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的春晚
记得,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每到春晚即将播出时,就早早的搬好沙发,打开,和妹妹并排坐着,腿上蒙上被子,手里捧着热气腾腾的饺子,等着,很兴奋的等着。每年的节目都要一个不拉的看下来。第二天,再和伙伴们、亲戚们聊着感兴趣的节目内容。
07年的春晚,正值临产。家人怕我坐的久了太累,于是早早的就赶我去睡觉了。其实躺下也没睡着。可是,马上要生了,自己也很紧张,还是听话的好。为了孩子平安健康,舍了什么都可以。——紧张与期待中的春晚。
08年的春晚,孩子不满周岁。我和老公——两个自己还没长大的孩子——抱着个小小孩,第一次离开父母的春节。用“忙乱”这个词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我的任务就是看孩子,负责孩子的吃喝拉撒等一切事务。老公就负责卫生、包水饺等重要工作。同时,各自又是对方的助手。忙的一团乱啊。这时候总想:有婆婆疼的儿媳妇多幸福啊!等孩子睡了,自己也累的够呛了。赶紧准备好全家人早上出门的衣物等。看春晚?太奢侈了。
09年的春晚,孩子稍大些了。在我再三的申请下,妈妈同意让妹妹陪我过年。多一个人在,总算心里轻松点了。妹妹也的确帮了不少忙。可是有个忙,谁也帮不了:哄孩子睡觉。这个任务,从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就是我负责的。每天晚上,孩子一般在八点至八点半左右睡着。心想,今年总算看个基本囫囵的春晚了。可是,孩子或许也感觉到过年的气氛了吧,兴奋不已。八点半,九点半,十点半……天哪,快十一点了,孩子才睡着啊!总算是看到了赵本山的小品,算是看了个春晚吧。
女人,一旦从孩子变成了母亲,她便失去了很多自由,增添了几分责任。孩子的一切,便是她的一切。无怨无悔的丢下自己的自由时间,分给孩子。
从小到现在,每个春晚,脚不停步的就是母亲。我们姐妹俩总是贪婪的享受着母亲给的自由时间。每到春晚时间,母亲总是先包水饺,等我们手里都捧着吃的时候,母亲还守在那雾气腾腾的灶旁。也只有端着碗,边吃饺子的时候,母亲才会有时间看几眼“我们”的春晚。然后,母亲开始收拾。一切安排停当了,再开始包早上要吃的饺子。因为我们这里有个习俗:大年初一早上必须吃素饺。所以要包新的。忙完了。又要开始准备十二点的仪式。
仪式,就是祭拜神灵。似乎在这个时代,这样的仪式看起来很愚昧、很无知、很迷信,可我们却从来都没有觉得那是迷信。因为我们不会依赖它,而是像对着流星许愿一样,一种真诚的祝愿与期盼。母亲总是很认真的准备着,饱含了她对全家人的爱与祝福。记得要有很多种的碟、碗、杯、盏,里面各式各样的内容更不用说要多复杂了。可母亲从不嫌麻烦,而且特别重视,也从没有因为耽误看春晚而有任何怨言。因为,在她的心中,没有任何事比得上全家人的平安健康重要。一个又一个的春晚时段,母亲都是这样忙碌着。
春晚中,十二点的钟声,一次次的激荡着我的心灵。每当此时,总特别兴奋。
而母亲却从没有听见过那钟声,因为那时的她正在虔诚地表达着她对全家人的祝福。
家中的春晚,母亲是永远的主角。而我们却总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