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僧到高官
王阳明(1472—1529),即王守仁,原名王云,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出身书香仕宦之家,二十八岁中进士,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王阳明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释、道,而且统军征战,乃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因曾在余姚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子,后人尊称阳明先生。
王阳明五十岁那年,拜访镇江金山寺,看到一间关房屋门紧锁,破旧不堪,门上还贴有封条,觉得似曾相识,就要求打开门進去看看。知事和尚解释说:“这是五十年前圆寂老僧的肉身舍利(肉身不腐)所在,五十年未曾打开,任何人都不能看的。”王阳明坚决要求开门,慑于他巨大的声望权威,知事和尚也只好开门。开门一看,圆寂老僧端坐在蒲团上,五十年风尘,依旧栩栩如生,宝相庄严。墙上写有一首偈语:
“五十年后王阳明,开门犹是闭门人;精灵闭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
原来老僧圆寂之时,早已察知过去未来之事,所以特意留下遗嘱,提醒王阳明不要忘了自己本来面目。
只是座上的老僧,座下的阳明,前世与今生骤然相逢,时光恍然交错,不知此时王阳明作何感想?
也许是轮回的宿因,王阳明的心学明显深受禅宗的影响。《传习录》上记载:有一次,王阳明在南镇游玩。一位朋友指着岩中花树问他:“天下无心外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王阳明先生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则典故,与六祖的“不动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如出一辙、毫无二致。袁枚说:“书到今生读已迟”,前世修行的宿慧,成就了后世的一代宗师。
只是上一辈子修证到如此程度,这一生还在尘世间沉浮。后世的王阳明,虽曰龙场悟道,生死大事,犹未能了。而普通人一句佛号,念诵不辍,一生成就,如鸟出笼,永脱轮回。两者成就之相较,不可道里计也。
五十七岁时,王阳明病重,路过南安青龙镇丫山,去灵岩古寺参访。适逢寺中高僧数日前坐化,不接纳客人。后来经过交涉方才進去。来到寺中,在一间密室,看到案上一偈:“五十七年王守仁,启吾钥,拂吾尘,问君欲识前程事,开门即是闭门人。”
王阳明看完偈语,自觉来日不多,遂匆匆离去。不久,一代大儒就撒手尘寰。
王阳明的前世今生,今人觉得奇异,实则再平常不过了。人人都有轮回转生,只是现代人被无神论、唯物论洗脑了,除了钱与权什么都不信了,科学主义者把自己解释不了的事情,统统说成是迷信、巧合,一概排斥。其实科学不过才三百多年的历史,在宇宙的历史面前,那真是坐井观天,能洞察多少生命和宇宙的真相?当人们用所谓科学的观点来评判事物时,不知道多少高级生命在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