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花开中国》影评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花开中国》影评摘抄

2022-03-27 03:34: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花开中国》影评摘抄

  《花开中国》是一部由黄瀛灏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花开中国》影评(一):到此为止吧,别拍第2季第3季了

  换成美剧的话,第一集第2集没人看,可能就没有第3集了,可是按照惯例,这个花开中国应该接下来还有什么荷花、兰花、玫瑰等等,这是很可悲是事情,因为CCTV没有经费的压力,甚至存在隐蔽的团体腐败,而这种腐败还没法说,没法查它,本来公款旅游是句玩笑话,现在看来不一定是玩笑了。

  当然按照惯例,拍第2季华开中国,依然会有人大喊漂亮,大气,感动,地方政府依然会新闻报道,昨天央视在我们这里取景拍摄,这是我们地方的无上光荣啊,节目将在什么什么时间开播,将极大的助推我地的旅游业,展现我们的生态文明等等,,,

  《花开中国》影评(二):太差了,随便一个比较资深的花友能说的都比这部片子多

  论公费旅游的格调~

  论我们中国好棒,对国外产生了多么重大的影响~

  论无人机航拍的滥用~

  深度浮于表面的讲解~

  哇,我们文化有多么多么的渊博~

  滥用的音乐

  导演制片稍微多花点心思都不会拍出这么片子来

  唉

  你了解一下历史渊源好吗?再不济你和这个领域的大家聊聊,听听别人的观点,学习学习花材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发展。真的是失望透顶

  ——————————————————

  国家的自信和影响力不是自己吹出来的,好吗?

  《花开中国》影评(三):专业点评

  到目前为止看了4集,第一集茶花还可以,特别是第2集的【杜鹃】让人感觉这不是CCTV的风格了,很有水准很有文化以及审美的一集,拍摄水平也很高,第3集的月季叙事凌乱,选的点太多了,水准又立马下去了,但至少画面还有一些美感,毕竟月季很漂亮。

  到了今晚的第4集菊花,则完全是CCTV的真实水准了,看的那叫一个累啊,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从头到尾就在给你科普,而不是文化和审美,估计后面的牡丹也好不到哪里去了。

  综合的来看,CCTV这种单位和机构真的不适合拍纪录片,因为那里面的人绝大多数不行,这种机构特别不适合拍摄文化类和想象力的题材。

  这节目最大的败笔是没有梅花,因为梅花是中国第一花,假如拍摄花卉类的题材里没有梅花,那么这个片子从一开始就已经废掉了,也就是相关人员的境界不行。

  《花开中国》影评(四):月季篇缺憾很大不是国月的问题是拍摄

  自从《舌尖上的中国》爆红之后,央妈的纪录片都改变不了这个套路:选取了几个故事,每个都挺感人,每个都是蜻蜓点水,然后拼一堆空镜,最后再高呼一句很有希望。他们掌握那么多资源和人力明明可以拍得更好,却一直交出一份及格徘徊水准的作业。梅昂家那么历史悠久的园艺大家就是为了说:你们中国是月季之母Bravo有希望。天狼家很新兴的育种公司最后也就一句话提一下年轻人很苦?在极寒地区种月季,十几年杂交出的结果,最后结尾你想表达什么??又是一堆空镜完事。真的是筹备一个好的文案,有深度有点思想接接现实不行吗?初中作文会写吗?

  一集时长就那样不知道贪多嚼不烂吗?这里面随便哪一个故事都可以分枝发散贯穿你其他几个故事想要表达的主题。就算退一万步,这不是一个植物纪录片,这是一个人文纪录片,但是你们选了几个相互间关联不大的故事拼凑,里面再育种里面穿插修剪斗南花卉再育种?你的逻辑链呢?

  《花开中国》影评(五):专业点评

  其实花卉类的题材是很有先天优势的,因为花卉和电视影像画面本身就是同一属性,都具有观赏性,也就是说只要随便拍拍都不会太差的,但是。。还是出现了菊花这一集的这种水准,这不是在拍纪录片了,而是根本就不会拍纪录片,换句话,有人要是点评菊花这一集那都已经是赏它脸了。

  看得出来,这个系列大致有个总的方向,一个是中国花卉和世界花卉的联系和渊源,一个是种花养花人的创新和传承,以及师徒2代人的怎样怎样,这个思路算是跳出了一直以来的花卉代表气节和寓意的范畴,也算是个新的思路。

  但是归根结底一句话,拍的人不会拍啊,除了杜鹃那集。所以,不是花怎样,而是人不行,有时感觉拍纪录片的这批人都是看喜羊羊灰太狼的90后,知识和审美都一般有,而不管是什么纪录片,最重要的还是拍摄的人的境界和理解,也就是突破自我的问题,人的思维和境界处于什么档次,拍出来的片子也就什么档次了,

  最后说一句,拜托CCTV以后别拍纪录片了,不会玩就别玩了,有这钱拿去搞搞扶贫多好。

  《花开中国》影评(六):茶花种类

  第一集花信风——小寒(茶花)

  恨天高

  童子面

  松子鳞(比较常见,花瓣一层叠一层,感觉松子鳞应该是茶花里的处女座吧)

  狮子头(很喜欢狮子头)

  照殿红

  雪塔(白璧无瑕,真美)

  荔波连蕊茶(有香味)

  上植华章(人工培植香味的茶花)

  金花(金黄色,好像腊梅花)

  十八学士(这名儿起的有意思)

  英国国家植物园——邱园,在很多讲植物的纪录片里见到,里面有地球植物种类的七分之一,真厉害啊。

  有机会要去上海辰山植物园看看。

  《花开中国》影评(七):勉强及格吧

  下面是新的,我全看完了,第一集开始舔,第二集舔到最后一无所有,植物猎人这种强盗行径也舔?有没有下限了啊?!上面的就是看完前两集写的。第三集最差,总算不写英国了但是你花都没写明白啊,我根本不关心这些和花有关的人到底是个什么故事,我只关心花朵啊,一开始说月季和玫瑰相似,然后就不讲了?开始讲养花人的心路历程,并且是和养花关系不大的个人心路历程?谁关心你内心是沉静还是浮躁?我是来看花的啊。养花人又不等于花。结果到了结尾我还是分不清月季和玫瑰?!多失败啊,干货少的要死。第四集总算可以了,讲的故事也都是围绕花朵,就应该这样讲花与人的故事,而不是养花人自己的故事,第五集也不错,总的来说算是及格了吧。我纪录片从来没有打过这么低的分数,这也算是头一份了。

  《花开中国》影评(八):把我气的,我来教你们怎么拍纪录片

  拿航拍中国来说,第一步不是先去开探讨会,而是一伙人静悄悄的到这个省的著名景点去感受一下,有些景点可以早上去一次,晚上去一次,或者不同季节去一次,找点感觉和感动,发现美,就像人一样,看见对方很漂亮,你才会有性欲去追求,看到这个地方的地域文化自然风光很特别,你才会自然而然的感动,包括那些诗人写诗也是一样。

  你地方都没看见,景点都不知道什么情况,先去和不相关的人开会,人家叫你去哪里你就去哪里,活得累不累?

  航拍中国最大的问题由于时间的关系,专门拍自然风光了,少了各地的普通的生活画面,中国的地域问题和地域话题是很有嚼头,很有吸引力的话题,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核心所在,一个省3集都不够的,弄成一个省一集就是从源头就错了,一个省这么大的面积这么丰富的内涵和风光,你用一集来拍,那么就怎么也拍不好的,这是注定的。 航拍中国这种题材天生具有话题性。

  花开中国不可能有航拍中国这个题材那样天生的厚度、广度和深度,所以专心做好你的小题材就可以了,把花的美拍出来,把花和不同的自然环境拍出来,把花受到气候和水分等影响拍出来,把不同的花带给不同地方的人的感受拍出来,就是成功了。

  不管是航拍中国还是花开中国,摄制组的什么角度文案从来不是主角,自然风光和人文,以及那些一直在那里的花卉才是永远的主角,你拍不拍它它一直在那里,你要做的就是把他们拍下来,仅次而已,就够了,拍个纪录片没那么深奥的,要是纪录片弄成文艺苦情片,那就不是纪录片了。

  《花开中国》影评(九):花开中国和舌尖中国的对比的问题

  看到很多人都说,模仿舌尖中国,的确,给人就是这么一种感觉,但问题是花开中国团队的这批人估计没明白一个基本问题,那就是人家舌尖中国为什么要那样做。

  第一季的舌尖中国,有个关于冬笋的片段,然后拍了老人去挖笋的段落对吧,为什么?它不是刻意的要去拍挖笋,而是不拍这个你让他拍什么?拿到拍把损切成多少片,刀功很厉害,然后放到锅里烧,约20分钟后加什么调料,然后介绍冬笋含什么氨基酸以及蛋白质多少千克,对颈椎和胆固醇的人有什么好处,难道你让人家这么拍? 也就是去拍挖笋的这种思路不是拍的人有高明,而是一点都不高明,太普通特别是太顺其自然的事情了,也就是说人家从始至终依然是把笋作为主角的,故事是围绕笋的,没有装逼, 以及爬到数上菜蜂蜜等等都是同样的道理,

  花开中国呢?你就不用那么拍了,因为花卉这个题材本身天生就自带屏幕属性,花卉加上自然风光加上园林等就已经拍不完的花了,一集一种花根本就不够用才对,花卉的思路应该是和景点、自然风光以及地域还有气候联系起来,包括早晨和傍晚的画面,特别是给普通人带来的愉快心情。

  也就是人家拍食物是没办法才这么拍的,不可能来来去去全部是盐多少、氨基酸多少,火候多少。。。因为人家没有你那么好拍的题材,你们选了个好题材。

  可是尴尬的是,明明一集2集拍一种花的时间都不够用,硬是要苦大仇深,装神弄鬼的来现在这些,人家花卉没有你们CCTV那么深奥的,各种花存在在这个世界的根本作用就是让人观赏的,给人带来欢乐,给自然界增加色彩,仅次而已。

  和花有关系的3个最主要的主轴,1个是气候,1个是地域,一个不同的话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想象,仅此而已,而围绕这3个主轴来拍,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进而可以延伸出更深的领域和维度,进而更丰满,而不是空洞的装逼了。

  《花开中国》影评(十):给这5集最终打分,心情很沉重

  昨晚看了最后一集牡丹,果然毫无悬念,很烂,但是也有惊喜,惊喜在于没想到牡丹是最烂的一集,烂在哪里呢? 1,跳来跳去,刚刚无病呻吟的提到张三怎样,2分钟不到又去介绍李四,李四没说明白,观众一头雾水的时候,它立马盯上王五了。。。

  2,主角配角搞错了,体现在那个什么英国的洛克牡丹,以及那个摄影师那里最明显,这批人来来去去英国去了几趟,就是等人家说一句这牡丹来自中国,以及河南的那个摄影师怎样辛苦的等一个镜头,关牡丹什么事? 也就是说那些所有海外的花卉的片段,换个什么【国外庄园】【花卉家族】等名字一点都不突兀,反而可能更合适。

  3,这节目的源头也就是立意的根本就出问题了,不是说拍的不好反过来证明一开始操盘的那几个人是境界有问题,而是个很明显的问题。也就是中国花卉和海外花卉的联系和渊源这个节目主轴有问题,问题在哪里呢?无病呻吟加空洞的装逼,其中唯一的选材比较好的是无锡沈家,这个家族是有故事的,这老人也是有故事的人,以及那个在中国网络上很神秘的柴而罗德什么家族,也就是说,这2个题材和家族的故事给这节目长脸了,再延伸开来就是,那些导演没明白一个基本道理,不是所有普通人的故事都有看头的,特别是,不是所有普通人的形象都适合上镜的,也就是说,作为导演是不合格的。

  4,央视内部的行政流程和运作方式可能处于极度的僵化,特别是官僚化,但是他们自己不知道,也就是旁观者清,什么意思呢?只举2个例子,1,工厂里流水线上的产品生产完后,都要有一个检验的环节的,不合格就是废品,可是像花开中国这种废品节目居然能大摇大摆的播出,还介绍说经过2年,怎样怎样,很匪夷所思。。。也就是说居然能拍出这种废品节目,要是换成企业,那么那些来来回回去英国法国的拍摄团队的所有费用应该由他们自己掏钱,企业不可能给你报销的,因为没脸报销了。

  2,据新闻里说,拍【航拍中国】这个节目,拍摄团队居然主动和当地的省委宣传部门开会研讨的,匪夷所思的事情,换了我,是不是这么一个思维?我要是和省委宣传部有了联系,人家推荐我去那里,那么是不是就不好意思不去了,对不对?人家是官员,有他们的考虑,你们是搞文化影视的,也把自己当成地方官员了? 换句话,人家市委宣传部省委宣传部的人追着我要向我推荐拍摄地点,我也要躲开,不受他们的干扰和压力,可事实是居然还主动找上门的,为了什么?一个是需要当地配合,一个是绝对很有面子。

  5,像CCTV4这种频道做节目有意识形态的因素,考虑的方面很多,可是像CCTV9这种中性的频道,看的人都没几个的频道,居然也是这种官僚思维,垃圾水准,那么说明这个机构有问题了,出不了好作品是正常的了。

  打分,满分10分,第一集【茶花】---2分,第二集【杜鹃】7分,第三集【月季】2分,第四集【菊花】负6分,第五集【牡丹】负9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