物体是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但现在不这么想了”。他觉察到这些干草堆已经超越了本身的意义,并受到启发,最终成为抽象派的先驱。

  在干草堆之后,莫奈再次以白杨树为主题,重点描绘微微弯曲的垂直树干周围,光线是如何变化的。他又用了两个春天的时间,在鲁昂大教堂对面租了一个房间,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时间的光线下,教堂表面的光和影的跳动。

  在每个系列中,莫奈都以相同的角度、相同的尺寸作画,“永恒的时间”被引入画面。每一幅作品,都代表某一瞬间,但是当把系列中的所有作品集合,就展现了整个光阴变化流转的过程。

03.用余生完成一件史诗级作品:《大睡莲》

  步入晚年的莫奈,已经在画坛名声斐然,也具备了充裕的经济条件。他在定居的吉维尼,买下了一块带有池塘的土地,并迷上了园艺,开始精心打理自己的吉维尼花园。他说,自己最美丽的经典之作正是这个花园。

  莫奈花了很多时间去了解花园中的睡莲,起初并不是为了画它们。但直到某一天,莫奈在池塘中发现了一个如梦似幻的美景。于是,他拿起调色盘,从此再也没办法去画别的东西。

  莫奈把整个画面都留给池塘,天空需得通过倒映在水中,才得以表现。横跨池塘的日本桥、池边垂柳的倒影和池中的缤纷色彩,这一切都在莫奈眼中浑然一体。他要把水面的波纹、水的深度、阳光在水中的折射,以及景物在水中的倒影,都真实地描绘下来。

  《四季·睡莲》系列,倾注了莫奈逾20年的心血。睡莲池上的光影与色彩,最终把莫奈引向了一部史诗级作品:《大睡莲》。

  1917年,莫奈的好友克里孟梭,以法国总统的身份,向莫奈提议绘制一组《大睡莲》赠送给国家。莫奈也希望创作一幅巨作,向人们展示一个无边无际的水中幻境。他请人修建了一个天顶透光的画室,准备沿着四周墙壁作画。他期待每一个站在这个房间的人,都会感受到美景围绕、色彩缤纷,仿佛一个让人平静冥想的庇护所。

  《大睡莲》的巨作,始于莫奈74岁高龄,一直持续到他86岁去世。这部作品是一部宏伟的史诗,也是莫奈一生中最辉煌灿烂的“第九交响曲”。

  那时的莫奈除了坚持站在画架前完成作品,身心也在饱受煎熬。

  40年的户外写生,莫奈长期贴近水面或冬季白茫茫的雪地观察,导致眼睛受到强烈的紫外线刺激,视力不断减退,几近失明。他对色彩的辨识度已经发生变化,视野也逐渐模糊。

  另一面,他的至交好友马拉美、毕沙罗和雷诺阿,纷纷离世,妻子和长子也相继离世。莫奈痛苦地说,“他们把我一部分的生命都带走了。就剩我一个人,真是很痛苦的事。但我的时间也不多了,我每天都能感到自己的衰老”。他常常陷入忧郁的低潮。

  莫奈想要认真地再次观察、感受这个难以告别的世界。他用笔触表达着自己的感受。画面中,细节变得脱略,造型也被削弱,色彩却混融成浑厚的空气感,大色块和大光芒让力量更加强烈了。莫奈用《大睡莲》总结了一生的光影之旅。

  1926年5月,在莫奈过世5个月之后,《大睡莲》在法国橘园正式揭幕。人们站在由天光调节的两个椭圆形大展厅中,仿佛周围正环绕着莫奈最美丽的吉维尼花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