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莫对学生心理施暴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莫对学生心理施暴

2020-05-27 08:28:29 作者:晓叶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莫对学生心理施暴

  世界著名大作家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都读过,他不堪忍受卡列宁虚伪,而出现婚姻上的出轨,最后自杀身亡。可以说,卡列宁对安娜的理施暴是安娜走向死亡的主要因素。一个已经成年女人都难以承受心理的施暴,那么,处在人生花季的孩童,还完全没有这类概念认知能力我们这些懂教育老师,应该以如何平和心态对待他们呢?

  这是一个真实的教育案例。有个刚上初一孩子因为经常调皮缺乏自制力而遭到了老师的体罚。也许是出手重了,家长一气之下找到学校领导,指着孩子身上的伤痕让老师面道歉。

  刚做班主任年轻老师觉得受了莫大的耻辱,在铁的事实面前只得赔礼道歉,然后,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给自己买了一个“记性”,每逢这个孩子再调皮的时候,再也不去说他一个字,甚至,对他的任何表现置若罔闻,孩子的成绩由上游滑落到下游,后来辍学离开学校

  我认识这个学生的时候,他已经自己开了一家摩托车修理店,可是不久,听说了他疯掉的消息

  据说,跟他合伙的一个人欺骗了他。

  不由得想起他上学时遭遇,觉得学校教育虽然没有直接杀人,但是在这个案例中,应该说,老师在更大的程度上充当了逼迫精神畸变的刽子手

  这是典型的心理施暴的例子,在农村,几乎没有人追究这个事件责任人。在旧的教育体制下,心理施暴的案例比比皆是。我有个同学,因为个性强,每逢上数学课的时候,她总跟老师别扭不买账的老师就用“胳膊拗不过大腿”的办法惩罚她:每逢上课,就让她出门去,在外边站着。她倒是也真个性,站就站,谁怕谁,索性不上你的课!

  在教育法规日臻完善的今天,长和老师的素养越来越高,教育的体罚现象越来越少。在我所工作的学校,几乎不见体罚现象存在。但是,没有了肉眼看得见的体罚,就是完全不存在不理性的教育引导了吗?

  应该不客气的说,教育中体罚现象的减少有一部分是转入了“地下形式”的心理施暴。比如刚才的那个案例中的对学生冷淡现象。对学生的存在置若罔闻,即对学生生命的存在采取“不在场”的处置,这样的伤害巨大的。

  最常见的就是把某个调皮学生孤立起来,在课堂上的直接表现是给这类学生设“单灶”:没有同位。老师美其名曰,不给这样的孩子以捣机会须知,掐断其捣乱机会的同时,更掐断了他心理素养的良性发展

  再深层一些的做法是,让他所在的群彻底孤立这样的孩子。活动时把他淘汰大家之外,或者课堂上不给他发言权

  最最不堪的做法是,常常以心理暗示方法告诉这样难以教育的孩子:你是不受喜欢的人。一点点打击孩子的自尊,让孩子彻底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如果仔细研究某些问题青年,就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一致性:他们在上学时都遇到不同程度的心理施暴现象。

  所以,衡量一个教师素养的高低与否,应该把有无对学生进行心理施暴作为重要的要素。可惜的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今天,包括爱孩子的家长,也往往忽略了这个重要因素。

  于是,现行体制下,所谓的“好老师”往往是心肠比较硬的人。那些个人心性与教师职业要求严重矛盾的老师,往往特别的痛苦。我也曾痛苦的在高分和好老师间徘徊,如今依然。

  所以,德国等发达国家提出的四十年后看教育是有着一定道理的,教育需要的是持久的关注,耐心的等待,需要的是潜滋暗长潜移默化,立竿见影往往是有害的,甚至是反教育的。

  可是我们有我们的国情,千军万马拥挤在高考独木桥上,不用立竿见影的方法难以甄别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现有的考试制度和心理引导方面很好的做到“中和”,既最大限度的保护孩子心灵少受伤害,又确保他们刻苦的学习。

  而对生命的热情,对知识的热情,对未知的探究的热情,是教师成为优秀教师的奥秘所在。热情应当成为教师的第一品格。

  有了这样的品格,就会有对具体的教育对象的关注,宽容,尊重,就不会言语伤人或者用眼睛杀人,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加自信的自我期许,从而很从容的成长。

  因为好的老师,从来不是检查和评比造就出来的。而靠心理施暴赢得高分的老师,她一定会失去很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莫对学生心理施暴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