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古巴与摄影师》观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古巴与摄影师》观后感摘抄

2020-05-13 22:57: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古巴与摄影师》观后感摘抄

  《古巴与摄影师》是一部由乔恩·阿尔珀特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美国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古巴与摄影师》观后感(一):古巴与摄影师

  长达40年的生活 政治纪录到古巴人民经历苦难 同时也有扳手碗的欢笑兄弟平凡生活中无奈和欢笑 路易斯为生存经历的种种 最后也慢慢好起来 也有追求自由离开家园去美国 菲德尔总统的确实不容易 虽然没让人民大富大贵 但也看得出他为了这个国家为了他的人民用尽了办法 整部片子古巴人遭受的食物短缺那段真叫人可怜 那个时代悲哀 我们珍惜现在和平富裕年代 好好生活 力求精神平和

  《古巴与摄影师》观后感(二):古巴与摄影师

  长达40年的生活 政治纪录片 看到古巴人民经历的苦难 同时也有扳手碗的欢笑 三兄弟平凡生活中的无奈和欢笑 路易斯为生存经历的种种 最后也慢慢好起来 也有追求自由离开家园去美国 菲德尔总统当的确实不容易 虽然没让人民大富大贵 但也看得出他为了这个国为了他的人民用尽了办法 整部片子古巴人遭受的食物短缺那段真叫人可怜 那个时代的悲哀 我们要珍惜现在和平而富裕的年代 好好生活 力求精神的平和。

  《古巴与摄影师》观后感(三):你是古巴

  有关于古巴这个国家,我所了解的很少,想来想去所看过的电影里只有两部,一部是《我是古巴》,一部就是这部《古巴与摄影师》。很可惜,这两部的导演都不是古巴人。

  由我粗浅见解来看,纪录片对于技术要求自然没有电影高,而更重要的是这个话题内容,能否讲述清楚。无疑,这部纪录片做的很棒。

  很难的一件事是Jon Alpert30年(还是40年?)不定期来到古巴,这一段段的时间间隔让人清晰的看到了古巴整个社会变化,有好有坏,有欢喜也有泪水。这里是他到古巴来所遇到的朋友,古巴的总统卡斯特罗镇上的三兄弟、在黑市生意的路易斯、采访时拍到的女孩儿。这些人人生的一角折射在他的镜头中,也从这头里清晰的看到古巴社会的变化。

  而再抛却古巴社会的变化,这些个体有笑有泪的人生拿出来看都让人感叹生命意义

  好美。

  《古巴与摄影师》观后感(四):也许这是记录

  Jon选择的这三家人都非常有意思。他们分别在不同年代出生,成长环境也不一样。这几十年里做的选择却出人意料

  这种差异性在纪录片刚开始时候并没有表现出来,那时候改革刚开始,全国上下欣欣向荣,菲德尔年轻有为,加上苏联的支持,人民过的很滋润,免费医疗全民教育商店里玲琅满目,每个工人都有房子住,农民可以安的干活,因为七个小孩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教育,路边玩耍的小孩张口就是伟大光荣的理想,那些不加掩饰的笑容简直就像电影里美好的大团圆结局。

  在美国对古巴实行全面封锁的第十六个年头,是影片第二段的开始。

  菲德尔出访美国时受到的反对和质疑,才让人反应过来,这个身处佛罗里达南岸的国家依然处在国际政局动荡的风暴里,卡莉德塔一家可以在院子里打棒球喝香蕉奶昔,伯瑞格斯三兄弟依然在辛勤耕种,每天去酒馆唱歌跳舞,分隔两岸的亲人也开始陆续团圆,但看起来一切蒸蒸日上的国家,还是挡不住拼命要移民的群众和罪犯。

  随之而来的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国的全面制裁依旧,人民美好生活不再。从那以后,古巴社会基本上停滞不前,卡莉德塔抓住机会离开了古巴,她是伴随着改革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也许是为了孩子,也许是因为其他,她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却还是住着过去的房子,依靠母亲寄来的钱生活,卡莉德塔14岁结婚,除了家务活基本上不会其他的技能,想必在美国过的也很艰辛。

  路易斯和卡莉德塔相反,他是成长在古巴计划经济时期的年轻人,生活所迫在黑市工作,还被抓坐了四年牢,出狱时一无所有,但就像他的邻居所说,这几十年里古巴停滞不前,但是路易斯的生活却一直往前,我们看着他慢慢装修自己的小家,有了干净不断水的卫生间,拿着手机接待客人,路过自己的建材店,有了新的梦想,在古巴过上了很好的生活。

  伯瑞格斯三兄弟,除了那几年被人偷光了动物以外,他们的生活一直很稳定,他们在自己的农场里过的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世界格局,国家社会,这些变化于他们的影响都不大,他们就像中国传统乡土社会里勤勤恳恳的农民一样,乐观,勤劳,对生活没有很高的要求,容易满足。在动物被偷了以后也是默默忍受,攒了五年又买了一头自己的牛就很满足。最后寿终正寝,平静的相继离开。

  中国有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大环境下,人们选择离开或者留下都是艰难的决定,现代文明不过几百年的时间,这个佛罗里达南岸的肥沃之地,自被发现以来,一直摆脱不了被殖民的命运,我们身处在全球化的风暴里自顾不暇,人类尚且还没有到团结起来共建大繁荣的地步,社会发展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尽管有那些排着长队等食物的人们,落后不卫生的医疗设施,几十年不变的小镇,我们还是没有办法去评价改革的利弊,

  年轻的菲尔德努力过,他少年时反抗自己的父亲,年轻时追随信仰,为了这个国家斗争,制裁时期在联合国据理力争,他曾带领古巴前进过,再看到轮椅上垂垂老矣的菲尔德时,感慨人生不过白驹过隙,那些历史的里程碑事件,是一个人的一生,也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扬起的一粒尘土。不知道在菲尔德老去的日子里,是否会经常想起他年轻时带领起义军的戎马生涯。

  《古巴与摄影师》观后感(五):古巴与摄影师,我更想认识古巴

  在中北美有个遥远陌生又熟悉的国家叫古巴。之所以说熟悉,可能是因为雪茄,还有音乐,或者因为仅仅是社会主义兄弟国家。除此之外,我们所知真的不多。

  古巴最近进入我们眼球大概因为是国会通过新宪法草案。不过,关注这个新闻的人应该不多,毕竟对我们来说,无关紧要。这不过意味着我们可能又少了一个盟友,就像越南改革之后,我们也可能会少一个兄弟。

  记得看过一部与古巴有关的电影叫《我是古巴》。当然了,那还是因为卡曾斯那部著名的《电影史话》里重点提及,那可是一部影史遗珠啊。在卡曾斯看来,这是“诗电影”的最高境界,不过,这电影可不是古巴人拍的,而是古巴的好朋友苏联人拍的。

  那部电影是60年代拍的了,几乎被遗忘了半个世纪。当科波拉、斯科塞斯们在二十一世纪看到它时,禁不住高呼,这是一部永远改变了人们对电影看法的电影!

  而这部《古巴与摄影师》给我最大的感觉很像去年看瓦尔达老奶奶的《脸庞,村庄》(2017),同样是纪录片,却一点都不严肃,相反,很小清新,不时让人会心一笑,满满的温情。

  我以为更多的点是在摄影师,而古巴,就像摄影师的空气,因为摄影师,古巴让人知晓而同情,也让人感慨和想象,而因为古巴,我们感动于摄影师的那份执着、敏锐和悲悯。

  作为一个自由新闻摄影记者,他的镜头下,我们看到的不是新闻和时事的生硬,相反,到处是同情,是理解,是希望和勇气,不论半个世纪来古巴有着怎样的变迁,摄影师经历怎样的波折与艰难,镜头总是记录那些细微而真实的部分。

  自1959年菲德尔·卡斯特罗率众推翻巴蒂斯塔政权、建立革命政府以来,Jon Alpert是美国绝无仅有的能够自如进入古巴进行报道以及近距离采访菲德尔·卡斯特罗的记者,这部影片也是他半个世纪以来记录和描述了菲德尔·卡斯特罗以及三个受其政策影响的家庭的故事 。

  影片虽然有很多记录菲德尔·卡斯特罗的珍贵影像,但更多的还是呈现了革命以后古巴社会的变迁和波动,尤其是普通人的悲欢与喜乐。

  影片中摄影师与老农民伯瑞格斯每隔十年的扳手腕是最动人的镜头之一,当然,莉德塔一家和路易斯同样留下了很多动人的影像。

  毫无疑问,我最喜欢的正是独立经营农场的伯瑞格斯三兄弟,在社会主义的古巴,他们竟然还有自己的农场,自给自足。尽管后来局势恶化,耕牛被人偷光,而他们也日渐老去,七十、八十、九十……真的很难想象,他们就这样健康又简单的活着,世界格局,古巴动荡似乎和他们关系不大,除了他们被偷掉的耕牛和食物,可他们依旧乐观、隐忍,直到乘鹤西去。

  强人总是有着非凡的魅力,不论在这里还是古巴,乃至在世界各地,就像今天的网红一样,始终有着大量的铁粉,电影就以卡斯特罗离世后人们的告别和缅怀结束,让人感慨,也让人无奈。

  尽管古巴同为社会主义兄弟国家,不得不说,他们的“社会主义”比我们有特色,政府预算的三分之一用在医疗,五分之一用在教育,这两方面就占到了政府预算的50%以上。

  2013年,古巴的GDP总量约771.50亿美元,还不及我们的一个省,但古巴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全民免费教育……

  2007年数据显示,古巴男女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为78岁和80岁,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5%、6%和7%。而同期美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是77.99岁,新生婴儿死亡率为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6%。也难怪,古巴得到世人的称赞。

  更离奇的是,古巴的大学生从上大学开始就可以领工资,一年级一百块钱,升一年级涨一点,一直到大学毕业,而古巴的物价极低,几乎都足以生活开支。

  在革命胜利59年后的2018年,古巴终于有了一位不姓卡斯特罗的最高领导人,也是第一位不穿军装、也不同时兼任党首的最高领导人。

  2018年7月22日古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全会上批准了新宪法草案,引起了全球媒体的关注,除了某国媒体……

  古巴人是幸运的,正如电影里的人们,乐观、坚定、隐忍,尽管有这样那样的曲折,但日子在一天天变好,未来充满希望。

  微信公众号:微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