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选择忘川孟婆汤
最近看了一篇重生文,讲的是女主含恨而终之后重生到12年后另一个女孩身上,随后为自己前身家族报仇的故事。没有不落窠臼的情节,想来大抵所有穿越,重生小说都类似——不过是原主借着上一辈的经验,能力度过沟沟坎坎,大放异彩,如此云云,着实乏味。
然而细想来,这些作品都是超自然之力。多半是人心向往之的物什,借助先天优势成就今生的顺遂。倘若凡人真能知晓前世,今生就一定过得好吗?我想未必。不然,何必在忘川之上灌那碗孟婆汤?
我们的痛苦在于无知,面对未来。如若真有前身附带的“葵花宝典”,我想快乐的缘由会更加复杂。我们的情绪往往都是在最初遇到时才能展现得淋漓——比方说,头一次嚼馒头时味蕾迸发的麦芽香,然而在嚼接下来的馒头,滋味就会渐渐淡去,导致最终习以为常之后,索然无味。重生,就是把活着这件事重复第二次,在一生这个漫长的时间内。变故固然会有,但是心境终归有所不同,会冷静会思考会无视会麻痹会无趣。就好像是拿到参考答案的考试,已经踌躇满志之后,虽然未必答题与答案吻合,到底有充足的底气。
只是,这样,真的是活吗?何为活,不仅是存在,不是靠活着的惯性而活。
人,虽非那般静态,但是一旦丧失情绪,就会沦为死物。重生,虽谈不上屏蔽情绪,但确实做到淡化情绪的作用。因为懂得结果,所以运筹帷幄无需太大情绪波动。如此,就好像隔着层层雾气在生活中一样,虚。
有趣的是,我们这一生,快乐也源自未知。因为没有经历,所以新鲜。人生的履历在于经历不在于重复。
或许今生的路很苦,很难,好在这也是我这一世的经历,没有异世的思路搅局。“好的,坏的,都是风景”。未来的事,感受,都要经历了才能评判。这才能向前走。
记得贾平凹先生在《笑忘书》的序,大致意思是,死后的评价都是留给生的人,死之后的人再相见打招呼都是下一世的事了。因为我们不晓得前世来生,所以目前接触的人,或许下辈子风马牛不相及,趁现在用力去看,去经历,去笑,去哭,去活,去感受。
每次忘川都是一次失忆,又是一次新生。
今生,恣意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